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馬來西亞

座標2°30′N 112°30′E / 2.500°N 112.500°E / 2.500; 112.500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2°30′N 112°30′E / 2.500°N 112.500°E / 2.500; 112.500

  「馬拉」跳轉到呢度。想搵其他意思,請睇「馬來」。
馬來西亞聯邦
Malaysia
Persekutuan Malaysia馬拉文
ڤرسكوتوان مليسيا爪夷文

格言:Bersekutu Bertambah Mutu 馬來文
「團結就係力量」
國歌:Negaraku 馬來文
我嘅祖國


屬地(實轄)
幅員
首都 吉隆坡(聯邦政府機構已經搬咗去布城
最大城市
  • 吉隆坡:2,000,000人(2004年)
  • 新山:800,000人(2004年)
  • 怡保:600,000人(2004年)
  • 古晉:600,000人(2004年)
  • 亞庇:200,000人(2004年)
  • 時區 UTC+8
    國民
    人數

    官方語言 馬來話
    民族
  • 馬來族 原住民(主要係沙撈越同沙巴):73.09%
  • 華族:19.36%
  • 印度族:6.39%
  • 其他民族:1.16%
  • 其他民族有卡達山族伊班族
  • 主要宗教 回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印度教
    主要節日 開齋節農曆新年排燈節

    政制
    政制 君主立憲制

    主要領袖
    經濟
    中央銀行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馬來文:Bank Negara Malaysia
    貨幣 令吉 RM(馬來文ringgit
    資訊
    立國歷史
    國家象徵
  • 國花:木槿花
    (俗稱:大紅花
  • 國家代碼 MYC
    國際域名縮寫 .MY
    國際電話區號 60

    馬來西亞粵拼maa5 loi4 sai1 aa3馬來文Malaysia),粵多稱呼馬拉大馬daai6 maa5,係東南亞。馬來西亞俾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西馬來西亞,即係馬來亞,北接泰國,南部隔住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同埋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島嘅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汶萊國就夾喺沙巴州同埋沙撈越州之間。馬來西亞係東盟(ASEAN)嘅創立成員之一。

    歷史

    [編輯]

    自古以來,來往中國印度同其他更遙遠國度嘅商船川航馬六甲海峽,令馬來半島崛起成為東南亞主要嘅貿易中心。喺托勒密地圖上,馬來半島被稱為「黃金半島」,馬六甲海峽就係Sinus Sabaricus。歷史上最古老嘅馬來王國喺公元10世紀時發展自沿海港口城市,包括吉打州狼牙修(Langkasuka)及布秧穀(Lembah Bujang),霹靂州木歪(Beruas)及Gangga Negara,以及吉蘭丹州嘅Pan Pan。伊斯蘭教喺14世紀傳至登加樓州。15世紀初,拜里米蘇拉創立馬六甲王朝(滿刺加),但馬六甲王朝嘅繁榮就迎來咗葡萄牙喺1511年嘅入侵。之後荷蘭英國相繼以馬六甲為殖民中心,並控制馬六甲海峽。

    英國喺1826年設立咗海峽殖民地並漸漸嘅喺馬來半島擴展影響力。海峽殖民地包括檳城新加坡馬六甲萊特Francis Light)喺1786年開拓並發展檳城為軍事商業中心。但檳城好快俾斯坦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爵士喺1819年開拓嘅新加坡取代。兩年之後,英國喺1824年英荷條約下佔領馬六甲,並成立咗歸駐喺加爾各答英國東印度公司所管轄嘅海峽殖民地。1867年,喺倫敦殖民廳接管海峽殖民地。

    同時,幾多馬來州屬嘅統治者為咗解決州內嘅紛爭而向英殖民者求助。喺殖民廳接管海峽殖民地嘅十年內,一啲馬來半島西海岸嘅馬來州屬亦同時被英殖民者控制。海峽殖民地嘅商人都希望英國政府介入馬來半島產州屬嘅內政。華僑黨派嘅紛爭及內戰使英政府採取咗有利於商人嘅炮艦外交gunboat diplomacy)。1874年嘅邦咯條約最終導致英殖民者嘅權力擴張。喺20世紀之前,由彭亨雪蘭莪霹靂森美蘭州組成嘅馬來聯邦(非馬來亞聯邦)為英總督們所管轄。呢啲總督聽令於駐喺新加坡最高專員海峽殖民地總督。最高專員就直接向倫敦嘅殖民廳報告。

    其他嘅馬來半島嘅州屬被稱為馬來屬邦。雖然佢哋唔直接屬於英殖民者,但州內都駐有英國參政司。四個北部州屬:玻璃市吉打吉蘭丹登加樓曾經被泰國統治。英屬北婆羅洲(而家嘅沙巴州)曾被蘇祿王朝統治,英籍嘅布洛克家族就管轄擁有大片森林嘅沙撈越州。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嘅統治及戰後馬來亞共產黨嘅叛亂促使越來越多人支持馬來亞獨立。戰後英國政府成立馬來亞聯合邦嘅計劃招來咗強烈嘅抗議。馬來族群要求一個更有利於佢哋嘅制度,並且強力反對新加坡嘅加入。同時佢哋亦唔允許雙重國籍制度,因為噉會令唔少嘅移民族群持有馬來亞及祖國嘅國籍。馬來半島最終喺1957年8月31號成為獨立嘅馬來亞聯邦。呢個新嘅國家並唔包括新加坡。

    一個名為馬來西亞嘅聯邦國家喺1963年9月16號成立。佢納入咗馬來亞聯邦英屬新加坡,北婆羅州(改稱沙巴)及沙撈越州(後兩者處喺婆羅洲上)。汶萊蘇丹雖然曾表示有意加入,但最後因為石油利益糾紛而放棄。馬來西亞喺獨立初期所面對嘅危機包括印度尼西亞想佔有馬來西亞嘅意圖,新加坡喺1965年嘅退出及1969年5月13號種族衝突(史稱513事件)。菲律賓亦曾經喺呢個時期聲稱擁有沙巴州嘅主權因汶萊蘇丹喺1704年將佢東北嘅領地讓畀蘇祿蘇丹。呢個問題重未全面解決。

    1969年之後,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推展嘅意喺增強土著喺經濟領域控制嘅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遭到其他族群嘅反對。至此以後,馬來西亞維持種族政治嘅均衡並發展佢獨特而有利於馬來民族(稱土著)及中庸伊斯蘭教經濟政治制度。

