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印度教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印度敎跳轉過嚟)

印度敎(Hinduism,梵文:Sanātana Dharma सनातन धर्म "永恆之法")係現存世界上最古老嘅宗敎[1],發源自印度,而家仍然係印度好多人嘅信仰。佢有差唔多12億信徒(2023年估計數)[2][3],僅次於擁有超過20億信徒嘅基督敎同19億信徒嘅伊斯蘭教。有好多國家都以印度教為人民主要信仰,好似尼泊爾斯里蘭卡孟加拉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泰國等。印度敎係吠陀文化為基礎發展得來。

簡史

[編輯]

名稱由來

[編輯]

印度教其實係指印度嘅民族宗教,喺伊斯蘭教統治印度嗰陣,佢哋叫印度嘅民族宗教做 Hinduismus,意思係「拒絕改變宗教嘅印度土著」,不過一直到近代先有印度人稱自己嘅宗教叫印度教(Hinduismus)。不過印度喺英國殖民時代嗰陣,英政府就用 Hinduism 嚟稱呼印度嘅民族宗教,但喺做人口調查,就稱印度嘅民族宗教做「婆羅門教」(Brahmanismus)而唔係叫印度教,不過亦有人將婆羅門敎印度教視為兩種印度嘅宗教。

不過喺印度,印度嘅民族宗教原本係叫 Sanatanadharma(永恆宗教)或者 Vaidika-dharma(吠陀宗教)。Sanatanadharma 係指生物永恆嘅職分。而 Vaidika-dharma ,就係指印度教徒信奉嘅經典《吠陀》(Vedas),佢含意係指上帝嘅知識同關於上帝嘅科學。而《吠陀》基本上係所有印度教派別嘅經典同教義,不過唔同派別都各自信奉其他唔同嘅經文。

吠陀教時代

[編輯]

婆羅門教時代

[編輯]

其他宗教影響

[編輯]

定義

[編輯]

印度教」係一個概括性術語,[4][5]指嘅係一系列有時相反同經常競爭嘅傳統。[6][7][8][9] 「印度教」呢個詞喺18世紀西方民族誌學中首次出現[10][note 1] 指嘅係印度各種文化同傳統嘅融合[note 2]或綜合,[note 3][11] 呢啲文化同傳統有唔同嘅根源,[12][note 4][13][note 5]冇一個特定嘅創始人。[14] 呢個印度教綜合喺吠陀時期之後出現,介乎c. 公元前500年[15]至公元前200年[16]c. 公元300年之間,[15]第二次城市化同印度教早期古典時期,當時印度史詩同最早嘅往世書被創作。[15][16] 佢喺中世紀印度時期蓬勃發展,隨住佛教喺印度次大陸嘅衰落[17] 印度教信仰嘅多樣性同佢廣泛嘅傳統,令到佢好難按照傳統西方概念定義為一個宗教。[18]

印度教包含咗多種靈性同傳統嘅思想;印度教徒可以係多神論者、泛神論者、泛神在神論者、泛神自然論者、一神崇拜者、一神論者、一元論者、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或人本主義者。[19][20] 根據聖雄甘地嘅說法,「一個人可以唔相信神,但仍然可以稱自己為印度教徒」。[21] 根據溫迪·多尼格嘅說法,「關於所有主要信仰同生活方式嘅問題 — 素食主義、非暴力、輪迴信仰,甚至種姓制度 — 都係辯論嘅主題,而唔係教條。」[22]

因為「印度教」呢個詞涵蓋咗好多唔同嘅傳統同思想,要給出一個全面嘅定義好困難。[23] 呢個宗教「違背咗我哋想要定義同分類佢嘅慾望」。[24] 印度教被各種各樣咁定義過,包括一個宗教、一個宗教傳統、一套宗教信仰,同埋「一種生活方式」。[25][note 6] 從西方詞彙嘅角度嚟睇,印度教同其他信仰一樣,恰當噉被稱為一個宗教。喺印度,人哋用嘅詞係「(印度教)達摩」,呢個詞比西方嘅「宗教」一詞更加廣泛,指嘅係宗教態度同行為,「正確嘅生活方式」,係喺各種統稱為「印度教」嘅傳統中保存同傳承落嚟嘅。[26][27][28][a]

研究印度同佢嘅文化同宗教,以及「印度教」嘅定義,一直都受到殖民主義嘅利益同西方宗教概念嘅影響。[29][30] 自1990年代開始,呢啲影響同佢嘅結果已經成為印度教學者之間辯論嘅主題,[29][note 7] 同時亦被批評西方對印度嘅睇法嘅人士所採用。[31][note 8]

