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敵對勢力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境外敵對勢力」,又叫「外國勢力」,原本係指意識型態鬥爭入面,被部分國家或地區政府所使用並且各自定義嘅政治用語,同時亦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者親北京派人士,喺唔同社會運動入面嘅時候,成日用到嘅詞語。

早年會用嚟指控八九民運嘅領袖,2010年代開始就比較多用嚟指香港泛民主派或者示威抗爭人士,發起唔同形式抗議嘅目的,其實係受到外國勢力干預,甚至係外國勢力背後煽動、操縱以及發放資金去支援香港抗爭力量。呢個指控喺雨傘革命香港修例風波嗰陣更加常見,好多時候都係指美國英國[1]

「外國勢力」同《香港國安法》嘅關係[編輯]

2020年6月,北京繞過香港人,審議《港區國安法》,當中其中一項罪行就係「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當時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就回應話,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經常會同外國官員、議員同埋學者交流,立法會內有專責國會交流嘅事務委員會,擔心會好容易被作出咁樣嘅指控[2]。台灣亦有時事評論員形容,呢啲條文係無限上綱[3]

去到12月,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就成為首個被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呢條罪嘅人[4],當時就引起好多關注同埋對香港政府打壓人權自由嘅批評[5]

另外,港區國安法落實之後,香港政府同中聯辦不時對外宣傳,不時強調要對抗外國勢力[6]

對說法真實性嘅評論[編輯]

針對八九民運[編輯]

  • 八九民運領袖王丹喺2019年6月參與日本東京明治大學一個座談會嘅時候話,當年中共都話因為外國勢力介入導致八九民運,但到今日都未拎到證據出嚟,就連當年對佢嘅定罪書同判決書,都無半隻字提及過外國勢力[7]

針對香港泛民主派同示威者[編輯]

  • BBC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喺2019年12月發表文章,提出一啲證據證明喺香港修例風波期間,抗議者嘅言行更多係受到北京方面嘅刺激,例如佢哋喺街頭四處塗上「Chinazi」(「赤納粹」或「中國納粹」)嘅字眼,就證明佢哋係對北京不滿,而唔係受到華盛頓方面嘅唆使。抗議者爭取嘅只係對普世價值嘅訴求,同埋保護香港留喺一國兩制框架下嘅嘢[8]
  • 資深傳媒人區家麟形容,「外國勢力」干預只係挑動民族情緒嘅廉價藉口,又話外國勢力無干預香港,而係香港人感召咗外國勢力,關注香港人應有嘅人權被北京奪去嘅問題[9]
  • 同香港泛民主派息息相關嘅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成日受到親中陣營嘅攻擊。其中一個對佢嘅指控,就係話佢收美國CIA或者其他外國勢力嘅錢,當中以《東方日報》最經常用「黑金」形容黎智英。面對呢啲指控,黎智英曾經喺2016年3月2號喺壹週刊話,佢嘅身家金錢來源,由佢後生嗰陣創辦公明織造廠,到1980年創辦佐丹奴,到後來再創辦壹傳媒同旗下各國媒體,都可以從工商處、銀行戶口同埋稅務局有稽可查。如果真係懷疑,一查就攞到證據,或者問一啲睇住佢事業發展嘅人都會清楚,但啲人就係唔會去查。佢又不點名批評,《東方日報》咁講係明知故犯嘅誣衊[10]

針對說法嘅揶揄[編輯]

  • 一啲支持香港人抗爭或者傾向歐美普世價值嘅學者,喺中共攞出「勾結外國勢力」嘅指控嗰陣,就會攞返毛澤東等中共建國初期嘅政治人物嚟揶揄。例如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梁文韜同中國問題評論員林和立都話過,中共本身就係勾結外國勢力下嘅產物,無蘇聯嘅支持就無中共,亦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嘅出現[11][12]

美國嘅境外敵對勢力[編輯]

美國聯邦法規 (英文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入面嘅 Title 15 Subtitle A Part 7 Subpart A § 7.4 ,指明美國嘅外國敵手 (英文Foreign adversary) 嘅定義喺包括中國(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古巴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的尼可拉斯·馬杜羅政權列為美國嘅外國敵對勢力。[13]

喺2023年3月7日,美國參議院提出《限制法案》(英文S.686 - RESTRICT Act) 嘅立法,指明美國「外國敵對勢力」的國家定義喺包括有中國(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古巴、伊朗、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的尼可拉斯·馬杜羅政權列為外國敵對勢。[14]

值得留意是,美國聯邦法規與《限制法案》不同,美國聯邦法規雖然將中國及香港列入海外敵手,但冇將澳門列入海外敵手。而《限制法案》就將香港和澳門都列作美國的海外敵手。

參考[編輯]

  1. Au, Cheuk Hang; Ho, Kevin K. W.; Chiu, Dickson K.W. (2021-04-19). "The Role of Online Mis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 in Ideological Polarization: Barriers, Catalysts, and Implications".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英文). doi:10.1007/s10796-021-10133-9. ISSN 1572-9419.
  2. 若驊:難評勾結外國勢力字眼 民主派憂海外交流違法 - RTHK. news.rthk.hk (臺灣中文). 喺2021-06-08搵到.
  3. 版國安法指控將無限上綱 國勢力干預實改為結外國勢力 -- 上報 / 國際. www.upmedia.mg. 喺2021-06-08搵到.
  4. . BBC News 中文 (繁體中文). 2020-12-11. 喺2021-06-08搵到.
  5. 結外國勢力智英再獲罪 陸委會:中共使香港走向煉獄. 週刊 Mirror Media (繁體中文). 2020-12-12. 喺2021-06-08搵到.
  6. 惠寧:中央會教訓外國勢力 |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香港中文). 原著喺2021-06-08歸檔. 喺2021-06-08搵到.
  7. 曾雪雯 (2019-06-01). 四三十京直擊 談六四王丹無悔:戰爭規模殺人全無必要. 港01 (香港中文). 喺2021-06-08搵到.
  8. . BBC News 中文 (繁體中文). 2019-12-16. 喺2021-06-08搵到.
  9. 國勢力沒有干預香港,是香港人感召了外國勢力 | 區家麟 | 立場新聞. 場新聞 Stand News. 原著喺2021-06-08歸檔. 喺2021-06-08搵到.
  10. 黎智英. 用事實說服我智英 - 黎智英|壹週刊. 原著喺2021年8月26號歸檔. 喺2021年6月27號搵到.
  11. . Radio Free Asia (英文). 喺2021-06-08搵到.
  12. 共是勾結外國勢力的鼻祖 國問題評論員 林和立 - 林和立 |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香港中文). 原著喺2021-06-08歸檔. 喺2021-06-08搵到.
  13. "15 CFR 7.4 -- Determination of foreign adversaries". The Secretary has determined that the following foreign governments or foreign non-government persons have engaged in a long-term pattern or serious instances of conduct significantly adverse to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security and safety of United States persons and, therefore, constitute foreign adversaries solely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Executive Order, this rule, and any subsequent rule: (1)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cluding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China); (2) Republic of Cuba (Cuba); (3)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Iran); (4)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North Korea); (5) Russian Federation (Russia); and (6) Venezuelan politician Nicolás Maduro (Maduro Regime).
  14. "S.686 - RESTRICT Act". US Government. FOREIGN ADVERSARY.—The term “foreign adversary”— (B) includes, unless removed by the Secretary pursuant to section 6—(i)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cluding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ii) the Republic of Cuba; (iii)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iv)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v)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vi) the Bolivarian Republic of Venezuela under the regime of Nicolás Maduro Moros.

睇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