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海德格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號—1976年5月26號)係個德國哲學家,研究過亞里士多德嘅著作,代表作有1927年嘅《存在與時間》(de:Sein und Zeit),係存在主義哲學嘅一個代表。
1933年4月,海德格被選為校長,喺弗賴堡大學任職,因為佢喺任內加入並支持納粹黨,受到廣泛批評。二戰之後,海德格被弗賴堡大學解僱,並喺非納粹化聽證會之後被禁止教學。有關馬丁·海德格與納粹主義嘅關係一直存在爭議。
喺海德格嘅第一本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1927年)入面,佢引入咗此在呢個詞,嚟表示人類擁有嘅存在類型。海德格認為此在已經擁有一個「前本體論」同具體嘅理解,呢種理解塑造咗佢嘅生活方式,佢用「在世界中存在」呢個統一結構去分析呢種理解。海德格通過呢個分析嚟探討「存在嘅意義」呢個問題,即係探討點解各個存在可以作為其特定嘅存在顯現出嚟。換句話講,海德格嘅「存在嘅問題」係關注咩使得存在變得可以理解。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海德格喺1889年9月26日出世喺巴登鄉下嘅梅斯基爾希。佢老豆約翰娜(Johanna Kempf)同佢阿媽弗里德里希·海德格(Friedrich Heidegger)係教堂嘅教區司事,細個嘅馬丁就係喺羅馬天主教嘅環境下大。[1]
1903年,海德格開始接受神職培訓。1909年入讀耶穌會嘅修院,但因為心臟有問題,幾個星期之後就畀人踢走咗。喺呢段時間,佢首次接觸到布倫塔諾嘅著作。之後佢去咗弗萊堡大學讀神學同經院哲學。[1]
1911年,佢放棄咗神職培訓,轉而研究近代哲學,特別係胡塞爾嘅《邏輯研究》。1914年,佢以一篇關於心理主義嘅論文《心理主義中嘅判斷學說:對邏輯嘅批判理論貢獻》畢業。翌年,佢完成咗關於鄧斯·司各脫嘅教授資格論文,由新康德主義者海因里希·李凱爾特指導,並受到胡塞爾嘅現象學影響。[2][1][3] 呢個論文嘅標題已經翻譯成好多種語言,英文版叫做《鄧斯·司各脫嘅範疇同意義學說》。[4]
佢喺1916年6月23號嘗試爭取弗萊堡大學嘅(天主教)哲學職位,但儘管有Template:Interlanguage link multi嘅支持都失敗咗。[5] 之後佢先係做咗個冇薪水嘅私講師,然後喺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年入咗伍。佢嘅服役時間係喺戰爭嘅最後十個月,大部分時間都喺西線嘅氣象部門度過,因為畀人認為佢唔適合打仗。[6][1]
1917年3月21號,海德格同埋埃爾弗里德·佩特里(Elfride Petri)結婚,先係由佢朋友Template:Interlanguage link multi主持天主教儀式,一個星期之後再喺佢老婆父母面前舉行新教儀式。[7] 佢哋第一個仔約爾格(Jörg)喺1919年出世。[8] 之後埃爾弗里德喺1920年8月生咗Template:Interlanguage link multi。海德格知道自己唔係赫爾曼嘅親生老豆,但都將佢當親生仔咁養大。赫爾曼嘅親生老豆係家庭朋友同醫生弗里德爾·凱撒(Friedel Caesar),佢仲成為咗赫爾曼嘅契爺。赫爾曼喺14歲嗰陣先知道呢件事;佢大個咗之後成為咗一個歷史學家,之後仲做咗海德格遺囑嘅執行人。[9]
喺結婚嗰年,海德格開始同佢老婆嘅朋友伊麗莎白·布洛赫曼通信,呢個通信持續咗幾十年。佢哋封信由一開始已經有啲曖昧,可以肯定佢哋喺1929年夏天有過戀愛關係。[10] 布洛赫曼係猶太人,呢件事就令人對海德格之後加入納粹黨嘅事產生疑問。[11]
由1919年到1923年,海德格喺弗萊堡大學教書。[a]Template:Full citation needed 喺呢段時間,佢仲成為咗胡塞爾嘅助手,胡塞爾由1916年開始喺度做教授。[1]
馬爾堡
