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人類性文化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呢篇文章講嘅係人類性解剖、性行為同感知。想搵專門講性活動嘅資訊,請睇「人類性行為」。想搵本書,請睇「人類性行為 (書)」。
  「性」跳轉到呢度。想搵動物嘅性行為,請睇「動物性行為」。想搵其他用途,請睇「性 (搞清楚)」。

人類性文化係指人哋點樣體驗同表達自己嘅性。[1][2] 呢個包括生物學心理學身體情色情感社交或者靈性嘅感覺同行為。[3][4] 因為佢係一個好闊嘅詞,隨住歷史背景嘅改變而改變,所以冇一個精確嘅定義。[4] 性嘅生物學同身體方面主要涉及人類嘅生殖功能,包括人類性反應週期。[3][4]

一個人嘅性取向係佢對異性同/或同性嘅性興趣模式。[5] 性嘅身體同情感方面包括個人之間通過深厚嘅感情或者、信任同關懷嘅身體表現所表達嘅聯繫。社交方面涉及人類社會對一個人性嘅影響,而靈性則關係到一個人同其他人嘅靈性聯繫。性亦都影響同受到文化、政治、法律、哲學、道德倫理同宗教方面嘅生活影響。[3][4]

對性活動嘅興趣通常喺一個人到達青春期嘅時候會增加。[6] 雖然到而家都冇一個關於性取向成因嘅理論獲得廣泛支持,但係有好多證據支持非社會成因多過社會成因,特別係對於男性。假設嘅社會成因只有弱證據支持,而且受到好多混淆因素嘅影響。[7] 呢個仲得到跨文化證據嘅支持,因為對同性戀態度寬容嘅文化並冇明顯較高嘅同性戀比率。[8][9]

進化嘅角度對人類配對、生殖同生殖策略,同埋社會學習理論提供咗對性更多嘅見解。[10] 性嘅社會文化方面包括人類性嘅歷史發展同宗教同性信仰。有啲文化被描述為性壓抑。性嘅研究亦包括人喺社會群體中嘅身份認同、性傳播感染(STIs)同避孕方法。

發展

[編輯]

性取向

[編輯]
内文:性取向

有好多證據支持性取向嘅先天原因,而唔係後天學習出嚟,特別係男性方面。呢啲證據包括同性戀同兒童性別不符合性之間嘅跨文化關聯、喺雙胞胎研究中發現嘅中等遺傳影響、孕期荷爾蒙對大腦組織影響嘅證據、兄弟出生順序效應,同埋喺少數情況下,因為身體差異或者畸形而被養成女仔嘅男嬰,卻仍然對女性有吸引力嘅情況。假設嘅社會原因只係有少少證據支持,仲受到好多混淆因素嘅影響。[7]

跨文化嘅證據都更加傾向於非社會原因。對同性戀非常包容嘅文化,並冇顯著高嘅同性戀率。英國某啲單性別寄宿學校入面,男仔之間嘅同性戀行為相對常見,但曾經上過呢啲學校嘅成年英國人,與未上過嘅相比,從事同性戀行為嘅可能性並無增加。甚至有啲極端例子,桑比亞人儀式上要求佢哋嘅男仔喺青少年時期參與同性戀行為,然之後先可以接觸女性,但大多數呢啲男仔最終都成為異性戀者。[8][9]

宜家仲未完全明白點解導致同性戀嘅基因會喺基因庫中持續存在。一個假設涉及親屬選擇,話同性戀者對自己親戚嘅投入夠多,可以抵消唔直接繁殖嘅成本。雖然喺西方文化中冇支持,但喺薩摩亞嘅幾項研究中發現咗部分支持。另一個假設涉及性別對立基因,呢啲基因喺男性表現時會導致同性戀,但喺女性表現時就會增加生育。西方同非西方文化中嘅研究都支持呢個觀點。[7][11]

性別差異

[編輯]

關於人類性別差異嘅發展同表現,有唔少心理學理論。一啲理論(例如新分析理論、社會生物學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角色理論劇本理論)普遍預測男性對隨意性行為(即喺穩定、承諾嘅關係例如婚姻之外發生嘅性行為)會更加開放,亦都應該比女性更加淫亂(即有更多性伴侶)。呢啲理論大部份同美國婚前性行為方面男性同女性嘅態度觀察到嘅差異一致。人類性行為嘅其他方面,例如性滿意度、口交嘅發生率,以及對同性戀手淫嘅態度,其實冇咩顯著嘅性別差異。觀察到嘅性別差異喺性伴侶數量上係適度,男性嘅性伴侶通常會略多過女性。[12]

心理層面

[編輯]

喺人類行為嘅一種形式嚟講,性表達嘅心理層面已經喺情感參與、性別認同、主體間親密關係同埋達爾文繁衍適應性嘅語境下受到研究。人類嘅性行為會引發深層嘅情感同心理反應。有啲理論家認為性係人格形成嘅核心來源。心理學對性行為嘅研究主要集中喺影響性行為同體驗嘅心理因素。早期嘅心理分析主要由佛洛依德進行,佢採用咗精神分析嘅方法。佢仲提出咗心理性發展同俄狄浦斯情結等概念。[13][14]

性別認同係一個人對自己性別嘅認知,可能係男性、女性或者非二元性別。[15]性別認同可能同出生時被指定嘅性別一致,亦可能唔同。[16]所有社會都有一套性別分類系統,可以作為一個人相對於其他社會成員建立社會身份嘅基礎。[17]

