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八和會館
廣東八和會館(粵拼:gwong2 dung1 baat3 wo4 wui6 gun2)係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嘅一間會館,喺荔灣區恩寧路177號。呢間嘢喺1889年起好。佢係廣東粵劇界入面比較出名嘅會館,重係八和會館嘅原址。
名
[編輯]呢間會館嘅「八和」兩個字係「和翕八方」噉解。
史
[編輯]喺清光緒十年(1884年),粵劇藝人鄺殿卿一齊摟埋啲粵劇同行嘅人喺光緒十五年(1889年),到咗廣州黃沙海亭街(而家係西城都薈廣場一帶)霸咗六十幾井(1000幾㎡)地嚟搞間八和會館,重係繼瓊花會館、吉慶公所之後嘅第三間粵劇藝人行會組織。喺開館無耐,間嘢實行行長制,其中第一任行長係鄺殿卿。而會館將藝人按行當同班入面嘅職務嚟分成帶「和」字嘅8個堂口:
- 永和堂:小武
- 兆和堂:小生、正生、總生,公腳。
- 福和堂:旦行
- 慶和堂:淨行
- 新和堂:醜行
- 德和堂:五軍虎
- 普和堂:棚面
- 慎和堂:睺住戲班經營業務嘅人
呢8個堂都有宿舍,用嚟安置失咗業嘅藝人同每年散咗班之後,返唔到屋企嘅藝人。會館重整埋養老院、安息所等機構,重開辦埋八和子弟小學、八和粵劇養成所等學校同埋科班。由於佢成日同藝人搞團結、福利同協調戲班之間嘅關係,所以點解佢都搞過積極嘅嘢。到咗民國時期先後改名做八和公會、八和劇員總工會、八和粵劇協進會。但係抗日戰爭爆發咗之後無耐俾蘿蔔頭炸沉咗。但喺廣州淪陷期間租咗南華中路嘅一間屋搞會務直到日本仔投咗降為止。後嚟間嘢搬返嚟和平中路就改名做「八和粵劇職業工會」,後嚟搬返到恩寧路又改名做「八和粵劇職工大會」。喺國共內戰時期,廣州嘅社會局、警察局、機器工會都有勢力加入「八和」,重要求粵劇戲班嘅燈光、佈景部門啲人改屬機器工會,搞到八和嘅會七國咁亂。從八和會館開始成立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做粵劇嗰行嘅藝人一定要入會,凡係冇會嘅人都唔畀搭班做戲(女藝人喺1924年之後先至可以入會;而下四府班就冇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咗之後無耐,由於嗰時唔畀有私企,搞到原屬「八和」嘅機構都冇嗮,喺廣州地區搞粵劇啲人要參加廣州市總工會所屬廣州市粵劇曲藝工人臨時代表會,後嚟先至轉入文教工會,直到1980年代恢復返「八和」機構為止。喺1985年,廣東粵劇八和聯誼會正式成立,而「八和會館」嘅名正式重新用返。
1999年10月,廣東八和會館向廣州市民政局辦咗社會團體登記證書,改名做「廣東省八和聯誼會」,會址重喺而家嘅廣州市荔灣區恩甯路177號,而產權畀咗廣州市文化工會。入面有900幾位粵劇藝人,屬下有「廣東八和粵劇團」。到咗2003年初,八和會館先至喺廣東省人民政府嘅支持而恢復返原名。
有關嘅書
[編輯]- 《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荔湾区卷》,广州出版社,2006年11月版,ISBN 7-80731-287-4
攷
[編輯]- 广东八和会馆 中国粤剧网
- 广东粤剧与粤剧八和会馆 荔湾区地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