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威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胡恩威(Mathias Woo)係香港跨媒體文化人,從事劇場同埋多媒體創作、文化政策評論、藝術教育、建築設計、電影劇本等多方面工作。1988年加入香港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而家係呢個團嘅行政總裁同聯合藝術總監。80年代開始,胡恩威就積極關注政治、文化政策、城市發展,社會民生。2006年,胡恩威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做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轄下嘅表演藝術同旅遊小組成員,同埋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成員,2009年獲委任為香港經濟機遇委員會成員。

藝術生涯[編輯]

  • 香港出世,喺香港大學建築系同英國倫敦建築協會(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讀建築。多年嚟一直喺劇場、文字、影像實踐建築設計理念,相信建築可以改變世界嘅現代主義精神。
  • 1988年加入進念‧二十面體後,推出十幾齣涵蓋文學、歷史、時政、建築、宗教等主題嘅戲劇,保持對政治、社會、文化嘅批判同反思,劇場作品超過五十齣,作品曾經喺東京、北京、南京、台北、新加坡、柏林、波蘭克拉科夫等地方上演。
  • 始創多媒體建築音樂劇場系列-《The Life and Times of Louis I. Kahn》、《CORBU》、《Looking for Mies》、以佛教哲學同藝術交融為題嘅《華嚴經》等,成功將舞台空間同多媒體嘅互動盡量發揮,為香港劇場演出注入新元素,開創華人劇場嘅先河。
  • 探索時政嘅《東宮西宮》系列,呢幾年都好出名,好多高官名人都勁讚;社會劇場系列-《樓市怪談》、《香港電視風雲》、同埋探討香港教育政策嘅《萬世師表孔巨基》,體現胡恩威寓劇場喺社會批判同公民教育嘅創作精神。
  • 2008年同江蘇省崑劇院合作,策劃推出新編崑劇《臨川四夢湯顯祖》,致力承傳同保留中國傳統文化。
  • 2009年9-10月擔任進念.二十面體主辦嘅建築是藝術節藝術總監(香港文化中心20周年誌慶節目)。

作品[編輯]

劇場[編輯]

編劇/導演/設計[編輯]

  • 《香港電視終極探討》(2009)
  • 《上帝來到中國》(2008 新視野藝術節)
  • 《東宮西宮七 - 香港公務員死亡筆記》(2008)
  • 《華嚴經》之心如工畫師 (2008,香港同台北)
  • 《The Life and Times of Louis I. Kahn》(2008台北、2007、2002波蘭、2001)
  • 《臨川四夢湯顯祖》(2008,2007南京預演)
  • 《東宮西宮六 七彩包青天》(2008)
  • 《香港電視風雲》(2007)
  • 《華嚴經》(2007)
  • 《東宮西宮五 2097 Back to the清朝》(2007)
  • 《萬曆十五年》(2006兩度公演,2008重演)
  • 《香港風格》(2006)
  • 《萬世師表孔巨基》(2006)
  • 《樓市怪談》(2005)
  • 《假音人之陳浩峰爵士搖滾K唱會》(2005 創作總監)
  • 《東宮西宮四 西九龍皇帝》(2005 同林奕華聯合編導)
  • 《Corbu》(2005)
  • 《大娛樂家》(2005重演,同林奕華聯合編導)
  • 《半生緣》(2005北京重演、2004台北重演、2003中國傳奇藝術節,同林奕華聯合編導)
  • 《東宮西宮三 開咪封咪》(2004 同林奕華聯合編導)
  • 《2004:香港漫遊》(2004)
  • 《佛洛伊德尋找中國情與事》(2004新加坡、2003東京,2002榮念曾聯合編導)
  • 《東宮西宮二 問責制唔制》(2003同林奕華聯合編導)
  • 《我愛宋詞之好風如水》(2003同榮念曾聯合編導)
  • 《東宮西宮- 2046特首不見了》(2003同林奕華聯合編導)
  • 《戀人論語:你愛妳不愛我》(2003香港藝術節)
  • 《百年孤寂 版本9.0》(2002新視野藝術節,榮念曾聯合導演)
  • 《Looking for Mies》(2002)
  • 《嘰哩咕嚕搵食男女》(2002同林奕華聯合編導)
  • 《2001香港漫遊》(2000)
  • 《四大發明》(2000香港及柏林,執行導演)
  • 《萬曆十五年》(1999)
  • 《魔笛》(1998,同榮念曾聯合編導)
  • 《陳奕迅我的快樂時代》音樂會(1998香港藝術節)
  • 《石頭再現記》(1997,榮念曾、于逸堯聯合創作)
  • 《人山人海》演唱會(1997香港藝術節,總導演)
  • 《各位同志晚安》(1996,策劃)
  • 《艷電》(1996)
  • 《斷章記》(1995)
  • 《十誡》(1992,集體創作)
  • 《極樂世界》(1992)
  • 《Swimmer - Memories of C》(1991)
  • 《黑盒二世》(1991)
  • 《超合金》(1991)

