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戴高樂
夏爾·戴高樂(法文:Charles de Gaulle,1890年11月22號—1970年11月9號)係法國軍事家同政治人物,1958年至1969年做法國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出生於里爾,佢係第一次世界大戰嘅一名榮譽軍官,多次受傷,仲畀德軍俘虜咗。喺兩戰之間嘅時期,佢主張使用流動裝甲部隊。1940年5月德軍入侵嘅時候,佢領導一支裝甲師反攻侵略者;之後佢被委任為戰爭副部長。由於拒絕接受佢政府同德國簽訂嘅第二次康邊停戰協定,戴高樂逃到英國,並喺佢嘅6月18日呼籲中呼籲法國人繼續抗爭。佢領導咗自由法國部隊,之後成為法國國家解放委員會嘅領導人,並且成為自由法國嘅無可爭議領袖。佢喺1944年6月成為法國臨時政府嘅首腦,帶領法國走向解放法國之後嘅臨時政府。
早喺1944年,戴高樂已經推行咗指導主義經濟政策,包含大規模由國家主導嘅資本主義經濟控制,呢個政策帶嚟咗之後30年史無前例嘅經濟增長,呢段時期被稱為光輝三十年。佢喺1946年辭職,但仍然積極參與政治,成立咗法國人民集會。佢喺1950年代初退休,並撰寫咗佢嘅《戰爭回憶錄》,呢本書迅速成為現代法國文學嘅經典。
當阿爾及利亞戰爭令到不穩定嘅法國第四共和瀕臨崩潰時,法國國民議會喺1958年法國危機中將佢重新帶返權力中。佢成立咗第五共和,並設立咗一個強勢總統制;佢喺1958年法國總統選舉中以78%嘅選票當選繼續擔任呢個角色。佢成功喺維持法國統一嘅同時,亦逐步結束咗戰爭,雖然呢個舉動令到「黑腳」Template:Gloss/brac-start喺阿爾及利亞出世嘅歐裔人Template:Gloss/brac-end同軍隊感到憤怒。佢賦予阿爾及利亞獨立,並對其他法國殖民地作出進步嘅舉措。
喺冷戰背景下,戴高樂推動佢嘅「偉大政治」,堅持認為法國作為一個大國,唔應該依賴其他國家(例如美國)嚟保障國家安全同繁榮。為此,佢推行咗「國家獨立」政策,令法國退出北約嘅綜合軍事指揮部,並建立咗獨立嘅核打擊力量,使法國成為世界上法國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嘅第四個核大國。佢仲同康拉德·阿登納恢復咗友好嘅法德關係,透過1963年1月22日簽訂嘅愛麗舍條約,建立起喺英美同蘇聯勢力之間嘅歐洲制衡力量。
戴高樂反對任何超國家聯盟嘅發展,佢主張歐洲應該係一個主權國家組成嘅大陸。佢公開批評咗美國介入越南,仲指責美國嘅過度特權。晚年,佢支持「魁北克獨立萬歲」嘅口號,並兩次否決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呢啲舉動喺北美同歐洲引起咗不少爭議。雖然佢喺1965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再次當選總統,但喺1968年五月風暴期間面對學生同工人嘅大規模抗議,不過佢有軍隊嘅支持,並喺1968年法國立法選舉中贏得議會多數席位。佢喺1969年喺1969年法國憲法公投失敗之後辭職,呢個公投係佢提議更加分權化嘅嘗試。佢喺一年後79歲時過身,遺下未完成嘅總統回憶錄。
好多法國政黨同領袖自稱擁有戴高樂主義嘅遺產;法國同世界其他地方嘅好多街道同紀念碑都喺佢死後戴高樂命名事物列表以佢嘅名義命名。
早年生活
[編輯]童年同出身
[編輯]夏爾·安德烈·若瑟夫·瑪麗·戴高樂喺1890年11月22號出世喺里爾,係五個仔女裏面嘅第三個。[1] 佢喺一個虔誠嘅天主教同傳統家庭長大。佢阿爸亨利·戴高樂係一間耶穌會學院嘅歷史同文學教授,後尾仲自己開咗間學校。[2]Template:RP
亨利·戴高樂嘅祖先係諾曼底同勃艮第嘅議會貴族。[3]Template:RP[4] 佢哋個名可能係荷蘭文嚟,或者係由van der Walle、de Walle(「嚟自城牆、防禦牆」)或者de Waal(「城牆」)演變而嚟。[5][2]Template:RP 戴高樂嘅媽咪,珍妮(原名Maillot),係里爾一個富商家族嘅後人。佢有法國、愛爾蘭、蘇格蘭同德國血統。[3]Template:RP[4]
