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the Rainbow (張韶涵專輯)
閱讀設定
Over The Rainbow | ||||
---|---|---|---|---|
張韶涵嘅錄音室專輯 | ||||
發行日期 | 2004年1月6號 | |||
類型 | 華語流行曲 | |||
唱片公司 | 福茂唱片 | |||
監製 | 陳偉、林隆璇、黃怡、王治平、陳俊廷 | |||
張韶涵專輯年表 | ||||
|
《Over The Rainbow》係臺灣歌手張韶涵出嘅第一張錄音室唱碟。
簡介
[編輯]呢隻碟嘅名係因為張韶涵幼兒時間嗰陣,佢阿媽鍾意唱《Over The Rainbow》。唱碟嘅《遺失的美好》創下50萬人手機音樂下載第一名嘅記錄 [1]。
曲目
[編輯]曲序 | 曲目 | 填詞 | 作曲 | 編曲 | 備註 | 時長 |
---|---|---|---|---|---|---|
1. | Over The Rainbow | E Y. Harburg | Harold Arlen | 王豫民 | 公主小妹插曲 | 3:26 |
2. | 寓言 | 王雅君 | 小安 | 陳偉、Mickey Chen | 首播主打 副歌部分原曲係英格蘭聖誕歌《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 Hitoradio百首單曲票選第47名 | 4:05 |
3. | 都只因為你 | 林怡芬 | Sophia Levy | Martin Tang | 第二波主打 | 3:44 |
4. | 我的最愛 | 于光中、陳偉 | 陳偉 | 王豫民 | 第三波主打 | 4:17 |
5. | 天邊 | 姚若龍 | 潘協慶 | 王治平 | 第四波主打 | 4:13 |
6. | 聽見月光 | 姚若龍 | 潘協慶 | 洪敬堯 | 4:33 | |
7. | 吶喊 | 深白色 | 深白色 | 深白色 | 第五波主打 | 4:33 |
8. | 雨後 | 姚若龍 | 宋新妮 | 林於賢 | 第六波主打 | 4:13 |
9. | 明明愛你 | 楊智中 | 陳海濰 | 吳慶隆 | 4:06 | |
10. | 真愛冒險 | 李天龍、顏璽軒 | 李天龍 | 王治平 | 3:54 | |
11. | 遺失的美好 | 姚若龍 | 阿沁 | 吳慶隆 | 第七波主打 《海豚灣戀人》片尾曲 50萬人手機音樂下載第一名 | 4:19 |
12. | Journey | Corrinne M | Corrinne May | 陳飛午 | 第八波主打 | 3:51 |
總時長: | 49:14 |
MV
[編輯]# | 歌名 | 導演 | 附註 |
---|---|---|---|
2. | 寓言 | 黃中平 | |
3. | 都只因為你 | 黃中平 | 同郭品超演出 |
4. | 我的最愛 | 黃中平 | |
5. | 天邊 | 賴偉康 | |
7. | 吶喊 | 林炳存 | |
8. | 雨後 | 林炳存 | |
11. | 遺失的美好 | 林炳存 | |
12. | Journey |
發行版本
[編輯]- 《Over The Rainbow》
- 《Over The Rainbow美夢成真豪華版》(CD+VCD) (2004年4月7號)
獎
[編輯]- 台灣2004Hito流行音樂獎獎年度票選-最受歡迎新人獎
- 台灣三立完全娛樂第一屆勁爆金曲獎-最佳新人
- 台灣第三屆「MTV封神榜音樂獎」封神榜- TOP20人氣歌手
- 亞洲第四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受歡迎新人
- 香港無綫電視2004年度勁歌第一回-最受歡迎國語金曲獎
- 香港新城國語力2004年度新城國語-新勢力女歌手獎
- 香港2004TVB8金曲榜頒獎典禮-最佳女新人金獎
- 香港2004TVB8金曲榜頒獎典禮- 10大金曲獎之一《寓言》
- 香港2004新城勁爆頒獎禮-海外新人王獎
- 中國第六屆CCTV-MTV音樂盛典-台灣最具潛力歌手張韶涵
- 中國上海2004年度天地英雄榜校園票選頒獎典禮-新聲報導獎(年度新人)
- 中國第十一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台港最受歡迎新進歌手獎
- 中國第12屆中歌榜頒獎禮-最受歡迎台港地區歌曲獎《吶喊》
- 2004年度音樂先鋒榜頒獎典禮-最受歡迎女新人(台灣)
- 第五屆百事音樂風雲榜-台港年度最新人
- 第五屆百事音樂風雲榜-台港十大金曲獎《寓言》
- 第4屆雪碧我的選擇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台灣最優秀新人獎
- 第4屆雪碧我的選擇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台港十大金曲獎《mama mama》
- 2004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台港年度金曲《天邊》
- 2004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台港最受歡迎新人
- 第五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新勢力大獎-張韶涵
參考
[編輯]- ↑ 微笑的落寞 (2012年)。《《1月19日生的遠風夢想家》》。右灰文化。頁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