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弗列·希治閣
亞弗列·希治閣 | |
---|---|
姓名原文 | Alfred Hitchcock |
出生日 | 1899年8月13號 |
出生地 | Leytonstone |
本名 | Alfred Joseph Hitchcock |
死亡日 | 1980年4月29號 (80歲) |
死亡地 | Bel Air |
死因 | 腎衰竭 |
國籍 | 英國、美國、大不列顛愛爾蘭聯合王國 |
母語 | 英文 |
識嘅語言 | 德文、英文 |
信奉 | 天主敎 |
母校 | 倫敦大學、Tower Hamlets College、Salesian College |
職業 | 電影導演、編劇、電影製片、電影剪接師、television producer、電影演員、television director、cinematographer、導演、producer、演員 |
風格 | 驚慄電影、恐怖片、默片、劇情片、psychological horror film、黑色電影、推理電影、冒險電影、natural horror film、psychological thriller film、crime drama film、crime thriller film、動作電影、奇幻片 |
名作 | 奪魄驚魂、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烽火鴛鴦、女間諜失踪案、國防大秘密、Saboteur、衝出鐵幕、觸目驚心、迷魂記、The Birds、Suspicion、電話情殺案、Rear Window、奪命狂兇、辣手摧花、諜網情鴛、奪魄索、Strangers on a Train、含冤記、慾海驚魂、懺情恨、戰海驚魂、Mr. & Mrs. Smith、諜魄、奇案、Spellbound、The Trouble with Harry、To Catch a Thief、神秘賊美人、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配偶 | Alma Reville |
仔女 | Pat Hitchcock |
阿爸 | William Hitchcock |
[改維基數據] | |
亞弗列·希治閣,簡稱希治閣爵士或KBE(英文: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號—1980年4月29號)原籍英國,係一個世界聞名嘅電影導演,唔單止有好多膾炙人口嘅名片傳世,對電影工業都有好深刻嘅的影響。佢拍恐怖懸疑片特別叻,不嬲有「緊張大師」(或者「懸念大師」)之稱。
亞弗列·希治閣喺英國拍咗好多默片同埋有聲片,之後佢去咗美國荷里活發展,重喺1956年入咗美國籍,但係重保留住本身嘅英國國籍。
喺長達60年嘅藝術生涯入便,希治閣一共拍咗超過50部電影。
傳記
[編輯]亞弗列·希治閣1899年8月13號喺英國倫敦一個天主教屋企出世,係屋企第二個囝。
因為佢對電影嘅貢獻,1980年新年佢畀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頒授KBE勳銜,做咗爵士。雖然佢喺1956年攞到美國國籍,但係重有資格用爵士嘅稱號,因為佢保留咗佢嘅英國國籍。點知希治閣喺受封四個月之後嘅4月29號喺美國洛杉磯屋企因為腎功能衰竭過咗身,嚟唔切參加正式嘅封爵儀式。佢享年80歲,臨去嗰時佢老婆同個囡都陪住喺佢身邊。
功績
[編輯]獎項同榮譽
[編輯]希區考克喺1960年2月8號俾人請入荷里活星光大道,佢獲得兩粒星:一粒係電視方面嘅,第二粒就係電影方面嘅。[1]喺1978年,約翰·羅素·泰勒形容佢係「世界上最廣為人知嘅人」同埋「一個普通嘅英國中產階級人,只不過佢正好係個藝術天才」。[2] 2002年,《電影製作人》雜誌將佢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嘅導演。[3] 而喺2007年,《每日電訊報》嘅評論家投票將佢評為英國最偉大嘅導演。[4]
報紙嘅電影評論家大衛·格里頓寫道:「希區考克無疑係呢啲島嶼出產嘅最偉大電影人,佢塑造現代電影嘅影響力遠超任何其他導演,冇佢嘅話,現代電影會完全唔同。佢嘅天賦係講故仔,殘忍咁保留關鍵資訊(無論係對佢嘅角色定係對觀眾),同埋以無人能及嘅方式挑動觀眾嘅情緒。」[5]
喺1992年,《視與聽》嘅評論家投票將希區考克排喺「史上十大導演」第四位。[6] 喺2002年,喺《視與聽》嘅「史上最偉大導演」排名中,希區考克喺評論家榜單中排第二,[7] 喺導演榜單中排第五。[8] 希區考克喺日本電影雜誌《キネマ旬報》舉辦嘅投票中被選為「20世紀最偉大導演」。1996年,《娛樂周刊》將希區考克排喺「50大導演」榜首。[9][10]
喺2005年,希區考克喺《帝國》雜誌嘅「史上40大最偉大導演」榜單中排第二。[9] 2007年,《全電影》雜誌將希區考克排喺「史上100大最偉大電影導演」榜首。[11]
佢贏得過兩個金球獎、八個月桂冠獎,同埋五個終身成就獎,包括1971年首次頒發嘅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院士獎,[12] 同埋1979年嘅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13] 佢五次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蝴蝶夢》獲提名十一項奧斯卡,最後贏得1940年嘅奧斯卡最佳影片;另一部希區考克嘅電影《外國記者》同年都獲得提名。[14] 到2021年為止,佢有九部電影俾美國國家電影登記簿選中保存:《蝴蝶夢》(1940年;2018年入選)、《黑影疑雲》(1943年;1991年入選)、《名錶情緣》(1946年;2006年入選)、《火車怪客》(1951年;2021年入選)、《後窗》(1954年;1997年入選)、《迷魂記》(1958年;1989年入選)、《西北西》(1959年;1995年入選)、《觸目驚心》(1960年;1992年入選)同埋《鳥》(1963年;2016年入選)。[15]