戴高樂阿爸鼓勵佢哋細蚊仔之間討論歷史同哲學,所以戴高樂由細個就學咗好多法國歷史。佢聽到佢媽咪講,1870年色當戰役法國向德國投降時,佢媽咪仲係個細路女就喊到唔停,呢件事令佢對軍事戰略產生咗濃厚興趣。佢仲受到佢叔叔嘅影響,佢叔叔都叫夏爾·戴高樂(詩人),係個歷史學家同熱情嘅凱爾特主義者,主張將威爾士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同布列塔尼人合而為一。佢阿爺朱利安-菲利普都係歷史學家,而佢嫲嫲約瑟芬-瑪麗寫嘅詩令佢嘅基督教信仰更加堅定。[6][2]Template:RP
教育同思想影響
[編輯]戴高樂喺十幾歲嗰陣就開始寫嘢,特別係詩;佢屋企人仲出錢幫佢私人出版咗一個單幕詩劇。[7] 佢係個貪睇書嘅人,鍾意睇柏格森、佩吉同巴雷斯等作家嘅哲學著作。除咗德國哲學家尼采、康德同歌德,佢仲睇古希臘人嘅作品(特別係柏拉圖)同夏多布里昂嘅散文。[7]
戴高樂喺巴黎斯坦尼斯拉斯學院讀書,仲喺比利時短暫讀過書。[2]Template:RP 佢15歲嗰陣寫咗篇文,幻想「戴高樂將軍」喺1930年帶領法國軍隊戰勝德國;佢後尾寫道,佢後生嗰陣有啲單純咁期待同德國嘅不可避免嘅未來戰爭,為咗報1870年法國戰敗嘅仇。[8]
戴高樂少年時期嘅法國係個分裂嘅社會,有好多發展都令戴高樂一家唔歡迎:社會主義同工團主義嘅發展、1905年法國政教分離法、兵役期縮短到兩年。同樣唔受歡迎嘅仲有同英國嘅「英法協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最重要嘅就係德雷福斯事件。亨利·戴高樂最後都支持德雷福斯,但佢唔係咁在意德雷福斯本身係咪無辜,而係擔心軍隊令自己蒙羞。呢段時期仲見證咗福音派天主教嘅復興、巴黎聖心堂嘅奉獻,同聖女貞德崇拜嘅興起。[2]Template:RP[8]
戴高樂喺十幾歲中期之前都唔係特別出色嘅學生,但由1906年7月開始,佢就專注喺考入軍校聖西爾軍校。[9] Lacouture話,戴高樂入軍隊,雖然佢更適合做作家同歷史學家,一方面係為咗取悅佢阿爸,一方面因為軍隊係少數代表整個法國社會嘅團結力量之一。[10] 佢後尾寫道:「我入軍隊嗰陣,佢係世界上最偉大嘅嘢之一」,[2]Template:RP Lacouture指出呢句說話要小心對待:當時軍隊嘅聲譽低落。軍隊經常被用嚟鎮壓罷工,1908年申請聖西爾軍校嘅人少過700個,相比世紀之交嘅2,000人大幅減少。[10]
早期事業
[編輯]學員同少尉
[編輯]戴高樂喺1909年考入聖西爾陸軍學校。佢嘅班級排名平平(221人入面排第119)。[9] 根據1905年3月21日嘅法律,有志成為軍官嘅人喺入讀軍校之前,要先喺軍中服役一年,包括做兵同士官。因此,喺1909年10月,戴高樂參加咗法國陸軍駐喺阿拉斯嘅33步兵團,佢簽咗四年軍(一般徵兵只需要兩年)。[11] 呢支部隊有光榮嘅歷史,曾經參加過奧斯特利茨戰役、瓦格拉姆戰役同波羅底諾戰役。[12] 喺1910年4月,佢升做了下士。佢嘅連長冇將佢升做中士(通常係有潛質做軍官嘅人會升到嘅職位),話呢個後生仔明顯覺得自己冇得做法國元帥就唔啱做。[13][11] 最後佢喺1910年9月先升做中士。[14]
戴高樂喺1910年10月正式入讀聖西爾陸軍學校。到咗第一年結束嘅時候,佢嘅排名已經升到第45位。[15] 因為佢身高196厘米(6呎5吋),加上額頭高同鼻子大,所以俾人叫做「大蘆筍」。[2]Template:RP 佢喺學校表現良好,喺品行、禮貌、智力、性格、軍事精神同抗疲勞能力都得到讚賞。1912年,佢以全班第13名嘅成績畢業。[16] 佢嘅畢業報告指出佢係一個有天分嘅學員,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嘅軍官。同級嘅阿方斯·儒安(之後成為元帥)係全班第一,不過睇嚟當時兩個人冇乜聯繫。[17]
