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
閱讀設定
(由水災跳轉過嚟)
水浸,或者叫做水浸街、普通話叫內澇,係指城市裏便由於雨水唔能夠好快咁通過排水系統排晒造成嘅積水災害。
點解會發生
[編輯]- 水域被攞嚟起嘢
- 排水系統唔完善
- 有啲城市嘅排水系統比較落後,抑或維修不善,導致水浸。
- 城市地面硬化
- 管理缺失
- 政府部門注重「形象工程」而唔理冚喺地底嘅排水系統,導致水浸問題解決唔到。
案例
[編輯]- 廣東話童謠有句「落大雨,水浸街……」,反映出廣州城自古就有水浸嘅問題。[2]
- 2008年6月12-13號,深圳6·13特大暴雨導致深圳市區大面積水浸,水浸點有1000幾個咁多,死咗6個人。
- 2010年5月7號,廣州市落罕見暴雨,幾乎全城浸晒[3],死咗6個人[4],浸壞咗成1.8萬架車[5]。跟住好快,9日、14號嘅暴雨又接踵而至,造成唔同程度水浸。呢次水浸後,中國中央政府先注意到城市水浸問題嘅有幾嚴重。
- 2012年7月21號,北京市落咗場特大暴雨,死咗79人,經濟損失116.4億人民幣。
危害
[編輯]- 塞車:水浸導致有啲地區路面浸咗,汽車困喺裏面。
- 汽車報廢:汽車如果俾水浸過車頂,維修費可能仲高過買新車,保險公司亦都要賠好多錢畀車主[6]。另外,車輛喺水浸時千祈唔好撻車,唔係嘅話可能導致發動機直接報廢,兼且喺咁嘅情況下就算買咗涉水險,亦隨時冇得賠。[7]
- 人員傷亡:水浸嚴重時,被困人員有浸死嘅危險。
- 經濟損失
治理
[編輯]- 青島:青島被中國網民[邊個? ]視為國內「唯一唔會俾水浸嘅城市」,佢嘅排水系統由德國人設計。地下排水設施主要有兩種形式:地下係管道同暗渠,地面係明渠。排水系統一共起咗12個,相互獨立又連埋一齊。暗渠總長度為5464米,全部埋喺地下2米,直徑最粗半米,細嘅好似手腕咁粗;管道就係用燒製的陶瓷管,每截2米左右,帶螺絲口。管道接口麻紗外面臘青封口,一般多數係一米半到2米長嘅短管,方便檢修。明渠同暗渠,每隔50米就修挖隧道,用雨篦分流,阻住雨水沖落嚟嘅泥沙。[8]
- 香港:1980年前,香港耐唔耐就有因颱風引發嘅水浸造成人員傷亡嘅事件發生。1994年起,香港開始確定全港嘅積水點,並推進排水系統嘅設計同建設。到2010年,清除咗嚴重水浸黑點,排水幹渠系統能抵禦200年一遇嘅暴雨[9][10]。
- 廣州:2010年5月嘅特大暴雨暴露出廣州排水仲用緊前蘇聯模式嘅問題,此後廣州市政府開始重視水患治理,市水務局話會起二級雨水強排系統,結束雨水重力自排歷史[11]。2013年,廣州準備起東濠涌深隧嚟解決排水問題,但爭議好大[12]。
參考
[編輯]- ↑ 〈水浸广州:遭殃的为什么是新城〉。华夏时报。2010-05-21。
- ↑ 〈落雨大水浸街要小心沙井盖〉。羊城晚报。2013-03-29。原著喺2013-04-01歸檔。
- ↑ 〈广州"水浸街"再反思:暴雨击中城市软肋〉。人民网。2010-05-14。
- ↑ 〈35个被淹车库 24个在天河〉。信息时报。2010-05-12。原著喺2013-09-15歸檔。
- ↑ 〈广东1.8万辆"水浸车"保险怎么赔〉。人民网。2010-05-20。
- ↑ 〈月底前车行代索赔没顶车赔车身价〉。广州日报。2010-05-12。原著喺2016-03-04歸檔。
- ↑ 〈水浸车强打火保险公司不赔〉。中国网。2013-05-09。原著喺2020-12-02歸檔。喺2019-07-10搵到。
- ↑ 〈下水道,一个城市"良心"的拷问〉。广州日报。2014-06-25。原著喺2014-06-25歸檔。
- ↑ 《內澇之困》。2013年8月。
- ↑ 〈香港解决极端天气有预案应对 值得内地城市借鉴〉。中国新闻网。2012-07-24。
- ↑ 〈严重水浸点将建强排泵站〉。南方日报。2010-05-20。
{{cite news}}
: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 ↑ 〈东濠涌深隧,再论证几年又何妨?〉。新快报。2013-09-06。
{{cite news}}
: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