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史太林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斯大林跳轉過嚟)
史太林
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大元帥
1945年出席波茨坦會議嘅史太林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任期
1922年4月3號-1952年10月16號
前任莫洛托夫
繼任赫魯曉夫
第4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任期
1941年5月6號-1953年3月5號
第一副主席福茨列森斯基
莫洛托夫
布爾加寧
前任莫洛托夫
繼任馬林科夫
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41年7月19號-1946年2月25號
總理自己(國防委員會主席兼任)
前任鐵木辛哥
繼任布爾加寧
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任期
1917年10月10號-1953年3月5號
蘇聯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
任期
1922年4月3號-1953年3月5號
蘇聯共產黨中央組織部成員
任期
1920年4月5號-1952年10月27號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任期
1912年1月17號-1953年3月5號
個人資料
出世(1878-12-21)1878年12月21號
俄羅斯帝國第比利斯省哥里
1953年3月5號(1953-03-05)(74歲)
蘇聯莫斯科
墓地莫斯科列寧墓
(1953年3月9日–1961年10月31日,未下葬)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1961年10月31日遷葬–)
國籍 蘇聯
政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1898年–1917年)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
(1917年–1918年)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1918年–1924年)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1925年–1952年)
蘇聯共產黨
(1952年–1953年)
配偶嘉芙蓮·史華尼澤
(1906年–1907年)
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
(1919年–1932年)
仔女雅科夫·約瑟福維奇·朱加什維利
瓦西里·約瑟夫維奇·朱加什維利
斯韋特蘭娜·祖瑟福芙娜·阿利盧耶娃
父母威薩利昂·朱加什維利(父)
嘉芙蓮·格拉澤(母)
宗教信仰,之前係格魯吉亞正教






簽名
軍事背景
效忠 蘇聯
服役 蘇聯紅軍
服役時間1918年9月17號–1920年
1941年–1953年3月5日
軍銜 蘇聯元帥
(1943年–1945年)
蘇聯大元帥
(本人未接受)
(1945年–1953年)
指揮 蘇聯紅軍
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史太林俄文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Джугашвили Сталин英文Joseph Jughashvili Stalin1878年12月18號1953年3月5號),又譯成斯大林,原名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Ioseb Besarionis Dze Jughashvili,用俄文時轉做 Iosif Vissarionovich Dzhugashvili),係格魯吉亞人,係蘇聯嘅領袖,做過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22年-1953年),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總理)(1941年-1953年),國防部長(1941年-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同埋之後係「三巨頭」之一。後尾,佢就因爲腦出血而死咗。佢推行嘅農業集體化擾亂食品生產,引發1932年蘇聯大饑荒。1930年代,斯大林喺樹立個人崇拜同時,對黨、政、軍領導人,少數民族以至群眾進行大規模逮捕,流放或勞改等,造成上百萬人死咗,呢時期因而被稱為蘇聯大清洗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1939–1941年:同納粹德國嘅協議

[編輯]

作為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史太林認為資本主義大國之間嘅衝突係無可避免嘅。喺納粹德國先後併吞奧地利侵佔部分捷克斯洛伐克之後,佢覺得戰爭就嚟爆發。[1] 佢想保持蘇聯嘅中立,希望德國同英法開戰之後,蘇聯可以成為歐洲霸主。[2] 軍事上,蘇聯仲要應付嚟自東方嘅威脅,三十年代後期仲要同擴張主義嘅日本喺蘇日邊境衝突中打得火熱。[3] 史太林開始搞軍事擴張,紅軍喺1939年1月到1941年6月期間人數翻咗唔止一倍,但係因為擴軍太過匆忙,好多軍官都訓練唔足。[4] 1940年到1941年期間,佢仲要清洗軍隊,搞到開戰嗰陣軍隊嚴重缺乏有經驗嘅軍官。[5]

