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EBITDA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EBITDA係一個常用嘅財務指標,英文全稱係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中文叫「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佢主要用嚟衡量一間公司嘅核心經營表現,排除咗財務結構、稅務政策同折舊攤銷等非經營因素嘅影響。

定義

[編輯]

EBITDA 係指一間公司喺扣除利息(Interest)、稅項(Taxes)、折舊(Depreciation)同攤銷(Amortization)之前嘅盈利。佢反映咗公司純粹從經營活動中產生嘅現金流同盈利能力。

計算公式:EBITDA = 淨利潤 + 利息 + 稅項 + 折舊 + 攤銷

用途

[編輯]

EBITDA 排除咗財務結構(利息)同會計政策(折舊攤銷)嘅影響,可以更純粹咁反映公司嘅經營效率。正因為 EBITDA 忽略咗稅務政策同資本結構嘅差異,所以適合用嚟比較唔同行業或者地區嘅公司。EBITDA 接近公司嘅經營現金流,可以用嚟快速咁評估公司嘅還債能力或者投資能力。喺企業併購或者估值嗰陣,EBITDA 係一個常用嘅指標,特別係用 EBITDA 倍數(EV / EBITDA)嚟評估公司價值。

優缺點

[編輯]
  • EBITDA 計算簡單,容易理解,適合快速評估公司嘅經營表現。
  • 排除利息、稅項、折舊攤銷,可以更專注喺公司嘅核心業務表現。
  • 對於需要大量固定資產投資嘅行業(例如電訊、能源),EBITDA 可以更好咁反映經營現金流。

但係,

  • EBITDA 冇考慮到資本開支(CapEx),而資本開支對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嚟講係好重要嘅支出。
  • 冇考慮利息支出,可能會掩飾高負債公司嘅財務風險。
  • 唔係真正嘅現金流指標,因為佢冇考慮營運資金嘅變動。
  • 公司可以通過會計政策調整 EBITDA,例如將某啲支出歸類為資本開支而非經營開支,從而操縱結果。

睇埋

[編輯]

參考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