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老子 (書)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道德經跳轉過嚟)
帛本老子

老子先秦古書一卷,本身為治國書,衍生出黃老道,後世將佢睇成道教宗教書。本書文化上喺中國好重要,尤其哲學思想。相傳史官老子李耳寫嘅,約莫公元前金百年春秋年代。本書可能編集唔同人作品,作者係邊個,家下重拗緊。

漢時改名道德經。又因馬王堆帛書出土,德經在先,道經在後,有人叫德道徑。而出土先秦竹簡,並唔按德經道經咁分咁排,一律按原名叫老子。道教後尾又有道德眞經個名。而老子有五千字左右,亦有人叫老子五千言韓非子有解老喻老兩篇,早期可見本書叫老子[1]

由於有先秦文本出土,推斷為秦破郢都之前就有,打破疑古派偽經之說。

法家儒家亦有借用老子。佛教傳入,亦借用老子用語。喺西方,眾多華夏經典之中,老子有至多譯本[2]

帛書版本先德後道。其中一說,先修德而後再入道,政治上先有德而後講道。漢時黃老沒落,改成先道後德,睇成修道為先。

由於先秦竹簡版本出土,有啲文句思意同現今版本唔同。先秦老子更貼近政治現實。

傳說

[編輯]

相傳老子西行出關,過關時畀人留難,要佢寫低一篇,老子留咗五千言就出關。

參考資料

[編輯]
  1. 譚寶剛。名出現時間、異稱、分篇和分章考原著喺2015-12-08歸檔。 {{cite journal}}: Cite journal requires |journal= (help); Unknown parameter |deadurl= ignored (|url-status= suggested) (help)
  2. Chan, Alan (2018). Zalta, Edward N. (編). Laozi (第Winter 2018版).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