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球

欖球係一種用形狀似粒欖嘅波嘅運動,可以再分聯合式欖球(Rugby Union,再細分為十五人欖球同七人欖球)同埋聯盟式欖球(Rugby League,即係十三人欖球)兩種。
奧運會項目
[編輯]1900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欖球頭一次出現喺奧運會項目,其後喺19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1920年奧林匹克運動會、19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亦有出現,當時嘅比賽形式係十五人欖球,兼且淨係得男子選手參加。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欖球重返奧運會項目大家庭,比賽形式由十五人欖球變做七人欖球,唔止男子選手參加,亦開放畀女子選手參加。
形式
[編輯]
喺1895年欖球分家之後,欖球聯賽同欖球聯會呢兩種形式,初頭淨係管理方面有啲唔同。但係好快,由於北方嘅球會想啲規矩簡單啲,等啲畀錢入場嘅觀眾覺得好睇啲,欖球聯賽嘅規矩就改咗喇,例如將球隊人數由15人減到13人,取消咗邊線擲球,同埋用拍地開球取代咗撞球。結果就變成咗兩種唔同嘅運動喇。
奧運會玩嗰種欖球形式就叫做七人欖球,大致上係根據欖球聯會嘅形式嚟嘅,由世界欖球總會搞。呢種形式嘅比賽,每隊喺場上面同一時間有七個球員,打七分鐘半場。規矩同球場大細就同欖球聯會一樣。[1] 九人制欖球就係聯賽制入面類似嘅創新形式。
欖球運動喺全球嘅狀況
[編輯]欖球聯會
[編輯]
欖球聯會既係職業運動又係業餘運動,主要係由第一級聯會主導:英格蘭、紐西蘭、愛爾蘭、威爾斯、南非、澳洲、阿根廷、蘇格蘭、意大利、法國同日本。第二同第三級聯會包括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智利、斐濟、格魯吉亞、德國、香港、肯雅、納米比亞、荷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薩摩亞、西班牙、湯加、美國、烏拉圭同津巴布韋。[世界欖球總會] 管理欖球聯會,總部喺愛爾蘭都柏林。欖球聯會係紐西蘭、斐濟、薩摩亞、湯加、格魯吉亞、威爾斯同馬達加斯加嘅國技,亦都係全球最受歡迎嘅欖球形式。[2] 奧運會已經將七人制欖球(即係七人欖球)納入咗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之後嘅比賽項目。[3] 七人欖球有可能會喺2012年倫敦奧運會做示範項目,但係包括七人欖球在內嘅好多運動都冇咗個機會。[4]
最高級別嘅國際賽事就係欖球世界盃。而家全球有四個主要嘅本土職業聯賽:
英格蘭 (10 隊)
法國 (14 隊)
欖球聯賽
[編輯]欖球聯賽都係既係職業運動又係業餘運動,由國際欖球聯賽總會喺全球層面管理。除咗喺美國、俄羅斯、黎巴嫩、塞爾維亞、歐洲同澳大拉西亞嘅業餘同半職業比賽之外,重有兩個主要嘅職業比賽——澳大拉西亞國家欖球聯賽同超級聯賽。國際欖球聯賽主要係澳洲、英格蘭同紐西蘭呢幾個國家話事,不過湯加同薩摩亞自2017年以嚟就不斷咁威脅緊佢哋嘅霸主地位。喺巴布亞新畿內亞,欖球聯賽係國技。[5][6][7] 其他嚟自南太平洋同歐洲嘅國家都有參加太平洋盃同歐洲盃。
最高級別嘅國際賽事就係欖球聯賽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最高級別嘅國際球會賽事就係世界球會挑戰賽,每年二月舉辦一次。而家全球有兩個主要嘅本土職業聯賽:
