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百福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File:Silver statue of Momofuku Ando 20120315.jpg
安藤百福

安藤百福(あんどう ももふく;1910年3月5號2007年1月5號),係台灣日本人,原本叫做吳百福(Gô Pek-hok),喺後生時改良,結果就整咗樣即食麪出嚟,又創辦日清食品株式會社。2007年1月5號朝早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喺日本時間(UTC+9)挨晚6點40分,喺日本大阪府池田市一間醫院不治逝世[1]

生平[編輯]

安藤百福喺1910年臺灣日據時期嘉義附近嘅朴子腳(即係而家朴子市)出世。細細個就無父無母,喺臺南市跟做批發布料嘅阿爺阿嫲大。1932年,22歳嘅安藤百福用老豆嘅遺產做本,開咗間『東洋莫大小纖維株式會社』,一邊係立命館大學附屬商專經濟科讀書,一邊做成衣生意。因為嗰陣做唔係咁多工司做針織品,所以安藤嘅生意就越搞越大。1933年佢喺大阪搞咗個『日東商會』,經營針織品貿易、光學機器同精密機械製造。

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襲炸咗安藤間公司同工廠。佢轉為搞百貨公司食品生意。1948年中交總社(即係依家日清食品),喺大阪府南部海岸上排列鐵板,用倒海水製造鹽嘅獨特方法做製生意。同時佢又正式歸化,成為一個日本國民(嚴格講,如果要延續日據時期嘅日本國民身分,就無得繼承中華民國身分)。

嗰陣厚生省(即係依家厚生勞動省)得到美國嘅援助物資—小麥粉嚟整麪包,又舉行整麪包、食麪包獎勵運動。安藤覺得同樣都係用小麥整,點解唔獎勵日本嘅傳統麪食?所以佢唔多鐘意呢個食麪包獎杯,走去厚生省同嗰度啲人質詢。厚生省啲人話,日本嘅供應體制重有問題,叫安藤試吓自己推廣。不過佢因為唔夠錢,最終都搞唔成。

安藤向信用合作社求助借到錢。點知1957年,呢間信用合作社執咗笠,承擔無限股份公司理事長嘅安藤被迫賣晒自己啲生意嚟還債,剩返喺大阪府池田市間屋企。

於是佢喺自己屋企後園起咗間房仔研究即食麪1958年8月25號雞味泡麪產品成功批發製作。即食面立刻成為了受歡迎商品。同年12月,日清食品株式會社變更會社商號,會社順利擴大事業。1963年,日清食品喺東京證券交易所大阪證券交易所上市。

由於即食麪大受歡迎,所以好多人跟風。於是安藤就申請晒商標專利,以保持公司信用。日清食品喺1961年正式登記商標,1962年得到即食麪製造專利。但佢公司屬下 113 間子公司收到了警告,話佢壟斷1964年安藤中止壟斷,開咗個日本麪工業協會,轉讓同公開咗做法專利權。

安藤開始考慮去美國發展,但1966年喺美國,佢發覺日本美國餐具好唔同。於是安藤就諗到用紙杯嚟整泡麪。1971年9月18號世界上第一杯杯麪「日清杯裝方便麪」推出,打開咗日本以外嘅市場。

1999年,紀念安藤業績嘅拉麪博物館喺池田市設立。6 年半之後嘅2006年7月28號,紀念館入場者突破 100 萬人。

2005年6月(95歲),佢以「日清食品已經培育出年輕嘅經營團隊,可以放心託付經營。我希望響自己仲有活力嘅時候交棒」嘅理由,響6月29號卸任取締役,改任創業者會長

2007年1月5號日本時間挨晚 6 點 40 分,安藤因急性心肌梗塞,喺大阪府池田市去世,享年 96 歲。安藤表示自己嘅健康秘訣係每個禮拜打一次高爾夫球同每日都食雞味泡麪

佢本身亦都係日本即食食品工業協會會長、安藤體育.飲食文化振興財團理事長、漢方醫藥研究振興財團會長、世界拉麪協會會長、1996年成為立命館大學名譽博士。

生平榮譽[編輯]

  • 藍綬褒章(1977年)
  • 勳二等瑞宝章(1982年)
  • 紺綬褒章(1983年)
  • 科学技術廳長官賞「功勞者賞」(1992年)
  • 勳二等旭日重光章(2002年)

著作[編輯]

  • 「食欲礼賛」(2006年、PHP研究所)
  • 「100歳を元気に生きる 安藤百福の賢食紀行」(2005年、中央公論新社)
  • 「魔法拉面发明物语 我的履历书」(2002年、日本経済新聞社)
  • 「進化する麺食文化ラーメンのルーツを探る」(1998年、日清ネットコム、共著:奥村彪生、安藤百福)
  • 「食は時代とともに 安藤百福フィールドノート」(1999年、旭屋出版)
  • 「苦境からの脱出激変の時代を生きる」(1992年、日清ネットコム)
  • 「日本めん百景」(1991年、日清ネットコム)
  • 「時代に学ぶ美健賢食」(1990年、日清ネットコム)
  • 「美健賢食新和風薬膳のすすめ」(1989年、日清ネットコム)
  • 「麺ロードを行く」(1988年、講談社)
  • 「安藤百福語録」(1987年、日清食品)
  • 「日本の味探訪食足世平(しょくたりてよはたいらか) 続」(1987年、講談社)
  • 「食足世平日本の味探訪」(1985年、講談社)
  • 「奇想天外の発想」(1983年、講談社)

相關[編輯]

參考[編輯]

  1. 《讀賣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