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灣
閱讀設定
后海灣(Hau Hoi Wan),原寫後海灣、後海,係香港同深圳西面一大灣,因為近深圳,又叫做深圳灣(Shenzhen Bay或者Shum Chun Bay),而英國人叫佢做Deep Bay,所以又叫做深灣。后海灣原本寫做後海灣,因為佢係南頭後海,所以叫後海灣,而南頭嘅前海,亦都有前海灣,又叫大剷灣,向住伶仃洋。
名
[編輯]因爲后海灣有后字之故,啲人直覺同天后有關,而后海灣口西面,蛇口側邊嘅赤灣有赤灣天后廟,更加深有呢個聯想。之不過按地理計,后查實係後字減筆。有時舊地圖都有註後海灣。而查實呢,後海係同前海相對。後海喺南頭東岸,而前海喺南頭西岸。
地理
[編輯]后海灣三面畀地圍住,東係南頭半島,北係深圳,西係香港新界米埔、流浮山等地,西南方向通出伶仃洋,門口係深圳蛇口同香港嘅爛角嘴。后海灣,雖然三面有地環抱,可以泊船,但因有沙泥淤積,唔啱泊大船。而周圍地勢平坦,難以避風。
后海灣因為周圍有河注入,所以有唔少淺灘,變成紅樹林。流浮山亦產蠔。不過深圳方面大量填海,所以淺灘亦少咗好多。
史
[編輯]英國向大清租借新界時,亦將成個后海灣租埋,而岸界係以水漲計,所以當時香港西界係當時新安縣岸邊。西界再響南頭半島南端,赤灣附近接條直綫落大嶼山大澳,做香港西海界。不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號之後,后海灣正式由香港同深圳各佔一份。
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因為有大量難民來香港,所以香港同中國大陸之間,來往受管制。而當時大陸生活環境唔係咁好,有連場政治運動,唔少人都坐船由后海灣偷渡來香港,響流浮山等地上岸。一九六七年香港左派暴動,有香港人響后海灣畀人擄返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