超級聯賽:
美式足球
[編輯]喺加拿大同美國,欖球發展成為咗美式足球。喺1800年代後期(甚至1900年代初期),呢兩種形式嘅運動都好似樣(去到美國能夠喺1920年同1924年夏季奧運會攞到欖球聯會金牌嘅程度),但係好多規矩嘅修改,就令到美式足球同欖球分開咗,呢啲修改係由美國嘅華特·坎普同加拿大嘅約翰·斯里夫特·梅爾德魯姆·伯恩賽德引入嘅。北美式足球嘅獨特之處包括:
將比賽分成進攻次數,而唔係喺擒抱之後即刻放開個波
持球隊伍喺固定陣式入面,至少要維持一秒鐘,先至可以喺擒抱之後重新開始比賽(而且畀佢哋最多40秒時間嚟做)
喺每次進攻次數入面,容許喺最後一次擒抱地點嘅後面向前傳球一次
更長嘅比賽時間
一個更細更尖嘅波,有利於傳球,但係令踢落地球變得唔實際
一個通常更細更窄嘅場地,用英制單位而唔係公制單位嚟度量(喺美式足球嘅一啲變種入面,端區之間嘅場地可以短到50碼)
一個獨特嘅場地(形狀似烤肉架,呢個運動嘅暱稱都係由此而嚟),上面有以五碼間隔劃分嘅線
喺全球範圍內,有兩個主要嘅美式足球職業聯賽,都係本土嘅:
美國 (32 隊)
加拿大 (9 隊)
規矩
[編輯]
欖球運動兩種賽制都有嘅獨特特徵包括用欖球(橢圓形波)同埋唔准向前傳球。因為唔准向前傳球,球員淨係可以跑住帶波或者踢波嚟攞位。而且,同美式足球同加拿大式足球唔同,欖球聯賽同欖球聯會嘅球員都唔會著任何保護裝備或者盔甲。
欖球聯賽嘅規矩改咗,所以兩種欖球賽制先至唔同咗。聯賽制改規矩嘅目的係想比賽節奏快啲,同埋比起欖球聯會更加注重達陣得分。
兩種比賽嘅主要分別,除咗聯賽制嘅隊伍係13個球員,而聯會制係15個之外,就係擒抱同擒抱之後嘅情況:
聯會制嘅球員喺擒抱之後會爭奪控球權:視乎情況,可能會出現撞球或者滾球爭奪。聯賽制嘅球員喺擒抱之後唔可以爭奪控球權:比賽會用「拍地開球」嚟繼續。
喺聯賽制入面,如果進攻隊喺六次擒抱次數入面都冇得分,就會失去控球權。聯會制就冇六次擒抱規則;只要球隊保持控球權,冇犯規,就可以控住個波無限咁多次擒抱先至得分。
聯會制嘅定位球包括前鋒爭球同邊線擲球。前鋒爭球通常喺輕微犯規(通常係手觸球向前,即係球員唔小心將個波向前拍甩手)之後出現。犯規之後,對賽球員嘅前鋒會「爭球」,即係互相推撞嚟爭奪控球權。喺邊線擲球入面,每隊嘅球員會排成平行線,垂直於邊線,嘗試接住由邊線掟入嚟嘅波。邊線擲球加咗條新規則,容許喺跳起接球嘅球員雙腳落地之後將佢拉落嚟。
喺聯賽制入面,前鋒爭球都重有,不過重要性就大大降低咗。喺聯賽制入面,前鋒爭球嘅球員人數比較少,而且好少會爭奪。定位球通常喺拍地開球嘅情況下開始。
好多欖球聯賽位置嘅名同要求都同欖球聯會位置差唔多。但係,值得留意嘅係,欖球聯賽係冇翼鋒嘅。
文化
[編輯]本土國家
[編輯]喺英格蘭,欖球聯會普遍畀人認為係一種「建制」運動,主要係上層同中產階級嘅人玩。例如,好多私立學校同文法學校嘅學生都玩欖球聯會,雖然呢種運動(喺公立學校玩咗好耐,直到1980年代)喺綜合學校都變得越來越受歡迎。[8] 雖然有呢種刻板印象,但係呢種運動,尤其係喺西南部地區,喺所有階層嘅人都好受歡迎。相反,欖球聯賽傳統上畀人睇成係工人階級嘅玩意。欖球聯會嘅上層階級刻板印象嘅另一個例外係喺威爾斯,喺嗰度,欖球聯會傳統上同由煤礦工人同其他產業工人組成嘅細村隊伍有關,佢哋會喺放假嘅日子玩。[9] 喺愛爾蘭,欖球聯會同欖球聯賽都係跨越國家同宗派分歧嘅團結力量,愛爾蘭國家隊代表咗兩個政治實體。
喺澳洲,對兩種賽制嘅支持都集中喺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同澳洲首都領地(佔人口嘅55%),不過欖球聯賽受歡迎得多。喺英格蘭兩種運動之間存在嘅階級隔閡,喺呢啲州份都一樣存在,原因係欖球聯會喺私立學校嘅突出地位同支持。[10]