    1981年至2003年間,喺第四任首相馬哈迪嘅領導下,馬來西亞從一個普通嘅發展中國家轉變成一個新興嘅工業化國家,經歷巨大嘅經濟成長。喺呢段期間,馬來西亞嘅地理景觀亦因為多項大型計劃而改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馬來西亞喺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表上躍居第廿一位,人均年收入從1986年嘅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嘅3627美元,國民富裕程度喺整個東南亞地區僅次於星加坡汶萊,係泰國嘅2倍同印尼嘅5倍。馬哈迪政府亦嘗試將馬來西亞打造成區域教育中心,教育同語言政策漸趨寬鬆同開放,包括畀英語成為好多公立同私立大專院校嘅教學語言、中小學英文教數理政策,以及畀華文教育組織建立南方學院新紀元學院韓江學院。因為努力推動經濟改革,馬哈迪亦被尊稱為「馬來西亞現代化之父」[1]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令馬來西亞嘅經濟同政局嚴重受挫;馬哈迪喺公開批判貨幣投機家暨股票投資家索羅斯等外匯投機客、下令禁止股票放空嘅同時,拒絕時任副首相安華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嘅危機緩解「藥方」,對貨幣進行管制。經濟專家當時認為外資將因此卻步,馬來西亞會步入經濟衰退期;之後馬哈迪嘅政策收到成效,領導馬來西亞走出金融危機,經濟復甦步伐係當時受金融危機打擊國家中最快嘅。1999年,馬來西亞重新步上經濟成長軌道,經濟增長率接近金融危機前嘅水平,嗰年經濟成長率約達6%;2000年,馬來西亞獲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調升評級,指佢經濟發展前景穩定,整體經濟表現優於鄰近嘅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國[2]

    2003年10月31號,馬哈迪正式宣布辭去首相職務,結束咗長達22年嘅領導生涯。

    大件事

    [編輯]

    政治

    [編輯]

    馬來西亞行君主立憲制。佢嘅象徵性統治者稱為馬來西亞最高元首(Yang Di-Pertuan Agong),由九個馬來州屬——柔佛雪蘭莪吉打霹靂吉蘭丹彭亨登加樓蘇丹(Sultan),加上森美蘭嚴端同埋玻璃市拉惹之中輪流擔任,每任為5年。另外四個州屬由象徵性州元首(Yang Di-Pertuan Negeri)統治。

    馬來西亞政府制度同大不列顛相似,因為馬來西亞曾經係英國殖民地。但實際上,行政執法部比司法部嘅權利大。法律規定每五年內必須舉行一次全國大選

    行政執法權主要係喺首相所領導嘅內閣手中,馬來西亞憲法規定首相必須係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議員,並且佢對下議院嘅控制必須得到最高元首嘅承認。內閣係喺馬來西亞國會上議院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中選出。內閣須向上下議院報告。

    國會由上議院及下議院組成。所有69位上議員嘅任期為三年,只能續任一屆。其中26位由13個州議會選出,另外43位則由最高元首委任。219位下議員係喺全國各選區中被選出,任期最長五年。聯邦政府州政府分別擁有立法權

    州政府由州議會選出嘅州務大臣州首席部長領導。州議會嘅作用係輔助蘇丹或係州元首。

    馬來西亞實行議會君主立憲嘅政治制度。根據1957年7月2號正式宣佈嘅《馬來亞聯合邦憲法》,馬來亞聯合邦議會君主立憲制國家,最高元首為國家首腦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馬來西亞統治者會議選舉産生,任期5年。最高元首擁有立法司法同埋行政嘅最高權力,以及任命首相、拒絕批准同埋解散國會等權力;最高立法機構國會,由下議院同埋上議院組成;各州設立州政府同埋州議會,州首腦係蘇丹或州長(檳榔嶼同馬六甲),各州由州務大臣或首席部長管理行政;兩次大選間隔唔超過5年。1963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後,將1957年憲法改名為馬來西亞聯邦憲法,繼續沿用。憲法嘅規定,奠定咗馬來西亞政治發展嘅基礎。

    馬來西亞現任首相係依斯邁沙比里。做得最耐嘅係馬哈迪,佢喺馬來西亞歷史上曾經長期擔任巫統主席,五次蟬聯首相,在位長達22年,尊稱「馬來西亞現代化之父」。

    馬來西亞從1959年舉行獨立後嘅第一屆大選開始,至今一共舉行咗13屆大選。喺以往嘅歷次大選中,儘管朝野政黨都展開咗激烈嘅競爭,但基本上一直由巫統為首嘅政黨聯盟執政。下議院有219個議席,議員任期5年。上議院有70名議員,其中44名由最高元首任命,另外26名由各州立法議會各推派兩名,任期3年。

    馬來西亞最高法院喺1985年1月1號正式成立。1994年6月改名為聯邦法院。設有馬來亞高級法院(負責西馬)同埋婆羅州高級法院(負責東馬),各設有地方法院同埋推事庭。另外重有特別軍事法庭同埋伊斯蘭教法庭

    馬來西亞根據憲法實行多黨制嘅政黨制度,但實際實行嘅並唔係典型嘅西方多黨制,而係一種由幾個政黨聯合組成政黨聯盟執政嘅制度。呢種政黨聯盟形式最早出現喺1955年4月馬來亞聯邦獨立前,當時嘅巫統馬華公會同埋國大黨為謀求馬來亞嘅獨立成立咗「馬華印聯盟」,1957年馬來亞聯邦獨立後,「馬華印聯盟」即成為執政黨;1965年4月,為壯大力量,馬華印聯盟同東馬兩州嘅「聯盟黨」結盟,組成咗「馬來西亞聯盟黨」;1969年,馬來西亞聯盟黨喺大選中失利,後進行調整組建咗一個新嘅政黨聯盟即國民陣線,從此喺歷次大選中都穩操勝券,執政至今。國民陣線當初成立時有巫統馬華公會國大黨等9個政黨組成,後來政黨嘅數目偶有增減變動,目前共有14個成員黨。喺國民陣線內部,各成員黨保持相對嘅獨立性,但受各成員黨主席組成嘅國民陣線最高理事會領導,國民陣線嘅主席一般由巫統主席同埋署理主席分任。喺大選中,各成員黨以共同嘅政治主張同埋競選宣言參加競選,加強團結同埋戰鬥力,噉令國民陣線成為馬來西亞最強大嘅執政黨聯盟。

    行政區

    [編輯]

    馬來西亞一共由13個州屬(State,馬來話Negeri)同埋3個聯邦直轄區(馬來話Wilayah Persekutuan)組成。

    州屬 馬來文名 英文名 首府 首府馬來語稱
    玻璃市 Perlis Perlis 加央 Kangar
    吉打 Kedah Kedah 亞羅士打 Alor Star
    檳城 Pulau Pinang Penang 佐治市 George Town
    霹靂 Perak Perak 怡保 Ipoh
    雪蘭莪 Selangor Selangor 沙亞南 Shah Alam
    森美蘭 Negeri Sembilan Negeri Sembilan 芙蓉 Seremban
    馬六甲 Melaka Melaka 馬六甲市 Kota Melaka
    柔佛 Johor Johor 新山 Johor Bahru
    彭亨 Pahang Pahang 關丹 Kuantan
    登加樓 Terengganu Terengganu 瓜拉登嘉樓 Kuala Terengganu
    吉蘭丹 Kelantan Kelantan 哥打巴魯 Kota Bahru
    沙撈越 Sarawak Sarawak 古晉 Kuching
    沙巴 Sabah Sabah 亞庇 Kota Kinabalu
    • 注:<亞庇>(馬來語曾為Api-Api, Jesselton。1963年後改為Kota Kinabalu)
    • 聯邦直轄區
    1. 吉隆坡(Kuala Lumpur)
    2. 納閔(Labuan)
    3. 布特拉再也布城(Putrajaya)

