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德伏札克
安東尼·德伏札克(Antonín Dvořák,[ˈantoɲiːn ˈlɛopolt ˈdvor̝aːk] ,英文讀成 [ˈdvɔɹʒ̝æk]; DVOR-zhahk) ; 1841年9月8號—1904年5月1號)係捷克浪漫派音樂作曲家。喺佢嘅音樂裏面,用咗佢鄉下波希米亞同摩拉維亞嘅民族音樂旋律。作品有歌劇、交響樂、合唱、室樂。
德伏扎克好細個已經展現咗佢嘅音樂天賦,係個好叻嘅小提琴學生。佢嘅作品第一次公開演出係喺1872年嘅布拉格,1873年嘅演出特別成功,當時佢31歲。為咗喺布拉格以外得到認可,佢將交響曲同其他作品嘅樂譜送去德國同奧地利嘅比賽。直到1874年,佢先喺奧地利國家比賽中得獎,當時Brahms係評審團成員之一。[a] 喺1877年,佢第三次贏得獎項後,布拉姆斯將德伏扎克介紹畀佢嘅出版商Simrock,Simrock委託咗德伏扎克寫出咗《斯拉夫舞曲》,作品編號46。樂譜嘅高銷量同評論界嘅讚賞令德伏扎克喺國際上成功咗。1883年,德伏扎克嘅悲傷之母喺倫敦嘅演出令佢喺英國、美國,甚至喺1890年3月喺俄羅斯都有好多演出。[1] 德伏扎克嘅第七交響曲係1885年為倫敦寫嘅。
喺1892年,德伏扎克成為美國國家音樂學院嘅院長,學院位於紐約市。喺美國期間,德伏扎克寫咗兩首佢最成功嘅管弦樂作品:交響曲《新世界》,呢首曲令佢嘅名聲響遍全球,[2]仲有佢嘅大提琴協奏曲,係其中一首最受高度評價嘅大提琴協奏曲。喺1893年嘅愛荷華州斯皮爾維爾嘅夏季假期期間,德伏扎克仲寫咗佢最出名嘅室內樂作品,即佢嘅第十二首F大調弦樂四重奏, Op. 96,又叫《美國四重奏》。雖然佢喺學院繼續做咗幾年,不過因為減薪同思鄉病,佢喺1895年返咗波希米亞。
德伏扎克嘅十齣歌劇,除咗第一齣之外,全部都用捷克文嘅libretto寫成,並且希望傳遞捷克民族精神,佢嘅某啲合唱作品亦係咁。佢嘅歌劇中最成功嘅當然係《水仙女》,喺1901年首演。喺佢嘅細型作品中,第七首《幽默曲》同歌曲《我母親教我嘅歌》都係經常演出同錄音嘅作品。德伏扎克布拉格國際音樂節係一年一度舉行嘅大型音樂會系列,旨在紀念德伏扎克嘅一生同作品。[3]
生平
[編輯]約瑟夫·波胡斯拉夫·弗斯特 (1859年12月30日布拉格 - 1951年5月29日韋斯特茨,姆拉達博萊斯拉夫附近)
弗斯特係一位傑出嘅捷克作曲家、教育家、作家同埋音樂評論家。佢係約瑟夫·弗斯特嘅仔,約瑟夫·弗斯特係布拉格音樂界知名人物(聖維特大教堂嘅樂隊指揮、管風琴手同埋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等)。1871年至1875年,年輕嘅約瑟夫·波胡斯拉夫喺布拉格讀中學,1875年開始喺布拉格「真實中學」讀高中,喺嗰度佢接觸到文學同繪畫。1878年畢業之後,佢喺德國技術學院讀化學(聽老豆話),但一年之後佢決定做音樂家,開始喺管風琴學校讀書。畢業之後,佢做咗聖沃伊捷赫教堂嘅管風琴手(1882-1888年),同時喺真實中學教唱歌。1889年至1892年,佢係另一間著名嘅布拉格教堂(雪山聖母堂)嘅合唱指揮。佢仲係《國民報》(當時最重要嘅捷克語報紙)嘅音樂記者。佢宣傳斯美塔納,反對國家劇院嘅寫實主義同輕歌劇。1888年,佢同國家劇院年輕有才華嘅女高音歌手貝塔·勞特雷羅娃結婚。1893年,佢跟隨佢老婆去咗德國漢堡,因為佢老婆喺嗰度嘅市立劇院獲得聘用。