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伊力盧馬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伊力盧馬
姓名原文Maurice Schérer
出生日1920年3月21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出生地Tulle 喺Wikidata改呢個
本名Maurice Henri Joseph Schérer
死亡日2010年1月11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89歲)
死亡地13th arrondissement of Paris (法國喺Wikidata改呢個
國籍法國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語法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識嘅語言法文德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信奉天主敎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校Lycée Henri-IV、Lycée Edmond Perrier 喺Wikidata改呢個
職業電影導演新聞從業員作家編劇、影評人、電影剪接師、先生演員小說家劇場總監 喺Wikidata改呢個
僱主電影筆記 喺Wikidata改呢個
名作My Night at Maud's、Claire's Knee、Love in the Afternoon、Pauline at the Beach、Full Moon in Paris 喺Wikidata改呢個
仔女René Monzat 喺Wikidata改呢個
兄弟姊妹René Schérer 喺Wikidata改呢個

伊力盧馬法文Éric Rohmer1920年3月21號2010年1月11號[1][2][3])係法國一個男電影導演新聞工作者作家編劇[4]、影評人、電影剪接師、先生[5][6][7]演員[8][9]、戲劇導演、作者,1945年出道。佢同杜魯福尚盧.高達查布洛華妲嗰批人,都畀人歸類做法國新浪潮導演。

早期生平

[編輯]

盧馬喺法國東北洛林南錫出世,原名不詳,有人話係 Jean-Marie Maurice Schérer,有人話係 Maurice Henri Joseph Schérer,父母係 Lucien Schérer 同埋 Mathilde Schérer (本姓 Bucher)。[10][11]盧馬信奉天主教[12],佢對自己嘅私生活一直保持穩秘,甚至多次透露唔同嘅生日日期,令身世更撲朔迷離。[13]佢嘅筆名「伊力.盧馬」取材自演員及導演Erich von Stroheim同埋作家Sax Rohmer。[14] 盧馬喺巴黎修讀歷史並取得學位,又涉獵文學、哲學、神學。[15]

盧馬最初做教師。1940年代中期,佢辭咗教師份工,搬到巴黎做自由身記者。1946年,佢用筆名Gilbert Cordier出版小說《伊麗莎白》。移居巴黎後,佢開始去蒲法國電影園(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搞嘅電影放映會,仲識咗尚盧高達、杜魯福、查布洛、積葵·利維特嗰幫日後成為法國新浪潮嘅人。1949年,盧馬轉寫影評。[15]

1950年,盧馬、積葵利維特、尚盧高達創辦雜誌《電影公報》,但喺1951年佢哋就改為加入巴贊創辦的雜誌《電影筆記》。[16]盧馬好快就喺《電影筆記》建立佢與別不同嘅風格,文筆雖然冇咁尖銳,但行文流水且善用提問。[17]相比其他《電影筆記》影評人,盧馬畀人視為相對政治保守,但係喺做雜誌編輯期間,對雜誌的影響力好大。盧馬最初用真名發表影評,但自1955年後就改用筆名伊力盧馬,以防反對佢加入電影界嘅家人知道佢參與電影圈。1955年,佢寫出著名影評 Le Celluloïd et le marbre 探討電影同其他藝術嘅關係。盧馬認為喺文化自覺嘅時代,電影係「詩歌最後嘅難民」。[15]

1957年,盧馬同查布洛合寫書本《希治閣》,書中聚焦希治閣嘅天主教背景,被認定係二戰之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書籍,令原本只被認為係純粹娛樂嘅希治閣變得光芒四射。書中提出嘅「作者論」亦被作為重新審視美國電影的方法。[18]

1963年,盧馬同《電影筆記》裡頭激進左翼嘅影評人唔妥,佢繼續推崇美國電影,而左翼影評人就崇尚"cinéma vérité"、馬克斯主義電影評論。盧馬辭咗《電影筆記》份工,改由積葵利維特接手。[15]

電影事業

[編輯]

1950-1962

[編輯]

1950年,盧馬拍咗佢第一齣16米厘短片Journal d'un scélérat。1951年,佢拍咗由尚盧高達監製兼做演出嘅12分鐘長嘅短片Présentation ou Charlotte et son steak[15]之後佢咗幾部短片。1958年,佢拍咗查布洛監製,片長一齣20分鐘嘅短片《維朗妮與她的笨學生》(Véronique et son cancre)。1959年,查布洛嘅製作公司AJYM拍製盧馬第一部劇情長片《獅子星座》。[15]1962年,盧馬夥同巴比.蘇達創立「洛桑電影製作公司」(Les Films du Losange)。[19]洛桑之後製作咗盧馬除咗最後三部外全部嘅電影。[20]

