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時曆
閱讀設定
授時曆,曆法之一,行於大元,名由皇帝忽必烈所賜。書經堯典有話,「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授時曆就取自「敬授人時」,意謂曆頒於民,就唔會失天時。忽必烈任命許衡做領太史院事,其下郭守敬、王恂為副,創造出授時曆。曆法亦見於元史。
曆由至元十八年,即一二八一年,行到元末。大明大統曆,都承繼授時曆,一直行到明末。大統曆只係無計斗分差,即唔考量回歸年古長今短。大統曆推算日蝕時刻有差,亦有用回回曆補入。
日本都有改用大統曆,亦即授時曆變種。由涉川春海改成大和曆,修改一啲定數同里差經度等。一六八四年,日本貞享元年三月初三頒佈,然十月撤回。翌年改名貞享曆頒佈推行。
原由
[編輯]一二七六年,大元至元十三年,元軍攻佔大宋京城臨安,並遷都大都,準備頒布曆法,取代金國重修大明曆,以合天象。
方法
[編輯]大宋時頻頻觀測天象,改曆十八次。大元領土遼闊,儀器有所進步,觀測同更加精確。參攷大唐開元時一行,有國土十八處觀測。許衡、郭守敬、王恂、楊恭懿等亦設觀星臺廿七處,實測數值。又參攷回回天文觀測,加以改良。
授時曆用弧矢割圓術,以換算黃經黃緯同赤經赤緯。用招差術推算日月五星行度。弧矢割圓術,即球面三角法。招差術,亦即三次内插法。授時一改前人複雜分母分子,全改用萬分數,以一萬為分母,類似今日小數。授時曆用統天曆數值,即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二四二五來計,一月用二十九日五三〇五九三來計。咁同今日西曆額我畧曆數值相同,然授時曆早三百零一年。日行一年長,有微妙變化,故此有歳實消日法,一百年縮萬分之二日。
推算節氣,就以平氣來計,一年均分廿四份,一份為之一氣。無中氣就做閏月。廢除上元積年,直取至元十八年為為曆元,數據全部實測,此為史上一大變革。
參考資料
[編輯]- ↑ 杉本敏夫 (1988)。〈授時暦で用いられた沈括の逆正弦公式の精度〉 (PDF)。《数学史研究》。日本数学史学会。117。
紀元前→後漢 | 古六曆 ?-? |
顓頊曆 ?-BC105 |
太初曆 BC104-4 |
三統曆 5-84 |
後漢→魏 | 四分曆 85-236 |
景初曆 237-444 |
魏→南朝 | 元嘉曆 445-509 |
大明曆 510-589 |
|||||||||
---|---|---|---|---|---|---|---|---|---|---|---|---|---|---|---|---|---|---|---|
呉 | 四分曆 222 |
乾象曆 223-280 |
北朝 | 景初曆 398-451 |
玄始曆 412-522 |
正光曆 523-565 |
興和曆 540-550 |
天保曆 551-577 |
天和曆 566-578 | ||||||||||
蜀 | 四分曆 221-263 | ||||||||||||||||||
北朝→隋 | 大象曆 579-583 |
開皇曆 584-596 |
大業曆 597-618 |
唐 | 戊寅元曆 619-664 |
麟徳曆 665-728 |
大衍曆 729-761 |
五紀曆 762-783 |
正元曆 784-806 |
觀象曆 807-821 |
宣明曆 822-892 | ||||||||
唐→後周 | 崇玄曆 893-955 |
後周、北宋、南宋 | 欽天曆 956-963 |
應天曆 963-981 |
乾元曆 981-1001 |
儀天曆 1001-1023 |
崇天曆 1024-1065 |
明天曆 1065-1068 |
崇天曆 1068-1075 |
奉元曆 1075-1093 |
觀天曆 1094-1102 |
占天曆 1103-1105 |
紀元曆 1106-1135 | ||||||
後晋、遼 | 調元曆 893-943? 961-993 |
大明曆 994-1125 | |||||||||||||||||
南宋 | 統元曆 1136-1167 |
乾道曆 1168-1176 |
淳熙曆 1177-1190 |
會元曆 1191-1198 |
統天曆 1199-1207 |
開禧曆 1208-1251 |
淳祐曆 1252 |
會天曆 1253-1270 |
成天曆 1271-1276 |
元以降 | 重修大明曆 1182-1280 |
授時曆 1281-1644 |
時憲曆 1645-1911 |
國瑞曆 1912- | |||||
金 | 大明曆 1137-1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