戴高樂喜歡喺法國本土服役多過去殖民地,所以喺1912年10月,佢重返33步兵團做少尉。當時團長係菲利普·貝當上校(之後都成為元帥),戴高樂跟隨咗佢15年。戴高樂後來喺回憶錄寫道:「我嘅第一個上校貝當教咗我點樣做指揮官。」[18][17]
有人話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戴高樂同貝當一樣認為騎兵同傳統戰術已經過時,而且經常同上級討論重大戰役同將來可能發生嘅戰爭。[6] 不過Lacouture對此表示懷疑,指出雖然貝當喺1913年對戴高樂嘅評價好高,但佢喺19個上尉同32個中尉之中未必有咁突出。戴高樂應該有參加過1913年嘅阿拉斯演習,當時貝當當面批評過加萊將軍,但係喺戴高樂嘅筆記入面冇證據顯示佢接受咗貝當嘅非主流想法,即係重視火力多過當時主流嘅「進攻精神」。戴高樂強調莫里茨·薩克森點樣禁止齊射,拿破崙時期嘅法國軍隊點樣依賴步兵縱隊進攻,同埋法國軍事力量喺十九世紀點樣因為過分集中喺火力而唔係élan(衝勁)而衰落。佢似乎都接受咗當時從日俄戰爭得出嘅流行教訓,就係日本步兵憑住高昂士氣嘅刺刀衝鋒可以喺敵人嘅火力底下取得成功。[19]
戴高樂喺1913年10月升做中尉。[20]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戰鬥
[編輯]1914年8月初,戰爭喺法國爆發,33步兵團被認為係法國最好嘅戰鬥單位之一,即刻就被派去迪南阻擋德軍嘅推進。不過,法國第五軍團指揮官查爾斯·蘭雷扎克將軍仲停留喺19世紀嘅戰術思維,派部隊向德軍炮兵發動無謂嘅刺刀衝鋒,造成嚴重傷亡。[6]
作為一個排長,戴高樂一開始就參與咗激烈嘅戰鬥。佢喺8月15日接受戰火洗禮,並且係最早受傷嘅人之一,喺迪南戰役中大腿中彈。[14][2]Template:RP 有人話佢喺醫院嗰陣對戰術感到失望,同其他受傷嘅軍官一齊批評法國軍隊嘅過時方法。不過,冇同期證據顯示佢明白到炮兵喺現代戰爭中嘅重要性。相反,喺佢當時嘅寫作中,佢批評「過快」嘅進攻、法國將領嘅無能,同埋「英軍嘅緩慢」。[21]
佢喺10月重返團隊,擔任第7連嘅連長。好多佢以前嘅戰友已經陣亡。到咗12月,佢成為團部副官。[14]
1915年1月1日,戴高樂被晉升為上尉。3月10日,佢喺香檳-阿登戰役中被敵軍擊中左手。佢拒絕離開崗位,直到戰鬥結束先去接受治療。[14]
1915年3月16日,戴高樂嘅33步兵團參與咗喺蘇瓦松附近嘅戰鬥。由於德軍火力強大,法軍被迫撤退。喺撤退過程中,戴高樂被擊中,失去知覺。德軍以為佢已經死咗,冇理佢。幾個鐘之後,一個德國軍醫發現佢仲有生命跡象,就將佢送入醫院。戴高樂被俘虜,之後成為戰俘。[14][6]
戰俘生涯
[編輯]戴高樂喺戰俘營度度過咗接近三年時間。佢被關押喺幾個不同嘅德國要塞,包括英戈爾施塔特要塞。佢就喺呢度結識咗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一個以後成為蘇聯元帥嘅人。[22]
戴高樂多次嘗試逃走,但都失敗咗。佢被關入單獨囚室,受到嚴密監視。喺戰俘營期間,戴高樂學習德文,閱讀德國哲學家同歷史學家嘅作品,亦都寫咗佢第一本書《德國人同戰爭嘅分歧》(La Discorde chez l'ennemi)。呢本書分析咗德國喺十九世紀嘅軍事思想,同埋德國點樣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做準備。[22]
戴高樂喺被俘期間嘅經歷對佢以後嘅思想產生咗深遠嘅影響。佢親身體驗到德國嘅軍事組織同文化,呢啲經歷為佢以後嘅軍事思想同政治理念打下咗基礎。[22]
戰後
[編輯]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戴高樂獲釋返回法國。返到法國之後,佢繼續佢嘅軍旅生涯,並且開始形成佢自己嘅軍事理論。[23]