[編輯]1923年,海德格獲選為馬爾堡大學哲學系嘅特聘教授。佢喺嗰度嘅同事包括魯道夫·布爾特曼、尼古拉·哈特曼、保羅·蒂利希同保羅·納托普。[12] 海德格喺馬爾堡嘅學生包括伽達默、漢娜·阿倫特、卡爾·勒維特、格哈德·克呂格爾、李奧·施特勞斯、雅各布·克萊因、京特·安德斯同漢斯·約納斯。跟隨亞里士多德嘅腳步,佢喺講座裡面開始發展佢哲學嘅主要主題:存在意義嘅問題。佢將主體概念擴展到歷史同具體存在嘅維度,佢發現呢啲概念喺大數聖保祿、希波的奧古斯丁、馬丁·路德同索倫·克爾凱郭爾等基督教思想家嘅作品中已經有先例。佢仲讀咗威廉·狄爾泰、胡塞爾、馬克斯·舍勒同弗里德里希·尼采嘅作品。[13]
1925年,35歲嘅海德格同當時19歲嘅學生漢娜·阿倫特開始咗一段四年嘅戀愛關係。同布洛赫曼一樣,阿倫特都係猶太人。海德格同阿倫特同意將呢段關係嘅細節保密,保存佢哋嘅信件,但唔公開。[14][15] 直到1995年,埃爾茲比塔·埃廷格取得咗呢啲密封信件嘅存取權,呢段關係先廣為人知。不過,喺海德格1933年當選弗萊堡大學校長之後,阿倫特因為同海德格有關係而受到批評。
1927年,海德格出版咗佢嘅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佢主要係想取得正教授嘅資格。[1] 但呢本書做到嘅,遠遠超過咗呢個目標:佢將海德格提升到「國際知識界關注嘅地位」。[13]
弗萊堡
[編輯]1928年,當胡塞爾退休做哲學教授嗰陣,海德格接受咗弗萊堡大學嘅邀請做佢嘅繼任者,儘管馬爾堡都有挽留佢。佢1929年就職講座嘅題目係「咩係形而上學?」喺呢一年,佢仲出版咗《康德同形而上學嘅問題》。[1]
海德格之後一直留喺弗萊堡,直到佢過身為止,拒絕咗之後嘅其他邀請,包括柏林洪堡大學嘅邀請。佢喺弗萊堡嘅學生包括漢娜·阿倫特、京特·安德斯、漢斯·約納斯、卡爾·勒維特、查爾斯·馬利克、赫伯特·馬爾庫塞同恩斯特·諾爾特。[16][17] 伊曼紐爾·列維納斯1928年喺弗萊堡期間聽過佢嘅講座,揚·帕托奇卡喺1933年都聽過;特別係帕托奇卡受到佢深遠嘅影響。[18][19]
1933年4月21日,海德格當選大學校長,5月1日加入納粹黨,呢個時候距離希特拉被任命為總理只係三個月。[20][1] 喺佢做校長嘅期間,佢係一個熱心嘅黨員。[21][22] 關於佢嘅哲學同佢對納粹主義嘅政治效忠之間嘅關係,仲有爭議。[23] 佢想將自己定位為黨嘅哲學家,但係佢嘅作品抽象程度太高,加上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嘅反對(佢自己都想做呢個角色),限制咗海德格嘅角色。根據歷史學家嘅說法,佢辭去校長職位,更多係因為佢做行政工作感到挫折,而唔係因為對納粹有任何原則上嘅反對。[24] 喺5月27日佢就職校長嘅演講中,佢表達咗對德國革命嘅支持,喺同年嘅一篇文章同一次對學生嘅演講中,佢都表示支持阿道夫·希特拉。[25] 1933年11月,海德格簽署咗《德國大學同高等學校教授對阿道夫·希特拉同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嘅效忠誓言》。海德格喺1934年4月辭去校長職務,但一直到1945年都係納粹黨嘅成員,儘管納粹最後阻止咗佢出版作品。[26]
1935年,佢發表咗《藝術作品嘅本源》嘅演講。第二年,佢喺羅馬發表咗佢第一個關於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嘅講座。喺1936年至1937年間,海德格寫咗一啲評論家認為係佢第二部最重要嘅作品《對哲學嘅貢獻》;不過,呢本書直到1989年,即係佢死後13年先出版。[13]
由1936年到1940年,海德格喺弗萊堡發表咗一系列關於弗里德里希·尼采嘅講座,呢啲講座提供咗好多原始材料,之後都融入咗佢喺呢段時間更加成熟嘅作品同思想入面。呢啲講座喺1961年以出版形式出現。呢個時期都標誌住佢開始對「技術嘅本質」產生興趣。[1]
1944年秋天,海德格被徵召入伍加入「人民突擊隊」,被派去喺萊茵河沿岸挖反坦克戰壕。[27]
戰後