類型學

[編輯]
,一個風格化嘅天城文字母,用作印度教嘅宗教符號

通常所知嘅印度教可以分為幾個主要嘅派系。喺六個達爾香(哲學)嘅歷史分類中,目前最突出嘅係吠檀多瑜伽呢兩個學派。[32] 承認吠陀權威嘅六個印度教正統派哲學學派係:數論瑜伽正理學派勝論學派彌曼差吠檀多[6][7]

根據主要神祇或眾神分類,現代印度教有四個主要派系:毗濕奴派(毗濕奴)、濕婆派(濕婆)、欣母派(提毗)同智者派(五個神祇平等對待)。[33][34][35][36] 印度教亦接受眾多神聖存在,好多印度教徒將呢啲神祇視為單一非人格化絕對或終極實相或最高神嘅方面或顯現,而有啲印度教徒則認為特定神祇代表最高神,而其他神祇係呢個最高神嘅較低顯現。[37] 其他顯著特徵包括相信阿特曼(自我)嘅存在、阿特曼嘅輪迴業報,以及相信達摩(責任、權利、法律、行為、美德同正確嘅生活方式),不過呢啲信仰都有變化,有啲人唔跟從呢啲信仰。

June McDaniel(2007)將印度教分為六個主要類型同眾多次要類型,以了解印度教徒嘅情感表達。[8] 根據McDaniel嘅分類,主要類型包括:基於當地傳統同本土神祇崇拜嘅民間印度教,係最古老、非文字嘅系統;基於最早層次嘅吠陀,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嘅吠陀印度教;基於奧義書哲學嘅吠檀多印度教,包括強調知識同智慧嘅不二吠檀多;跟隨瑜伽經文本、強調內省意識嘅瑜伽印度教;或者「日常道德」嘅達摩印度教,McDaniel指出呢種類型喺某啲書中被刻板印象化為「唯一相信業報、牛同種姓制度嘅印度教形式」;以及薄伽梵或虔誠印度教,喺追求靈性嘅過程中詳細納入強烈嘅情感。[8]

Michaels將印度教分為三種宗教同四種宗教性。[9] 三種印度教宗教係「婆羅門-梵文印度教」、「民間宗教同部落宗教」,以及「創立宗教」。[38] 四種印度教宗教性係古典嘅「業道」、[39] 知識道[40] 虔誠道[40] 同紮根於軍事傳統嘅「英雄主義」。呢啲軍事傳統包括羅摩教(崇拜史詩文學嘅英雄羅摩,相信佢係毗濕奴嘅化身)[41]同部分政治印度教[39] 「英雄主義」亦被稱為毗利耶道[40] 根據Michaels嘅說法,九分之一嘅印度教徒生來就屬於婆羅門-梵文印度教同民間宗教類型中嘅一種或兩種,無論係否實踐。佢將大多數印度教徒歸類為自願選擇加入「創立宗教」,例如毗濕奴教同濕婆教,呢啲宗教專注於解脫,經常淡化婆羅門祭司權威,但仍然納入婆羅門-梵文印度教嘅儀式語法。[42] 佢將現已成為獨立宗教嘅佛教耆那教、錫克教,同埋諸如婆羅摩協會神智學會呢啲融合運動,以及各種「上師主義」同新興宗教運動,例如瑪赫希·瑪赫詩·尤基BAPSISKCON,都納入「創立宗教」嘅範疇。[43]

習俗

[編輯]

儀式

[編輯]
内文:[[:印度教祭祀]]、[[:印度教膜拜]]、[[:灌頂]]、[[:唸誦]]、[[:火祭]]、[[:祭祀]]同[[:印度教婚禮]]
婚禮係印度教徒一生中最重要嘅個人儀式。一個典型嘅印度教婚禮會喺吠陀火祭儀式前舉行(如圖所示)。[44]

大多數印度教徒會喺屋企進行宗教儀式[45]儀式嘅形式因地區、村莊同個人而異。呢啲儀式喺印度教中唔係強制性嘅。儀式嘅性質同地點係個人嘅選擇。有啲虔誠嘅印度教徒每日都會進行儀式,例如喺黎明時沖涼後進行膜拜(通常喺家庭神龕進行,典型嘅做法包括點燈同喺神像前獻上食物)、誦讀宗教經文、唱頌巴讚(讚美詩)、練瑜伽、冥想、誦經等等。[46]