1962-1972

[編輯]

盧馬嘅電影事業藉着 拍攝「六個道德故事」而發圍。呢個系列嘅電影依循同一個模式:一個男人依戀一個女人,然後受到另一個女女嘅誘惑,但最後都係回到第一個女人身邊。[21]盧馬指出,系列故事中嘅角色都會就佢哋行為嘅目的、理由加以分析,唔會冇諗過就做。電影關注嘅係角色點樣去思考佢哋嘅行為,而非行為本身。[22]

系列中第一部電影《三心兩意》同第二部電影《蘇珊的事業》都冇係戲院首映,而盧馬亦不滿兩部作品嘅低技術水平。[15]自從辭去《電影筆記》編輯工作後,盧馬係1964至1966年間,替電視台拍製咗14個節目。[19]

1967年,盧馬同蘇達向電視台賣出兩齣短片版權籌得資金開拍《女收藏家》。[23]《女收藏家》贏咗第17屆柏林影展銀熊獎評審團特別獎,又獲得法國影評讚賞。[15]

1969年,系列第4部作品《慕德家的一夜》系盧馬第一部名利雙收嘅電影。先後喺康城影展獲得讚譽,又喺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得到最佳外語片同最佳原創劇本提名。[16][14]

之後,系列最後兩部作品係《克拉之膝》同《午後之愛》[15],其中前者獲得多個國際獎項。[16]

1972-1987

[編輯]

完成「道德故事」系列後,盧馬先後喺1976年拍攝小說改編電影《女侯爵》,喺1978年拍攝另一改編作品《柏士浮》,前者獲得好評,後者卜火戈山畀人彈到飛起。1980年,盧馬開展佢第二個電影系列「喜劇與諺語」,每齣電影都圍繞一個諺語。系列第一部《飛行員的妻子》以及第二部《好姻緣》都不受影評讚賞。第三部《沙灘上的寶蓮》則令佢響第33屆柏林影展贏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盧馬指自己早在1950年代已構思《沙》片,又話當年諗法係搵碧姬芭䕪主演。盧馬話自己唔係拍完一片先構思另一片,好多構思一早已有,多年後先拍成電影。系列第五部電影係《圓月映花都》。盧馬將系列第五部電影《難得有情郎》的首映交給收費電視Canal+,透過同電視台合作以擺到資金拍攝。《難》喺電視首播三日後,喺戲院放映,並且取得成功;之後《難》贏咗第43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15]系列最得一部作品係《女友的男友》。

1987-2009

[編輯]

盧馬係1990年代展開第三個電影系列「四季曲」。到1999年,以79歲之齡完成系列最後一部《秋天的故事》。[16]2001年,盧馬獲頒第58屆威尼斯影展榮譽金獅獎,表揚佢畢生電影成就。2007年,佢拍攝遺作《牧羊人之戀》,並且喺威尼斯影展首映時宣布退休。[24]

電影風格

[編輯]

盧馬作品中嘅角色多涉及關於個人面對慾望嘅爭扎,角色言行之間嘅矛盾往往構成戲劇嘅張力。佢認為面部大特寫同音響效果會破壞第四道牆。佢又喜好畀電影中嘅角色來回踱步、揸車、踩單車、搭火車返工,令觀眾感受到角色部份生活。佢嘅作品唔少都係關於廿幾歲年輕人係沙灘或者渡假勝地發生嘅事情。場景多數係陽光、藍天、綠草地、水清沙幼嘅沙灘上。盧馬回應點解佢嘅作品主角多數都係年輕人時,答話佢唔善於同老人相處,唔能夠同四十歲以上嘅人溝通。

盧馬喜好用非專業演員。佢往往係開鏡前搞多次排戲,反而正式拍攝時間好短。佢通常會順序拍攝,亦唔好顛倒時序拍攝。佢嘅角色經常好長時間嘅討論,有關於愛情,也有關於文學哲學,而角色大部份都係中產階級或者受過大學教育嘅。

自拍攝《柏士浮》一片關始,盧馬開始精簡佢攝製組嘅人手。佢首先刪去編審一職,然後係助導,再之後逐一刪去其他助理或技術職工。到咗拍《難得有情郎》時,佢只用一個攝影師加一個收音師。[15]

死亡

[編輯]

1957年,佢同Thérèse Barbet結婚,兩人生咗兩個仔。[25]盧馬私下係一個虔誠嘅天主教徒,又係一個狂熱環保人士。佢多年唔用電話,亦拒絕坐車,稱汽車係「不道德嘅污染物」。佢多年來每朝都漫跑兩里路到辦公室。佢出咗名重視個人私穩。佢阿媽生前甚至唔知道佢係出名導演。[15]

