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分解和弦伴奏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阿爾伯蒂低音跳轉過嚟)
% 原圖:Mozart k545 opening.svg
\layout { line-width = #72 \context { \Score \override SpacingSpanner.spacing-increment = #1/2 }}
\new PianoStaff <<
\new Voice \transpose c c'' {
\clef treble \time 4/4 c2\p(e4) g | b,4.(c16[d] c4) r }
\new Voice \transpose c c'  {
\clef treble \time 4/4 c8_"I"[g e g] c[g e g] | d_"Vc"[g f g] c_"I"[g e g] }
>>
莫札特1788年嘅 C大調第16號鋼琴奏鳴曲(K 545)開頭,分解和弦伴奏用咗嘅次序係 「低高中高」;和弦進行可以分析做 I–Vc–I,但係和音用咗持續音,第二小節嘅 Vc 變咗 V7c(實際伴奏和弦 G7sus) 個快撈 Play 

分解和弦伴奏[註 1]古典樂常見嘅一種低音伴奏編曲方法,指將用嚟做和音和弦分解,然後用某種次序喺受和弦影響嘅時值之內將分解和弦入面所有嘅音,續個單音彈哂出嚟。

如果分解和弦嘅第一個音係和弦嘅底音[註 2]而其他音有上有落,呢種分解和弦伴奏有個特別嘅名,叫 Alberti bass,直譯阿爾伯蒂低音;阿爾伯蒂低音常見嘅次序係 「低高中高」,即係最低嗰個音符行先,跟住最高音嗰個,跟住中間嗰個,最後再出多次最高音嗰個[1],但係如果伴奏和弦係三和弦,其實仲有第種拆法。

除咗阿爾伯蒂低音特有嘅限制之外,分解和弦入面嘅個別音並冇話要有乜嘢特定次序,亦唔一定話要重覆某個音。決定點拆、次序係點、甚至和弦配置,喺某程度上亦會視乎喺個琴度易唔易彈。

[編輯]
  1. 譯名見:樂術語 (香港中文)。彩虹天主教英文中學。喺2024年8月9號搵到
  2. 譯名見:Tsui, Kelvin (2016年1月29號)。人專欄:古樂不古板字低音:優良的傳統還是落伍的古方?(二)人谷 (香港中文)。喺2024年8月10號搵到

[編輯]
  1. Palmer, Willard A.; Manus, Morton; and Lethco, Amanda Vick (2005). Alfred's Basic Adult Piano Course - Theory Book 3, p.12. Alfred Music.

{{music-st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