    地理

    [編輯]

    馬來西亞主要由中間隔著南中國海東馬西馬組成。馬來西亞大部分嘅沿海地區都係平原,中部則係佈滿茂密熱帶雨林高原。最高山峰係處於沙巴州(Sabah)嘅京那巴魯山(Gunung Kota Kinabalu,山又名「中國寡婦山」或「神山」,係東南亞最高嘅山),高4095米,以每年5毫米嘅速度長高。馬來西亞靠近赤道,氣候潮濕炎熱。每年四月至十月間吹西南風,十月至二月間吹東北風。

    布城(Putrajaya)係一個新建立嘅政府機構中心,建立嘅目嘅主要係舒緩馬來西亞最大都市吉隆坡嘅交通阻塞。首相署喺1999年開始搬去布城,預料將喺2005年搬遷完畢。吉隆坡依然係國會所喺地及國家商業及經貿中心。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檳城(喬治市),怡保新山

    經濟

    [編輯]
    雙子塔

    馬來西亞係個中等富裕嘅國家。喺新經濟政策下,佢喺1971至2000年期間從一個原料出產國轉換為一個新興嘅多元工業經濟。經濟成長主要依賴製成品出口,尤其係電子製品。因此全球經濟蕭條及資訊工藝嘅衰退對馬來西亞帶來嘅打擊尤其大。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只有0.3%,主要原因係出口量跌咗11%。然而,有效嘅經濟振興配套令馬來西亞得以減輕經濟危機嘅打擊。

    吉隆坡穩定嘅宏觀經濟環境,維持喺或低於3%嘅通貨膨脹率及失業率,加上佢充足嘅外匯儲備及較小嘅外債令類似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嘅經濟蕭條再次發生喺馬來西亞嘅可能性變得非常之細。雖然係噉,面對著競爭能力唔夠及高債務等問題嘅大企業為馬來西亞經濟遠景帶來負面影響。

    馬來西亞主要嘅股票市場係吉隆坡股票市場及MESDAQ(科技股市)。

    基礎建設

    [編輯]
    A dual highway with greenery on either side
    南北大道係一條貫穿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嘅高速公路

    馬來西亞係亞洲基礎建設最發達嘅國家之一[12]。馬國嘅電信網絡喺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有470萬固網用戶,超過三千萬嘅手機門號[13][14]。馬來西亞一共有7座國際港口,其中最大嘅港口係喺雪蘭莪巴生市巴生港,其他主要港口有柔佛依斯干達公主城嘅丹戎帕拉帕斯港、檳城港、關丹港、東馬沙撈越嘅丹絨瑪尼港等。

    全國有超過95%人民可以享用乾淨源。雖然鄉村地區一直係馬來西亞重大嘅發展焦點,但係鄉村仍然落後,例如馬來西亞半島東海岸[15]

    馬來西亞公路網涵蓋98,721公里(61,342英里),當中包括長達1,821公里(1,132英里)嘅高速公路同大道。馬國最長嘅高速公路係南北大道,大約800公里(497英里)長,由泰國邊界去到新柔長堤。其他主要高速公路有橫跨檳威海峽檳威大橋同埋二橋東南亞最長嘅跨橋),東海岸東海岸大道巴生谷地區嘅新巴生河流域大道、白蒲大道柔佛新山市嘅東疏大道馬新第二通道高速公路。相較於西馬東馬嘅公路系統無咁發達同完善。

    馬來西亞境內一共有118座機場,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主要嘅國際機場吉隆坡-雪邦檳城亞庇古晉新山-士乃。馬來西亞嘅國家航空公司馬來西亞航空,提供國際同國內航班。另外,主要私營航空公司亞洲航空全亞洲航空馬印航空。馬來西亞鐵路系統由國營馬來亞鐵道擁有,總長度有1,849公里(1,149英里)[16]。鐵路路線分佈喺西海岸東海岸內陸地區,而巴東勿剎站(臨近泰國)至金馬士站嘅鐵路係覆線電氣化,並備有電動列車行駛。而東馬沙巴蒸汽式鐵路,由丹南至沙巴州首府亞庇,而沙撈越依家仲未有鐵路。

    吉隆坡係馬來西亞唯一一個設有城市軌道交通嘅城市,巴生谷綜合運輸系統綜合咗各種交通工具,包括通勤列車輕快鐵單軌鐵路地下鐵巴士等。而喺十五碑吉隆坡中央車站係馬國最大嘅火車站巴士樞紐,亦提供往返吉隆坡國際機場機場快鐵)同梳邦機場天空花園線)嘅機場鐵路服務[17]。另外,喬治市新山古晉亦有意起城軌系統,其中新山將會設有以快捷通巴士為主嘅公交系統,並有一條地下鐵線通往新加坡;喬治市同古晉就有待中央政府審核。

    傳統上,馬來西亞嘅能源生產主要依靠炭、石油天然氣[18]。馬來西亞依家具有13GW嘅發電能力[19]。不過,馬來西亞天然氣儲量只得33年,石油儲量只得19年。因應呢個情況,馬來西亞政府努力發展可再生能源[18]依家發電量有16%嚟自水力發電,其餘84%嚟自火力發電[19]。石油同天然氣工業依家由國營石油公司國油所掌控[20],而成個能源部門由馬來西亞能源委員會英文Energy Commission (Malaysia)所管理,佢係依據2001年能源委員會法所成立,掌管半島沙巴州能源[21]

    馬來西亞全國一共有1486間警局同埋316間消防局[22]

    人口

    [編輯]
    2020年馬來西亞人口金字塔

    馬來西亞係一個多元化種族國家,主導政治馬來族佔總人口嘅大多數。根據憲法規定,馬來族都係穆斯林伊斯蘭教徒),但係其他種族並唔受呢條例嘅約束。

    其中,馬來人佔56%、華人佔23%,原居民佔11%,印度人佔7%[16]。非馬來土著沙撈越佔一半以上人口[16]半島亦存有人數唔多嘅原居民群體,佢哋被統稱做Orang Asli[23]。關於邊個可以獲得原居民地位喺各州法律規定都唔同[24]

    A map of Malaysia depicting the expected 2010 estimated population density.
    馬來西亞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華人喺節育、移民經濟等因素影響下而造成華人所佔人口比例逐漸下降。歷史上,華人係經濟商業方面佔主導地位嘅社群,佔檳城怡保吉隆坡詩巫芙蓉新山多數人口,而怡保同檳城更加保留住豐富中華傳統文化。印度人喺19世紀初開始遷移到馬來西亞[25]。印度人社群大部分係泰米爾人,其他仲有錫克人,以及同當地嘅馬來人混血後代叫仄迪人[26]。好多歐洲人同中東人分別透過通婚進入基督教穆斯林社群。大多數歐亞混血馬來西亞人嘅可以祖先追溯到英國荷蘭或者葡萄牙殖民者。馬來西亞公民權大多數依據屬地主義而授予[27]。基於移民法令,喺東馬來西亞沙巴沙撈越兩個州嘅公民權同馬來西亞半島唔同。每位公民年滿12歲,就會獲發一張生物識別智能芯片身份證,又叫大馬卡,必須隨時攜帶[28]