2010年1月11號朝早,盧馬去世,享年89歲。[16][26][24]

作品

[編輯]

長片[27][28][29]

  • 1959 獅子星座
  • 1962 三心兩意 (六個道德故事)
  • 1963 蘇珊的事業 (六個道德故事)
  • 1967 女收藏家 (六個道德故事)
  • 1969 慕德家的一夜 (六個道德故事)
  • 1972 克拉之膝 (六個道德故事)
  • 1972 午後之愛 (六個道德故事)
  • 1975 女侯爵
  • 1978 柏士浮
  • 1980 飛行員的妻子 (喜劇與諺語)
  • 1981 好姻緣 (喜劇與諺語)
  • 1982 沙灘上的寶蓮 (喜劇與諺語)
  • 1984 圓月映花都 (喜劇與諺語)
  • 1985 難得有情郎 (喜劇與諺語)
  • 1986 雙妹奇遇
  • 1987 女友的男友 (喜劇與諺語)
  • 1989 春天的故事 (四季曲)
  • 1991 冬天的故事 (四季曲)
  • 1992 大樹市長文化館
  • 1995 巴黎的約會
  • 1996 夏天的故事 (四季曲)
  • 1998 秋天的故事 (四季曲)
  • 2001 公爵與夫人
  • 2004 花都無間
  • 2007 牧羊人之戀[30]

[編輯]
  1. http://uk.reuters.com/article/idUKTRE60A3ZD20100111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10年1月15號,..
  2. http://data.bnf.fr/ark:/12148/cb11922412v.
  3. Discogs.
  4. http://www.infoplease.com/biography/filmmakers-directors.html.
  5.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arts/director-eric-rohmer-dies-at-89/article1427300/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10年1月14號,..
  6. http://www.businessweek.com/news/2010-01-11/eric-rohmer-a-new-wave-pioneer-of-french-cinema-dies-at-89.html.
  7. http://www.newyorker.com/online/blogs/movies/2010/08/big-momo.html.
  8. http://hollywoodlife.com/tag/rohmer-emmanuel/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16年6月11號,..
  9. http://frenchfilmsite.com/movie_review/Conte_d_ete_1996.html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19年12月10號,..
  10. Dave Kehr "Eric Rohmer, a Leading Filmmaker of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89", New York Times, 11 January 2010
  11. Eric Rohmer Biography (1920?-), Film Reference
  12. The religion of director Eric Rohmer, Adherents.com
  13. James Monaco. The New Wa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 286. OCLC 02185582
  14. 14.0 14.1 French filmmaker Eric Rohmer dies at 89CBC News, 2010-01-11
  15.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John Wakeman, World Film Directors, Volume 2, 1945-1985. New York: H. W. Wilson, 1988. pp. 919-928.
  16. 16.0 16.1 16.2 16.3 16.4 Ruadhán Mac Cormaic (11 January 2010). "Film-maker Rohmer dies in Paris". The Irish Times. 喺11 January 2010搵到.
  17. The Mask and the Role of God. Luc Moullet.
  18. Eric RohmerThe Daily Telegraph, 2010-01-11
  19. 19.0 19.1 James Monaco. The New Wa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 287. OCLC 02185582
  20. Agnès Poirier "Eric Rohmer: un hommage", The Guardian, 12 January 2010
  21. Glòria Salvadó Corretger, "Object/Subject: The Films of Eric Rohmer," Formats (2005), http://www.upf.edu/materials/depeca/formats/arti8_ing.htm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14 December 2012. .
  22. Petrie, Graham; Rohmer, Eric (July 1971). "Eric Rohmer: An Interview". Film Quarterly. 24 (4): 37–38. doi:10.2307/1211422. JSTOR 1211422.{{cite journal}}: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23. James Monaco. The New Wa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 288.
  24. 24.0 24.1 "French director Eric Rohmer dies". The New Zealand Herald. 12 January 2010. 喺11 January 2010搵到. [失咗效嘅鏈]
  25. Eric RohmerThe Daily Telegraph, 2010-01-11
  26. "French film-maker Eric Rohmer dies". BBC. 11 January 2010. 喺11 January 2010搵到.
  27. 《慧眼看人情——伊力.盧馬回顧展》場刊第十頁,1997年5月
  28. 伊力盧馬電影:香港翻譯片名
  29. 伊力盧馬 譜電影傳奇
  30. 談一生的情 情愛大師伊力盧馬香港經濟日報,[2010-01-16]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