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天壇

頁面內容唔支援其他語言。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北京天壇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壇廟建築,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 (1420),佔地272萬平方米 ,是明清皇帝進行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等國家大典的專用祭壇。天壇集中國古建築藝術、傳統思想和哲學文化等概念於一身,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枝奇葩,具有獨特的價值。


圜丘 祭天 ── 一種古老的傳統

  在古人眼中,天有如神,有喜怒哀樂,能夠賜福或降災給人們。人敬畏天,所以自古便有各種祭天的儀式;另外,中國的皇帝又稱「天子」,古人認為天子代表了天的意志,是天的代言人,所以每年都由天子負責隆重的祭天儀式。


天壇舉行過多少次祭天活動?

  明初,在天壇還會舉行祭地的儀式,直到嘉靖皇帝重新修建時,才「天地分祀」,在別處興建了地壇。及至清朝,皇帝繼續在這裡祭天,並多次維修,將天壇修建得更加堂皇。直到1911年民國政府宣布廢止「祭天」為止,天壇的祭天整整延續了490年,有22位皇帝舉行過654次祭祀活動。 別具一格的天壇建築   天壇的主要建築分南北兩組。祈年殿、祈年門和皇乾殿在北,皇穹宇和圜丘壇在南。兩組建築由丹陛橋連成一體 。



皇穹宇及回音壁  別出心裁的圜丘壇

  圜丘壇是祭天的地方,而中國古人一向認為「天圓地方」 ,所以就把它建成圓形。當我們站在壇中央的圓石上講話,聲音會特別洪亮,就像在代天宣諭一般。這是因為壇面十分光滑,聲波能快速向四方傳播,碰到石欄杆又立即返回,與原聲匯合產生共鳴,因此聲音聽來就格外響亮了!


祈年殿  皇穹宇和回音壁

  皇穹宇是存放祭天神位的地方,建於明代。皇穹宇的周邊有一道平整的回音壁,無論站在牆的哪一方,只要你面壁說話,站在牆另一頭的人都能清晰地聽見。

 南低北高的丹陛橋

  丹陛橋又名神道或海墁大道,是連接圜丘壇、祈穀壇的磚砌通道,長 360 米。南端高僅 1 米,但由南向北逐漸增高至 3 米,象徵了皇帝步步升高、與天相接近的意思。

 高大恢弘的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壇最高大的建築,高 38 米,建在 3 層圓形漢白玉祭壇上。頂端 3 層重簷逐漸向上收縮,藍色琉璃瓦頂上是一個巨大的鎦金寶頂。  古代皇帝的祭天  古時候,皇帝一般每年要舉行2次祭祀,分別是「祭天大典」和「祈穀大典」。

 祭天大典

  明朝嘉靖年間,「天地分祀」,皇帝建造了專為祭天而設的圜丘壇。每年冬至,皇帝都要到圜丘壇舉行盛大的祭天大典。

 祈穀大典

  民以食為天,祈禱豐年是皇帝的職責,每年正月初八,皇帝都要帶領百官到祈穀壇虔誠地舉行祈穀大典。

 祭祀前的齋戒

  每次祭祀前,皇帝都要齋戒。所謂齋戒,就是在祭祀前幾天內,不吃肉,不喝酒,不與妻妾同寢,還要沐浴更衣,淨潔身心,表示對神的虔誠和敬畏。清代皇帝在祭祀前,往往先在宮內齋戒兩天,然後再到天壇的齋宮齋戒一天,才舉行祭祀活動。

--58.177.241.2討論2011年4月6號 (三) 02:2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