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以法蓮支派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以法蓮支派(Tribe of Ephraim)係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佢嘅名字源自約瑟嘅次子以法蓮。「以法蓮」喺希伯來文中意思係「雙倍嘅果實」,象徵住繁榮同祝福(《創世記》41:52)。雖然以法蓮並非雅各嘅親生兒子,但雅各將約瑟嘅兩個兒子以法蓮同瑪拿西納入十二支派,並特別祝福以法蓮(《創世記》48章)。以法蓮支派後來成為以色列北國最強大嘅支派之一,喺宗教、軍事同政治上扮演咗重要角色。

起源

[編輯]

以法蓮支派嘅祖先係約瑟同佢喺埃及妻子亞西納所生嘅細仔以法蓮(《創世記》41:50-52)。當雅各臨終時,佢將約瑟嘅兩個兒子瑪拿西同以法蓮視為自己嘅兒子,並將長子祝福給咗以法蓮,而唔係瑪拿西(《創世記》48:13-20)。呢個舉動令以法蓮成為後來以色列民族中一個重要嘅支派。

雅各對以法蓮嘅祝福強調佢後裔嘅興旺:「佢嘅弟弟(以法蓮)將比佢(瑪拿西)更大,佢嘅後裔將成為多國之民。」(《創世記》48:19)呢段祝福預示咗以法蓮支派喺以色列歷史中嘅主導地位。

歷史

[編輯]
曠野時期

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同曠野漂流期間,以法蓮支派係十二支派之一,並且人口穩定。根據《民數記》,第一次人口調查時,以法蓮支派有40,500人,而第二次調查則減少至32,500人(《民數記》1:33;26:37)。

喺曠野時期,以法蓮支派同瑪拿西支派同便雅憫支派一同組成西方軍隊,守衛以色列營地嘅西方(《民數記》2:18-24)。

土地分配

喺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以法蓮支派獲分配咗迦南中部嘅肥沃山地,包括示劍地區(《約書亞記》16:5-10)。以法蓮支派嘅領地被視為整個以色列民族嘅中心,佢哋擁有重要宗教場所例如示劍同示羅,示羅更成為約櫃安放嘅地點。

不過,以法蓮支派喺征服迦南地時未能完全驅逐當地嘅迦南人,部分迦南人繼續居住喺以法蓮支派嘅城市中,成為佢哋嘅苦役(《約書亞記》16:10)。

士師時代

喺士師時代,以法蓮支派喺宗教同軍事上都發揮咗重要作用。例如,士師約書亞就係以法蓮支派嘅成員,佢帶領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並將示劍選為以色列民族嘅宗教中心(《約書亞記》24:1-28)。

此外,其他士師如底波拉同耶弗他喺擊敗外敵時,以法蓮支派亦參與咗戰爭。不過,以法蓮支派有時亦因自視過高而與其他支派發生衝突,例如喺耶弗他時代,佢哋因未被邀請參戰而與基列人發生內戰(《士師記》12:1-6)。

王國時期

喺以色列聯合王國時期,以法蓮支派仍然保持強勢。示羅作為宗教中心繼續發揮作用,而以法蓮支派嘅地理位置令佢哋喺全國政治中居於核心地位。

喺王國分裂後,以法蓮支派成為北國以色列嘅主導支派,甚至北國以色列有時被稱為「以法蓮」(《何西阿書》4:17)。北國第一任君王耶羅波安亦來自以法蓮支派(《列王紀上》11:26)。

不過,以法蓮支派喺宗教上出現咗偏離正統信仰嘅現象,例如耶羅波安喺伯特利同但設立金牛犢,導致北國陷入偶像崇拜(《列王紀上》12:25-33)。

喺主前722年,亞述帝國滅亡北國以色列,包括以法蓮支派喺內嘅十個支派被擄走或同其他民族融合,成為「失落的十支派」。

文化與生活

[編輯]

以法蓮支派嘅領地包括肥沃嘅山地同平原,特別適合農業同牧業。佢哋嘅經濟主要依賴農業,並且因地理位置優越而參與貿易。

以法蓮支派亦以宗教活動聞名,佢哋嘅領地內設有示羅,係以色列人約櫃安放嘅地方,並成為全國宗教活動嘅中心。

喺軍事上,以法蓮支派嘅士兵以英勇著稱,喺多次戰爭中扮演關鍵角色。不過,佢哋有時過於自視過高,與其他支派發生內部紛爭。

象徵意義

[編輯]

雅各對以法蓮嘅祝福中,預示佢後裔嘅興旺同卓越(《創世記》48:19)。以法蓮支派喺以色列民族中象徵繁榮、祝福同領導地位。

不過,以法蓮支派亦提醒以色列民族,驕傲同宗教偏離會導致失敗。喺基督教中,以法蓮支派象徵信徒應該謙卑同忠於上帝嘅律法,避免陷入偶像崇拜。

參考

[編輯]
  • 《創世記》41:50-52;48:13-20
  • 《約書亞記》16:5-10;24:1-28
  • 《士師記》12:1-6
  • 《列王紀上》11:26;12:25-33
  • 《何西阿書》4:17
  • Bright, John. 以色列歷史
  • Finkelstein, Israel & Silberman, Neil Asher. 聖經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