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西緬支派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西緬支派(Tribe of Simeon)係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佢嘅名字源自以色列(雅各)同利亞所生嘅第二個兒子西緬。根據《聖經》,西緬嘅名字意思係「耶和華聽見咗」(《創世記》29:33)。西緬支派喺以色列歷史中係一個相對細小嘅支派,佢嘅地位同影響力遠低於其他支派。

起源

[編輯]

西緬支派係以色列人中嘅第二代,祖先係雅各嘅第二個兒子西緬。根據《聖經》記載,西緬同佢嘅弟弟利未曾經因為佢哋嘅妹妹底拿被事件嘅人玷污,聯手進行咗一場血腥嘅復仇(《創世記》34章)。呢件事令雅各對西緬同利未表示不滿,並喺臨終祝福時作出批評(《創世記》49:5-7),可能係導致西緬支派後來地位較低嘅原因之一。

歷史

[編輯]
曠野時期

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同曠野漂流期間,西緬支派人口唔多,亦冇顯示出顯著嘅領導地位。根據《民數記》,西緬支派喺出埃及之初嘅人口約有59,300人,但喺曠野漂流尾聲時人口大幅減少至22,200人(《民數記》1:23;26:14),係十二支派中減少最多嘅一個。學者認為呢個減少可能與曠野期間發生嘅拜偶像事件(例如毗珥事件,《民數記》25章)有關。

土地分配

西緬支派喺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未有獨立嘅土地分配。根據《約書亞記》,西緬支派嘅地界係嵌入喺猶大支派嘅領地之內,主要分布喺南部地區(《約書亞記》19:1-9)。由於猶大支派嘅地界過大,部分土地分配畀西緬支派,但西緬支派嘅地位相對依附於猶大支派。

聯合王國及分裂王國時期

喺以色列聯合王國時期,西緬支派冇顯著嘅政治或軍事角色,佢哋多數同猶大支派保持聯繫。分裂王國時期,猶大支派同便雅憫支派組成南國猶大,而西緬支派雖然地理位置喺南國內部,但歷史記載對佢哋嘅詳細情況唔多,可能逐漸融入猶大支派,失去咗自己嘅獨立身份。

文化與生活

[編輯]

西緬支派主要喺南部地區活動,呢啲地方屬於乾旱嘅半沙漠地帶,適合牧羊同簡單農耕。由於佢哋嘅領地與外族(如以東人、亞瑪力人)接壤,經常受到外族威脅,生活環境比較艱苦。

喺宗教上,西緬支派同其他以色列支派一樣崇拜耶和華,但由於地理位置偏遠,佢哋參與全國性宗教活動嘅情況可能較少。部分學者認為,西緬支派嘅逐漸衰落亦可能與宗教信仰不穩定有關。

參考

[編輯]
  • 《創世記》29:33;34章;49:5-7
  • 《民數記》1:23;26:14;25章
  • 《約書亞記》19:1-9
  • Bright, John. A History of Israel.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0.
  • Finkelstein, Israel & Silberman, Neil Asher. The Bible Unearthed: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Its Sacred Texts. Free Pres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