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華北風格麵食小食店
香港銅鑼灣嘅街上小食

小食[註 1]係一種口味上具有獨特風格嘢食總稱,可以作為正餐以外之間嘅零食,亦可以係早餐、宵夜嘅主要嘢食。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特色嘅風味小食,鮮明特色往往亦係當地觀光行銷嘅重點,以及所有遊子對於家鄉思念嘅「主要對象」。小食價錢平,一般人都買得起。有啲學者更將小食作為一種文化嘅現象研究。

有啲小食講求製作時間短或者可以儲存比較長時間,隨時都可以食,唔使好似煮正餐咁蹝時間。有啲中式小食由於取材比較普遍,好快流行到其他地區;但有啲小食由於口味獨特或者只係用當地材料,只可以局限喺一個地區。現代由於人口流動大,材料運輸方便,好多原本局限喺一個地區嘅小食,迅速向各地擴散。著名小食就靠口耳相傳而同大眾文化緊密交纏,甚至可能成為當地代表嘅飲食。

但係,小食發展到而家,喺一啲地區已經有咗另一種意思。雖然一樣係講究採用當地新鮮嘅食材,但喺製作方法繁複、作工講究,比講究飽肚嘅正餐更為繁瑣,係追求利潤嘅餐廳未必會賣。呢種小食,已經係一種地道飲食文化,絕非只係喺三餐之間填飽個肚,追求醫餓肚嘅層次。

點解會有小食[編輯]

小食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嘅物質同社會生活風貌;現代人食小食通常唔止為咗要食飽,而係因為貪食。遊客食小食除咗品嘗異地風味以外,重可以藉此了解當地風情。有啲人胃口細,或由於某啲疾病唔可以一次食太多嘢,三餐唔足以供應必要嘅營養,喺正餐以外需要以小食補充。

小食對生活嘅影響[編輯]

小食代表住人類文化生活嘅精緻化。隨住經濟發展,人類生活水平提高,食嘢喺日常生活中佔嘅比例越來越細,再加上工作緊張,啲人開始厭棄正餐青睐小食。因為小食唔使講究禮儀,隨時方便咁解決肚餓問題。但由於小食嘅營養唔全面,好容易得到,幾時要都得,好容易食得太多,所以小食可能亦係而家造成肥胖比較普遍嘅一種原因。

[編輯]

  1. 佛學大辭典中文佛學大辭典[1]、稗海[2]梁書[3]紅樓夢[4]用過。

參考[編輯]

  1. 佛學大辭典·【小食】:(飲食)禪家早晨之食。亦云點心。海龍王經請佛品曰:「爾時海龍王白佛言:唯佛加哀,詣我宮中,屈神小食。」
  2. 【稗海·置垂盂鼻一常乃見稷女覽裳冰陌】:吾卯日小食時必至君家。
  3. 【梁書·卷八 列傳第二·昭明太子】:普通中,大軍北討,京師穀貴,太子因命菲衣減膳,改常饌爲小食。
  4. 【紅樓夢· 第六十二回 憨湘雲醉眠芍藥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二則天長了,姑娘們頑一回子還該點補些小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