    馬來西亞預期壽命係76.65歲,女性男性高啲。只有6.5%人口喺65歲以上,大約23.8%係15歲以下[16]。馬來西亞東西兩半人口分佈好唔平衡。人口主要集中喺馬來亞半島[29],而全國人口已喺2014年突破3,000萬,其中就有2,000萬住喺半島[30],70%人口住喺城市[16]。由於勞力密集產業興起[31],全國估計有300多萬外籍勞工,大約佔國家人口10%[32]。根據沙巴非政府組織,沙巴超過300萬人口當中,有200萬人係非法移民[33]

    另外,根據美國難民與移民署公佈嘅《2008年世界難民調查》,馬來西亞所承擔嘅難民同尋求庇護者大約有155,700人。其中大約有70,500名難民同尋求庇護者喺菲律賓嚟,69,700名喺緬甸嚟,21,800名喺印尼[34]

    佔總人口嘅四分之一嘅華裔喺經濟及貿易領域扮演主要角色。印度裔馬來西亞公民佔總人口嘅大約7%,其中包括印度教徒、穆斯林、錫克教徒、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同佛教徒。大約85%嘅印裔係泰米爾裔,其他就係咯拉拉裔,錫克裔及Chettiar裔等。

    超過一半嘅沙撈越居民及66%嘅沙巴居民係非馬來土著。一小部分嘅非馬來土著亦居住喺馬來半島。非馬來土著包含幾十種族群,但佢哋都有某個程度上嘅共同點。直到二十世紀,大多數土著重保有傳統信仰,但好多土著已轉為穆斯林,基督教徒同埋天主教徒。

    其他嘅馬來西亞人民係歐裔、中東裔、柬埔寨裔、越南裔等等。歐裔及歐亞混血人民包括英國殖民者後裔同一啲葡萄牙殖民者後裔。中東裔人民大多係首先將伊斯蘭教傳至馬來西亞嘅阿拉伯人後裔。一小部分嘅柬埔寨及越南裔國民作為越戰難民搬去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口分佈非常唔均衡,大約兩千萬嘅國民居住喺馬來半島。

    1969年5月13號馬來西亞嘅土地上爆發咗種族衝突,主要原因相信係各族間政治及經濟能力嘅差異。呢次衝突令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執行新經濟政策以消滅種族及經濟差異,同時減低貧民率。

    宗教

    [編輯]
    馬來西亞宗教分佈
    宗教 百分比
    遜尼派伊斯蘭教
      
    61.3%
    佛教
      
    19.8%
    基督宗教
      
    9.2%
    印度教
      
    6.3%
    中國民間信仰
      
    1.3%
    宗教不明
      
    1.0%
    無宗教
      
    0.7%
    其他宗教
      
    0.4%

    教育

    [編輯]

    學前教育

    [編輯]

    馬來西亞學前教育愈嚟愈普及。好多家長都會將仔女送入幼兒園進行學前教育,畀佢哋喺小學之前打好基礎。

    即使學前教育唔係強制性,為咗提高馬來西亞學生競爭力,大多數細路都會喺3歲上為期兩年嘅學前教育課程。而馬來西亞政府亦喺呢幾年積極鼓勵細路入讀正式嘅學前教育課程,亦規定負責學前教育嘅教職員必須接受專業訓練同擁有合格嘅專業證書先可以教授學生。呢啲訓練包括兒童心理學、教學方法同埋其他有關照顧同發展細路有關嘅課程。

    小學教育

    [編輯]

    絕大部分馬來西亞小學都係政府學校,分為國民小學(馬來話Sekolah Kebangsaan)同國民型小學(馬來話Sekolah Jenis Kebangsaan)兩種,只有好少數係私立小學。依家,政府小學分咗3個類型,以國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叫做國民小學(國小);以華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叫做國民型華文小學(華小);以淡米爾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嘅國民型淡米爾小學(淡小)。即使呢3種小學主要教學語言唔一樣,但係都採用相同嘅課程綱要,同埋國語(馬來文)同英文都係華小同淡小嘅必修必考科。

    華小一般由嗰間學校董事部同教總一齊管理同經營。嗰個部門主要負責行政、租借學校禮堂同埋飯堂招聘事務,而學校方針則都要聽馬來西亞教育部命令。

    其實,之前仲有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嘅國民型英文小學(英小),不過喺《1967年國語法案》通過之後,英小就喺70年代中期全部被改制為馬來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嘅國小或者華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嘅華小。

    馬來西亞小學教育都好普遍,根據教育部喺2000年嘅統計,小學入學率有96.8%。

    中學教育

    [編輯]

    馬來西亞中學(馬來語:Sekolah Menengah、英語:Secondary School)係馬來西亞一套5年強制性教育制度(中一至中五)。5年強制性教育包括PT3SPM同兩年非強制性嘅馬來西亞教育制度(中六)STPM。馬來西亞中學係由馬來西亞教育部管理。

    喺進入國民/國民型中學之前,小學六年級學生可以參考小六檢定考試(馬來語:Ujian Pencapaian Sekolah Rendah 簡稱:UPSR、英語:Primary School Achievement Test 簡稱:PSAT)嘅成績選擇同申請想入學嘅中學。學生可以喺完成學業之後攞到畢業證書並自己揀係唔係繼續深造,佢喺學校入面表現,包括有無做過各種職位或者做過其他好行為可以攞到額外分數,增加考取理想學校嘅機率。

    另外,馬來西亞仲有三種模式學校,佢哋係獨立中學、私立中學同國民型中學。

    • 獨立中學(簡稱獨中),由董總管理。佢係馬來西亞華人創辦嘅一種中學,全國大約只有60間,包括新山寬柔中學居鑾中華中學等。推行住6年教育,學生可以報考統考同SPM作為佢哋升學渠道。
    • 國民型華文中學(簡稱國民型中學或者華中),喺馬來亞獨立前後(1956-1962),接受政府建議「改制」嘅民辦華文中學,全國大約有81間,亦算國家主流中學,攞到教育部部分津貼。
    • 私立學校(又叫民辦學校),係指由非政府經營或者管理嘅學校。所有或者大部分經費依靠學費而唔係公共資金嚟維持經營。

    華校對方言打壓

    [編輯]

    馬來西亞華校強制學生喺返學期間講華語,唔畀佢哋講其他方言,講咗方言甚至會同講粗口一樣嚴重[35],但係仍然會有學生私底下喺學校入內講方言。就係因為咁樣嘅規制,社會上形成咗對方言嘅歧視[36],亦有「讲方言就罚款成为莘莘学子的鲜明记忆」嘅言論[37],但係依家略有改善[38][39]

    國際學校

    [編輯]