上述情況嘅例外包括紐西蘭(雖然欖球聯賽仍然畀好多人認為係下層階級嘅運動,或者係「西區仔」嘅運動,指奧克蘭下層階級嘅西郊,而最近就係指奧克蘭南部,喺嗰度,欖球聯賽都佔主導地位)、威爾斯、法國(巴黎除外)、康沃爾郡、格洛斯特郡、薩默塞特郡、蘇格蘭邊區、利默里克郡(睇芒斯特欖球)同埋太平洋島嶼,喺嗰度,欖球聯會喺工人階級社區入面好受歡迎。儘管如此,欖球聯賽仍然畀人認為係英格蘭北部工人階級嘅運動[11],同埋澳洲嘅新南威爾斯州同昆士蘭州嘅運動。[10]
喺英國,欖球聯會嘅球迷有時會用「rugger」呢個詞嚟代替呢種運動嘅名(睇牛津 '-er' 詞尾),雖然呢個古老嘅表達方式自1950年代或者更早之前就已經唔興用喇。[12] 紐西蘭人將欖球聯會簡單噉叫做「rugby」或者「union」,甚至淨係叫「football」,而將欖球聯賽叫做「rugby league」或者「league」。[13] 喺美國,玩欖球嘅人有時畀人叫做「ruggers」,呢個詞喺其他地方好少用,除非係開玩笑噉用。
國際
[編輯]法國欖球聯會有悠久嘅傳統,尤其係喺西班牙邊境嘅巴斯克地區、奧克西坦地區同加泰隆尼亞地區。呢種運動喺南非好受歡迎,係19世紀由講英文嘅移民引入嘅。英國殖民者亦都將呢種運動帶到澳洲同紐西蘭,喺嗰度,欖球運動好普及。之後,佢傳播到玻里尼西亞大部分地區,喺斐濟、薩摩亞同湯加尤其受歡迎。欖球聯會喺美洲同亞洲部分地區繼續發展。法國嘅影響力,同埋喺法國留學嘅外籍學生嘅影響力,擴大咗欖球喺羅馬尼亞同格魯吉亞嘅影響範圍,呢兩個國家係六國錦標賽背後嘅傑出歐洲國家。英國嘅影響力將呢種運動傳播到阿根廷,喺嗰度,呢種運動紮咗根;由於法國同阿根廷嘅影響,呢種運動喺意大利都發展起嚟;阿根廷同意大利都已經成為呢項運動嘅第一級國家,而格魯吉亞,名義上係第二級國家,但係經常同第一級國家並駕齊驅。
受傷
[編輯]大約四分之一嘅欖球球員每個球季都會受傷。[14]
欖球聯會係一種高接觸性運動,喺所有團隊運動入面,佢嘅腦震盪公開報告率最高[15],喺英格蘭以外嘅地區,災難性損傷嘅數量都係最多嘅[16]。[17][18] 2014年嘅一項研究發現,喺比賽入面,腦震盪嘅報告率較高,喺訓練入面就較低,但係都重係高過大多數其他運動嘅球員所承受嘅水平。[18]
疏仕
[編輯]- ↑ 〈欖球聯會初學者指南:七人欖球 – 奧運夢想〉。passport.worldrugby.org。原先內容歸檔喺2019年1月19號。喺2019年1月17號搵到。
- ↑ Kemp, Stuart; Szalai, Georg (2007年8月24號)。〈欖球世界盃越來越受歡迎〉。《路透社》。原先內容歸檔喺2020年10月3號。喺2011年5月30號搵到。
- ↑ 〈奧運會:七人欖球嘅奧運天堂〉。國際欖球總會。2009年12月31號。原著喺2010年1月3號歸檔。喺2011年5月30號搵到。
- ↑ Michaelis, Vicki (2005年7月8號)。〈棒球、壘球畀奧運剔除〉。《今日美國》。原著喺2008年7月9號歸檔。喺2008年8月17號搵到。
- ↑ 〈巴布亞新畿內亞誓言要喺世界盃爆冷〉。BBC Sport Rugby League。2008年10月15號。原先內容歸檔喺2019年5月15號。喺2009年7月3號搵到。「但係如果巴布亞新畿內亞——唯一一個以欖球聯賽為國技嘅國家——可以晉身最後四強,噉都重會係世界盃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大嘅震驚。」
