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動車組列車

廣深動車組列車係中國鐵路運行於廣東省會廣州同埋經濟特區深圳之間嘅動車組列車,從2007年4月18號起開行,宜家由廣州鐵路集團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廣九客運段嚟負責客運服務。列車用和諧號CRH1A型電力動車組,運行縱貫廣深鐵路,經過東莞、常平、樟木頭三個站,全程139公里,每個鐘行160公里,最快每個鐘行202公里。宜家每日一共有110對列車對開(其中平時92對、後備18對),每日頭班車係6點03分,尾班車係夜晚10點10個字,一般10分鐘一班車。其中係廣州東站到深圳站下行用嘅班車係C7001次-C7207次(單號);深圳站到廣州東站上行嘅班車係C7002-C7208(雙號)。
電子車票[編輯]
1994年,廣深高速公路開通後,廣深城際列車受到公路豪華大巴嘅競爭,因爲大巴發車嘅密度高而且票價相對便而且當時鐵路發車次數小、票價比較貴,鐵路客流大幅縮水。之後爲咗加強鐵路嘅競爭力,廣深鐵路公司開始慢慢實施「廣深城際公交化」計畫,除咗上述嘅列車加速同加密班次之外,重包括乘客坐車更加方便嘅措施。廣深城際列車喺2005年10月26號開始試行地下鐵模式運作,用自動售票機、入閘機、卡式火車非(IC卡)同埋儲值車票,嚟配合公交化計劃。自動售票機同地下鐵一樣係用觸摸式點擊購票,可以使用10蚊、20蚊、50蚊同埋100蚊人仔嘅紙幣。乘客可以係自動售票機購買IC卡車非後,入閘機驗票系統驗票就可以上車[1]。宜家廣深線嘅自動買票機一共有6個途徑車站嘅車票買,有深圳、樟木頭、東莞、石龍、廣州東同埋廣州,不過售票機唔係成日運作。
2009年2月20號起,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合作推出「廣深鐵路牡丹金融IC卡」,依張IC卡有信用卡同埋借記卡兩種,都係中國銀聯卡。持卡人可直接祿卡搭廣深「和諧號」動車組,而且可揀座位同等級[2][3]。目前暫時只發行信用卡。
2009年3月20號起,廣深鐵路公司喺廣深城際列車推出「廣深鐵路快通卡」,呢張儲值卡嘅發行面額為500蚊人仔,旅客直接綠卡入站坐廣深「和諧號」動車組嘅二等座,出站嗰陣祿卡就會自動扣取所撘乘區間嘅金額。[4] 「廣深鐵路快通卡」同深圳市內嘅「深圳通」卡(2008年起發行,符合ISO/IEC 14443標準的Type A卡)一樣由中國內地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生產,同樣使用TimeCOS®FLY晶片[5],意味著日後兩種智慧卡能為互相相容作準備。
2010年1月5號,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喺香港推出「廣深鐵路銀聯兩幣IC信用卡」,係中國銀聯喺香港發行嘅其中一款雙幣結算信用卡[6] [7]。
不過,由於宜家廣州站並唔似其它廣深線車站一樣設有閘機,出站位置冇閘機,而入站嘅入閘機又經常唔開。所以宜家唔理你係用緊「廣深鐵路牡丹金融IC卡」頂抑或係「廣深鐵路兩幣信用卡」,兩者都唔可以喺廣州站使用。
不過,自2011年6月1號起,隨住全國鐵路動車組車非進行實名制,儲值卡「廣深鐵路快通卡」因爲唔符合實名制嘅要求所以被取消[8]。
車非價格[編輯]
一等座票價(單位:人仔)
| |||||
100 | 65 | 60 | 50 | 10 | 廣州 |
100 | 65 | 60 | 50 | 廣州東 | 10 |
60 | 40 | 35 | 石龍 | 45 | 45 |
50 | 30 | 東莞 | 30 | 55 | 55 |
45 | 樟木頭 | 25 | 35 | 60 | 60 |
深圳 | 40 | 45 | 55 | 80 | 80 |
二等座票價(單位:人仔) 2010年6月18號起執行
|
- ↑ 〈廣州新型嘅自動售票機將啟用 去深圳可祿卡坐火車〉. 原著喺2006-02-09歸檔. 喺2014-04-11搵到.
- ↑ 〈祿"廣深鐵路牡丹金融IC卡"撘廣深線"和諧號"動車組 - 中國工商銀行網站〉. 原著喺2011年1月22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1號搵到.
- ↑ 〈(鐵路票務-內地)廣深鐵路與工商銀行推出信用卡(IC卡) - BVEHK.net 香港模擬鐵路聯盟 - C1鐵路新聞〉. 原著喺2009年8月9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1號搵到.
- ↑ 〈搭廣深線可以祿卡"廣深鐵路快通卡"20號開售〉. 原著喺2009年3月23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1號搵到.
- ↑ 〈廣深鐵路實現公交化 握奇非接觸CPU卡著功勛 - 中國智慧卡網〉. 原著喺2013年10月10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1號搵到.
- ↑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聯同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推出「廣深鐵路兩幣信用卡」(PDF檔案)〉 (PDF). 原著 (PDF)喺2011年6月12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1號搵到.
- ↑ 〈廣深鐵路兩幣卡〉. 原著喺2011年12月31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1號搵到.
- ↑ 〈無證旅客被拒上車 華鐵線上新聞〉. 原著喺2011年8月30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1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