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瀕臨絕種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瀕危物種跳轉過嚟)
東北虎係瀕臨絕種動物

瀕臨絕種係指物種絕種危機,瀕臨絕種嘅物種叫瀕危物種英文endangered species,簡稱 EN),原因可以係天然或者人為嘅,包括棲息地減少、偷獵入侵物種同埋氣候變化等嘅因素都可以引致物種瀕危。人類活動係好多生物變成瀕危嘅主因[1][2]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嘅紅色名錄列出咗好多物種嘅全球保育狀況,仲有其他機構會評估特定地區內嘅物種狀況。好多國家都有法例去保護依賴保育嘅物種,例如禁止獵捕、限制土地開發,又或者設立保護區。有啲瀕危物種更加係廣泛保育工作嘅目標,好似人工繁殖同埋棲息地修復咁。

人類活動係導致某啲物種變成瀕危嘅一個重要原因。

瀕危指標

[編輯]
1956年嘅賽馬湖環斑海豹相片。呢種海豹淨係住喺芬蘭嘅賽馬湖,係全世界最瀕危嘅海豹之一,總數得大概400隻。[3]
内文:瀕危指標

一種物種嘅保育狀況反映咗佢將來絕種嘅可能性。評估一種物種嘅狀況時,要考慮好多因素,例如仲有幾多隻、成個種群嘅數量喺一段時間內係增加定係減少、繁殖成功率,又或者已知嘅威脅等。全世界最著名嘅保育狀況列表同排名系統就係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嘅《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估計全世界超過一半嘅物種面臨絕種風險,但係要準確劃分「瀕危」、「稀有」定係「局部絕種」呢啲類別好多時都好難,因為大部分物種都冇乜數據。喺世界海洋度尤其係咁,有啲瀕危物種可能幾十年都冇人見過,到絕種咗都冇人知。

喺國際層面,已經有195個國家簽署咗一份協議,承諾制定「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去保護瀕危同其他受威脅嘅物種。喺美國,呢啲計劃通常叫做「物種復育計劃」。

氣候變化

[編輯]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強調,地球正以過去一萬年以嚟最快嘅速度升溫,迫使物種要適應新嘅氣候模式,例如降雨量嘅變化同埋更長、更熱嘅夏季。舉個例,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強調要透過科學研究、模型預測同埋保育行動,去了解同減輕氣候變化對物種嘅影響。呢包括評估物種嘅現況、佢哋嘅基因變異,以及環境變化可能點樣影響佢哋嘅生存。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報告指出,因為人類活動而導致嘅大約1°C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已經對物種造成嚴重影響,包括數量、基因構成、行為同埋生存能力嘅改變。IUCN強調制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嘅環境政策嘅重要性,以減輕氣候變化對物種嘅影響。IUCN紅色名錄同埋評估物種對氣候變化脆弱程度嘅指引,對保育工作嚟講好重要。

圖片顯示咗氣候變化引致嘅眾多魚類死亡事件之一(呢張相係羅非魚)。

除此之外,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物種喺佢哋以前蓬勃生長嘅地方減少,因為佢哋被迫遷徙,甚至因為惡劣嘅環境條件、入侵物種同埋棲息地分裂而絕種。WWF引用嘅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唔採取行動,六分之一嘅物種會因為氣候變化而面臨絕種風險。物種為咗應對氣候變化而改變佢哋嘅分佈範圍,尋找新嘅或者縮小咗嘅棲息地,呢個現象就清楚展示咗全球暖化對生物多樣性嘅直接影響。另一個主要嘅憂慮係大氣中過多嘅二氧化碳導致海洋酸化加劇。呢種情況令海洋變得酸性,為魚類、植物同埋其他關鍵物種如珊瑚礁創造咗一個不適合生存嘅環境。

例如帝王企鵝,佢哋依賴南極海冰嚟繁殖、棲息同覓食。冰層融化對佢哋嘅生存構成直接威脅。同樣,適應咗高山山頂生活嘅雷尼爾山白尾雷鳥,因為氣候變化影響咗降雪模式同埋令氣溫上升,而面臨棲息地流失嘅威脅。

另一個例子就係加州嘅索爾頓海。呢個地區係好多瀕危同受關注物種,以及好多候鳥嘅重要棲息地。由於氣候變化同埋周邊平原農業嘅發展,引致環境變化,令呢個生態系統受到幾乎無法修復嘅破壞。溫度上升導致大規模蒸發,令到個海變得更加鹹,仲暴露出更多嘅乾涸湖床。呢唔單止破壞咗空氣質素,仲引起大規模魚類死亡,就好似下面張相顯示嘅咁。呢種情況令到呢個生態系統變得唔適合依賴佢嘅雀仔同瀕危物種生存。

物種保育

[編輯]
,亞洲最瀕危嘅頂級捕食者,正處於滅絕邊緣。

人工繁殖

[編輯]
内文: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係指喺人為控制嘅環境中,例如野生動物保護區、動物園同其他保育設施等受限制嘅環境裏面,繁殖稀有或瀕危物種嘅過程。人工繁殖嘅目的係要拯救物種免於滅絕,穩定物種嘅數量,令佢唔會消失。