史太林喺克里姆林宮歡迎德國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李賓特洛甫,1939年

因為英法似乎唔願意同蘇聯結盟,史太林覺得同德國傾仲好啲。[6] 1939年5月3號,史太林將親西方嘅外交部長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換咗做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7] 德國開始同蘇聯談判,提議將東歐分俾兩個大國。[8] 史太林覺得呢個係擴張領土同暫時同德國保持和平嘅好機會。[9] 1939年8月,蘇聯同德國簽訂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呢個條約係由莫洛托夫同德國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李賓特洛甫談判嘅。[10]

一個禮拜之後,德國入侵波蘭,令到英法向德國宣戰。[11] 9月17號,紅軍進入波蘭東部,聲稱係要喺波蘭國家崩潰嘅時候維持秩序。[12] 9月28號,德國同蘇聯交換咗佢哋啱啱征服嘅一啲領土;德國攞咗魯布林省同華沙省嘅一部分,呢啲地方主要講波蘭語,而蘇聯就攞咗立陶宛。[13] 之後佢哋喺史太林嘅見證下好快就簽咗個德蘇邊界條約[14] 兩國繼續做生意,令到英國對德國嘅封鎖失效。[15]

1941–1942年:德國侵略

[編輯]
因為啲男人都去咗前線,啲女人喺1941年喺莫斯科周圍掘反坦克戰壕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開始咗東線戰爭。[16] 雖然情報機構一再警告佢德國嘅意圖,但史太林仲係措手不及。[17] 佢組織咗一個國防委員會,自己擔任最高統帥,[18] 仲有一個軍事最高統帥部(斯達夫卡),[19] 朱可夫做參謀長。[20]

德軍嘅閃電戰戰術一開始好有效;蘇聯西部邊境嘅空軍兩日之內就俾打冧晒。[21] 德國嘅國防軍深入蘇聯領土;[22] 好快,烏克蘭、白俄羅斯同波羅的海諸國就俾德國佔領,列寧格勒俾圍住[23] 蘇聯難民湧入莫斯科同周圍城市。[24] 到咗7月,德國嘅空軍開始轟炸莫斯科,[23] 10月,德軍就開始集結準備全面進攻首都。蘇聯政府計劃撤退到古比雪夫,但史太林決定留喺莫斯科,因為佢覺得如果佢走咗會打擊士氣。[25] 德軍進攻莫斯科嘅行動喺兩個月嘅戰鬥之後,喺愈嚟愈惡劣嘅天氣下停咗落嚟。[26]

違反朱可夫同其他將軍嘅建議,史太林主張進攻多過防禦。[27] 1941年6月,佢下令實施焦土政策,喺德軍未攞到之前就要摧毀基礎設施同糧食供應,[28] 仲命令內務部殺死大約十萬個德軍逼近地區嘅政治犯。[29] 佢清洗軍事指揮層;好多高層要降職或者調職,有啲就俾人拉咗去執行死刑。[30] 通過270號令,史太林命令士兵寧死都唔好俾人捉,話俾人捉到嘅係叛徒;[31] 俾德軍捉到嘅戰俘當中包括史太林個仔雅科夫·朱加什維利,佢後尾喺德軍監禁期間死咗。[32]

1945年:勝利

[編輯]
英國首相艾德禮、美國總統杜魯門同史太林喺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

1945年4月,紅軍攻佔柏林希特拉自殺,德國喺5月投降。[33] 史太林原本想活捉希特拉;佢搵人將希特拉嘅遺體帶返莫斯科,以免俾納粹支持者當聖物。[34] 好多蘇聯士兵喺德國同東歐一帶搶掠、打劫同強姦。[35] 史太林拒絕懲罰呢班人。[36]

打贏咗德國之後,史太林將焦點轉移到蘇日戰爭,將五十萬兵力調去遠東。[37] 史太林俾盟友迫住要參戰,佢都想鞏固蘇聯喺亞洲嘅戰略地位。[38] 8月8號,就喺美國廣島同長崎原子彈轟炸期間,蘇聯軍隊入侵日本佔領嘅滿洲,打敗咗關東軍[39] 呢啲事件導致咗日本投降同戰爭結束。[40] 蘇聯軍隊繼續擴張,直到佔領晒所有割讓俾佢哋嘅領土,但美國拒絕咗史太林想紅軍參與盟軍佔領日本嘅要求。[41]

