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馬丁·海德格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海德格跳轉過嚟)
Martin Heidegger (1960)
The Mesmerhaus in Meßkirch, where Heidegger grew up
Martin Heidegger´s grave in Meßkirch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號1976年5月26號)係個德國哲學家,研究過亞里士多德嘅著作,代表作有1927年嘅《存在與時間》(de:Sein und Zeit),係存在主義哲學嘅一個代表。

1933年4月,海德格被選為校長,喺弗賴堡大學任職,因為佢喺任內加入並支持納粹黨,受到廣泛批評。二戰之後,海德格被弗賴堡大學解僱,並喺非納粹化聽證會之後被禁止教學。有關馬丁·海德格與納粹主義嘅關係一直存在爭議。

喺海德格嘅第一本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1927年)入面,佢引入咗此在呢個詞,嚟表示人類擁有嘅存在類型。海德格認為此在已經擁有一個「前本體論」同具體嘅理解,呢種理解塑造咗佢嘅生活方式,佢用「在世界中存在」呢個統一結構去分析呢種理解。海德格通過呢個分析嚟探討「存在嘅意義」呢個問題,即係探討點解各個存在可以作為其特定嘅存在顯現出嚟。換句話講,海德格嘅「存在嘅問題」係關注咩使得存在變得可以理解。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海德格喺梅斯基爾希成長嘅教區司事屋

海德格喺1889年9月26日出世喺巴登鄉下嘅梅斯基爾希。佢老豆約翰娜(Johanna Kempf)同佢阿媽弗里德里希·海德格(Friedrich Heidegger)係教堂嘅教區司事,細個嘅馬丁就係喺羅馬天主教嘅環境下大。[1]

1903年,海德格開始接受神職培訓。1909年入讀耶穌會修院,但因為心臟有問題,幾個星期之後就畀人踢走咗。喺呢段時間,佢首次接觸到布倫塔諾嘅著作。之後佢去咗弗萊堡大學讀神學同經院哲學[1]

1911年,佢放棄咗神職培訓,轉而研究近代哲學,特別係胡塞爾嘅《邏輯研究》。1914年,佢以一篇關於心理主義嘅論文《心理主義中嘅判斷學說:對邏輯嘅批判理論貢獻》畢業。翌年,佢完成咗關於鄧斯·司各脫教授資格論文,由新康德主義海因里希·李凱爾特指導,並受到胡塞爾嘅現象學影響。[2][1][3] 呢個論文嘅標題已經翻譯成好多種語言,英文版叫做《鄧斯·司各脫嘅範疇同意義學說》。[4]

佢喺1916年6月23號嘗試爭取弗萊堡大學嘅(天主教)哲學職位,但儘管有Template:Interlanguage link multi嘅支持都失敗咗。[5] 之後佢先係做咗個冇薪水嘅私講師,然後喺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年入咗伍。佢嘅服役時間係喺戰爭嘅最後十個月,大部分時間都喺西線嘅氣象部門度過,因為畀人認為佢唔適合打仗。[6][1]

1917年3月21號,海德格同埋埃爾弗里德·佩特里(Elfride Petri)結婚,先係由佢朋友Template:Interlanguage link multi主持天主教儀式,一個星期之後再喺佢老婆父母面前舉行新教儀式。[7] 佢哋第一個仔約爾格(Jörg)喺1919年出世。[8] 之後埃爾弗里德喺1920年8月生咗Template:Interlanguage link multi。海德格知道自己唔係赫爾曼嘅親生老豆,但都將佢當親生仔咁養大。赫爾曼嘅親生老豆係家庭朋友同醫生弗里德爾·凱撒(Friedel Caesar),佢仲成為咗赫爾曼嘅契爺。赫爾曼喺14歲嗰陣先知道呢件事;佢大個咗之後成為咗一個歷史學家,之後仲做咗海德格遺囑嘅執行人。[9]

