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蔽效應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掩蔽效應係指聽覺系統對一種聲音嘅感知俾第種聲所阻礙嘅現象。[1] 喺頻域上嘅聽覺掩蔽效應一般被話成「同時掩蔽」或「頻域掩蔽」,喺時域上嘅掩蔽被話成「時域掩蔽」或「非同時掩蔽」。
同時掩蔽[編輯]
一種聲俾第種同時發出嘅聲所掩蓋,嗌同時掩蔽。
例:喺1kHz頻率上發出嘅聲強較大嘅聲,可能會將喺1.1kHz頻率上聲強較細嘅聲掩蓋。同樣喺440Hz和450Hz上分別先後發出嘅兩種聲可以被清楚分出,不過佢哋同時發出時會變到好難識咪。
時域掩蔽[編輯]
時域掩蔽發生喺時間上相鄰嘅聲音之間。若果噪音喺就快聽到嘅聲之前,嗌超前掩蔽;噪音喺聽到嘅聲之後出現,嗌滯後掩蔽。一般嚟講,超前掩蔽很短,只有5~20ms,而滯後掩蔽可以持續50~200ms。[2]
攷[編輯]
- ↑ Gelfand, SA (2004) Hearing-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coustics 4th Ed. New York, Marcel Dekker
- ↑ 林福宗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多媒體技術12.1.3 掩蔽效應". 原著喺2020年6月30號歸檔. 喺2020年6月30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