喺1945年7-8月嘅波茨坦會議上,史太林重申之前嘅承諾,話唔會將東歐「蘇維埃化」。[42] 史太林要求德國賠償,冇理會德國人民生存所需嘅基本物資,搞到杜魯門同邱吉爾擔心德國會成為西方國家嘅財政負擔。[43] 佢仲要求「戰利品」,即係容許蘇聯直接冇限制咁攞戰敗國嘅財產,最後加咗條有啲限制嘅條款。[43] 德國分咗做四個區:蘇聯、美國、英國同法國,而位於蘇聯區嘅柏林本身都係咁樣分。[44]

睇埋

[編輯]
毛澤東同史太林

參考

[編輯]
  1. Montefiore 2003, p. 308.
  2. Conquest 1991, pp. 220–221; Service 2004, pp. 380–381.
  3. Service 2004, pp. 392–393; Khlevniuk 2015, pp. 163, 168–169.
  4. Khlevniuk 2015, pp. 185–186.
  5. Conquest 1991, pp. 232–233, 236.
  6. Service 2004, pp. 399–400.
  7. Nekrich 1997, p. 109.
  8. Conquest 1991, p. 220; Khlevniuk 2015, p. 166.
  9. Conquest 1991, p. 220; Khlevniuk 2015, pp. 168, 169.
  10. Conquest 1991, p. 221; Roberts 1992, pp. 57–78; Service 2004, p. 399; Khlevniuk 2015, p. 166.
  11. Conquest 1991, p. 222; Roberts 1992, pp. 57–78; Khlevniuk 2015, p. 169.
  12. Conquest 1991, p. 222; Roberts 2006, p. 43.
  13. Conquest 1991, p. 223; Service 2004, pp. 402–403; Wettig 2008, p. 20.
  14. Conquest 1991, p. 224.
  15. Conquest 1991, p. 224; Service 2004, p. 405.
  16. Service 2004, pp. 410–411; Roberts 2006, p. 82; Khlevniuk 2015, p. 198.
  17. Service 2004, pp. 408–409, 411–412; Roberts 2006, p. 67; Khlevniuk 2015, pp. 199–200, 202.
  18. Service 2004, pp. 414–415; Khlevniuk 2015, pp. 206–207.
  19. Service 2004, p. 413.
  20. Service 2004, p. 420.
  21. Service 2004, p. 417; Khlevniuk 2015, pp. 201–202.
  22. Conquest 1991, p. 416; Service 2004.
  23. 23.0 23.1 Service 2004, p. 418.
  24. Service 2004, p. 417.
  25. Conquest 1991, pp. 248–249; Service 2004, p. 420; Khlevniuk 2015, pp. 214–215.
  26. Glantz 2001, p. 26.
  27. Service 2004, pp. 421, 424; Khlevniuk 2015, p. 220.
  28. Service 2004, p. 482; Roberts 2006, p. 90.
  29. Gellately 2007, p. 391.
  30. Conquest 1991, pp. 239–240; Roberts 2006, p. 98; Khlevniuk 2015, p. 209.
  31. Conquest 1991, p. 241; Khlevniuk 2015, p. 210.
  32. Conquest 1991, pp. 241–242; Service 2004, p. 521.
  33. Service 2004, p. 474; Khlevniuk 2015, p. 247.
  34. Service 2004, pp. 479–480.
  35. Conquest 1991, pp. 265; Service 2004, p. 473; Khlevniuk 2015, p. 234.
  36. Service 2004, p. 473.
  37. Service 2004, p. 474.
  38. Glantz 1983.
  39. Service 2004, p. 476; Khlevniuk 2015, pp. 248–249.
  40. Conquest 1991, p. 268; Khlevniuk 2015, p. 248.
  41. Conquest 1991, p. 267; Khlevniuk 2015, p. 249.
  42. Roberts 2006, pp. 274–275.
  43. 43.0 43.1 Wettig 2008, pp. 90–91.
  44. Service 2004, p. 506.

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