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叶韻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提示:呢篇文講嘅唔係叶音

叶韻hip3 wan6*5[註 1],亦都寫做協韻,指以改讀字音嘅方式,嚟到讀《詩經》、《楚辭》、唐詩等古代韻文

叶韻古代又叫叶音(爲免同塡詞要啱音嘅叶音撈亂,本文唔用呢個叫法),呢個稱呼出自南宋朱熹宋代之前,學者冇「古韻」嘅概念,佢哋用自己嘅發音唸先秦韻文,就會發現唔押韻。有啲學者以爲古書傳抄有誤,就擅自改變用字(最有名嘅係唐玄宗)。而其他大部份學者認爲,呢啲字唔押韻嘅原因,係因為發音唔同,所以必須改變讀音。叶韻說提出之後,產生咗好大影響,《康熙字典》中嘅字就註有叶韻嘅義項

叶韻舉例

[編輯]

例如朱熹喺《詩經召南‧行露》二章與三章,就噉樣改變發音:

第二章

誰謂雀無(覺韻古岳叶盧谷反)

何以穿我(屋韻烏谷切)

誰謂女無(麻韻古牙切,叶音

何以速我獄

雖速我(燭韻魚欲切)

室家不(燭韻即玉切)

朱熹認為呢篇詩應該每個字都押韻,但係佢用自己嘅發音嚟唸,「」和「」唔押韻,所以佢改變咗呢兩字嘅發音。

第三章

誰謂鼠無(麻韻五加切,叶五紅反)

何以穿我(鍾韻餘封切)

誰謂女無(麻韻古牙切,叶各空反)

何以速我(用韻似用切,叶祥容反)

雖速我訟

亦女不(鍾韻疾容切)

相同道理,朱熹又改變咗「」、「」、「」三字嘅發音,造成咗「」喺呢兩章入面發音唔一樣。相同句子中嘅字,卻有唔同發音,係相互矛盾嘅。

叶韻嘅本質

[編輯]

從本質上嚟講,叶韻係因為古人冇意識到語音會隨住時代嘅變遷而變化,今時唔押韻嘅字,用寫作時嘅音嚟讀,其實係押韻嘅。中古漢語離而家較近,語音變化較小,但仍然有部份韻部同今日唔同,導致唔押韻。所以今日唸唐詩,仍然有啲人使用叶韻方法嚟保證押韻。而上古漢語去今已遠,唔押韻嘅情況更甚。由明代陳第硏究開始批判叶韻,自此大家對上古音韻逐步多咗了解,知道邊啲字在上古漢語中可以押韻。

民間讀古詩常見叶韻

[編輯]
  • 遠上寒山石徑(讀caa4)
  • 天似穹廬,籠蓋四(讀jaa5)

[編輯]
  1. 呢個「叶」字並唔係「葉」嘅簡化字,唔可以寫做或者讀做「葉韻」。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