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多達賴左
桂多達賴左 | |
---|---|
![]() | |
出生日 | c. 992年 ![]() |
出生地 | 阿雷佐 ![]() |
死亡日 | 1050年、c. 1050年 ![]() |
通曉 | 拉丁文 ![]() |
職業 | 僧人、作曲家、musicologist、發明家、music theorist、作家、theorist、religious ![]() |
[改維基數據] | |
桂多達賴左或規多阿雷佐(Guido d’ Arezzo;991年—1050年) 係中世紀音樂理論家,亦係意大利達賴左地區嘅聖本篤修會修士。係現代音樂記譜嘅開山祖先,用嚟取代當時僅僅喺歌詞上面寫下簡單嘅符號,指示上升或下降語言聲調變化嘅簡單符號譜 ─ 紐姆譜(Neumes)。
佢寫咗《辨及微芒》(Micrologus / Mikrologus)呢本寫書,係繼中世紀最權威嘅音樂理論家波埃修斯(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ethius)嘅《音樂嘅體制》之後,第二部最廣泛地論及中世紀音樂嘅專著,其中有一章專注討論復調音樂,包括最早期嘅奧爾加農(Organum)。
到咗今日,係桂多嘅信裏頭中可以推算到《辨及微芒》大約係 1025年至 1026年間寫嘅,信中提都到寫本書嗰時,佢已經三十四歲。桂多早期喺位得里亞海岸嘅 Pomposa Abbey 修道院做修士。佢好清楚歌唱嘅人好難記得所有格里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啲複雜唱段,所以發明咗六聲音階體系(Hexachord),主要係為咗方便學唱聖詠而設計,畀每一個音一個唱名,唱名分別係 ut、re、mi、fa、sol、la,由 G、C、F 開始可以分別構成三種六聲音階,其中 F 六聲音階需降低 B 音先可以滿足六聲音階嘅結構要求。重有所謂『桂多手』(Guidonian Hand)幫記憶嘅方法,教師可以用右手指住左手張開嘅各關節,就好便利咁唱出對應自然音階嘅各個音,讓歌唱者喺短時間內學會每首聖詠。『桂多手』好快就傳遍意大利北部各地,及後規多總結同發表嘅四綫譜,即而家五綫譜嘅前身。
之後佢又發明新嘅教學技術與記譜法,包括音符加上符桿及 Solfeggio(即 「do-re-mi」音階嘅前身,由讚美詩(hymn)嘅第一節,首六個樂句開始嘅音節之中分化開嚟)。 呢啲記譜法早係佢喺 Pomposa 嗰時嘅著作裏頭已經提到,但大約喺 1030年寫,有關文替聖歌(Antiphon)嘅著作已經失傳。
攷[編輯]
- Claude V. Palisca: "Guido of Arezzo",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Accessed July 14, 2005), (subscription access)
- Richard H. Hoppin, Medieval Music. New York, W.W. Norton & Co., 1978. ISBN 0-393-09090-6
拎[編輯]
- Guido of Arezzo at The Catholic Enyclopedia.
- Horace's Odes and the Mystery of Do-Re-Mi - an argument that the sol-fa mnemonic was derived from the Ode to Phyllis, by Stuart Lyons. (Also in print ISBN 978-0-85668-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