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陳寅恪(1890年7月3號—1969年10月7號)係中國嘅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喺湖南長沙出世。佢先後喺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留學同埋鑽研梵文、巴利文同比較語言學,通曉多種文字。佢喺清華大學做嘢嗰陣有「公子中嘅公子」同埋「教授中嘅教授」嘅稱號。
評價[編輯]
李慎之話:「佢係舉世公認嘅二十世紀中國偉大嘅史學家,亦係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傑出嘅思想家。佢嘅思想嘅光芒將照耀中國人進入二十一世紀」。
喺1945年國民黨六大召開前嗰陣,朱家驊同陳立夫聯名向蔣介石推薦咗98名「最優秀教授黨員」,入面有:黎錦熙(西北師範學院),陳寅恪(燕京大學),伍蠡甫(復旦大學),熊慶來(雲南大學),薩本棟(廈門大學),金毓黻(東北大學),竺可楨(浙江大學),王星拱、朱光潛(均武漢大學),張伯苓、蔣夢麟、梅貽琦、馮友蘭、賀麟、華羅庚、姚從吾(均西南聯大)等[1]。
註[編輯]
- ↑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