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即係喺研究事物嘅過程入面得到知識或者良知,呢個係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入面一個重要嘅概念。《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做:窮究事物嘅原理法則然後總結成理性知識。[1]
理論史
[編輯]「格物致知」最早記載嘅係《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易傳·說卦傳》亦都有寫:「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到咗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同埋朱熹等人,進一步將呢個意理發揚開去,將「格物致知」視為求學做人嘅重要功夫。程頤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朱熹亦都有話「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但係,宋明儒學入面嘅另一個分支陸王心學就對「致知」提出咗唔同嘅睇法,喺宋代嗰陣,陸九淵曾經認為朱熹對「格物致知」嘅理解方法令到個系統「支離破碎」。而明朝嗰陣,王陽明就喺《大學問》寫咗呢一番說話:「『致知』云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明代羅欽順認為,「格物」就係人對於外界事物嘅認識,亦即係「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致知」,就係當人進行思辨時所產生嘅理性活動,以「思辨為主,而學問輔之」。如果冇咗格物,唔去接觸外界事物,呢個認識就只不過係空想;冇咗致知,就會被各種事物嘅現象迷惑,所以呢兩樣嘢一定要互相補足。
根據魯迅喺《吶喊》嘅自序入面記載,喺清末嘅洋務學堂入面,將物理、化學呢啲學科叫做「格致」,亦即係格物致知嘅簡稱。
睇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致知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