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
| ||||
---|---|---|---|---|
統治 | ||||
崗位 | Roman emperor、pontifex maximus、Roman censor、tribune、ancient Roman senator、Roman consul、triumvir rei publicae constituendae、moneyer | |||
明細 | ||||
姓名原文 | Imperator Caesar Divi f. Augustus | |||
出世日 | 63年9月23號 BC | |||
出世地 | 羅馬 | |||
本名 | C. Octavius C.f. | |||
死亡日 | 14年8月19號 | |||
死亡地 | Nola (羅馬帝國) | |||
國籍 | 古羅馬 | |||
通曉 | 拉丁文 | |||
信奉 | ancient Roman religion | |||
職業 | Ancient Roman politician、ancient Roman military personnel | |||
配偶 | Claudia、Scribonia、Livia | |||
仔女 | Julia the Elder、Gaius Caesar、Lucius Caesar、提比略、Agrippa Postumus | |||
家族 | Julio-Claudian dynasty、Julii Caesares、Octavii Rufi | |||
阿爸 | Gaius Octavius、凱撒 | |||
阿媽 | Atia | |||
兄弟姊妹 | Octavia the Younger、Octavia the Elder | |||
屋企人 | 凱撒、Julia Minor、Marcellus、Nero Claudius Drusus、提比略、Cornelia | |||
[改維基數據] | ||||
奧古斯都(羅馬文:Augustus,前63年9月23號—14年8月19號),原名屋大維(羅馬文:Octavianus),係羅馬帝國嘅開國皇帝,統治羅馬43年。
屋大維出身於平民嘅奧克塔維亞氏族嘅騎士分支。佢阿媽嘅大舅父凱撒大帝喺公元前44年被刺殺,屋大維喺凱撒遺囑入面被指定為養子同繼承人;因此,佢繼承咗凱撒嘅名字、財產同埋軍團嘅忠誠。佢同馬克·安東尼同馬庫斯·萊比達斯組成咗第二次三頭同盟,目的係為咗打敗凱撒嘅刺客。喺公元前42年腓力比之戰勝利之後,三頭同盟將羅馬共和國分咗三份,實際上成為咗獨裁者。最後因為三人之間嘅野心衝突,三頭同盟瓦解咗:萊比達斯喺公元前36年被放逐,安東尼喺公元前31年嘅亞克興海戰中被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同佢嘅妻子、托勒密王朝嘅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喺屋大維入侵埃及嘅時候自殺身亡,埃及之後成為咗羅馬行省。
第二次三頭同盟瓦解之後,奧古斯都恢復咗共和國嘅表面形式,將政府權力交畀羅馬元老院、執政官同埋羅馬議會,但佢透過要求元老院授予佢終身嘅最高統帥、護民官同羅馬監察官職位,保持住獨裁權力。佢揀嘅名字都反映咗呢種矛盾:一方面拒絕君主制嘅頭銜,自稱為第一公民(Princeps Civitatis),另一方面又接受咗奧古斯都呢個尊號。
