五四運動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提示:呢篇文講嘅唔係五四屠殺

五四運動中華民國一次社會運動,1919年5月4號喺北洋政府治下嘅京兆地方發生。呢次運動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主嘅學生運動,以及廣大市民同商人等基層同中層都有廣泛參與嘅社會運動。成個運動包括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事件起因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喺巴黎和會,列強將德國喺山東嘅權益轉讓畀日本,即係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唔能夠捍衛國家利益,協調失敗,引起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遊行以及罷學、罷工,罷市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嘅口號之一係「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捍衛主權,內除國賊」。卒之中國代表冇簽到《凡爾賽條約》。

廣義上來講,五四運動係一次影響深遠、規模龐大嘅文化運動,包括早前「新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嘅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極之大。台灣教科書將五四運動同新文化運動拉埋一齊講,兩者合埋叫「五四運動」。

背景[編輯]

新思想嘅傳播同埋白話文運動[編輯]

西方思想喺晚清,尤其係甲午戰爭(又叫「中日黃海大戰」)之後大量傳入中國,並對年輕一輩中產生咗影響,但係,喺民國初年呢種影響隨住《新青年》等刊物嘅發展以及白話文運動嘅推展,自由、反抗傳統權威等嘅思想,影響咗學生以及一般市民。

北京大學為首開始改革[編輯]

中國嘅教育制度喺清末嘅新政之中已經學習西方同埋日本嘅學制,到咗民初,高等教育獲得進一步嘅發展,喺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嘅領導下,引進咗開放嘅學風,提出「思想自由,相容並包」嘅辦學方針,李大釗陳獨秀章士釗胡適辜鴻銘英國文學)、劉師培魯迅(周樹人,教中國小說史)、錢玄同(教音韻學)、吳梅(教戲曲史)、劉半農(教新文學)等俾人請咗喺北大教書,同時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開放進步嘅思想同埋精神,呢種思想同埋精神成為咗五四運動嘅重要動力。

民初以來嘅反日以及國恥情緒[編輯]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北洋政府5月9號,接納咗其中大多數嘅要求,呢啲原本日方要求保密嘅協定,俾新聞界知道咗,激起咗民族主義嘅情緒,令中國知識分子同埋民眾對於日本以及「賣國」嘅政府強烈不滿,被認為係國恥,同時亦引發唔少嘅反日活動,呢種情緒喺五四運動裏面進一步發展而發揮作用。1917年8月14號,北京政府向德國宣戰,成為咗第一次世界大戰嘅「參戰國」。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嘅北京政府提供咗大量貸款,並且協助組建同埋裝備一支中國參戰軍,啲貸款重俾人用喺安福國會龐大嘅賄選開支。

9月,北京政府同日本交換關於向日本借款嘅公文,作為借款嘅交換條件之一,又交換咗關於山東問題嘅換文,主要嘅內容有:

  1. 膠濟鐵路沿線嘅日本國軍隊,除咗濟南留一個部隊之外,全部都調集喺青島
  2. 關於膠濟鐵路沿線嘅警備:日軍撤走,由日本人指揮嘅巡警隊代替。
  3. 膠濟鐵路將會由中日兩國合辦經營。

北京政府喺換文入面,對日本嘅提議「欣然同意」,駐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親自遞交換文,後嚟俾北京學生打。中國對德宣戰,同日本一齊都係戰勝國,但係德國喺山東嘅權益就收唔返,反而俾日本擴大咗,呢一份換文就成為巴黎和會上日本強佔山東嘅藉口。

導火線[編輯]

1918年11月11日,協約國同盟國代表正式簽署停戰協議,史稱「貢比涅停戰」,又稱康比涅停戰。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喺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對戰敗嘅國家進行審判。喺會議上,中國政府代表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希望、取消日本強加嘅「二十一條」及換文嘅陳述書,但被拒絕。巴黎和會冇當中國係戰勝國,決定將德國喺中國山東嘅權益轉交日本,只係歸還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被德國掠走嘅天文儀器。北洋政府仲準備喺呢條合約上簽字。消息傳到中國之後,北京學生群情激憤,學生、工商業者、教育界同好多愛國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日本嘅無禮行徑,並要求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喺呢種情況下,和會代表提出關於山東問題嘅說帖,要求歸還中國喺山東嘅德租界同埋膠濟鐵路主權,以及要求廢除《二十一條》等合法條件。但結果,英、美、法、日、意等國唔理中國民眾呼聲,終於喺4月30號簽訂《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條約》,仍然將德國喺山東嘅權益轉送日本。喺巴黎和會中,中國政府嘅外交失敗,直接引發中國民眾嘅強烈不滿,從而引發五四運動,為後來嘅北伐戰爭奠定咗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