喺結婚嗰年,海德格開始同佢老婆嘅朋友伊麗莎白·布洛赫曼通信,呢個通信持續咗幾十年。佢哋封信由一開始已經有啲曖昧,可以肯定佢哋喺1929年夏天有過戀愛關係。[10] 布洛赫曼係猶太人,呢件事就令人對海德格之後加入納粹黨嘅事產生疑問。[11]

由1919年到1923年,海德格喺弗萊堡大學教書。[a]Template:Full citation needed 喺呢段時間,佢仲成為咗胡塞爾嘅助手,胡塞爾由1916年開始喺度做教授。[1]

馬爾堡

[編輯]

1923年,海德格獲選為馬爾堡大學哲學系嘅特聘教授。佢喺嗰度嘅同事包括魯道夫·布爾特曼尼古拉·哈特曼保羅·蒂利希保羅·納托普[12] 海德格喺馬爾堡嘅學生包括伽達默漢娜·阿倫特卡爾·勒維特格哈德·克呂格爾李奧·施特勞斯雅各布·克萊因京特·安德斯漢斯·約納斯。跟隨亞里士多德嘅腳步,佢喺講座裡面開始發展佢哲學嘅主要主題:存在意義嘅問題。佢將主體概念擴展到歷史同具體存在嘅維度,佢發現呢啲概念喺大數聖保祿希波的奧古斯丁馬丁·路德索倫·克爾凱郭爾等基督教思想家嘅作品中已經有先例。佢仲讀咗威廉·狄爾泰、胡塞爾、馬克斯·舍勒弗里德里希·尼采嘅作品。[13]

1925年,35歲嘅海德格同當時19歲嘅學生漢娜·阿倫特開始咗一段四年嘅戀愛關係。同布洛赫曼一樣,阿倫特都係猶太人。海德格同阿倫特同意將呢段關係嘅細節保密,保存佢哋嘅信件,但唔公開。[14][15] 直到1995年,埃爾茲比塔·埃廷格取得咗呢啲密封信件嘅存取權,呢段關係先廣為人知。不過,喺海德格1933年當選弗萊堡大學校長之後,阿倫特因為同海德格有關係而受到批評。

1927年,海德格出版咗佢嘅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佢主要係想取得正教授嘅資格。[1] 但呢本書做到嘅,遠遠超過咗呢個目標:佢將海德格提升到「國際知識界關注嘅地位」。[13]

弗萊堡

[編輯]

1928年,當胡塞爾退休做哲學教授嗰陣,海德格接受咗弗萊堡大學嘅邀請做佢嘅繼任者,儘管馬爾堡都有挽留佢。佢1929年就職講座嘅題目係「咩係形而上學?」喺呢一年,佢仲出版咗《康德同形而上學嘅問題》。[1]

海德格之後一直留喺弗萊堡,直到佢過身為止,拒絕咗之後嘅其他邀請,包括柏林洪堡大學嘅邀請。佢喺弗萊堡嘅學生包括漢娜·阿倫特、京特·安德斯漢斯·約納斯卡爾·勒維特查爾斯·馬利克赫伯特·馬爾庫塞恩斯特·諾爾特[16][17] 伊曼紐爾·列維納斯1928年喺弗萊堡期間聽過佢嘅講座,揚·帕托奇卡喺1933年都聽過;特別係帕托奇卡受到佢深遠嘅影響。[18][19]

1933年4月21日,海德格當選大學校長,5月1日加入納粹黨,呢個時候距離希特拉被任命為總理只係三個月。[20][1] 喺佢做校長嘅期間,佢係一個熱心嘅黨員。[21][22] 關於佢嘅哲學同佢對納粹主義嘅政治效忠之間嘅關係,仲有爭議。[23] 佢想將自己定位為黨嘅哲學家,但係佢嘅作品抽象程度太高,加上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嘅反對(佢自己都想做呢個角色),限制咗海德格嘅角色。根據歷史學家嘅說法,佢辭去校長職位,更多係因為佢做行政工作感到挫折,而唔係因為對納粹有任何原則上嘅反對。[24] 喺5月27日佢就職校長嘅演講中,佢表達咗對德國革命嘅支持,喺同年嘅一篇文章同一次對學生嘅演講中,佢都表示支持阿道夫·希特拉。[25] 1933年11月,海德格簽署咗《德國大學同高等學校教授對阿道夫·希特拉同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嘅效忠誓言》。海德格喺1934年4月辭去校長職務,但一直到1945年都係納粹黨嘅成員,儘管納粹最後阻止咗佢出版作品。[26]