奧古斯都大幅擴張咗帝國嘅版圖,併吞咗埃及、達爾馬提亞、潘諾尼亞、諾里庫姆同雷蒂亞,擴大咗喺非洲嘅領地,完成咗西班牙嘅征服,但喺日耳曼尼亞遭遇咗重大挫折。喺帝國邊境之外,佢透過建立附庸國嘅緩衝區確保帝國安全,並透過外交手段同帕提亞帝國達成和平。佢改革咗羅馬嘅稅收制度,發展咗羅馬道路網同官方郵遞系統,建立咗常備軍,成立咗禁衛軍同官方城市警衛隊同消防隊,並喺佢統治期間重建咗羅馬城嘅大部分地方。奧古斯都喺公元14年逝世,享年75歲,可能係自然死亡。不過一直有持續嘅謠言,加上皇室成員嘅死亡,令人懷疑佢嘅妻子莉維婭可能毒死咗佢。佢嘅繼任者係佢嘅養子提比略,提比略係莉維婭嘅仔,之前仲娶過奧古斯都嘅親生女茱莉亞做老婆。
名字
[編輯]因為羅馬人嘅命名慣例、社會習俗同個人喜好,奧古斯都(/ɔːˈɡʌstəs/ aw-GUST-əs)喺一生中用過好多個名:
- 蓋烏斯·屋大維(/ɒkˈteɪviəs/ OK-tay-VEE-əs, la)。根據蘇埃托尼烏斯嘅記載,佢喺公元前60年兩歲嗰陣加咗個姓圖里努斯(la,意思係「圖里伊人」)。
- 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喺公元前44年凱撒大帝死後收養佢之後,佢就繼承咗凱撒嘅族名同姓。
- 凱撒大帝。屋大維早期嘅錢幣同碑文都單單用「蓋烏斯·凱撒」呢個名,但到咗公元前38年,佢就將「蓋烏斯」換成咗勝利頭銜「最高統帥」(imperator)。
- 凱撒·奧古斯都大帝。喺公元前27年1月16號,羅馬元老院授予佢奧古斯都(la)呢個尊號。歷史學家由呢個時候開始一直到佢喺公元14年去世,都用呢個名嚟稱呼佢。有時啲人都會叫佢「奧古斯都·凱撒」。
早年生活
[編輯]佢係公元前63年9月23號喺羅馬出生。佢嘅父系家族嚟自維利特里,一個位於城市東南方約40公里(25英里)嘅沃爾斯基亞小鎮。[1][2]佢係喺帕拉蒂尼山嘅「牛頭」呢個細細嘅地方出生,離羅馬廣場好近。喺童年時期,佢攞咗「圖里努斯」呢個姓氏,可能係紀念奧古斯都嘅父親蓋烏斯·屋大維喺圖里擊敗咗一班叛亂嘅奴隸嘅勝利,呢個戰役發生喺佢出世幾年之後。[3]蘇埃托尼烏斯寫道:「有好多證據顯示屋大維家族喺以前係維利特里一個有聲望嘅家族,因為鎮內最繁忙嘅地方早已經有條街叫屋大維街,仲有個由某位屋大維建立嘅祭壇。呢個人係同隔離鎮打戰嘅領袖。」[4]因為當時羅馬好擠迫,屋大維被帶返佢爸爸嘅鄉村維利特里度養大。屋大維喺佢嘅回憶錄中只係簡單提過佢父親係屬於馬家族。佢嘅曾祖父公元前216年護民官蓋烏斯·屋大維喺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係西西里嘅軍事護民官。佢嘅祖父曾經喺當地擔任過幾個政治職位。佢嘅父親亦叫屋大維,曾經做過羅馬總督喺馬其頓。佢嘅媽媽阿提婭係尤利烏斯·凱撒嘅姪女。[5][6]
佢爸爸喺公元前59年死咗,嗰陣屋大維得四歲。[7]佢媽媽再嫁畀以前做過敘利亞總督嘅公元前56年執政官盧奇烏斯·馬爾庫斯·菲利普斯。[8][9]菲利普斯自稱係亞歷山大大帝嘅後裔,並喺公元前56年當選為羅馬執政官。菲利普斯對年輕嘅屋大維冇咩興趣,所以屋大維由佢嘅祖母尤利婭小,即係凱撒嘅妹妹,養大。尤利婭喺公元前52年或51年去世,屋大維喺佢祖母嘅葬禮上致悼詞。[10][11][12]從呢個時候開始,佢媽媽同繼父就更加積極咁養育佢。四年之後,佢正式着咗成年袍(即「成人袍」),[13]並喺公元前47年被選入羅馬大祭司。[14][15]第二年,佢被委任主持由凱撒建立嘅維納斯母神廟嘅希臘競技會。[15]
據尼古拉斯所講,屋大維想加入凱撒嘅非洲戰役,但因為佢媽媽反對,所以佢放棄咗。[16]喺公元前46年,佢媽媽同意佢跟隨凱撒到西班牙,參加對抗凱撒舊敵龐培軍隊嘅戰爭,但屋大維病咗,冇辦法跟住出發。等佢康復後,佢乘船前往前線,但不幸遇上海難。上岸後,佢帶住幾個同伴穿過敵對領土去到凱撒嘅營地,呢個舉動令凱撒非常欣賞。[13]韋利烏斯·帕特克路斯記載,從嗰陣開始,凱撒畀咗機會屋大維坐埋佢同一架馬車。[17]返到羅馬後,凱撒將新遺囑交畀維斯塔貞女保管,指定屋大維為主要繼承人。[18]
