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失青年
雙失青年(NEET,全名叫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華語圈又叫啃老族、吃老族、傍老族、尼特族,係指失學同失業嘅年青人,亦即係唔安排就學、唔返工、唔進修或者唔參加就業輔導嘅後生仔。
2013年英國18歲至24歲嘅青年入面,有1/5無工作,其中倫敦有12萬名16歲至24歲雙失青年,平均每4名青年人入面就有1人失業,係30年嚟最高紀錄[1]。同樣嘅問題亦出現喺歐盟各國,特別係東南歐國家家庭觀念深厚,有啲到咗中年仲依賴同父母食住,部分地區全年齡整體失業率甚至高過西歐城市嘅青年失業率。
原因
[編輯]雙失青年被認為係世界性嘅社會問題,往往出現喺趕唔上世界經濟潮流嘅經濟發達高增長、生活水準高國家嘅待業青年階層中產生。
- 因為失敗政策或者過時政策緣故,佢哋編列過時嘅知識或者技術嘅教育體制入面,栽培出唔符合當時社會期望同企業需要嘅人力,無法受社會或者企業公司所僱用,導致人力資源過剩。(常發生喺社會新鮮人同中年失業嘅人)
- 因為經濟發展同政策未如預期,導致低薪高時數嘅工作暴增,受薪受僱人工作成本已經唔符合收入支出比例,寧願失業都唔去返工。(通常出現喺單薪家庭入面)
- 因為國家經歷經濟高增長,生活水準提高,往往會喺政策上調整為以金融房地產為主,造成房地產價格上揚。佢哋買賣投資房地產、收租市場所賺取利潤勝過受僱於企業公司,令佢哋仔女、子孫可以依靠祖父輩供給嘅資源,令佢哋唔需要出去打工。(通常出現喺地主或者持有房地產多嘅家庭入面)
- 因為國家經歷經濟高增長,家境富裕嘅家庭增多加上少子化,繼承父母輩嘅財產就足夠過完下半世。(通常出現喺官宦同有錢人家庭入面)
社會問題
[編輯]雙失青年依賴屋企人唔返工,除咗本身無自行謀生能力之外,亦會增加屋企人負擔;而屋企人嘅生活供應,亦未必能夠足夠維持到生命結束嗰一日,會加速家庭經濟危機,消費趨於保守而下降,進一步拖累景氣。同時,亦會令失業人口增加,對社會上要救濟嘅人數亦會增加造政府負擔,成個社會經濟曲線亦會呈現惡性向下嘅趨勢。家庭氣氛亦會連帶受影響,成日唔返工嘅雙失青年賴喺屋企入面,屋企人會擔心自己仔女嘅未來,從而產生爭執,家庭唔美滿,人嘅心理亦會有改變。如果本身屋企人份糧都好難維持自己嘅支出,雙失青年嘅存在更加會加劇佢哋嘅負擔[2]。雙失青年嘅存在唔單只牽涉個人或者家庭問題,更加影響到成個國家嘅競爭力同長遠發展。
解決辦法
[編輯]由於雙失青年大多數係青年人,而且屬於適齡喺工作嘅中堅性人口,造成嘅勞動資源浪費係不容忽視。政府同社會資源為咗降低社會因此一族群而造成嘅社會問題,會用各種方案去試圖解決,例如擴張就業、職業訓練等。但係,當經濟情況長期未見好轉時,雙失青年造成對社會秩序嘅壓力會與日俱增,衝突亦會激化。有證據顯示,為咗解決青年勞動力過剩嘅問題,國家會透過公共建設、強制就業或者募兵等方式嚟消除呢個問題,但係如果經濟本身唔能夠改善,以吸收失業人口,喺資源不足情況入面,政府嘅強制性作為會令到事件變得更差,甚至引發內亂或者戰爭。日本同德國都曾經面對青壯年人口喺經濟蕭條期間大量失業嘅情況,亦使用強制手段嚟解決,結果演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嘅導火線,所以除咗以經濟層面嚟解決之外,別無他法以治本。
根據日本內田樹教授嘅分析,雙失青年之所以成為雙失青年,係因為佢哋認為世間冷漠,所以應該傳達出世間仲係有溫暖嘅訊息,令到雙失青年了解生命嘅真正意義係同其他人嘅連結同付出,同知道自己嘅存在價值,諗辦法揾出適合自己性格同能夠勝任嘅工作[3]。
睇埋
[編輯]參考
[編輯]- ↑ 英日青年失業嚴重 港現「飛特族」現象 《明報》 2013年1月9號
- ↑ 〈拒絕長大—— 「尼特」風暴來襲?〉。《台灣光華雜誌》。原著喺2016-03-05歸檔。喺2009-12-29搵到。
- ↑ 施百俊 (2009年7月)。《宅經濟全攻略》。台灣:商周出版。頁 265至266頁。ISBN 978986647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