    國際學校(英文International School)主要以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嘅私立學校。呢啲學校課程同時銜接部分歐美國家嘅教育系統。馬來西亞嘅國際學校提供課程同國際性考試包括「O」水準考試「A」水準考試IB課程等。

    大學先修班

    [編輯]

    大學先修班(Pre-University Education)係踏入大學嘅最後門檻,由馬來西亞教育部提供嘅升學途徑,有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課程(中六)、馬來西亞大學預科班英文Malaysian Matriculation Programme,亦叫Matrikulasi)。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課程(中六)係學生喺完成中五課程後繼續讀嘅,完成中六課程之後憑STPM成績申請國內以及國外大學。而另一個途徑就係馬來西亞大學預科班。呢個課程亦普遍上被認為比STPM寬鬆,考高分相對容易,不過由2006年開始呢個課程將會保留30%學位畀土著學生。同時,本地公立大學亦偏向選擇以土著學生為主嘅大學先修課程畢業生。部分熱門科系包括醫學系藥劑系法律系亦會保留70%學位畀土著學生。

    另外,學生仲可以報讀私立大學開辦嘅大學先修課程(英文Foundation Programme)或兩至三年嘅文憑課程(英文Diploma course)。學生亦可以喺私立中學選修國外先修文憑,當中包括「A」水準考試IB課程、南澳大學先修課程(英文SACE)等。

    高等教育

    [編輯]

    馬來西亞嘅高等學校分咗大學級別、大學學院級別同學院級別,呢啲劃分係經過由高等教育部嚴格審核評估之後給予嘅資格。一般嚟講,由學院升格做大學學院或者大學學院晉升做大學都係要經過最少5年嘅發展。高等教育部會由辦學質素、學校設施、教學環境、師資力量同學校規模等各個方面進行考核同評估,然後再畀合格嘅院校進行晉升,呢個制度同加拿大等其他國家相同。

    本地學生只可以憑STPM或者馬來西亞大學預科班申請進入本地大學。另外,馬來西亞公立大學喺錄取新生方面採取「種族固打制」,亦造成大量馬來西亞人才外流,其中澳洲英國台灣都係唔少馬來西亞華人出國繼續求學嘅選擇。一直以嚟,華裔學生考獲佳績但冇被本地公立大學錄取嘅新聞頻頻見報。

    好多學生亦選擇到私立嘅高等學府就讀,呢啲高等學府亦會同國外大學合作。另外,馬來西亞亦吸引好多外國出名大學嚟本地開設分校,其中包括諾定咸大學英文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修咸頓大學蒙納士大學英文Monash University)等。

    馬來西亞本地,特別係大吉隆坡地區亦有好多高等學府,當中包括馬來亞大學(QS五星大學,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59名)、馬來西亞國立大學(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41名)、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32位)、拉曼大學等。

    醫療

    [編輯]
    一間喺吉隆坡嘅政府公立醫院

    馬來西亞醫療保健主要係由馬來西亞衛生部負責。馬來西亞擁有高效同廣泛嘅醫療保健系統,運營由政府基層普及醫療系統同共存私人醫療系統組成嘅雙層醫療保健系統。2018年馬來西亞全國一共有384間醫院,其中144間係政府醫院,其餘240間係私家醫院。截至2018年12月31號,全國有58,381張病床,當中42,424張屬於政府醫院,另外15,957張屬於私家醫院[40]

    2005年新生嬰兒死亡人數為10人,預期壽命為74歲。2017年,馬來西亞畀美國《國際生活》譽為「全球最佳醫療體系國家」,亦係唯一位居前10名嘅亞洲國家[41]馬來西亞嘅醫療保健同埋醫療體系同美國同埋西歐相比下仍然有優勢[42]

    馬來西亞嘅醫療保健主要分為公立同私營。公立只會提供相當基本嘅醫療保健設施,特別喺鄉村地區。馬來西亞政府亦喺2009年制定一項叫「1Care for 1Malaysia」計劃,以根據「需求使用,按能力付費」為原則進行醫療保健改革,但喺實施方面進展甚微。馬來西亞政府亦好重視醫療保健擴張同發展,所以會喺每年財政預算案中撥款5%嘅發展預算投入到公共醫療保健中,意味住醫療保健完整撥款會增加超過20億令吉。隨住人口不斷增加同人口老化,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喺多個方面改善依家嘅醫療體系,包括翻修現有公立醫院、起多啲新公立醫院、增加綜合公立診所嘅數量,以及改善長遠醫療培訓同擴展。

    馬來西亞政府嘅公立醫院擁有好多醫學領域專家同先進醫療設備同設施。但係,同香港一樣馬來西亞嘅政府公立醫院都面對醫護人員短缺,導致求診病人需要等好耐。而私立醫院就大數喺市區,配有最新嘅診斷設備,相比政府醫院唔使等咁耐,但係同時私立醫院嘅醫療費用相對政府公立醫院會貴好多。

    法律

    [編輯]

    馬來西亞嘅法律法系係英美法系,而牽涉到穆斯林嘅非刑事或者非嚴重罪行事務(包括叛教離婚)就由穆斯林事務法庭審理。馬來西亞憲法亦限制咗穆斯林法庭嘅權利,如果穆斯林事務法庭唔可以對犯人做出監禁死刑鞭刑等判決,穆斯林法庭亦唔可以用伊斯蘭教法中嘅刑罰。

    馬來西亞法律對毒品者刑罰好重,持有多過15克海洛因,或多過30克嗎啡或者可卡因,或多過500克大麻人士,又或者未經許可而製造任何數量海洛因嗎啡或者可卡因,都會處以死刑絞死。馬來西亞旅遊局嘅旅遊指南同埋飛往馬來西亞境內所有航空公司都會喺降落前同降落後廣播攜帶過多受管制藥物或者攜帶毒品入境馬來西亞會有嚴重後果。另外,喺馬來西亞綁架或者勒索都會被判處絞刑

    鞭刑係一種喺馬來西亞廣泛施行嘅合法體罰。馬來西亞刑事訴訟法第286至291項明文表明可以對10歲以上50歲以下健康男性或者50歲以上嘅男性強姦犯用笞刑英國殖民地時期留低嘅傳統),而當中成年人最高刑罰係24鞭,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最高刑罰係10鞭,而且唔可以分期執行。馬來西亞鞭刑懲治對象唔一定係重犯,不過鞭刑最主要對象係毒犯、強姦犯同非法入境者。但係大多數外國人唔理解呢啲嚴厲刑法,馬來西亞政府以及大部分馬來西亞民眾就認為嚴刑可以有效制止罪案同破壞行為。曾經喺網上流傳嘅「馬來西亞笞刑」短片中,馬來西亞8000名律師要求政府廢止笞刑[43]

    法院

    [編輯]

    馬來西亞法院一共分5種:

    文化

    [編輯]
    馬來西亞巨星比·南利(1929—1973)係馬來西亞文化嘅重要代表之一。佢喺電影、音樂同文學方面嘅成就深遠而廣泛,對馬來西亞文化嘅遺產貢獻良多。