第二三頭同盟
[編輯]喺公元前43年10月,奧克塔維安、安東尼同萊比達斯係波隆那附近開咗個會,組成咗第二三頭同盟。元老院喺11月27號正式確認佢哋嘅權力。呢個明確嘅權力安排維持咗5年,之後再經平民通過法律令佢合法化。呢個同之前龐培、凱撒同克拉蘇斯嗰個非正式嘅第一次三頭同盟唔同。
三頭同盟一成立之後就開始咗「課題」。喺呢段時期,大約130到300個元老同2000個騎士被列入黑名單,佢哋嘅財產被沒收,冇逃走嘅仲要俾人殺死。三頭同盟搞呢個「課題」,部分原因係要籌錢俾軍隊畀糧餉,因為佢哋要同凱撒嘅刺客布魯圖斯同朗基努斯打仗。
三頭同盟仲出咗個法令,畀人獎金去捉拿被列入「課題」嘅人。當時啲羅馬人為咗攞獎金就去捉人,被捉到嘅人嘅財產就被三頭同盟沒收晒。
當時嘅羅馬歷史學家對邊個三頭同盟成員最主要負責「課題」同殺人有唔同講法。不過佢哋都認為,搞「課題」係三個人用嚟消滅政敵嘅手段。
有啲歷史學家話奧克塔維安試過避免將某啲官員列入「課題」,而將責任推到萊比達斯同安東尼度。但係都有啲歷史學家話奧克塔維安都同其他兩個人一樣想消滅敵人。
普魯塔克仲形容「課題」係一場冇人性嘅朋友同家人之間嘅交易。好似奧克塔維安就畀人將佢盟友西塞羅列入「課題」,安東尼就將佢阿舅列入「課題」,萊比達斯仲將佢親兄弟都列入「課題」添。
以下係你要求嘅粵語翻譯:
死亡同繼承
[編輯]公元前23年,奧古斯都嘅病令繼承問題成為政治同公眾關注嘅焦點。為咗確保穩定,佢需要指定一個繼承人嚟繼承佢喺羅馬社會同政府中嘅特殊地位。呢個過程要慢慢嚟,唔引起元老院對王權嘅恐懼。如果有人要繼承奧古斯都嘅非官方權力地位,佢就要憑自己公開證明嘅功績嚟贏得。[19]
有啲奧古斯都時期嘅歷史學家認為,跡象指向佢姐姐嘅仔馬賽勒斯,佢迅速同奧古斯都嘅女兒茱莉亞大帝結婚。[20] 但係其他歷史學家質疑呢個講法,因為奧古斯都喺公元前23年病重時,佢嘅遺囑曾喺元老院宣讀,[21] 顯示佢更鍾意馬庫斯·阿格里帕。阿格里帕係奧古斯都嘅二把手,可以話係佢嘅同事中唯一一個有能力控制軍團同維持帝國穩定嘅人。[22]
馬賽勒斯喺公元前23年死後,奧古斯都將佢嘅女兒嫁畀阿格里帕。呢段婚姻生咗五個細路,三個仔兩個女:蓋烏斯·凱撒、路西烏斯·凱撒、維普薩尼亞·茱莉亞、阿格里皮娜大帝同阿格里帕·波斯圖穆斯(因為係馬庫斯·阿格里帕死後出世所以咁叫)。第二次政治安排之後,阿格里帕獲授予五年嘅東部帝國統治權,擁有總督嘅imperium同奧古斯都嘅護民官權力(雖然唔及奧古斯都嘅權力),佢嘅管治中心設喺東部愛琴海嘅薩摩斯島。[22][23] 呢個權力嘅授予顯示咗奧古斯都對阿格里帕嘅青睞,但同時都係為咗平息凱撒黨成員嘅不滿,畀佢哋一個人同佢分享相當大嘅權力。[23]
奧古斯都將孫仔蓋烏斯同路西烏斯收養做自己嘅仔,呢個舉動明顯表示佢想將佢哋立為繼承人。[24] 佢喺公元前5年同2年做咗執政官,親自帶佢哋入政壇,[25] 仲提名佢哋做公元1年同4年嘅執政官。[26] 奧古斯都仲好睇佢嘅繼子,即係麗維亞第一段婚姻生嘅仔德魯蘇斯同提比略,畀佢哋軍事指揮權同公職,但似乎更鍾意德魯蘇斯。阿格里帕喺公元前12年死咗之後,提比略就畀人逼要同自己嘅老婆維普薩尼亞·阿格里皮娜離婚,等阿格里帕嘅孝期一過就要娶奧古斯都嘅寡婦女兒茱莉亞。[27] 德魯蘇斯同奧古斯都嘅外甥女安東尼亞嘅婚姻就被認為係唔可以拆散嘅,而維普薩尼亞「只係」已故阿格里帕同第一任妻子嘅女。[27]
提比略喺公元前6年開始同奧古斯都一齊享有護民官權力,但好快就退咗休,話唔想再參與政治,自我流放去咗羅得島。[28][29] 冇人知佢離開嘅具體原因,可能係幾個因素加埋,包括同茱莉亞嘅婚姻失敗[28][29] 同埋因為奧古斯都明顯偏心年輕嘅蓋烏斯同路西烏斯而感到妒忌同被排斥。(蓋烏斯同路西烏斯好早就加入祭司學院,喺公眾面前嘅形象更好,仲被引薦畀高盧嘅軍隊。)[30][31]