喺漢堡,弗斯特繼續佢嘅作曲、新聞同教育工作。佢識咗當時市立劇院嘅首席指揮古斯塔夫·馬勒,從此以後兩個人一直保持友好關係。1901年,貝塔轉咗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唱歌。弗斯特喺1903年跟隨佢去維也納,喺嗰度繼續佢嘅教育(新音樂學院教授)、新聞同作曲工作。佢同維也納嘅捷克社區保持密切聯繫。1918年,弗斯特夫婦返回布拉格。當時約瑟夫·波胡斯拉夫已經係歐洲知名作曲家,但喺家鄉嘅接受程度唔係咁明確。一部分專業人士質疑佢音樂嘅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有好多本地粉絲想盡辦法宣傳佢嘅作品(包括作曲家奧塔卡·耶雷米亞斯、奧塔卡·奧斯特爾奇爾等)。1931年,佢當選捷克科學藝術學院院長。1945年,佢成為第一個獲得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國民藝術家稱號嘅音樂家。
作品:
約瑟夫·波胡斯拉夫·弗斯特係一個多產嘅作曲家。佢嘅作品詳細清單可以喺下面嘅連結搵到。佢嘅作品喺風格上冇咩創新同創意。不過,佢以佢嘅抒情感覺為捷克民族音樂寶庫作出咗貢獻,作品非常親密同冥想,喺技術上受到佢鍾意嘅管風琴複調音樂影響,佢將呢種風格轉移到佢嘅合唱作品中。佢寫咗各種體裁嘅音樂:
歌曲(例如《情歌》組曲,1914年) 合唱曲(《致死去嘅兄弟》組曲1918年同一百多首其他作品,好多都係應要求而作) 音樂朗誦劇 6部歌劇(《底波拉》1891年,...,《傻瓜》1936年) 舞台音樂 鋼琴作品 室內樂作品 管弦樂作品(5首交響曲、協奏曲、序曲) 宗教音樂(《聖母悼歌》1892年等)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更詳細嘅作品清單喺捷克語版) Czechmusic.org 網站嘅肖像 《音樂小百科全書》(Jar. Smolka博士同埋合著者,Supraphon 1983年) 《音樂之書》(V. Holzknecht等,Orbis 1964年) 《朝聖者返回 / 約瑟夫·波胡斯拉夫·弗斯特 - 生平同作品》(Antonin Dzbanek同埋合著者,Set Out 2006年)
作品樣本: C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作品88 - 1910年 (第一樂章:中板,Ivan Zenaty - 小提琴,BBC交響樂團,指揮:Jiri Belohlavek,Supraphon 2008年)
作曲家同風琴手
[編輯]德沃夏克將佢嘅A小調弦樂五重奏(1861年)稱為佢嘅第一作品,而將第一弦樂四重奏(1862年)稱為佢嘅第二作品,但喺按時間排序嘅布爾豪澤目錄中[4],呢兩件作品分別列為B.6同B.7,顯示喺之前仲有五件冇作品編號嘅作品。喺1860年代初,德沃夏克都開始咗佢嘅交響樂創作嘗試,其中一啲因為自我批評而被燒毀。一份冇作品編號、喺1865年創作嘅C小調交響曲手稿(B.9)得以保存。[4]呢首交響曲後來被編為德沃夏克嘅第一交響曲(詳見「作品」部分)。佢最初嘅創作嘗試並冇得到評論界嘅關注或公開表演。根據布爾豪澤目錄[5],佢喺1870年之前嘅作品要麼冇已知嘅首演,要麼喺1888年或之後先首演。舉例嚟講,第三弦樂四重奏B.18大約喺1869年創作,但直到1964年先posthumously出版,1969年先首演。[6]喺1870年,佢用咗五個月時間(由5月到10月)創作咗佢嘅第一齣歌劇《阿爾弗雷德》。[7]呢齣歌劇嘅序曲遲到1905年先公開演出,而完整歌劇更加要等到1938年先首演。[8]