    馬來西亞文化好富有特色,其中已故巨星比·南利對馬來西亞文藝產業影響深遠。佢喺電影同埋音樂方面都有出色嗆成就。佢嘅作品不止喺馬來西亞受到歡迎,而且喺整個馬來文化圈都好有影響力。佢嘅電影代表作有《Ibu Mertua-ku》同埋《Madu Tiga》等,佢嘅音樂作品亦都好經典。比南利嘅藝術承載著馬來西亞人民嘅情感同埋文化認同,至今都令人銘記。

    節日同假期

    [編輯]

    各州情況

    [編輯]
    唔同州屬政府部門的周休假日
      逢星期六、日休息(馬六甲、森美蘭、彭亨、霹靂、玻璃市、檳城、沙巴、雪蘭莪、沙撈越同聯邦直轄區)
      逢星期五、六休息(柔佛、吉打、吉蘭丹同瓜拉登嘉樓)

    馬來西亞政府部門喺2005年7月1號開始實行五日工作制,每星期兩日休息假期視乎唔同地區而定,其中吉打吉蘭丹瓜拉登嘉樓係逢星期五星期六休假,柔佛亦喺2014年1月1號開始逢星期五同星期六休假,而其他地方就係逢星期六同星期日休假[44][45]。特定政府部門為咗唔影響公共領域服務效率,會採取輪班工作制,喺周末假日照常服務[46]。另外,銀行醫院、公營機構、政府學校同政府資助學校[註 1]都可以享有每星期兩日假期

    私營機構嘅工作日可以彈性實施五日制、五日半制,或者根據勞工法律而制定。每星期休息一日人士,假日會視乎佢所在地方而定,可以係星期五或者星期日,或者由僱傭雙方自行協議[47][48]

    銀行公眾假期

    [編輯]

    以下會列出馬來西亞所有公眾假期,可以分為全國、各州同聯邦直轄區公共假日。由聯邦同州政府共同憲報公佈嘅係全國公眾假期,喺全國各地都享有嘅假期,會以黃色顯示[49];各州嘅公眾假期由州政府憲報公佈,只限嗰個州慶祝嘅假期;聯邦直轄區嘅公眾假期會由聯邦政府憲報公佈,屬於聯邦直轄區嘅假期[50]齋戒月第一日、開齋節哈芝節確寶日期,係以宗教司觀察月相[註 2]之後,最終宣佈日期為準[51]

    所有銀行及公共假日如果同週末假期或者公眾假期重疊,要喺翌日補假[52]。聯邦同州政府有權喺任何時候,將特定日期列為假期、銀行假期或者公眾假期[53][54][55][56][57][58],較常見嘅係元首登基、加冕、成婚、駕崩當日,或者落喺工作日嘅選舉日,或者體育選手喺重要比賽英文Sport in Malaysia中獲得佳績嘅翌日,宣佈為特別公眾假期。

    2021 Date[59] 日期(如果唔係由公曆確定) 中文 馬來文 柔佛
    Johor
    吉打
    Kedah
    吉蘭丹
    Kelantan
    吉隆坡
    FT Kuala Lumpur
    納閩
    FT Labuan
    馬六甲
    Malacca
    森美蘭
    Negeri Sembilan
    彭亨
    Pahang
    檳城
    Penang
    霹靂
    Perak
    玻璃市
    Perlis
    布城
    FT Putrajaya
    沙巴
    Sabah
    Sarawak
    Sarawak
    雪蘭莪
    Selangor
    登嘉樓
    Terengganu
    1月1號 (星期五) 元旦 Hari Tahun Baru Y Y Y Y Y Y Y Y Y Y Y
    1月14號 (星期四) 森美蘭最高統治者誕辰 Hari Keputeraan Yang di-Pertuan Besar Negeri Sembilan Y
    1月28號 (星期四) 泰米爾曆10月嘅滿月日,大約1月末至2月初之間 大寶森節 Hari Thaipusam Y Y Y Y Y Y Y
    2月1號 (星期一) 聯邦直轄區日 Hari Wilayah Persekutuan Y Y Y
    2月12同13號 (星期五同星期六)[H] 農曆第一同第二日(January–February) 農曆新年 Tahun Baru Cina Nationwide[C1] YY
    3月4號 (星期四) 登嘉樓蘇丹登基紀念日 Hari Ulang Tahun Pertabalan Sultan Terengganu Y
    3月11號 (星期四) 問候月 27 夜行登霄 Israk dan Mikraj Y Y Y Y
    3月23號 (星期二) 柔佛蘇丹誕辰 Hari Keputeraan Sultan Johor Y
    4月2號 (星期五) 復活節 前一個星期五(March–April) 耶穌受難節 Jumaat Agung Y Y
    4月13號 (星期二)[A1] 齋戒月 1 齋戒月第一日 Awal Ramadan Y Y Y
    4月15號 (星期四) 慶祝 馬六甲市 作為歷史城區 Hari Perisytiharan Bandar Melaka sebagai Bandaraya Bersejarah Y
    4月26號 (星期一) 登嘉樓蘇丹生日 Hari Keputeraan Sultan Terengganu Y
    4月29號 (星期四) 齋戒月 17 Day of Nuzul Al-Quran Hari Nuzul Al-Quran Y Y Y Y Y Y Y Y Y Y
    5月1號 (星期六)[I1] 勞動節 Hari Pekerja Nationwide Y
    5月13同14號 (星期四同星期五)[A2][J] 獵月 1 同 2 開齋節 Hari Raya Puasa/Hari Raya Aidilfitri Nationwide YY
    5月22號 (星期六) 彭亨祭祀日 Hari Hol Pahang Y
    5月26號 (星期三) 5月第一個滿月 衛塞節 Hari Wesak Nationwide Y
    5月30同31號 (星期日同星期一)[K] Tadau Kaamatan Pesta Kaamatan (Pesta Menuai) YY YY
    6月1號同2號 (星期二同星期三) 達雅節 Perayaan Hari Gawai Dayak YY
    6月7號 (星期一)[F]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生日 Hari Keputeraan Yang di-Pertuan Agong Nationwide Y
    6月20號 (星期日) 6月第三個星期日 吉打蘇丹生日 Hari Keputeraan Sultan Kedah Y
    7月7號 (星期三) 慶祝喬治城變成歷史城區 Hari Ulang Tahun Perisytiharan Tapak Warisan Dunia Y
    7月10號 (星期六) 7月第二個星期六 檳城州管治者生日 Hari Jadi Yang di-Pertua Negeri Pulau Pinang Y
    7月17號 (星期六)[G] 玻璃市拉惹生日 Hari Keputeraan Raja Perlis Y
    7月19號 (星期一) 都爾黑哲月 9 阿拉法日 Hari Arafah Y
    7月20號 (星期二)[A3] 都爾黑哲月 10 古爾邦節 (第一日) Hari Raya Qurban/Hari Raya Haji/Hari Raya Aidiladha (hari pertama) Nationwide Y
    7月21號 (星期三)[A4] 都爾黑哲月 11 古爾邦節 (第二日)[D] Hari Raya Qurban/Hari Raya Haji/Hari Raya Aidiladha (hari kedua) Y Y Y Y
    7月22號 (星期四) 沙撈越日 Hari Kemerdekaan Sarawak Y
    7月30號 (星期五) 彭亨蘇丹生日 Hari Keputeraan Sultan Pahang Y
    8月10號 (星期二) 穆哈蘭姆月 1 穆哈蘭姆月第一日 Awal Muharram (Maal Hijrah) Nationwide Y
    8月24號 (星期二) 馬六甲州 管治者生日 Hari Jadi Yang di-Pertua Negeri Melaka Y
    8月31號 (星期二) 國慶日/獨立日 Hari Kebangsaan/Hari Merdeka Nationwide Y
    9月13號 (星期一) 色法爾月 6 柔佛蘇丹依斯干達嘅Hari Hol Hari Hol Almarhum Sultan Iskandar Y
    9月16號 (星期四) 馬來西亞日 Hari Malaysia Nationwide Y
    10月2號 (星期六) 10月第一個星期六 沙巴州 管治者生日 Hari Jadi Yang di-Pertua Negeri Sabah Y
    10月9號 (星期六) 10月第二個星期六 沙撈越州 管治者生日 Hari Jadi Yang di-Pertua Negeri Sarawak Y
    10月19號 (星期二) 賴比爾·敖外魯月 12 穆罕默德生日 Hari Keputeraan Nabi Muhammad (Maulidur Rasul) Nationwide Y
    11月4號 (星期四)[B] Naraka Chaturdashi,the day preceding new moon in the month of Aippasi (October–November) Deepavali[E] Deepavali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11月5號 (星期五) 11月第一個星期五 霹靂蘇丹生日 Hari Keputeraan Sultan Perak Y
    11月11同12號 (星期四同星期五) 吉蘭丹蘇丹生日 Hari Keputeraan Sultan Kelantan YY
    12月11號 (星期六) 雪蘭莪蘇丹生日 Hari Keputeraan Sultan Selangor Y
    12月24號 (星期五) 平安夜 Hari Sebelum Krismas Y
    12月25號 (星期六)[I2] 聖誕節 Hari Krismas Nationwide Y
    總假期日數 18 18 18 18 19 18 18 18 19 18 18 18 20 19 18 20
    Y indicates the holiday is observed in the state/federal territory; YY indicates a two-day holiday
    All holidays indicated as nationwide (except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in Kelantan and Terengganu[C2]) are federal holidays.
    A1 A2 A3 A4 subject to change based on sighting of the new moon
    B subject to change based on astronomical considerations according to the Hindu almanac
    C1 C2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is not a federal holiday in Kelantan and Terengganu. However, it is gazetted as a state holiday in both states, effectively making it a nationwide holiday.
    D federal holiday in Kelantan and Terengganu
    E federal holiday in all states and federal territories except Sarawak
    F Formerly observed on 1st Saturday of June, Yang di-Pertuan Agong's Official Birthday will be observed on the 1st Monday of June for the duration of Al-Sultan Abdullah's reign as Yang di-Pertuan Agong.[60]
    G was formerly observed on 17 May; amended to 17 July for 2018–2021 to avoid conflicting with observance of Ramadan
    H in states observing the Friday–Saturday weekend, the following Sunday is a public holiday
    I1 I2 in Kelantan and Terengganu, the following Sunday is a public holiday
    J in Johor and Kedah, the following Sunday is a public holiday
    K in Sabah and Labuan, the following Tuesday is a public holiday