呢種技術對好多物種嚟講都已經用咗好耐,可能最早嘅人工繁殖例子可以追溯到歐洲同亞洲統治者嘅動物園,例如麋鹿。不過,對於一啲高度流動嘅物種,好似某啲候鳥(例如鶴)同魚類(例如),人工繁殖技術通常好難實施。另外,如果人工繁殖嘅種群太細,可能會因為基因庫縮細而導致近親繁殖,降低抵抗力。

根據《瀕危物種法案》,「瀕危」同「受威脅」嘅關係

1981年,美國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AZA)制定咗一個「物種生存計劃」(SSP),透過人工繁殖嚟幫助保護特定嘅瀕危同受威脅物種。AZA有超過450個SSP計劃,由分類顧問小組制定,涵蓋咗一啲瀕危物種,目標係管理種群同為多樣化同健康嘅種群提供繁殖建議。呢啲計劃通常係最後嘅努力。SSP計劃定期參與物種恢復、野生動物疾病爆發嘅獸醫護理,同一啲其他野生動物保育工作。AZA嘅物種生存計劃仲有繁殖同轉移計劃,喺AZA認證嘅動物園同水族館內外都有。部分參與SSP計劃嘅動物包括大熊貓、低地大猩猩同加州禿鷲。

私人養殖

[編輯]

雖然偷獵大大減少咗瀕危動物嘅數量,但合法嘅、以營利為目的嘅私人養殖卻相反。呢種方法大大增加咗南部黑犀牛同南部白犀牛嘅數量。IUCN嘅科學主任Richard Emslie就呢啲計劃話:「而家動物主要係私人擁有,執法變得容易好多...我哋能夠將當地社區納入保育計劃。而家有越嚟越強嘅經濟誘因去照顧犀牛,而唔係單純偷獵:可以搞生態旅遊或者賣犀牛賺錢。所以好多主人都會好好保護佢哋。私人界別對我哋嘅工作起到關鍵作用。」

保育專家認為,中國嘅龜類養殖對中國同東南亞嘅野生龜類種群(當中好多都係瀕危物種)嘅影響「仲未完全理解」。雖然佢哋讚揚市場上野生捕獲嘅龜逐漸被養殖龜取代——「可見」貿易中養殖個體嘅比例由2000年嘅約30%增加到2007年嘅約70% ——但佢哋擔心好多野生動物被捕捉嚟為養殖戶提供種源。保育專家Peter Paul van Dijk指出,龜類養殖戶經常認為野外捕獲嘅動物係更好嘅種源。因此,龜類養殖戶可能會尋找同捕捉一啲瀕危龜類物種嘅最後幾隻野生標本。

2015年,澳洲嘅研究人員成功誘導南方藍鰭吞拿魚喺陸地水箱中繁殖,提高咗魚類養殖可能拯救呢個物種免受過度捕撈嘅可能性。

成功案例

[編輯]
  • 夏威夷僧海豹康復:夏威夷僧海豹係世界上最瀕危嘅海豹物種之一。保育計劃集中喺緩解人類同海豹之間嘅衝突、康復受傷嘅海豹,同埋廣泛監測以確保佢哋嘅生存。呢啲努力令到佢哋嘅數量逐漸增加。美國白頭海鵰嘅恢復:由於殺蟲劑使用同棲息地破壞,1963年美國本土只剩低417對已知嘅築巢對,曾經瀕臨絕種。到咗2020年,築巢對數量激增到71,400對。多得棲息地保護、法律保護同禁止使用DDT嘅努力,白頭海鵰已經喺受威脅同瀕危物種名單中除名。
  • 灰狼嘅反彈:1995年同1996年,31隻來自加拿大西部嘅灰狼被重新安置到黃石公園,佢哋喺野外釋放之前暫時放喺適應圍欄入面。呢個小心嘅重新引入計劃旨在恢復生態系統中嘅一個關鍵捕食者,對公園嘅野生動物動態產生咗深遠影響。雖然喺20世紀初期,灰狼喺美國本土48州幾乎絕跡,但重新引入同保護措施令佢哋嘅數量顯著回升。到咗2017年,灰狼喺蒙大拿州、愛達荷州同懷俄明州已經除咗名,表示佢哋喺呢啲地區已經恢復到唔再被認為係瀕危。
  • 海峽群島狐嘅恢復:由1999年開始,海峽群島國家公園為島狐啟動咗一個雄心勃勃嘅恢復計劃,包括幾個關鍵策略:人工繁殖同重新引入、移除掠食性金鵰、重新建立白頭海鵰種群,同埋根除非本地有蹄類動物。美國內政部正式認定呢個恢復計劃係美國《瀕危物種法案》列出嘅哺乳動物中最快嘅一個,並喺2016年宣布將三個島狐亞種除名。呢個恢復過程,由1990年代後期嘅瀕臨絕種到2010年代中期嘅強大種群,突顯咗合作驅動嘅保育力量。

參考資料

[編輯]
  1. "Giant Panda WWF". 喺19 September 2022搵到.
  2. "Grey Long-Eared Bat Mammal Society". 喺19 September 2022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3. "Saimaa Ringed Seal". 原先內容歸檔喺25 December 2018. 喺22 December 2018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