[編輯]1946年年尾,當法國喺佢哋佔領區進行法律清洗嗰陣,法國軍事當局決定要阻止海德格教書或者參與任何大學活動,因為佢同納粹黨有關係。[b] 雖然係咁,佢都發表咗一個紀念里爾克嘅演講「詩人係為咗乜嘢?」。佢喺1947年仲出版咗《論人文主義》,去澄清佢同尚-保羅·沙特同法國存在主義嘅分別。對海德格嘅去納粹化程序一直持續到1949年3月,最後佢被判定為「跟隨者」(同納粹政權有關聯嘅五個「罪責」類別中嘅倒數第二低)。冇建議要對佢採取任何懲罰措施。[28] 呢個為佢1950-51年冬季學期重新開始喺弗萊堡大學教書鋪平咗道路。[29] 佢獲授予榮休教授嘅地位,之後由1951年到1958年定期教書,之後到1967年都仲會應邀教書。
1966年,佢接受咗《明鏡週刊》嘅訪問,嘗試為佢支持納粹黨嘅行為辯護。根據佢哋嘅協議,呢個訪問直到佢1976年過身之後五日先發表,標題係「只有神可以救我哋」,呢個標題係引用咗荷爾德林嘅一句話,海德格喺訪問中提到。[1]
海德格喺呢段時間嘅出版物大多數係佢講座嘅修訂版。喺佢生命嘅最後日子,佢仲安排咗編纂同出版佢嘅全集。第一卷喺1975年出版。截至2019年,Template:Update inline 全集已經差唔多完成,有超過100卷。[1]
死亡
[編輯]海德格喺1976年5月26號喺弗萊堡過身。[30][31] 喺佢死前幾個月,佢同伯恩哈德·韋爾特(Bernhard Welte)見面,韋爾特係一位天主教神父,弗萊堡大學教授,之前同海德格有通信。佢哋具體傾咗啲乜冇人知,但知道嘅係佢哋傾咗海德格同天主教會嘅關係,同之後由神父主持嘅基督教葬禮。海德格葬喺梅斯基爾希墓地。[32][33][34]
早期影響
[編輯]胡塞爾(現象學嘅創始人)係海德格嘅老師,亦對佢思想有重大影響。雖然具體嘅影響路徑仲有學術爭議,[35][36][37]但有一樣嘢好明顯:海德格早期嘅《存在與時間》逐漸遠離咗胡塞爾嘅意向性理論,轉而集中於使意識能夠掌握對象嘅前理論條件。[38] 亞里士多德由好早開始已經對海德格有影響,而呢個影響係經由天主教神學、中世紀哲學同弗朗茲·布倫塔諾(Franz Brentano)間接傳達嘅。[39][40] 根據學者Michael Wheeler,正係通過對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嘅「徹底重新思考」,海德格用佢統一嘅「在世界中存在」概念取代咗胡塞爾嘅意向性理論。根據呢個重新詮釋,各種存在嘅模式係統一於更基本嘅「作為」或者「呈現」嘅能力。[38]
迪爾泰(Wilhelm Dilthey)嘅作品形塑咗海德格早期發展「事實性生命」(factical life)嘅「詮釋學」嘅計劃,佢亦轉變咗現象學為詮釋學。[41][c] 無人懷疑海德格係從迪爾泰嘅詮釋學概念中獲得靈感。[43] 海德格關於本體論嘅新思想唔單止係邏輯論證嘅集合,仲需要一個「型態」(gestalt)形成,去展示佢全新嘅思維模式,而詮釋學循環提供咗一個新嘅強大工具,去闡明同實現呢啲思想。[44] 齊克果(基爾克果)對海德格喺《存在與時間》第二部份中探討存在主義方面嘅思想貢獻良多。[45] 海德格關於「焦慮」(Angst)同死亡嘅概念深受齊克果影響,尤其係佢如何強調我哋面對死亡時對真理嘅主觀關係、存在嘅時間性,以及熱情肯定個人「在世界中存在」嘅重要性。
喺電影入面
[編輯]- 《梅斯基希嘅魔術師》(1989年)係一套關於海德格嘅德國電視紀錄片,由烏爾里希·伯姆(Ulrich Boehm)同魯迪格·薩夫蘭斯基(Rüdiger Safranski)共同執導。[46]
- 電影導演泰倫斯·馬利克(Terrence Malick)將海德格1929年嘅論文《關於理由嘅本質》(Vom Wesen des Grundes)翻譯成英文,出版咗《理由嘅本質》(The Essence of Reasons,1969年)。有好多評論指出,馬利克嘅電影具有海德格式嘅感性。[47][48]
- 《伊斯特河》(2004年)係一部基於海德格喺1942年關於荷爾德林嘅講座嘅電影,並且由尚-盧克·南希、菲利普·拉庫-拉巴特、伯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同漢斯-于爾根·塞伯伯格(Hans-Jürgen Syberberg)參與。