    學校假期

    [編輯]

    中學、小學

    [編輯]
    學年[61]
    上半年學期 大約1月上旬至3月中旬 返學日
    上半年中期 學校假期或者課外活動
    大約4月上旬至5月下旬 返學日
    年中假期
    下半年學期 大約6月中旬至8月中旬 返學日
    下半年中期 學校假期或者課外活動
    大約9月上旬至11月下旬 返學日
    年終假期

    根據《1998年教育條例(學期、上課日及學校假期)》第6條文嘅規定,扣除每星期週末假期公眾假期後,學校上課日數最少要有190日(38周),其餘係學校假期[62]。學校喺學年中享有4日嘅特假(cuti peristiwa),可以係家長日、頒獎日、校慶日、兒童節學校運動會或者其他節日,具體日期由校方自行制定。近年,教育部會喺農曆新年屠妖節開齋節或者其他節日期間畀學校補假(cuti berganti),但係唔可以影響法定上課日數,上課日數唔夠,一家要用週末假期或者學校假期補返[註 3][63][64][65]

    大學

    [編輯]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包括政府大學私立大學、政府學院同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國立高等學府全年分為兩個學期,新生喺學年開始前有大約一個星期有迎新活動,具體入學同放假時間根據各個院校學系而定,通常喺1月或者9月開課(語言師範預科課程亦有部分喺5月至7月之間開課),學期課程表會喺學年開始前由校方公佈。

    學年[66][67]
    第一學期 大約9月上旬至11月上旬 開始同上課
    第一中期 假期或者課外活動(一個星期)
    大約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 上課、調整同考試
    年初假期(3個星期)
    第二學期 大約2月中旬至4月中旬 上堂
    第二中期 假期或課外活動(一個星期)
    大約4月下旬至6月下旬 上堂及考試
    年中假期(10個星期)
    特別學期 大約7月至8月 準備畢業嘅學生喺最後一年嘅假期,進行工作實習或者提交論文

    私立院校並無統一固定開課時間,通常由校方自行制定,喺學期結束後大約有2-3個月嘅假期。

    [編輯]
    1.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學校嘅參照
    2.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月相嘅參照
    3.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學校特假及補假嘅參照

