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中文輸入法
中文輸入法 倉頡中文輸入法 | |
發明人 | 朱邦復 |
發明年份 | 1976年 |
類別 | 字型 |

朱邦復唔收分毫噉公開倉頡輸入法,令到電腦漢化有好大嘅進展。而家大部份嘅作業系統都附埋倉頡輸入法。佢係繁體中文使用地區用得最多嘅形碼輸入法。
而家最新嘅官方版本係第五代,另外有一啲民間嘅修改版。發明人後來亦基於呢個輸入法,另外製作咗一個「蒼頡檢字法」,用喺「倉頡系統」度。佢有啲部份同倉頡輸入法相似,但亦有唔少改變。
目錄
版本演進[編輯]
- 1977年,喺台灣發表第一代倉頡,根據一萬二千字嘅《國語辭典》設計嘅。
- 1980年,發表第二代倉頡,只係執過第一代倉頡啲啲。
- 1982年,發表第三代倉頡,係以《康熙字典》做範圍,揀咗其中嘅四萬字,係將第二代改良嘅成果。
- 1985年,喺美國發表第五代輸入法同字形產生器,收咗大約六萬字,重增加一啲輔助字形同修正咗少少取碼。喺朱邦復工作室網站上嘅《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嗰本書入面有第三代、第五代改碼字嘅字碼對照表。
而家用得最多嘅係第三代倉頡。Microsoft Windows 95/98/Me/2000/XP 等作業系統之內嘅倉頡輸入法係第三代倉頡嘅改進版(修改咗一啲異體字同加入咗部份香港字,但係有錯碼)。Mac OS X 10.4 版就用倉頡第五代[1]。而倉頡之友搞嘅倉頡第五代通用版、國際版同香港版就係用咗第五代倉頡。Linux 或者 Unix 嘅 X window 介面上嘅 gcin 輸入法程式,有得揀用倉頡第五代。由「面」、「非」呢兩字就可以分得出係第三代定係第五代倉頡:
例字 | 倉頡第三代 | 倉頡第五代 | ||
---|---|---|---|---|
倉頡碼 | 撳乜制 | 倉頡碼 | 撳乜制 | |
「面」 | 一田卜中 | MWYL | 一田尸中 | MWSL |
「非」 | 中一卜卜卜 | LMYYY | 中一尸卜 | LMSY |
取碼原則[編輯]
中文字根據「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由外而內」呢啲原則分拆成字型結構,跟住再用字碼拼出嚟。鍵盤上A至Y鍵各代表一個字碼(X鍵用喺特殊字,Z鍵通常唔用),例如A係「日」、N就係「弓」。字碼分表代表唔同嘅中文字字型結構。取碼分字首同字身,一個中文字最少用一個碼輸入,最長係五個碼。好似咁:
- 「理」字 →(分拆)一+土+田+土 →(對應字母)M+G+W+G
- 「哈」字 →(分拆)口+人+一+口 →(對應字母)R+O+M+R
字碼分類[編輯]
「倉頡字碼」分咗五大類,共26個倉頡字母,括號文字為相對鍵及讀音:
- 五行類(哲理類):日(A)、月(B)、金(C)、木(D)、水(E)、火(F)、土(G)
- 筆劃類:竹(H,音斜)、戈(I,音點)、十(J,音交)、大(K,音叉)、中(L,音縱)、一(M,音橫)、弓(N,音勾)
- 人體類:人(O)、心(P)、手(Q)、口(R)
- 字型類:尸(S,音則)、廿(T,音並)、山(U,音仰)、女(V,音紐)、田(W,音方)、卜(Y)
- 複合類:無論喺任何情況下,最多攞首尾兩碼,包括:鬼(HI)、虍(YP)、鬥(LN)、目(BU)、門(AN)、阝(NL)、幾(VI,唔包括左下角嘅人)、隹(OG)、吂(YR)
- 特殊類:難(X),用於特定嘅筆劃,包括:臼(HX),卍(NX)等約十一種筆劃;重(Z)(喺第三代唔再用,被一啲自製倉頡當作特殊鍵)
頭24個倉頡字母重可以再變化、衍生出「輔助字形」嚟辨別所有嘅中文字。例如:「叉」字拆解為「又+丶」,對應字母為 E+I,其中呢個「又」就係「水」呢個倉頡字母嘅輔助字形。

取碼上要注意嘅地方[編輯]
字型相似但取碼不同[編輯]
例字 | 正確拆碼 | 錯誤拆碼 |
---|---|---|
免/兔 | 弓日竹山/弓山戈(以分體字取碼) | 弓日竹山/弓日竹山戈(以連體字取碼) |
列/烈 | 一弓中弓/一弓火(以分體字取碼) | 一弓中弓/一弓中弓火(以連體字取碼) |
取碼字型同所得字型不同[編輯]
取碼字型 | 所得字型 | 正確拆碼 | 錯誤拆碼 |
---|---|---|---|
為 | 為 | 戈大弓火(依手寫體取碼) | 月弓弓竹火(依印刷體取碼) |
免 | 免 | 弓日竹山(依手寫體取碼) | 尸竹日竹山(依印刷體取碼) |