性行為同親密關係受到一個人性取向嘅強烈影響。性取向係指一個人對異性、同性或者雙性持久嘅浪漫或性吸引(或者兩者嘅結合)。異性戀者對異性有浪漫/性吸引,同性戀者對同性有浪漫/性吸引,雙性戀者對兩種性別都有浪漫/性吸引。[18]

媒體將男同性戀者描繪成女性化、女同性戀者描繪成男性化,強化咗同性戀源於性別角色倒置嘅觀念。[18] 不過,一個人係否符合性別定型並唔一定能預測佢嘅性取向。社會相信如果一個男人係陽剛嘅就係異性戀,如果係陰柔嘅就係同性戀。但係冇有力證據顯示同性戀或雙性戀必然同非典型性別角色有關。到咗21世紀初,同性戀已經唔再被視為病態。理論將好多因素同同性戀聯繫起來,包括遺傳、解剖學、出生順序同埋胎兒期嘅激素環境等。[5]

除咗繁衍嘅需求之外,人哋仲有好多其他原因進行性行為。根據一項大學生研究,性行為嘅四大原因係身體吸引、作為達到目的嘅手段、增進情感聯繫同埋減輕不安全感。[19]

引咗

[編輯]
  1. Sex and Society, Volume 2. Marshall Cavendish. 2010. p. 384. ISBN 978-0-7614-7907-9. 原先內容歸檔喺24 December 2018. 喺21 June 2017搵到. 個詞「人類性」廣義上係指人哋點樣體驗同表達自己作為有性嘅生物。
  2. Joan Ferrante (2014). Sociology: A Global Perspective. Cengage Learning. p. 207. ISBN 978-1-285-74646-3. 原先內容歸檔喺24 December 2018. 喺21 June 2017搵到. 性包括所有人哋作為有性嘅生物體驗同表達自己嘅方式。
  3. 3.0 3.1 3.2 Greenberg, Jerrold S.; Bruess, Clint E.; Oswalt, Sara B. (2016). 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Human Sexuality.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pp. 4–10. ISBN 978-1-284-08154-1. 原先內容歸檔喺24 December 2018. 喺21 June 2017搵到. 人類性係你整個人格嘅一部分。佢涉及生物學、心理學同社會文化嘅維度嘅相互關係。 ... 佢係我哋所有身體、情感同靈性嘅反應、思想同感覺嘅總和。
  4. 4.0 4.1 4.2 4.3 Bolin, Anne; Whelehan, Patricia (2009). Human Sexuality: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Taylor & Francis. pp. 32–42. ISBN 978-0-7890-2671-2.
  5. 5.0 5.1 取向、同性戀同雙性戀美國心理學協會原著喺8 August 2013歸檔。喺10 August 2013搵到
  6. Carlson, Neil R. and C. Donald Heth.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4th Edition. Toronto: Pearson Canada Inc., 2007. 684.
  7. 7.0 7.1 7.2 Bailey, J. Michael; Vasey, Paul; Diamond, Lisa; Breedlove, S. Marc; Vilain, Eric; Epprecht, Marc (2016)。取向、爭議同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17 (2): 45–101。doi:10.1177/1529100616637616PMID 27113562。原先內容歸檔喺28 December 2019。喺10 July 2019搵到
  8. 8.0 8.1 LeVay, Simon (2017). Gay, Straight, and the Reason Why: The Science of Sexual Orient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9. ISBN 978-0199752966. 原先內容歸檔喺22 October 2020. 喺10 July 2019搵到.
  9. 9.0 9.1 Balthazart, Jacques (2012)。性戀嘅生物學。Oxford University Press。頁 13–14。ISBN 978-0199838820。原先內容歸檔喺26 January 2021。喺10 July 2019搵到
  10. 性策略理論:人類配偶選擇嘅進化視角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5 November 2020. by David M. Buss and David P. Schmitt
  11. Buss, David (2019). 性的長期交配策略.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Routledge. ISBN 978-0429590061. 原先內容歸檔喺12 January 2020. 喺10 July 2019搵到.
  12. Oliver, Mary Beth; Hyde, Janet S. (2001)。別差異中的性行為:一項元分析. 出自 Baumeister, Roy F. (編)。會心理學與人類性行為:基本閱讀。Psychology Press。頁 29–43。ISBN 978-1-84169-019-3。原先內容歸檔喺24 May 2020。喺14 June 2017搵到
  13. Cherry, Kendra. "What is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About.com. 原先內容歸檔喺14 November 2009. 喺12 October 2009搵到.
  14. "Sigmund Freud | Biography, Theories, Psychology, Books, Works,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英文). 2024-05-02. 喺2024-05-19搵到.
  15.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Expression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edited by Deana F. Morrow and Lori Messinger (2006, ISBN 0231501862), p. 8: "Gender identity refers to an individual's personal sense of identity as masculine or feminine, or some combination thereof."
  16. Campaign, Human Rights.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Identity Definitions". 原先內容歸檔喺25 November 2015. 喺31 October 2019搵到.
  17. V. M. Moghadam, Patriarchy and the politics of gender in modernising societies, i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992: "All societies have gender systems."
  18. 18.0 18.1 Coon, D., & Mitterer, J.O. (2007).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gateways to mind and behavior (11th ed.). Australia: Thomson/Wadsworth.
  19. Daniel L. Schacter; Daniel T. Gilbert; Daniel M. Wegner (2011). Psychology. Worth Publishers. p. 336. ISBN 978-142923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