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下斜路緣效應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下斜路緣效應[暫譯][註 1]英文curb-cut effect英式英文kerb-cut effect),譯 「人行道斜坡效應」[註 2],係無障礙設計嘅一個概念,指設計一件產品嘅時候,如果定咗目標用家係邊緣社羣(例如傷殘人士老人家細路等等),通常會令到目標以外嘅主流用家都一樣受惠[1],變相即係令到件產品好用咗。換句話講,通達性經濟效益唔淨止係可以開拓傷殘人士嘅市場,而係會影響埋主流市場[2]

「下斜路緣效應」 嘅名係指行人路整 「下斜路緣」,本來淨係為咗等用輪椅嘅人可以過馬路,但係結果係方便埋推BB車、推手推車、拉行李喼等等嘅一般人[1]

[編輯]
  1. 譯名參考:計手冊:申暢通無阻的通道 2008 (PDF) (香港中文)。香港:屋宇署。2008。頁 32。喺2024年8月4號搵到
  2. 譯名見:Chiu, Dayle (2020年11月8號)。個角度看無障礙Medium (臺灣中文)。喺2024年8月4號搵到

參考資料

[編輯]
  1. 1.0 1.1 Blackwell, Angela Glover (Winter 2017). "The Curb-Cut Effect".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喺2024年8月6號搵到.
  2. Lawson, David Dyer (May 2015). Building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Establishing a Socio-Economic Business Case for Inclusion: The Curb Cut Effect of Accessibility Accommodations as a Confounding Variable and a Criterion Variable (PDF) (論文) (加拿大英文). 加拿大: 安省美術設計大學. 喺2024年8月4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