- ↑ 〈巴布亞新畿內亞鎖定2010年四國賽席位〉。BBC。2009年11月1號。原先內容歸檔喺2020年10月3號。喺2015年10月21號搵到。
- ↑ Falcous, Mark (2007)。〈欖球聯賽喺紐西蘭奧特亞羅瓦民族想像中嘅地位〉。Sport in History。27 (3): 423–446。doi:10.1080/17460260701591684。S2CID 143871555。「1907–2007 國際欖球百年紀念」
- ↑ Phillips, Buchler. 提交畀文化、傳媒及體育專責委員會嘅證據記錄附錄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7年8月20號,.
- ↑ Sommerville, D. (1997). The Encyclopedia of Rugby Union. Aurum Press, UK. ISBN 1-85410-481-0.
- ↑ 10.0 10.1 Collins, T. (2005). "澳洲民族主義同工人階級嘅英國性:以欖球聯賽為例。" History Compass, Vol. 3, No. 1.
- ↑ Collins, T. (1998). Rugby's Great Split: Class, 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Rugby League Football (London).
- ↑ Rugger: OED: Rugger "RUGBY (喺 '欖球' 嘅意思上) 嘅俚語或者口語變體。常用於修飾,例如 rugger-tackle(欖球式擒抱)"。 Tony Collins, 足球、欖球、rugger?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7年4月30號,., BBC 錄音,附有書面文字記錄,以及英國圖書館聲音檔案館英語口音和方言館長 Jonnie Robinson 嘅散文評論。
- ↑ The New Zealand Pocket Oxford Dictionary. ISBN 0-19-558379-5.
- ↑ 〈常見嘅欖球損傷〉。原先內容歸檔喺2019年5月7號。喺2019年5月8號搵到。
- ↑ 〈新斯科舍省取消咗高中欖球比賽,原因係安全問題〉。原先內容歸檔喺2020年10月1號。喺2020年7月19號搵到。
{{cite web}}
: Text "CBC News" ignored (help) - ↑ Hull, Jeff。〈欖球球員福利,第2部分:「欖球唔係NFL」……起碼重未係〉。Bleacher Report。原先內容歸檔喺2020年7月19號。喺2020年7月19號搵到。
- ↑ 〈邊種運動嘅腦震盪最多?〉。Complete Concussion Management Inc.。2018年12月6號。原先內容歸檔喺2020年7月19號。喺2020年7月19號搵到。
{{cite web}}
: Text "腦震盪率" ignored (help) - ↑ 18.0 18.1 Gardner, Andrew J; Iverson, Grant L; Williams, W. Huw; Baker, Stephanie; Stanwell, Peter (2014)。〈欖球聯會腦震盪嘅系統性回顧同薈萃分析〉。Sports Medicine。44 (12): 1717–1731。doi:10.1007/s40279-014-0233-3。PMID 25138311。S2CID 2380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