- 《在世之存在》(2010年)引用海德格嘅作品,探討喺科技時代做一個人意味住啲乜。電影中訪問咗多位海德格學者,包括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馬克·拉斯豪爾(Mark Wrathall)、艾伯特·博格曼(Albert Borgmann)、約翰·霍格蘭(John Haugeland)同泰勒·卡曼(Taylor Carman)。
疏仕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Inwood 2019, chapter 1.
- ↑ Alfieri 2015, p. 6.
- ↑ Luft 2015, p. 461.
- ↑ Worldcat網站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1 December 2023. 喺2023年11月27日擷取。
- ↑ Altman 2012, p. 79.
- ↑ Korab-Karpowicz, §1.
- ↑ Heidegger 2009, p. xxxvi.
- ↑ Schalow & Denker 2010, p. 135.
- ↑ Cammann & Soboczynski 2014.
- ↑ Safranski 1998, pp. 85-88, 108-81.
- ↑ Inwood 2019, chapter 10.
- ↑ Gross & Kemmann 2005, p. 65.
- ↑ 13.0 13.1 13.2 Wheeler 2020, §1.
- ↑ Young-Bruehl 2004, p. 50.
- ↑ Popova, Maria (2016年4月25日)。〈漢娜·阿倫特同馬丁·海德格嘅令人驚訝嘅情書〉。原先內容歸檔喺2024年1月24日。喺2024年1月24日搵到。
- ↑ Wolin 2015.
- ↑ Fleischacker 2008.
- ↑ Steinfels 1995.
- ↑ Findlay 2002, p. 32.
- ↑ Bambach 2003, p. 82.
- ↑ Hemming 2013, chapter 7.
- ↑ Farin 2016.
- ↑ Sheehan 1988.
- ↑ Evans 2005, pp. 419–22.
- ↑ Young 1998, pp. 3, 11.
- ↑ Young 1998, p. 3.
- ↑ Inwood 2014.
- ↑ Safranski 1998.
- ↑ Safranski 1998, p. 373.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yrt1
嘅參照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yrt2
嘅參照 - ↑ Lambert 2007, pp. 157–69.
- ↑ Safranski 1998, p. 432.
- ↑ Fiske 1976.
- ↑ Gadamer 1994, p. 18.
- ↑ Dostal 1993, p. 142.
- ↑ Kisiel & Buren 1994, p. 244.
- ↑ 38.0 38.1 Wheeler 2020, §2.1.
- ↑ Krell 1975.
- ↑ Moran 2000.
- ↑ Rockmore 2003, pp. 477–494.
- ↑ Kisiel 1993, p. 313.
- ↑ Ormiston & Schrift 1990, pp. 32–33.
- ↑ Nelson 2014, pp. 109–28.
- ↑ Dreyfus 1991, Appendix.
- ↑ Boy, Christof (23 January 1989). "Nebulöse Schwärmerei für Heidegger". 《德國每日鏡報》 (德文). 喺1 July 2024搵到.
- ↑ Patterson 2003, pp. 179–91.
- ↑ Cavell 1979, p. xv.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