1935年,佢發表咗《藝術作品嘅本源》嘅演講。第二年,佢喺羅馬發表咗佢第一個關於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嘅講座。喺1936年至1937年間,海德格寫咗一啲評論家認為係佢第二部最重要嘅作品《對哲學嘅貢獻》;不過,呢本書直到1989年,即係佢死後13年先出版。[13]

由1936年到1940年,海德格喺弗萊堡發表咗一系列關於弗里德里希·尼采嘅講座,呢啲講座提供咗好多原始材料,之後都融入咗佢喺呢段時間更加成熟嘅作品同思想入面。呢啲講座喺1961年以出版形式出現。呢個時期都標誌住佢開始對「技術嘅本質」產生興趣。[1]

1944年秋天,海德格被徵召入伍加入「人民突擊隊」,被派去喺萊茵河沿岸挖反坦克戰壕。[27]

戰後

[編輯]

1946年年尾,當法國喺佢哋佔領區進行法律清洗嗰陣,法國軍事當局決定要阻止海德格教書或者參與任何大學活動,因為佢同納粹黨有關係。[b] 雖然係咁,佢都發表咗一個紀念里爾克嘅演講「詩人係為咗乜嘢?」。佢喺1947年仲出版咗《論人文主義》,去澄清佢同尚-保羅·沙特同法國存在主義嘅分別。對海德格嘅去納粹化程序一直持續到1949年3月,最後佢被判定為「跟隨者」(同納粹政權有關聯嘅五個「罪責」類別中嘅倒數第二低)。冇建議要對佢採取任何懲罰措施。[28] 呢個為佢1950-51年冬季學期重新開始喺弗萊堡大學教書鋪平咗道路。[29] 佢獲授予榮休教授嘅地位,之後由1951年到1958年定期教書,之後到1967年都仲會應邀教書。

海德格喺梅斯基爾希嘅墓

1966年,佢接受咗《明鏡週刊》嘅訪問,嘗試為佢支持納粹黨嘅行為辯護。根據佢哋嘅協議,呢個訪問直到佢1976年過身之後五日先發表,標題係「只有神可以救我哋」,呢個標題係引用咗荷爾德林嘅一句話,海德格喺訪問中提到。[1]

海德格喺呢段時間嘅出版物大多數係佢講座嘅修訂版。喺佢生命嘅最後日子,佢仲安排咗編纂同出版佢嘅全集。第一卷喺1975年出版。截至2019年,Template:Update inline 全集已經差唔多完成,有超過100卷。[1]

死亡

[編輯]

海德格喺1976年5月26號喺弗萊堡過身。[30][31] 喺佢死前幾個月,佢同伯恩哈德·韋爾特(Bernhard Welte)見面,韋爾特係一位天主教神父,弗萊堡大學教授,之前同海德格有通信。佢哋具體傾咗啲乜冇人知,但知道嘅係佢哋傾咗海德格同天主教會嘅關係,同之後由神父主持嘅基督教葬禮。海德格葬喺梅斯基爾希墓地。[32][33][34]

早期影響

[編輯]