多媒體舞台設計[編輯]

  • 《如影隨行》(2008台北,賴聲川編導)
  • 《港樂VS黃耀明電幻狂想曲》音樂會(2006香港管弦樂團節目)
  • 《諸神會》(2005實驗傳統藝術節,榮念曾策劃)
  • 《四季》(2004香港小交響樂團節目)
  • 《重按霓裳歌遍徹》任劍輝女士逝世十五周年紀念慈善演出 (2004)
  • 《亂民全講》(2003台北,賴聲川編導)
  • 《關於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2002北京,孟京輝編導)
  • 《十八相送》(2002)
  • 《獨腳戲-實驗中國傳統戲曲》(2002)

建築設計[編輯]

  • 2004年,同雅砌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嘅「789 - 汕頭大學學生活動中心一期」,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2004年度會員香港境外作品獎。
  • 2001年,同嚴迅奇先生合作參加「西九龍填海區概念規劃比賽」,獲特區政府頒發優異獎。

裝置作品[編輯]

  • 2009年6至8月,喺台北當代藝術館「無中生有9+1:書法‧符號‧空間」展覽,展出多媒體展品《無》。
  • 2008年,被邀參加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展出多媒體裝置《香港漫遊》。
  • 2006年,參加康文署舉辦嘅「四頭家」展覽(其他參展者有楊志超、葛民輝、夏永康、陶傑),以「家」做題目,設計裝置作品。展覽喺文化博物館展出。
  • 2004年,喺台北誠品畫廊展出多媒體裝置作品《候鳥》。

電影劇本[編輯]

  • 2008年同張艾嘉、陳淑賢合作,創作電影劇本《一個好爸爸》,獲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
  • 2007年同張艾嘉合作,創作電影劇本《生日快樂》,獲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

書籍[編輯]

香港風格系列[編輯]

《香港風格》係一系列記錄香港建築風貌嘅文本/圖本,喺2005年第一次出版嘅《香港風格》可以話係創造咗本港出版界嘅神話,喺幾乎冇傳媒宣傳底下,有好好嘅口碑,《香港風格》到而家出版咗四次,銷量近一萬本。

  • 《香港風格》2005,胡恩威主編,CUP出版
  • 《香港風格(2)─消滅香港》2006,胡恩威主編,進念‧二十面體出版
  • 《香港風格(3)─城市是應該這樣建成的》2007,胡恩威主編,進念‧二十面體出版

其他著作專集[編輯]

  • 《香港的敵人是香港自己》2009年7月
  • 《經濟危機文化機遇?》2009年4月
  • 《胡恩威香港漫遊》2009
  • 《西九藍圖》2007
  • 《變態兒童樂園》 2007
  • 《好風如水》2008
  • 《東宮西宮》漫畫 2008(同漫畫家黎達達榮合作創作)
  • 《香港漫遊》2001

文化研究及評論[編輯]

政策研究[編輯]

  • 1996年,胡恩威成立香港發展策略研究所,擔任研究所主席。過去多年嚟,由佢籌劃嘅香港文化藝術政策研究報告包括:1991年同1993年嘅《文化政策報告》、《1997年電影政策研究報告》、《尋找香港資訊基建九七》。

評論文章[編輯]

  • 八十年代就開始為香港報章雜誌寫有關文化、建築同埋城市發展嘅評論文章,文章喺《亞洲週刊》、《經濟日報》、《CUP》等刊物到都見到。

公職[編輯]

  • 香港經濟機遇委員會成員(現任)
  •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董會成員(現任)
  • 香港建築中心董事會成員(現任)
  •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轄下之表演藝術與旅遊小組成員(2006)
  • 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成員(2006)
  •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顧問(1999)
  • 香港藝術發展局電影及媒體藝術小組成員(1995-1997)
  • 日本NHK電視台 Japan Priz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rogram Contest 評審委員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