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想搵粵語本字表,去Wikipedia:粵語本字

本字粵拼bun2 zi6)係指一啲字嘅本來寫法,同時下通用嘅寫法相對。「本字」呢箇詞可以係指「字形」上嘅原本寫法,亦可以指「語彙」──平時口講但又唔知點寫或者潦隻記音字,查實有字可寫。「本字」同「正字」係兩箇唔同概念。

字形上嘅本字[編輯]

喺漢字嘅流傳過程中,有時字形會寫寫下變咗形,而變咗形嘅寫法成爲習慣乃至標準寫法,噉樣原先嘅寫法就嗌做時下通行寫法嘅「本字」。比如臺灣制定嘅字表入面,「教」字係標準寫法,但佢有本字,即係「敎」。

用字上嘅本字[編輯]

正如《說文解字》話齊:「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意思係喺原先嘅象形符號嘅基礎上,以六書嘅造字法(好多係用形聲法)整咗一堆字出來。因爲語文發展緊,啲人有時將啲意思寄託喺已有嘅字上面,令到呢隻字含義變多,耐咗啲人就新造隻字,分擔原字嘅意義,噉樣原字就成爲「本字」。比如:

  • 「其」「箕」。「其」嘅甲骨文寫法表示佢嘅原意係「筲箕」,後來「其」以假借用法表示「佢」等等嘅含義,後來就喺「其」上面加竹字頭表示本義「箕」。
  • 「舍」「捨」。原本「捨」係寫成「舍」,比如十三經入面就噉寫。後來啲人爲咗分開「宿舍」同「捨棄」,就加箇剔手邊就分開。
  • 「采」「彩」「採」。「采」嘅本義就係「採摘」(據甲骨文),後來將諸如「風采」「色彩」呢啲含義加諸隻字,於是作咗「採」「彩」分流咗呢啲意義。

語彙上嘅本字[編輯]

因爲舊時文人寫文言而唔多寫白話,而口語都係口頭承傳,所以好多講法究竟點寫啲人唔識,後來白話文運動興起,於是就有搵番本字嘅需求。對於呢啲口頭話要點樣寫,有幾種處理:

  • 搵本字。但有啲時候本字可能比較古董,或者同口語發音脫節(音轉現象),要推廣無咁易。
  • 訓讀,將呢箇意思寄託喺家下多人識嘅字,而唔理佢嘅字音。不過訓讀過多嘅話,會搞到字嘅讀法好亂,無益於書面化。
  • 記音字。搵同音或者諧音字記音。呢種做法其實係六書嘅一種,叫「假借」,比如「然」嘅本義係「燃」(即係然係燃嘅本字),後來爲咗表達「然也」之類嘅抽象概念,就攞佢來記音。
  • 作字。作隻字入去。喺粵文中係常用做法(見粵字),此外重有吳字臺閩字蜀字,華北地方嘅官話亦有佢哋作嘅字。

此外對於用拼音字(白話字)有番幾年嘅唐話,佢哋會將唔識寫嘅字寫成拼音,或者乾脆通篇寫拼音。

本字同正字[編輯]

本字唔等同於正字。「正」係相對「誤」「訛」而言,而「本」祇係「原本」噉解,而無判明係咪「錯」。比如將「日曆」寫成「日歷」,會話噉係寫錯咗,正字係「日曆」,但係「嘅」同「忌」(諸如一系列嘅各家本字)之間就唔係「啱」同「錯」嘅問題。

睇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