路西烏斯同蓋烏斯分別喺公元2年同4年死咗,加上佢哥哥德魯蘇斯早喺公元前9年就死咗,提比略喺公元4年6月畀人召返羅馬,奧古斯都收養咗佢做仔,但條件係佢要收養佢嘅姪仔日耳曼尼庫斯。[32] 呢個做法延續咗至少要有兩代繼承人嘅傳統。[27] 同年,提比略仲獲得護民官同總督嘅權力,外國國王嘅使者要向佢致敬,到公元13年仲獲得第二次凱旋儀式同同奧古斯都一樣嘅imperium。[33]
唯一仲有可能做繼承人嘅就係阿格里帕·波斯圖穆斯,但佢喺公元7年畀奧古斯都流放,元老院嘅法令令佢永久流放,奧古斯都仲正式同佢斷絕關係。佢肯定失去咗奧古斯都對佢做繼承人嘅青睞;歷史學家埃里希·格魯恩指出當時好多史料都話阿格里帕·波斯圖穆斯係個「粗俗嘅後生仔,殘忍又粗魯,品德敗壞」。[34]
睇多啲
[編輯]- Bleicken, Jochen (1998). Augustus. Eine Biographie. Berlin: A. Fest. ISBN 978-3828601369.
- Buchan, John (1937). Augustu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 Dio, Cassius (1987), The Roman History: The Reign of Augustus, Ian Scott-Kilvert翻譯, London: Penguin Books, ISBN 978-0-14-044448-3
- Everitt, Anthony (2007). The First Emperor: Caesar Augustus and the Triumph of Rome. London: John Murray. ISBN 978-0-7195-5495-7.
- Galinsky, Karl (1998). Augustan Cultu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5890-0.
- Galinsky, Karl (2012). Augustus: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of an Emper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00. ISBN 978-0-521-74442-3.
- Grant, Michael (1985). The Roman Emperors: A Biographical Guide to the Rulers of Imperial Rome, 31 BC–AD 476.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ISBN 978-0297785552.
- Levick, Barbara (2010). Augustus: Image and Substance. London: Longman. ISBN 978-0-582-89421-1.
- Lewis, P. R.; Jones, G. D. B. (1970). "Roman Gold-Mining in North-West Spain".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60: 169–185. doi:10.1017/S0075435800043343. JSTOR 299421.