1871年,德沃夏克離開咗臨時劇院樂團,為咗有更多時間作曲。[9]直到1871年,德沃夏克只喺佢嘅首26件作品中俾咗5個以內嘅作品編號。[10]1871年6月,《音樂報》雜誌首次提及安東寧·德沃夏克呢個名,而首次公開演出嘅作品係歌曲《回憶》(1871年10月,L. Procházka嘅音樂之夜)。[11]歌劇《國王同燒炭工》被臨時劇院退回俾德沃夏克,話佢無法演出。佢嘅序曲喺1872年由貝德日赫·斯美塔那指揮嘅愛樂音樂會中首演,但完整歌劇用原始樂譜只喺1929年演出過一次,[12]之後直到2019年9月喺德沃夏克布拉格國際音樂節上嘅音樂會表演先再次演出。[13] Clapham[14]話德沃夏克意識到佢「為咗跟隨華格納嘅例子而走向極端」。喺1873-74年間,佢「完全重新、以完全唔同嘅方式」重寫咗「國王同燒炭工嘅歌詞」,冇用到「之前冇成功嘅版本嘅任何嘢」。呢個改編嘅歌劇,叫做《國王同燒炭工II》,B.42,喺1874年喺布拉格首演。[15]
結婚之後離開國家劇院樂團,德沃夏克喺布拉格聖沃伊捷赫教堂[16](亦稱聖阿達爾貝特教堂)搵到咗風琴手嘅工作,喺佢以前喺管風琴學校嘅老師約瑟夫·福斯特手下工作。呢份工「只有少少薪水」,但對於呢對年輕夫婦嚟講「都係受歡迎嘅收入」。[17]儘管環境如此,德沃夏克喺呢段時間仍然創作咗大量音樂作品。
1872年11月,德沃夏克嘅A大調鋼琴五重奏,作品5,喺布拉格演出,由Procházka組織嘅「出色嘅演奏團隊」演奏。呢係佢第一件喺音樂會上演奏嘅作品。[18]1873年3月,佢嘅捷克愛國清唱劇《白山嘅繼承人》[19]由300人嘅布拉格Hlahol合唱團(由佢嘅朋友同支持者卡雷爾·本德爾指揮)演出,觀眾同評論界都反應熱烈,成為咗「毫無疑問嘅成功」。[20]德沃夏克嘅作品開始喺布拉格得到認可。
當德沃夏克喺1874年33歲嗰陣,佢喺布拉格以外嘅地方仲係一個幾乎冇人認識嘅作曲家。嗰年,佢申請並贏得咗奧地利國家作曲獎(「獎學金」),呢個獎項喺1875年2月由一個評審團頒發,評審團成員包括評論家愛德華·漢斯利克、國家歌劇院總監約翰·赫貝克同約翰內斯·布拉姆斯。[21]睇嚟布拉姆斯係最近先加入評審團,因為根據漢斯利克所講,佢喺1874年曆年期間並唔係評審團成員。[22]漢斯利克有第一手資料,因為佢一直係評審團成員(至少由1874年到1877年)。儘管如此,布拉姆斯都有時間同機會欣賞德沃夏克1874年嘅參賽作品。Botstein[23]話評審團嘅目的係「向奧匈帝國中有需要嘅有才華作曲家提供經濟支持」。評審團收到德沃夏克嘅「大量作品」:「十五件作品包括兩首交響曲、幾首序曲同一套藝術歌曲」。布拉姆斯「明顯被德沃夏克嘅大師風範同才華所震撼」。呢兩首交響曲係德沃夏克嘅第三同第四交響曲,[24]兩首都喺1874年春天喺布拉格首演。
Clapham[25]引用咗1874年獎項嘅官方報告,話德沃夏克係一個相對貧窮嘅音樂老師,佢「提交咗15件作品,包括交響曲,呢啲作品展示咗毋庸置疑嘅才能...申請人...值得獲得資助以改善佢嘅困境,使佢喺創作工作中免受焦慮」。報告話佢當時仲未擁有過鋼琴。喺結婚之前,佢同另外五個男人一齊住,其中一個擁有一部細細嘅「小型古鍵琴」。[26]