戴高樂喺戰爭期間表現出色,獲得咗幾個軍事勳章,包括軍事十字勳章。佢嘅勇氣同領導才能喺戰場上得到咗證明,為佢以後嘅軍事生涯打下咗堅實嘅基礎。[23]
戰爭結束之後,戴高樂開始反思法國軍隊喺戰爭中嘅表現,以及現代戰爭嘅性質。佢嘅經歷同觀察為佢以後提出嘅軍事改革理念提供咗重要嘅背景。[24]
總嚟講,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戴高樂嘅影響好大。呢段經歷不單止塑造咗佢嘅軍事思想,仲深刻影響咗佢對國家安全同國際關係嘅睇法。戰爭嘅教訓同佢喺戰俘營嘅經歷,為佢以後成為一個軍事理論家同政治領袖打下咗基礎。[24]
睇埋
[編輯]疏仕
[編輯]- ↑ 〈1890年:戴高樂嘅出生證明〉 [1890: Charles de Gaulle's birth certificate]。《里爾市政檔案館》。2016年2月4號。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年1月26號。喺2021年1月26號搵到。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Fenby, Jonathan (2010)。《將軍:戴高樂同佢拯救嘅法國》。紐約:Simon & Schuster。ISBN 978-1-84737-392-2。原先內容歸檔喺2018年8月28號。喺2017年11月19號搵到。
- ↑ 3.0 3.1 Crawley, Aidan (1969)。《戴高樂傳記》。Bobbs-Merrill Co.。ISBN 978-0-00-211161-4。原先內容歸檔喺2020年9月21號。喺2020年8月24號搵到。
- ↑ 4.0 4.1 Ledwidge 第6頁
- ↑ Frans Debrabandere:比利時同北法嘅姓氏詞典,L.J. Veen,2003年。
- ↑ 6.0 6.1 6.2 6.3 David Schoenbrun,《戴高樂嘅三段人生》(1966年)
- ↑ 7.0 7.1 Alan Pedley(1996年)《筆勝於劍:戴高樂著作研究》。第170–72頁。Intellect Books;ISBN 978-0950259536。
- ↑ 8.0 8.1 Lacouture 1991年,第13頁
- ↑ 9.0 9.1 Lacouture 1991年,第9–10頁
- ↑ 10.0 10.1 Lacouture 1991年,第14–15頁
- ↑ 11.0 11.1 Lacouture 1991, pp. 16–17
- ↑ Lacouture 1991, p. 16
- ↑ Fenby 寫佢喺呢個時候升咗佢做中士,但係同Lacouture同其他詳細嘅記載唔一致
- ↑ 14.0 14.1 14.2 14.3 14.4 "Chronologie 1909–1918". charles-de-gaulle.org. 原著喺7 March 2016歸檔. 喺14 January 2016搵到.
- ↑ Lacouture 1991, p. 19
- ↑ "Charles de Gaulle". 原先內容歸檔喺2 May 2019. 喺16 April 2018搵到.
- ↑ 17.0 17.1 Lacouture 1991, p. 21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time19590105
嘅參照 - ↑ Lacouture 1991, pp. 21–5
- ↑ Lacouture 1991, pp. 24–5
- ↑ Lacouture 1991, p. 31
- ↑ 22.0 22.1 22.2 Fenby 2010, pp. 68–70.
- ↑ 23.0 23.1 Fenby 2010, p. 70.
- ↑ 24.0 24.1 Fenby 2010, p.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