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那·華納·法斯賓達
閱讀設定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 | |
---|---|
姓名原文 |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
出生日 | 1945年5月31號 |
出生地 | Bad Wörishofen |
死亡日 | 1982年6月10號 (37歲) |
死亡地 | 慕尼黑 |
死因 | 心臟驟停、barbiturate overdose |
國籍 | 西德 |
識嘅語言 | 英文、德文 |
職業 | 編劇、playwright、電影導演、演員、電影剪接師、television director、cinematographer、電影製片、電影演員、劇場總監、舞台劇演員、電視演員、導演、producer |
風格 | New German Cinema |
僱主 | Bruno Jori |
名作 | Anarchy in Bavaria |
配偶 | Ingrid Caven、Juliane Lorenz |
阿媽 | Liselotte Eder |
[改維基數據] |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1945年5月31號—1982年6月10號)係西德一個編劇、劇作家、電影導演、演員、電影剪接師、電視導演、電影攝影師、製片人、電影演員、戲劇導演、作者、舞台劇演員、電視演員、導演。佢同韋納荷索、舒倫杜夫、雲溫達斯等人,成為新德國電影嘅代表人物。
生平
[編輯]生於德國小鎮嘅法斯賓達,自小父母就分開,由脾氣古怪嘅媽媽揍大,佢每逢遇到困難,就走入戲院睇荷理活電影逃避現實。佢曾經拍八米厘短片投考柏林電影學院,但被拒絕。1967年,大專都未畢業,加入慕尼黑動劇團參與創作演出。之後佢自組班底,建立劇團,大胆做劇場實驗。1969年,佢更嘗試拍電影,拍出首齣長片《愛比死更冷》,展開電影生涯。佢多才多藝,作曲、攝影、編導演樣樣皆能,作品橫跨電影、電視、舞台,又寫影評寫自傳。佢素來好有性格,愛著有型黑皮褸戴黑框眼鏡,外形粗獷不修邊幅,作風豪放,情感大起大落,三十七歲就英年早逝。[1][2]
作品
[編輯]長片
- 1969 愛比死更冷 (Liebe ist kälter als der Tod)[1]
- 1969 外藉工人 (Katzelmacher)[3]
- 1970 瘟疫之神 (Götter der Pest)[4]
- 1970 晴天霹靂 (Warum läuft Herr R. Amok?)[4]
- 1970 死亡河 (Rio das Mortes)[5]
- 1970 Das Kaffeehaus
- 1970 死白仔 (Whity)[5]
- 1970 絕望之旅 (Die Niklashauser Fahrt)[5]
- 1970 Der amerikanische Soldat
- 1970 冇王管 (Pionierre in Ingolstadt)[5]
- 1971 小心聖妓 (Warnung vor einer heiligen Nutte)[6]
- 1972 四季商人 (Händler der vier Jahreszeiten)[7]
- 1972 柏特娜的苦淚 (Die bitteren Tränen der Petra von Kant)[8]
- 1972 原野春情 (Wildwechsel)[4]
- 1972 不來梅的自由 (Bremer Freiheit)[4]
- 1973 模擬新世界 (Welt am Draht)[5]
- 1973 諾拉 (Nora Helmer)[4]
- 1974 寂寞芳心 (Fontane Effi Briest)[9]
- 1974 恐懼蠶食心靈 (Angst essen Seele auf)[10]
- 1974 深閨怨婦 (Martha)[11]
- 1974 Wie ein Vogel auf dem Draht
- 1975 卡斯達媽媽上天堂 (Mutter Küsters’ Fahrt zum Himmel)[4]
- 1975 恐懼恐懼 (Angel vor der Angst)[5]
- 1975 霍斯 (Faustrecht der Freiheit)[12]
- 1976 小惡魔 (Satansbraten)[13]
- 1976 中國輪盤 (Chinesisches Roulette)[14]
- 1976 Bolwieser
- 1977 Frauen in New York
- 1977 絕望 (Despair - Eine Reise ins Licht)[1]
- 1978 十三個月亮 (In einem Jahr mit 13 Monden)[15]
- 1978 Deutschland im Herbst
- 1978 婚事 (Die Ehe der Maria Braun)[16]
- 1979 第三代 (Die dritte Generation)[1]
- 1980 柏林阿歷山大廣場 (Berlin Alexanderplatz)[4]
- 1980 莉莉‧瑪蓮 (Lili Marleen) [17]
- 1981 羅拉 (Lola)[18]
- 1981 幻境劇場 (Theater in Trance)[4]
- 1982 過氣女星 (Die Sehnsucht der Veronika Voss)[19]
- 1982 霧港水手/水手奎萊爾 (Querelle)[20]
短片
- 1966 This Night
- 1966 Der Stadtstreicher
- 1967 Das kleine Chaos
攷
[編輯]- ↑ 1.0 1.1 1.2 1.3 人生如戲 題材大膽 德國電影大師法斯賓達八齣精彩作品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02年11月28號
- ↑ 法斯賓達:愛比死更冷,美與醜之間辯證的鏡頭香港01,2020年5月31號
- ↑ 德國電影精選 2015/16 - 焦點導演─寧那‧華納‧法斯賓達 —— 外藉工人香港歌德學院,2015年12月11號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Play It Again 網頁法斯賓達香港中文譯名
- ↑ 5.0 5.1 5.2 5.3 5.4 5.5 《第廿二屆(1998)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表及訂票手冊 —— 法斯賓達的六顆遺珠》第70-71頁
- ↑ 修復珍藏2010-2014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四季商人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柏特娜的苦淚
- ↑ 德國電影精選 2015/16 - 焦點導演─寧那‧華納‧法斯賓達 —— 寂寞芳心香港歌德學院,2016年3月18號
- ↑ 德國電影精選 2015/16 - 焦點導演─寧那‧華納‧法斯賓達 —— 恐懼蠶食心靈香港歌德學院,2016年2月19號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深閨怨婦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霍斯
- ↑ 德國電影精選 2015/16 - 焦點導演─寧那‧華納‧法斯賓達 —— 小惡魔香港歌德學院,2016年1月15號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中國輪盤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十三個月亮
- ↑ 德國電影精選 2015/16 - 焦點導演─寧那‧華納‧法斯賓達 —— 婚事香港歌德學院,2015年11月20號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莉莉瑪蓮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羅拉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過氣女星
-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霧港水手
拎
[編輯]-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互聯網電影資料庫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魁北克國家圖書檔案館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BIBSYS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加泰圖書館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分面應用主題詞表識別碼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虛擬國際權威檔案識別碼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TV.com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TMDb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ISzDb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MYmovies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Quora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爛番茄嘅資料
- 寧那·華納·法斯賓達喺Freebase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