1875年,德沃夏克嘅第一個仔出世嗰年,佢創作咗第二弦樂五重奏、第五交響曲、第一鋼琴三重奏同E大調弦樂小夜曲。佢再次參加但呢次冇贏到奧地利國家獎。佢喺1876年贏得咗呢個獎,最後覺得可以辭去風琴手嘅職位。[27]1877年,佢寫咗《交響變奏曲》,由盧德維特·普羅哈斯卡喺布拉格指揮首演。
國際聲譽
[編輯]德伏扎克喺1877年再次參加奧地利嘅比賽,提交咗佢嘅《摩拉維亞二重唱》同其他作品——可能係佢嘅鋼琴協奏曲。[28] 直到12月佢先知道結果。嗰陣,佢收到音樂評論家Eduard Hanslick嘅私人信件,呢位評論家亦都係評審團成員之一。呢封信唔單止通知佢再次得獎,仲第一次畀佢知道布拉姆斯同漢斯力克一直都係評審團成員。信中仲提到佢哋兩位願意友好幫助德伏扎克將佢嘅音樂推廣到捷克以外。[28] 喺1877年12月內,德伏扎克寫咗佢嘅D小調第九弦樂四重奏,並且將呢首曲獻畀布拉姆斯。[29] 布拉姆斯同漢斯力克對《摩拉維亞二重唱》印象深刻,布拉姆斯推薦畀佢嘅出版商Simrock,出版咗並大獲成功。Simrock考慮到布拉姆斯受歡迎嘅《匈牙利舞曲》,委託德伏扎克寫一啲類似嘅作品。德伏扎克喺1878年提交咗佢嘅《斯拉夫舞曲》,作品編號46,最初係寫畀鋼琴四手聯彈嘅,但應Simrock嘅要求,佢亦寫咗管弦樂版本。呢啲作品即時大受歡迎。喺1878年12月15號,著名音樂評論家Louis Ehlert喺柏林《國家報》發表咗評論,話《舞曲》會「行遍全世界」,並且「呢啲音樂流露住一種天賦嘅自然」。[30] 「當時德國嘅音樂舖頭掀起咗一股搶購呢位從未聽聞過嘅作曲家嘅舞曲同二重唱嘅熱潮。」呢啲舞曲喺1879年已經喺法國、英國同美國嘅音樂會上演奏。後來Simrock要求德伏扎克寫更多《斯拉夫舞曲》,佢喺1886年以作品編號72交咗貨。
1879年,德伏扎克寫咗佢嘅弦樂六重奏。Simrock畀樂譜睇咗畀著名小提琴家Joseph Joachim,佢同其他人喺同年11月首演咗呢首作品。約阿希姆成為咗德伏扎克室內樂嘅「主要擁護者」。[31] 同年,德伏扎克亦寫咗佢嘅小提琴協奏曲。喺12月,佢將呢首作品獻畀約阿希姆並將樂譜寄畀佢。[32] 第二年春天,佢哋兩個傾咗樂譜,德伏扎克大幅修改咗作品,但約阿希姆依然唔係太滿意。呢首協奏曲喺1883年10月由小提琴家František Ondříček喺布拉格首演,翁德里切克同年12月喺維也納同指揮家Hans Richter一齊演出。[32] 約阿希姆後來兩次預定演出呢首協奏曲,但兩次安排都告吹[33],佢最終都無演奏過呢首作品。
漢斯·李希特曾邀請德伏扎克為維也納愛樂樂團創作佢嘅第六交響曲,打算喺1880年12月首演。不過,德伏扎克後來發現,儘管有呢個打算,樂團成員反對連續兩季演奏呢位作曲家嘅作品,因為存在「反捷克情緒」。[34] 結果由Adolf Čech喺1881年3月25號於布拉格嘅「Philharmonia」協會音樂會(捷克文:「spolek Filharmonie」,[35] 係捷克愛樂樂團嘅前身)上首演呢首交響曲。[36] 李希特最終喺1882年倫敦指揮咗呢首作品,並且一直對德伏扎克嘅作品保持興趣。[37]
Reception in Britain
[編輯]註
[編輯]- ↑ 布拉姆斯係1875年年初先加入評審團,並且頒發1874年嘅獎。
疏仕
[編輯]- ↑ Burghauser 1960 or later ed., "Survey of the life of" A.D.