2001年,華咸森林倫敦自治市委託製作咗一系列17幅描述希區考克生平同作品嘅馬賽克,呢啲作品而家放喺倫敦地鐵嘅雷頓斯通站。[16] 2012年,希區考克俾藝術家彼得·布萊克爵士(披頭四嘅《佐治的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專輯封面嘅設計者)揀選,同其他英國文化名人一齊出現喺一個新版嘅封面上。同年,佢仲喺BBC第四台一個叫《新伊莉莎白時代》嘅系列節目中出現,被形容為「喺伊莉莎白二世統治期間,佢嘅行為對呢啲島嶼上嘅生活產生咗重大影響,並且塑造咗呢個時代嘅特徵」。[17]
2013年6月,九部修復嘅希區考克早期無聲電影,包括《享樂花園》(1925年),喺布魯克林音樂學院嘅哈維劇院放映;呢個叫做「希區考克九部曲」嘅巡迴展覽係由英國電影協會策劃嘅。[18]
檔案
[編輯]阿佛烈·希區考克收藏館喺加州荷里活嘅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電影檔案館。佢啲收藏包括佢嘅家庭錄像、喺《勒索》(1929年)同《瘋狂》(1972年)拍攝現場拍攝嘅16毫米電影,仲有最早期嘅希區考克彩色影像。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電影檔案館保存咗好多佢嘅家庭錄像。[19] 1984年,帕特·希區考克將佢老豆嘅文件捐贈俾學院嘅瑪格麗特·赫里克圖書館。[20][21] 喺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嘅哈里·蘭塞姆人文研究中心收藏嘅大衛·O·塞爾茨尼克同埋歐尼斯特·利曼檔案,包含咗好多有關希區考克製作《女魔頭》、《蝴蝶夢》、《疑惑》、《西北西》同《家庭密謀》嘅資料。[22]
影視作品
[編輯]電影
[編輯]- 1976年《大巧局》 (Family Plot)
- 1972年《狂凶記》(Frenzy)
- 1969年《黃寶石》(Topaz)
- 1966年《衝破鐵幕》(Torn Curtain)
- 1964年《艷賊》(Marnie)
- 1963年《鳥》(The Birds)
- 1960年《驚魂記》(Psycho)
- 1959年《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
- 1958年《迷魂記》(Vertigo)
- 1956年《伸冤記》(The Wrong Man)
- 1956年《擒凶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1955年《怪屍案》(The Trouble with Harry)
- 1955年《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
- 1954年《後窗》(Rear Window)
- 1954年《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
- 1953年《懺情記》(I Confess)
- 1951年《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 1950年《慾海驚魂》(Stage Fright)
- 1949年《風流夜合花》(Under Capricorn)
- 1948年《奪魂索》(Rope)
- 1947年《淒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
- 1946年《美人計》(Notorious)
- 1945年《意亂情迷》(Spellbound)
- 1944年《Aventure malgache》(紀錄片)
- 1944年《祝您旅途愉快》(Bon voyage)(紀錄片)
- 1944年《救生艇》(Lifeboat)
- 1943年《辣手摧花》(Shadow of a Doubt)
- 1942年《海角驚魂》(Saboteur)
- 1941年《深閨疑雲》(Suspicion)
- 1941年《諜網情深》(Mr. & Mrs. Smith)
- 1940年《海外特派員 》(Foreign Correspondent)
- 1940年《蝴蝶夢》(Rebecca)-攞咗第13屆奥斯卡最佳影片同埋和最佳攝影獎
- 1939年《牙買加旅店》(Jamaica Inn)
- 1938年《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
- 1937年《年少無知》(Young and Innocent)
- 1936年《間諜》(Secret Agent)
- 1935年《三十九級臺階》(The 39 Steps) 又譯《三十九階》或者《國防大機密》
- 1934年《擒兇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1933年《維也納的華爾滋》(Waltzes from Vienna)
- 1932年《第十七號》(Number Seventeen)
- 1932年《奇怪富翁》(Rich and Strange)
- 1931年《The Skin Game》
- 1930年《Elstree Calling》
- 1930年《朱諾與佩考克》(Juno and the Paycock)
- 1930年《瑪麗》(Mary)
- 1930年《謀殺》(Murder!)
