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級戰列艦
呢篇文用過機械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或者會譯出一啲古怪用字。 好似:因呢、其佢、目嘅...…可以喺呢篇文嘅討論頁傾吓。 |
![]() | 呢篇文夾雜北方中文,唔合乎粵語嘅用字、句式或者文法。 請改善。如果想睇吓似粵語口語嘅文應該點寫,可以睇吓Wikipedia:正文同埋Wikipedia:好文入面貼堂嘅範例。 |
呢篇文章需要由頭寫過。 請喺討論頁道討論相關議題。 |
德國級戰列艦或稱德意誌級戰列艦[註 1](德文:Linienschiff der Deutschland-Klasse)係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建造嘅最後一批前無畏戰列艦所使用嘅船級。該船級由德國號、漢諾威號、波美拉尼亞號、西裏西亞號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組成。呢啲艦只建於1903年至1907年間,佢哋與前級布倫瑞克級類似,但具有更強嘅裝甲防護,副炮亦進行咗重新布置。佢哋建於1903年至1908年之間,但均係喺英國革命性嘅「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無畏號1906年下水後才完工。因此,德國級喺投入服役前便已顯過時。儘管如此,呢啲艦只仍然於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喺德國海軍嘅重要編製——公海艦隊內得到廣泛嘅運用,主要司職操訓練同海外巡航。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公海艦隊喺五艘德國級艦隻嘅支持下,對英國海岸採取突襲戰略。相關行動於1916年5月31號至6月1號嘅日德蘭海戰達到高潮,五艘同級艦都喺嗰度參與咗行動,盡管佢們明顯不如英國嘅無畏艦。無論如何,德國級艦只出手保護被擊潰嘅己方巡洋艦唔受英國同行嘅傷害,讓佢們得以逃脫。但喺混亂嘅夜間行動中,波美拉尼亞號遭一艘英國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沈。戰鬥結束後,四艘幸存嘅同級艦被撤出前線,並一直用於海岸防禦直至1917年中期。此後,僅漢諾威號繼續執行巡邏勤務,其余則用作宿營船或訓練船。隨著德國戰敗,《凡爾賽條約》允許德國保留一啲老式戰列艦用於沿海防禦,其中便包括四艘德國級艦只。
德國號於1920-1922年間拆解,但其余姊妹艦都喺1920年代中期完成咗現代化改造並恢復入役。佢哋嘅運用與戰前時期類似,包括海外訓練巡航同廣泛嘅艦隊演習。漢諾威號於1931年退役,本打算改造成一艘靶艦,但從未實現。佢最終於1944-1946年間拆解。西裏西亞號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於成個1930年代都喺國家海軍同其後嘅戰爭海軍擔任訓練職能。呢兩艘艦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只參與咗有限嘅行動,包括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期間炮擊波蘭軍隊,以及1940年4月嘅佔領丹麥同入侵挪威。臨近戰爭結束時,兩艦均告沉沒。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註",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註"/>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