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夷教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祆教創始人
瑣羅亞斯德
像
唐朝
景教耶穌像
元朝《
冥王聖幀
》入面嘅
摩尼
像
唐代三夷教
係指喺
大唐
時興盛嘅三種西方(
西域
)宗教。
概述
[
編輯
]
祆教
:即
瑣羅亞斯德教
,亦名火祆教、拜火教(蔑稱),曾係
阿契美尼德帝國
、
安息帝國
同
薩珊帝國
嘅國教,盛極一時。呢隻宗教喺
魏晉南北朝
初期(公元3至4世紀)透過
絲綢之路
傳入
中國
,喺隋唐時代畀叫做祆教。
景教
:即
基督教
嘅
東方教會
,歷來畀誤稱做聶思托里派教會(
Nestorian Church
)。喺
唐太宗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傳入中國,因當時東方教會嘅大本營喺
波斯
薩珊帝國
,所以畀人叫做「波斯經教」、「大秦教」,最終定名景教。
摩尼教
:發源自波斯薩珊帝國嘅一種
諾斯替
(
英文
:
Gnosticism
)
宗教,亦係一種
綜攝宗教
(
英文
:
Syncretic religion
)
,喺公元3世紀創立,創始人係
摩尼
。
武則天
延載元年(公元694年),呢隻宗教傳入中土,
宋朝
以後畀叫做明教。
屬於4類
:
大唐
景教
摩尼教
瑣羅亞斯德教
屬於1隱類:
有英文嘅文章
導覽選單
個人架生
未簽到
同呢個互聯網地址嘅匿名人傾偈
貢獻
開戶口
簽到
空間名
文章
討論
粵語
外觀
閱
改
睇返紀錄
多啲
查嘢
導覽
頭版
目錄
正嘢
時人時事
是但一版
關於維基百科
聯絡處
捐畀維基百科
交流
說明書
城市論壇
社區大堂
最近修改
架撐
有乜連過嚟
連結頁嘅更改
上載檔案
專門版
固定連結
此版明細
引用呢篇文
維基數據項
打印/匯出
下載PDF
印得嘅版本
第啲話
English
日本語
中文
改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