- 1929年《敲詐》(Blackmail)
- 1929年《Sound Test for Blackmail》
- 1929年《男人島的男人》(The Manxman)
- 1928年《香檳》(Champagne)
- 1928年《農家婦》(The Farmer's Wife)
- 1927年《下坡路》(Downhill)
- 1927年《放浪》(Easy Virtue) 又譯《水性楊花》
- 1927年《手環》(The Ring)
- 1926年《房客》(The Lodger)
- 1926年《山鷹》(The Mountain Eagle)
- 1926年《歡樂園》(The Pleasure Garden)
- 1923年《無秘密的丈夫》(Always Tell Your Wife)
- 1922年《第十三號》(Number 13) 又譯《皮博迪夫人》
電視
[編輯]- 1962年《The Alfred Hitchcock Hour》
- 1959年《Startime》
- 1957年《Suspicion》
- 1955年《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出面網頁
[編輯]- 亞弗列·希治閣喺互聯網電影資料庫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魁北克國家圖書檔案館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BIBSYS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加泰圖書館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分面應用主題詞表識別碼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虛擬國際權威檔案識別碼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TV.com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TMDb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ISzDb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Metacritic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MYmovies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Quora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爛番茄嘅資料
- 亞弗列·希治閣喺Freebase嘅資料
- ↑ "Alfred Hitchcock". Hollywood Walk of Fame. 原先內容歸檔喺28 October 2016. 喺16 December 2016搵到.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Ebert2Jan1980
嘅參照 - ↑ Wood, Jennifer M. (6 July 2002). "The 25 Most Influential Directors of All Time". MovieMaker. 原著喺29 April 2017歸檔. 喺22 August 2017搵到.
- ↑ Wicks, Kevin. "Telegraph's Top 21 British Directors of All-Time". BBC America. 原先內容歸檔喺9 July 2021. 喺7 July 2021搵到.
- ↑ Avedon, Richard (14 April 2007). "The top 21 British directors of all time". The Daily Telegraph. 原先內容歸檔喺28 March 2016. 喺5 April 2018搵到.
- ↑ "Sight and Sound Poll 1992: Critic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原著喺18 June 2015歸檔. 喺29 May 2009搵到.
- ↑ "BFI | Sight & Sound | Top Ten Poll 2002 – The Critics' Top Ten Directors". 3 March 2016. 原著喺3 March 2016歸檔.
- ↑ "BFI | Sight & Sound | Top Ten Poll 2002 – The Directors' Top Ten Directors". 13 October 2018. 原著喺13 October 2018歸檔.
- ↑ 9.0 9.1 "Greatest Film Directors and Their Best Films". Filmsite.org. 原著喺19 April 2015歸檔. 喺19 April 2009搵到.
- ↑ "Greatest Film Directors". filmsite.org. 原先內容歸檔喺5 September 2019. 喺6 July 2021搵到.
- ↑ "The Greatest Directors Ever by Total Film Magazine". Filmsite.org. 原著喺2 July 2014歸檔. 喺19 April 2009搵到.
- ↑ "1971 Film Fellowship | BAFTA Awards". awards.bafta.org. 原先內容歸檔喺3 February 2018. 喺2 February 2018搵到.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Todd30April1980
嘅參照 - ↑ "The 13th Academy Awards (1941)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2. 原先內容歸檔喺3 March 2012. 喺21 June 2012搵到.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loc
嘅參照 - ↑ "Leytonstone's Alfred Hitchcock mosaics". CNN. 喺10 May 2024搵到.
- ↑ Davies, Caroline (4 October 2016). "New faces on Sgt Pepper album cover for artist Peter Blake's 80th birthday". The Guardian. 原先內容歸檔喺5 November 2016. 喺5 November 2016搵到.
"The New Elizabethans – Alfred Hitchcock". BBC. 原先內容歸檔喺25 November 2012. 喺24 August 2017搵到.
- ↑ Kehr, Dave (23 June 2013). "Hitchcock, Finding His Voice in Silents". The New York Times. 原先內容歸檔喺9 November 2017. 喺2 November 2017搵到.
- ↑ "Preserved Projects". Academy Film Archive. 原先內容歸檔喺3 October 2021. 喺18 September 2020搵到.
- ↑ "Hitchcock Treasure". Singapore Monitor. 28 November 1984. p. 20.
- ↑ "Alfred Hitchcock Collection". Academy Film Archive. 5 September 2014. 原先內容歸檔喺2 July 2016. 喺30 June 2016搵到.
- ↑ "Film". Harry Ransom Cent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原先內容歸檔喺10 August 2017. 喺17 August 2017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