- Jones, R. F. J.; Bird, D. G. (1972). "Roman Gold-Mining in North-West Spain, II: Workings on the Rio Duerna".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62: 59–74. doi:10.2307/298927. JSTOR 298927. S2CID 162096359.
- Jones, A. H. M. (1951). "The Imperium of Augustus".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41 (1–2): 112–119. doi:10.2307/298104. JSTOR 298104. S2CID 162372767.
- Jones, A. H. M. (1970). Augustus. London: Chatto & Windus. ISBN 978-0-7011-1626-2.
- Massie, Allan (1984). The Caesars. New York: Franklin Watts.
- Template:Cite EB9
- Osgood, Josiah (2006). Caesar's Legacy: Civil War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Roman Empi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5582-2.
- Reinhold, Meyer (1978). The Golden Age of Augustus (Aspects of Antiquity). Toronto: Univ. of Toronto Press. ISBN 978-0-89522-007-3.
- Roebuck, C. (1966). The World of Ancient Time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ISBN 978-0024027009.
- Shotter, D. C. A. (1991). Augustus Caesar. Lancaster Pamphlets.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319362.
- Zanker, Paul (1989). The Power of Images in the Age of Augustus. Thomas Spencer Jerome Lectur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ISBN 978-0-472-10101-6.
疏仕
[編輯]- ↑ Suetonius, Augustus 5–6.
- ↑ 根據羅馬曆法嘅日子同月份,詳情見Suetonius (1914),§5, footnote a
- ↑ Suetonius, Augustus 7.
- ↑ Suetonius, Augustus 1.
- ↑ Suetonius, Augustus 1–4.
- ↑ Rowell 1962, p. 14.
- ↑ Chisholm & Ferguson 1981, p. 23.
- ↑ Suetonius, Augustus 4–8.
- ↑ 尼古拉斯 (大馬士革), 3.
- ↑ Suetonius, Augustus 8.1.
- ↑ 昆體良, 12.6.1.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8年2月25日,.
- ↑ Pelham, Henry Francis (1911)。 . 出自 Chisholm, Hugh (編)。《大英百科全書》 (英文)。第2卷 (第11版)。劍橋大學出版社。頁 912。
- ↑ 13.0 13.1 Suetonius, Augustus 8.1
- ↑ 尼古拉斯 (大馬士革), 4.
- ↑ 15.0 15.1 Rowell 1962, p. 16.
- ↑ 尼古拉斯 (大馬士革), 6.
- ↑ 韋利烏斯·帕特克路斯 2.59.3.
- ↑ Suetonius, Julius [https://penelope.uchicago.edu/ Thayer/E/Roman/Texts/Suetonius/12Caesars/Julius*.html#83 83]
- ↑ Gruen 2005, p. 50.
- ↑ Eck & Takács 2003, pp. 114–115.
- ↑ Eck & Takács 2003, p. 115.
- ↑ 22.0 22.1 Gruen 2005, p. 44.
- ↑ 23.0 23.1 Eck & Takács 2003, p. 58.
- ↑ Syme 1939, pp. 416-417.
- ↑ Scullard 1982, p. 217.
- ↑ Syme 1939, p. 417.
- ↑ 27.0 27.1 27.2 Eck & Takács 2003, p. 116.
- ↑ 28.0 28.1 Eck & Takács 2003, p. 117.
- ↑ 29.0 29.1 Gruen 2005, p. 46.
- ↑ Eck & Takács 2003, pp. 117–118.
- ↑ Gruen 2005, pp. 46–47.
- ↑ Eck & Takács 2003, p. 119.
- ↑ Eck & Takács 2003, pp. 119–120.
- ↑ Gruen 2005, p. 49.
出面網頁
[編輯]- 奧古斯都喺魁北克國家圖書檔案館嘅資料
- 奧古斯都喺BIBSYS嘅資料
- 奧古斯都喺加泰圖書館嘅資料
- 奧古斯都喺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奧古斯都喺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奧古斯都喺分面應用主題詞表識別碼嘅資料
- 奧古斯都喺虛擬國際權威檔案識別碼嘅資料
- 奧古斯都喺Quora嘅資料
- 奧古斯都喺Freebase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