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牌坊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座標: 22°11′51″N 113°32′26″E / 22.19750°N 113.54056°E / 22.19750; 113.54056 (大三巴牌坊)

Noun project - Museum - Acropolis.svg 大三巴牌坊 Building font awesome.svg
Le rovine di San Paolo a Macao.jpg
起好1602年 喺Wikidata改呢個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喺Wikidata改呢個
位處政區澳門 喺Wikidata改呢個
宗教天主敎 喺Wikidata改呢個
教區天主教澳門教區 喺Wikidata改呢個
創辦人Charles Spinola 喺Wikidata改呢個
建築師Charles Spinola 喺Wikidata改呢個
獻畀Theotokos 喺Wikidata改呢個
遺產名Heritage of Portuguese Influence、世界遺產 喺Wikidata改呢個
大三巴牌坊嘅位置
大三巴牌坊
後面個
嚮牌坊後面廣場,地底博物館嘅入口同出口
地圖

大三巴牌坊澳門嘅一處地標旅遊勝地。佢而家係由一個牌坊、一個廣場、一條大石階、同埋一個地庫博物館組成。

佈局[編輯]

  • 牌坊:後面有個雙層鐵架,畀遊客免費上去鳥瞰澳門。
  • 廣場:分前地同後面,前地成日會有文化慶典表演節目舉行。
  • 石階:好闊,有啲遊客鍾意嚮度休息、食街頭小食、睇風景同埋影集體相
  • 地庫博物館:放咗以前嘅古跡文物畀人睇,有冷氣同埋唔使錢入場。

歷史[編輯]

大三巴係一座葡萄牙人起嘅教堂,叫做聖保祿教堂,嚮1580年新起好,係當時亞洲最大嘅天主教教堂

嚮1595年同1601年先後喺三次大火被燒毀。1602年重建好,意大利籍耶穌會會士卡洛斯·斯皮諾拉神父設計,並保留當初1602年重建嘅設計,由於教堂係奉獻畀聖母,又被稱為聖母堂,係當時遠東最大嘅天主教石建教堂。

1762年,聖母教堂先後被改成軍官宿舍、兵營。

1835年1月26號晏晝,教堂嘅廚房火燭,最後將教堂燒淨一道3層樓高嘅同埋68級台階。由於教堂前牆好似中國嘅傳統牌坊,所以本地人便叫佢做「大三巴牌坊」。

1990年頭,政府曾經對教堂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同埋一啲修復嘅工作,發現咗當時教堂背後嘅建築遺址同埋葬教士嘅墓地。

1996年,政府喺遺址起咗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同墓室,展出唔少澳門教會嘅珍貴文物。

嚮回歸前嘅澳門政府已經想將牌坊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但係由於政治同埋技術因素而未成功。

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咗世界文化遺產,大三巴牌坊成為咗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

附近[編輯]

睇埋[編輯]

澳門歷史城區
建築
媽閣廟 | 港務局大樓 | 鄭家大屋 | 聖老楞佐教堂 |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 崗頂劇院 | 何東圖書館大樓 | 聖奧斯定教堂 | 市政署大樓 | 三街會館(關帝廟) | 仁慈堂大樓 | 大堂(主教座堂) | 大堂巷七號住宅(盧家大屋) | 玫瑰聖母堂 | 大三巴牌坊 | 哪吒廟 | 舊城牆遺址 | 大炮台 | 聖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 東方基金會會址 | 基督教墳場(包括馬禮遜小教堂) | 東望洋炮台(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燈塔)(保育危機
前地
媽閣廟前地 | 亞婆井前地 | 崗頂前地 | 議事亭前地 | 板樟堂前地 | 大堂前地 | 耶穌會紀念廣場 | 賈梅士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