- ↑ Clapham 1979b, pp. 132–33.
- ↑ "Dvorak's Prague Festival (Dvorak Hall) in Prague". Prague Experience. 2023.
- ↑ 4.0 4.1 Burghauser 1960, p. 77.
- ↑ Burghauser 1960,B.1–B.19
- ↑ Burghauser 1996
- ↑ Schönzeler 1984, p. 46.
- ↑ Burghauser 1960, pp. 101–04,B.16a,B.16
- ↑ Clapham 1979b, p. 25.
- ↑ Burghauser 1960,B.1到B.26,當中第一作品編號同時俾咗弦樂五重奏B.7同歌劇《阿爾弗雷德》B.16;關於不規則嘅作品編號請睇下「作品」部分
- ↑ 來自一套「根據Eliška Krásnohorská嘅詞寫嘅歌曲」,喺Burghauser 1960中編號為B.23。
- ↑ Burghauser 1960, pp. 106–08,B.21。
- ↑ 〈被遺忘已久嘅德沃夏克歌劇《國王同煤工》首次錄音〉。《捷克廣播電台國際頻道》。2019年10月20日。
- ↑ Clapham 1979b, p. 29.
- ↑ Burghauser 1960, pp. 131–33.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Smaczny 2002, p. 391
嘅參照 - ↑ Clapham 1979b, p. 30.
- ↑ Clapham 1979b, p. 26.
- ↑ 呢件作品有時被稱為《讚美詩》,喺布爾豪澤(1960)目錄中編號為B.27。德沃夏克冇俾佢作品編號。
- ↑ Clapham 1979b, p. 27.
- ↑ Clapham 1979b, p. 35.
- ↑ Clapham 1979a, p. 36,腳註
- ↑ Botstein, Leon。〈欽佩同效仿:布拉姆斯同德沃夏克嘅友誼〉。原著喺2014年2月19日歸檔。喺2014年1月16日搵到。
- ↑ Clapham 1979b, p. 36「肯定」呢兩首包括喺內。
- ↑ Clapham 1979b, pp. 35–36.
- ↑ Clapham 1979b, p. 23.
- ↑ Clapham 1979b, p. 39.
- ↑ 28.0 28.1 Clapham 1979b, p. 42.
- ↑ 呢首四重奏係作品編號34,B.75,並喺1879年修訂:Burghauser 1960, p. 179
- ↑ Clapham 1979b, p. 44.
- ↑ Clapham 1979b, p. 46.
- ↑ 32.0 32.1 Clapham 1979b, p. 49.
- ↑ Clapham 1979b, pp. 63, 68.
- ↑ Clapham 1979b, p. 53; 71 in UK.
- ↑ Burghauser, Jarmil; Joachimová, Zoja (translation) (2003). Dvořák: Symphonies 4–5–6 (sleevenote) (CD) (捷克文). Václav Neumann,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rague: Supraphon. p. 5. SU 3704-2 032.
- ↑ Layton 1978, pp. 30–31.
- ↑ Brown 2003a, p.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