容易拆錯嘅字[編輯]
例字 | 正確拆碼 | 錯誤拆碼 |
---|---|---|
難 | 廿人人土 | 難 |
養 | 廿土人戈女 | 廿人戈日女 |
麻 | 戈十金金 | 戈木木 |
字集收字問題[編輯]
大五碼同國標碼中並冇收錄大部份嘅異體字。雖然大部份異體字都取錄咗喺統一碼裏面,但係較舊版本嘅倉頡軟件無得輸入呢啲異體字。
今日流行嘅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已經喺台灣語系嘅倉頡輸入法度做咗更新,可以利用倉頡輸入法嘅拆碼方式,打得到 Unicode 嘅中文簡化字、異體字、日語漢字同埋香港字。響異體字庫入面,重包括咗小部分錯體中文字嘅輸入方法。
例字/標準編碼 | 異體字/標準編碼 | 補充說明 |
---|---|---|
鵝(竹戈竹日火) | 鵞(竹戈竹日火) | 同為分體字,同碼。 |
衛(竹人木手弓) | 衞(竹人木月弓) | 前者係台灣標準用字,後者係香港標準用字。 |
戶(竹尸) | 户(戈尸) | |
強(弓戈中戈) | 强(弓口中戈) | 前者係港台標準用字,後者係中國大陸標準用字。 |
麵(十弓一田中) | 麪(十水一中尸) 麫(十水一卜尸) |
麵係台灣標準用字,麪係香港標準用字。 |
舉(竹金手) | 擧(竹金手) | 同為分體字,同碼。 |
裡(中田土) | 裏(卜田土女) | 前者係台灣標準用字,後者係香港標準用字。 |
著(廿十大日) | 着(廿手月山) | 前者係台灣標準用字,後者係香港標準用字。 |
匯(尸水人土) | 滙(水尸人土) 汇(水尸) |
汇係中國大陸標準用字。 |
線(女火竹日水) | 綫(女火戈戈) 线(女一戈一) |
线係中國大陸標準用字。 |
廈(戈一山水) | 厦(一一山水) | 前者係港台標準用字,後者係中國大陸標準用字。 |
產(卜竹竹手一) | 产(卜廿竹) | 前者係港台標準用字,後者係中國大陸標準用字。 |
彥(卜竹竹竹竹) | 彦(卜廿竹竹) | 前者統一碼為5F55,後者統一碼為5F56。 |
中文例字(碼) | 簡體例字(碼) | 日語漢字(碼) |
---|---|---|
漢(水廿中人) | 汉(水水) | N/A |
櫻(木月金女) | 樱(木月人女) | 桜(木火女) |
雞(月大人土) | 鸡(水竹尸一) | 鶏(月人竹日火) |
燒(火土土山) | 烧(火十心山) | 焼(火十廿山) |
正體中文 | 錯體字 | 簡體例字 | 日語漢字 |
---|---|---|---|
獎(女戈戈大) | 奬(女戈大) | 奖(戈弓大) | 奨(卜戈大) |
正字喺從犬部 | 俗體寫錯成「大」 | 丬 + 夕 + 大 | 「寽」同簡體有別 |
由倉頡衍生嘅輸入法[編輯]
簡易/速成輸入法[編輯]
簡易輸入法,又叫做速成輸入法(簡稱簡易或者速成),係倉頡輸入法嘅簡化版。佢嘅拆字法同倉頡一樣,只係攞頭尾兩碼,所以一個中文字最長只有兩碼。呢個取碼法比較簡單,所以幾受初學者歡迎,但係用家要喺大量同碼字裏面揀要嘅字,令到輸入速度相對變慢晒。不過一啲人已經將數字碼嘅部份都死記落嚟,令到個輸入速度提升返。重有,因為輸入法好早期已經裝定喺視窗作業系統裏面,唔使再裝,係電腦裏面最常用嘅預設輸入法之一。後來微軟推出「新速成輸入法」,以大量詞庫以及智慧選字為基礎,自動幫使用者揀字,減輕使用者背候選字嘅負擔。Windows XP/Vista/7都已經裝定新速成輸入法。
快速倉頡輸入法[編輯]
快速倉頡輸入法,簡稱快倉,係麥志洪喺1987年改良第三代倉頡輸入法而成嘅。
佢嘅特點係,用「一字多碼」嘅編碼策略、有容錯碼、改良標點符號編碼等等。
「快速倉頡輸入法」而家最新嘅版本係第六代。
新倉頡輸入法[編輯]
新倉頡輸入法大約同Windows 2000一齊推出。佢無咩選字嘅麻煩,對一個熟手嘅打字員嚟講,可以完全唔使睇螢幕盲打,交畀系統自動分詞揀字。不過因為唔少人都唔慣新倉頡嘅盲打模式同冇關連嘅揀字,佢哋都唔多鍾意新倉頡輸入法,甚至無論點都要搵番以前嗰隻倉頡輸入法重新裝過。正因為咁,微軟喺後嚟嘅Windows XP裏面重保留咗舊版嘅倉頡輸入法。
大新倉頡輸入法[編輯]
大新倉頡輸入法打破咗TQC全球華人中文輸入法嘅新記錄──220字嘅輸入法,重快過嘸蝦米輸入法嘅最高記錄。特色係整體少咗取碼數、多咗六段簡碼、有幾種容錯碼、重覆字最佳化編排。係商業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