吠陀嘅火祭(祭祀)儀式同誦唱吠陀頌詞會喺特別場合舉行,例如印度教婚禮。[47]其他重要嘅人生階段事件,例如死後嘅儀式,都會包括祭祀同誦唱吠陀咒語[web 2]

咒語嘅字詞本身就係「神聖嘅」,[48]「並唔構成語言行為」。[49]相反,正如Klostermaier所指出,喺吠陀儀式中使用嘅咒語變成咗魔法聲音,係「達到目的嘅手段」。[note 9] 從婆羅門嘅角度嚟睇,呢啲聲音有佢哋自己嘅意義,咒語被認為係「創造嘅原始韻律」,先於佢哋所指嘅形式而存在。[49]通過誦唱咒語,宇宙得以重生,「通過喺基礎層面上賦予生命力同滋養創造嘅形式。只要保持聲音嘅純淨,誦唱咒語就會產生效果,無論人類係咪理解佢哋嘅論述意義。」[49][50]

修行

[編輯]
内文:[[:修行]]

修行(Sādhanā)一詞源自詞根「sādh-」,意思係「完成」,指達到精神目標嘅方法。雖然印度教嘅唔同派系對修行有佢哋自己嘅特定概念,但佢哋都有從束縛中解脫呢個共同特徵。佢哋喺造成束縛嘅原因、如何擺脫呢種束縛,以及邊個或者乜嘢可以引導人走上呢條道路呢幾方面有分歧。[51][52]

生命週期嘅過渡儀式

[編輯]
内文:[[:印度教聖禮]]

喺印度教中,重要嘅人生階段里程碑會以聖禮(saṃskāra,成年禮)嘅形式慶祝。[53][54]呢啲過渡儀式並唔係強制性嘅,而且因性別、社區同地區而有所不同。[55]約喺公元前一千年中期撰寫嘅喬答摩法論列出咗48個聖禮,[56]而喺幾個世紀之後撰寫嘅迦婆儀軌同其他經文則列出12到16個聖禮。[53][57]印度教嘅聖禮清單包括外在儀式,例如慶祝嬰兒出生同命名儀式,以及內在嘅決心同道德儀式,例如對所有生靈嘅慈悲同正面態度。[56]

印度教嘅主要傳統過渡儀式包括[55]受胎儀式(懷孕)、胎兒成長儀式(喺胎兒開始喺子宮入面郁同踢之前嘅儀式)、孕婦髮型儀式(分開孕婦嘅頭髮,即孕婦派對)、出生儀式(慶祝新生嬰兒嘅儀式)、命名儀式(幫小朋友改名)、初次外出儀式(嬰兒第一次出屋企到外面世界)、初食儀式(嬰兒第一次食固體食物)、剃頭儀式(嬰兒第一次剪頭髮,剃度)、耳洞儀式(穿耳)、啟蒙儀式(嬰兒開始接觸知識)、入門儀式(入學儀式)、[58][59]剃鬚儀式同初潮儀式(男仔第一次剃鬚,女仔第一次月經)、畢業儀式(畢業典禮)、婚禮、齋戒儀式(禁食、精神學習)同火葬儀式(成人火葬,小朋友土葬)。[60]喺當代,印度教徒觀察呢啲聖禮嘅情況因地區而異;喺某啲情況下,仲會舉行額外嘅地區性過渡儀式,例如祭祀祖先(火葬後餵食人嘅儀式)。[55][61]

虔誠(禮拜)

[編輯]