胡塞爾現象學嘅創始人)係海德格嘅老師,亦對佢思想有重大影響。雖然具體嘅影響路徑仲有學術爭議,[35][36][37]但有一樣嘢好明顯:海德格早期嘅《存在與時間》逐漸遠離咗胡塞爾嘅意向性理論,轉而集中於使意識能夠掌握對象嘅前理論條件。[38] 亞里士多德由好早開始已經對海德格有影響,而呢個影響係經由天主教神學中世紀哲學弗朗茲·布倫塔諾(Franz Brentano)間接傳達嘅。[39][40] 根據學者Michael Wheeler,正係通過對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嘅「徹底重新思考」,海德格用佢統一嘅「在世界中存在」概念取代咗胡塞爾嘅意向性理論。根據呢個重新詮釋,各種存在嘅模式係統一於更基本嘅「作為」或者「呈現」嘅能力。[38]

迪爾泰,約1855年

迪爾泰(Wilhelm Dilthey)嘅作品形塑咗海德格早期發展「事實性生命」(factical life)嘅「詮釋學」嘅計劃,佢亦轉變咗現象學為詮釋學。[41][c] 無人懷疑海德格係從迪爾泰嘅詮釋學概念中獲得靈感。[43] 海德格關於本體論嘅新思想唔單止係邏輯論證嘅集合,仲需要一個「型態」(gestalt)形成,去展示佢全新嘅思維模式,而詮釋學循環提供咗一個新嘅強大工具,去闡明同實現呢啲思想。[44] 齊克果基爾克果)對海德格喺《存在與時間》第二部份中探討存在主義方面嘅思想貢獻良多。[45] 海德格關於「焦慮」(Angst)同死亡嘅概念深受齊克果影響,尤其係佢如何強調我哋面對死亡時對真理嘅主觀關係、存在嘅時間性,以及熱情肯定個人「在世界中存在」嘅重要性。

喺電影入面

[編輯]

疏仕

[編輯]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Inwood 2019, chapter 1.
  2. Alfieri 2015, p. 6.
  3. Luft 2015, p. 461.
  4. Worldcat網站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1 December 2023. 喺2023年11月27日擷取。
  5. Altman 2012, p. 79.
  6. Korab-Karpowicz, §1.
  7. Heidegger 2009, p. xxxvi.
  8. Schalow & Denker 2010, p. 135.
  9. Cammann & Soboczynski 2014.
  10. Safranski 1998, pp. 85-88, 108-81.
  11. Inwood 2019, chapter 10.
  12. Gross & Kemmann 2005, p. 65.
  13. 13.0 13.1 13.2 Wheeler 2020, §1.
  14. Young-Bruehl 2004, p. 50.
  15. Popova, Maria (2016年4月25日)。娜·阿倫特同馬丁·海德格嘅令人驚訝嘅情書。原先內容歸檔喺2024年1月24日。喺2024年1月24日搵到
  16. Wolin 2015.
  17. Fleischacker 2008.
  18. Steinfels 1995.
  19. Findlay 2002, p. 32.
  20. Bambach 2003, p. 82.
  21. Hemming 2013, chapter 7.
  22. Farin 2016.
  23. Sheehan 1988.
  24. Evans 2005, pp. 419–22.
  25. Young 1998, pp. 3, 11.
  26. Young 1998, p. 3.
  27. Inwood 2014.
  28. Safranski 1998.
  29. Safranski 1998, p. 373.
  30.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yrt1嘅參照
  31.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yrt2嘅參照
  32. Lambert 2007, pp. 157–69.
  33. Safranski 1998, p. 432.
  34. Fiske 1976.
  35. Gadamer 1994, p. 18.
  36. Dostal 1993, p. 142.
  37. Kisiel & Buren 1994, p. 244.
  38. 38.0 38.1 Wheeler 2020, §2.1.
  39. Krell 1975.
  40. Moran 2000.
  41. Rockmore 2003, pp. 477–494.
  42. Kisiel 1993, p. 313.
  43. Ormiston & Schrift 1990, pp. 32–33.
  44. Nelson 2014, pp. 109–28.
  45. Dreyfus 1991, Appendix.
  46. Boy, Christof (23 January 1989). "Nebulöse Schwärmerei für Heidegger". 國每日鏡報 (德文). 喺1 July 2024搵到.
  47. Patterson 2003, pp. 179–91.
  48. Cavell 1979, p. xv.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