    參考

    [編輯]
    1. 本续称敦马为"现代化之父"www.enanyang.my (簡體中文)。2017-08-01。
    2. 121625551334730。融危機哈蒂爾擊退索羅斯奠強硬作風 停一帶一路項目跣習近平|壹週刊週刊 (香港中文)。原著喺2021-05-01歸檔。喺2021-04-04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numeric names: 作者名單 (link)
    3. 案追"中"19篇2006年 蒙古女郎炸屍案 中国报 ChinaPresswww.chinapress.com.my原著喺2021-04-10歸檔。喺2021-04-10搵到
    4. C4炸药炸死 蒙古女郎案轰动 社会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簡體中文)。喺2021-04-10搵到
    5. 尔街日报爆:7亿美金相信汇入纳吉户口www.sinchew.com.my。喺2021-04-12搵到
    6. "North Korean leader's brother Kim Jong-nam killed at Malaysia airport". BBC News (英國英文). 2017-02-14. 喺2021-05-01搵到.
    7. 吉共监72年 · 刑期同期执行 坐牢12年www.sinchew.com.my。喺2021-03-26搵到
    8. "Najib Razak: Malaysian ex-PM gets 12-year jail term in 1MDB corruption trial". BBC News (英國英文). 2020-07-28. 喺2021-03-09搵到.
    9. "Former Malaysia PM Najib Razak sentenced to 12 years in jail following guilty verdict in 1MDB trial". CNA (英文). 原著喺2020-07-29歸檔. 喺2021-03-24搵到.
    10. hermesauto (2020-07-28). "Ex-Malaysian PM Najib gets 12 years' jail in 1MDB-linked graft trial". The Straits Times (英文). 喺2021-03-24搵到.
    11. Post, The Jakarta. "Malaysia's Najib convicted on all charges in first 1MDB graft case". The Jakarta Post (英文). 喺2021-03-26搵到.
    12. "Why Malaysia". Malaysia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uthority.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1-07-23. 喺2011-08-20搵到.
    13. "Malaysian Telecommunications Overview". American University. 原著喺2011-05-04歸檔. 喺2011-05-25搵到.
    14. "Telephones – mobile celluar". CIA world factbook.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1-11-16. 喺2011-05-25搵到.
    15. "Infrastruc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Malaysia" (PDF). Centre on Integrated Rural Development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原著 (PDF)喺2011-06-06歸檔. 喺2011-05-25搵到.
    16. 16.0 16.1 16.2 16.3 16.4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CIA Fact Book嘅參照
    17. Richmond, Simon; Cambon, Marie; Harper, Damian. Malaysia, Singapore & Brunei. Lonely Planet. p. 10.
    18. 18.0 18.1 "Renewable Energy and Kyoto Protocol: Adoption in Malaysia". Universiti Malaysia Perlis. 原著喺2010-04-30歸檔. 喺2010-09-24搵到.
    19. 19.0 19.1 Global Energy Network Institute (2007-06-28). "National Energy Grid of Malaysia – National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Grid of Malaysia". Global Energy Network Institute.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0-05-29. 喺2010-09-24搵到.
    20. "Malaysia" (PDF). United State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0年12月. 原先內容歸檔 (PDF)喺2011-10-03. 喺2011-06-10搵到.
    21. "Overview of Energy Commission". Suruhanjaya Tenaga (Energy Commission).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1-15. 喺2010-09-24搵到.
    22.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My Local Stat嘅參照
    23. Gomes, Alberto G. (2007). Modernity and Malaysia: settling the Menraq forest nomads.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p. 10. ISBN 0-203-96075-0. {{cite book}}: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 |coauthors= (help)
    24. "PM asked to clarify mixed-race bumiputra status". Thestar.com.my. 2009-11-04. 原著喺2009-11-07歸檔. 喺2010-10-26搵到.
    25. Baradan Kuppusamy (2006-03-24). "Racism alive and well in Malaysia". Asia times.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7-03-12. 喺2010-10-27搵到.
    26. West, Barbara A. (2009). Encyclopedia of the Peoples of Asia and Oceania, Volume 1. New York: Facts on File inc. p. 486. ISBN 0-8160-7109-8. {{cite book}}: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 |coauthors= (help)
    27. Constitution of Malaysia:Article 14-1
    28. Leow Yong May (2007-08-30). "More than just a card". Thestar.com.my. 原著喺2009-01-05歸檔. 喺2010-10-27搵到.
    29. Hassan, Asan Ali Golam (2004). Growth, structural change,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Malaysia. Hants: Ashgate Publishing Ltd. p. 12. ISBN 0-7546-4332-8. {{cite book}}: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 |coauthors= (help)
    30.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state.gov嘅參照
    31. Permatasari, Soraya (2009-07-13). "As Malaysia deports illegal workers, employers run short". New York Times.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1-05-12. 喺2010-10-26搵到.
    32. Kent, Jonathan (2004-10-29). "Illegal workers leave Malaysia". BBC News.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0-12-02. 喺2010-10-26搵到.
    33. Quek, Kim. "Demographic implosion in Sabah? Really?". Malaysiakini.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1-05-15. 喺2010-06-21搵到.
    34. "World Refugee Survey 2008". U.S. Committee for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2008-06-19. 原著喺2007-10-05歸檔. 喺2011-04-11搵到.
    35.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沙登嘅參照
    36. 言课题上篇"讲华语运动"冲击大年轻人说不出方言光華日報。2016-06-23。原著喺2018-12-29歸檔。喺2018-12-29搵到
    37. 李志勇 (2017-09-07)。马方言再兴华语和方言势不两立?當今大馬。原先內容歸檔喺2017-09-07。喺2020-09-13搵到
    38. 園解禁講方言‧華校校長冀統一華語溝通 鼓勵學生在家講方言中國報。2017-11-28。原著喺2019-08-28歸檔。喺2021-03-26搵到
    39. 方熱話華語方便溝通不鼓勵方言入校園東方網。2017-12-17。 {{cite news}}: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 |1= (help)
    40. [moh.gov.my - Portal Rasmi Kementerian Kesihatan Malaysia]
    41. 來西亞名列最佳醫療國家榜首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原著喺2019年1月23號歸檔。喺2021年3月28號搵到
    42. 2017年全球最佳醫療國家,馬來西亞名列榜首! - 新聞頻道 - 搜狐
    43. 檔副本。原先內容歸檔喺2008-06-17。喺2008-08-11搵到
    44. Christina Tan (2013年11月23日). "Johor to have Friday, Saturday weekend rest days from Jan 1". .
    45. Editorial Team. "Working Hours In Malaysia". Streetdirectory Malaysia.
    46. 陳毓平 (2005年5月31日)。國總理同意政府實施每周上班五天制紀元新聞
    47.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3-cap56嘅參照
    48. 1950年周末假期法令(第220號法令)第3條文
    49. 1951年假期法令(第369號法令)附表一
    50.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9-369嘅參照
    51. 齋節日期.今日觀月決定洲日報。2010-09-08。
    52.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3-369嘅參照
    53.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5-220嘅參照
    54.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8-369嘅參照
    55.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9-cap56嘅參照
    56.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5-cap8嘅參照
    57.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6-cap8嘅參照
    58.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5-369嘅參照
    59. Table of Public Holidays 2021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21年3月29號,., Cabinet, Constitution and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Division, Prime Minister's Department (Malaysia)
    60. "Agong's birthday moved from June 6 to June 8". New Straits Times. 4 March 2020. 喺6 June 2020搵到.
    61. 2017年馬來西亞學校假期Public Holidays Global。2017年。
    62. 齋節715額外補假.學校須1010補課。星洲網。2015-07-27。
    63. "Sekolah tak perlu ganti cuti peristiwa empat hari setahun". mStar. 2019-04-09.
    64. 璃市10華小天公誕不獲特假·州教局只允申請補假。星洲日報。2019-01-10。
    65. Nor Shafawati Yup (2018-10-04). "SJKT boleh mohon cuti peristiwa atau cuti ganti sempena Deepavali". Kosmo! Online. 原著喺2019-04-21歸檔. 喺2019-04-21搵到.
    66. Kalendar Akdemik 2017/2018 (PDF), University of Malaya, 原著 (PDF)喺2019-04-21歸檔, 喺2019-04-21搵到
    67. Kalendar Akdemik 2018 /2019 (PDF), University of Malaya, 原著 (PDF)喺2019-04-21歸檔, 喺2019-04-21搵到

    出面網頁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