參考

[編輯]
  1. "Hinduism and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07年2月2號,. by David Frawley, Voice of India, 2001. ISBN 81-85990-72-7
  2. "Can Muslims surpass Hindus in population numbers? Experts say practically not possible". 2022-04-24.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3-03-11.
  3. "Hindu Countries 2023".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23.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3-03-11.
  4. Lochtefeld 2002a.
  5. Flood 2022, p. 339.
  6. 6.0 6.1 Holberg 2000, p. 316.
  7. 7.0 7.1 Nicholson 2013, p. 2–5.
  8. 8.0 8.1 8.2 McDaniel 2007, pp. 52–53.
  9. 9.0 9.1 Michaels 2004, p. 21.
  10.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Sweetman2003嘅參照
  11. Samuel 2008, p. 193.
  12. Hiltebeitel 2002, p. 12; Flood 1996, p. 16; Lockard 2007, p. 50
  13. Narayanan 2009, p. 11.
  14. Fowler 1997, pp. 1, 7.
  15. 15.0 15.1 15.2 Hiltebeitel 2002, p. 12.
  16. 16.0 16.1 Larson 2009.
  17. Larson 1995, pp. 109–111.
  18. Turner 1996a, p. 275.
  19. Lipner 2009, p. 8 引文:「[...] 一個人唔需要喺上述最低限度嘅意義上有宗教信仰,都可以被印度教徒接納為印度教徒,或者完全合理地稱自己為印度教徒。一個人可以係多神論者或一神論者、一元論者或泛神論者、一神崇拜者、泛神在神論者、泛神自然論者,甚至係不可知論者、人本主義者或無神論者,仍然可以被視為印度教徒。」
  20. Kurtz, Lester編 (2008)。力、和平與衝突百科全書。Academic Press。ISBN 978-0-12-369503-1
  21. MK Gandhi, 《印度教嘅精髓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15年7月24日,.,編輯:VB Kher,Navajivan Publishing,見第3頁
  22. Doniger 2014, p. 3.
  23. Flood 1996, p. 6.
  24. Knott 1998, p. 117.
  25. Sharma 2003, pp. 12–13.
  26. Flood 2003a, p. 9.
  27. Thomas 2012, p. 175.
  28. Bhattacharya 2006.
  29. 29.0 29.1 Sweetman 2004.
  30. King 1999.
  31. Nussbaum 2009.
  32. Clarke 2011, p. 28.
  33. Bhandarkar 1913.
  34. Tattwananda n.d.
  35. Flood 1996, pp. 113, 134, 155–161, 167–168.
  36. Lipner 2009, pp. 377, 398.
  37. Flood 1996, p. 14.
  38. Michaels 2004, p. 22.
  39. 39.0 39.1 Michaels 2004, p. 23.
  40. 40.0 40.1 40.2 Michaels 2004, p. 24.
  41. RAMAISM 嘅定義www.merriam-webster.com (英文)。原先內容歸檔喺29 December 2020。喺28 October 2020搵到
  42. Michaels 2004, pp. 21–22.
  43. Michaels 2004, pp. 22–23.
  44. Lochtefeld 2002a, p. 427.
  45. Muesse 2011, p. 216。「每日例行儀式規定咗日常習慣」
  46. Heitzman & Worden 1996, pp. 145–146.
  47. Sharma, A (1985). "Marriage in the Hindu religious tradition". Journal of Ecumenical Studies. 22 (1): 69–80.
  48. Holdrege 1996, pp. 346–347.
  49. 49.0 49.1 49.2 Holdrege 1996, p. 347.
  50.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Coward2008p114嘅參照
  51. Klostermaier 2007, pp. 36–37.
  52. NK Brahma,《Philosophy of Hindu Sādhanā》,ISBN 978-8120333062,第ix–x頁
  53. 53.0 53.1 Pandey, R (1969). Hindu Saṁskāras: Socio-Religious Study of the Hindu Sacraments (第2版).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ISBN 978-81-208-0434-0.
  54. Knipe, David (2015). Vedic Voices: Intimate Narratives of a Living Andhra Tra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52. ISBN 978-0-19-939769-3.
  55. 55.0 55.1 55.2 Kane, PV (1941). "Saṁskāra". History of Dharmasastras. Part I.第II卷. Bhandarkar Ori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pp. 190–417.
  56. 56.0 56.1 Olivelle, Patrick (2009). Dharmasutras – The Law Codes of Ancient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90–91. ISBN 978-0-19-955537-6.
  57. Olson, Carl (2007). The Many Colors of Hinduism: A Thematic-historical Introducti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pp. 93–94. ISBN 978-0-8135-4068-9.
  58. 關於吠陀學校,請參閱:Smith, Brian K. (1986). "Ritual, Knowledge, and Being: Initiation and Veda Study in Ancient India". Numen. 33 (1): 65–89. doi:10.2307/3270127. JSTOR 3270127.
  59. 關於音樂學校,請參閱:Arnold, Alison; 等 (1999). The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 South Asia.第5卷. Routledge. p. 459. ISBN 978-0-8240-4946-1. 關於雕塑、工藝同其他職業,請參閱:Elgood, Heather (2000). Hinduism and the religious arts. Bloomsbury Academic. pp. 32–134. ISBN 978-0-304-70739-3.
  60. Siqueira, Thomas N. (March 1935). "The Vedic Sacraments". Thought. 9 (4): 598–609. doi:10.5840/thought1935945.
  61. Heitzman & Worden 1996, pp. 146–148.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web",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web"/> tag was found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note",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note"/> tag was found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