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類斯中學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聖類斯中學(學生叫佢做聖記St. Lu)係聖類斯學校嘅中學部,係香港西營盤第三街嘅一間男校,係香港114間英中之一。

聖記回憶[編輯]

聖類斯中學前身係間起喺1864年叫做「養正院」嘅男童教導所,係天主教喺香港島西區建立嘅第一個傳教點,養正院由一位華籍司梁神父(M.Leong)主管,請咗兩個先生同兩個打雜,收咗60幾個要學手藝嘅男仔,後嚟改名做「西環教導所」[1]。教導所喺1927年俾天主教慈幼會要咗,並改咗個名做「聖類斯工藝學院」,喺1935年,除咗印嘢外的工科(皮革、車嘢、木工、機械)調去香港仔工業學校嘅前身香港仔兒童工藝院(Aberdeen Trade School)。1936年開咗中文中學部,由工藝學校轉做文法學校,1950年開始搞英文部(小五至初中三),1962年搞埋預科班。

校徽同校訓[編輯]

聖類斯中學校徽底色純白象徵要身心純結,中間紅色十字架代表耶穌基督嘅犧牲同埋服務精神。而「S」同埋「L」係SAINT LOUIS嘅簡寫。

十字架底嘅一本書上寫有希臘字母頭尾兩個字A(Alpha)同埋Ω(Omega),教導學生追求真理要矢志不移。校徽底嘅拉丁文SCIENTIA ET PIETAS(學問與虔誠),亦係聖類斯中學嘅校訓,要學問與虔誠並重。

校舍[編輯]

聖類斯中學外貌

聖類斯校舍由四部分組成:東(A)、中(B)、西(C)及北(D)翼,其中以東翼歷史最悠久,1927年左右起,採用裝飾派建築風格。1936年,北翼受颱風吹襲,損毀嚴重,喺同年重建。校舍中翼同埋西翼(小學部)先後喺1951年同埋1969年落成啟用。

  • 東翼(A):三層校舍,有地牢(地牢有一間綜合科學實驗室
  • 中翼(B):分前後兩座,各四層
  • 西翼(C):八層,包含聖類斯小學校舍
  • 北翼(D):三部分,第一部分,足球場加室內活動中心,第二部分,聖安多尼小學嘅地下部分,第三部分,看台加禮堂

1999年7月東翼大樓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課堂編排[編輯]

2018-2019學年有8個循環日,每日六堂,每堂55分鐘(夏令時間表45分鐘)。

學生每日要喺8:00前返到學校,3:30後放學。[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科目[編輯]

語文[編輯]

  • 英國語文(中一 - 中六)
  • 中國語文(中一 - 中六)
  • 普通話(中一 - 中三)

理科[編輯]

  • 數學(中一 - 中六)
  • 數學延伸單元(中四 - 中六)
  • 物理(中三 - 中六)
  • 化學(中三 - 中六)
  • 生物(中三 - 中六)
  • 普通電腦/資訊及通訊科技(中一 - 中六)

商業[編輯]

  • 經濟(中四 - 中六)
  •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四 - 中六)

社會學[編輯]

  • 地理(中一 - 中六)
  • 歷史(中一 - 中三)
  • 中國歷史(中一 - 中六)
  • 宗教教育(中一 - 中六)
  • 倫理與宗教(中四 - 中六)
  • 博雅教育(中一 - 中六)

其他[編輯]

  • 音樂(中一 - 中六)
  • 視覺藝術(中一 - 中六)
  • 體育(中一 - 中六)
  • 性教育(中二-中六)

刊物[編輯]

  • 博藝(Aloysians):半年出版一次
  • 學校校刊(包括聖類斯小學資料):每年五月中出版

學校組織[編輯]

舍制[編輯]

由1973年開始,聖類斯中學設立舍制將中學部學生分為五舍。舍名係根據當年在校神父國籍嘅國花而定:

學長聯會[編輯]

學長聯會(英文Prefects' Association)喺1966年成立,以學生代表(Head Boy)為主席,係管理學校紀律、學長(Prefect)以及舉辦學校大型活動好似感恩節綜合匯演(Thanksgiving Nite)嘅領袖生組織。會員包括學校所有學長及班長,共約100人。

學生代表即係其他學校所指嘅總領袖生。每年6月至7月喺學長聯會搞嘅學生代表選舉中產生。

SAA[編輯]

全名The Student Activities Association,喺2006年成立,前身係1973年成立嘅The Independent Clubs Association,係統籌及協助校內學會活動及五舍嘅學生組織。

港島16旅童軍[編輯]

港島第16旅童軍全名16th Hong Kong Group,喺二次世界大戰前(1940年)成立,嗰時叫做第16童軍團。16旅嘅創辦人係Brother Greensha。16旅童軍係聖類斯中學唯一嘅制服青少年團體,目前有一個小童軍團(聖類斯小學小一至小二),幼童軍團(聖類斯小學小三至小六),一個童軍團(中一至中三/四)同埋一個深資童軍團(中四/五至二十一歲)。

家長教師會[編輯]

善會[編輯]

  • 聖體善會
  • 聖鮑思高善會
  • 聖類斯善會
  • 聖母無原罪善會
  • 聖母進教之佑善會
  • 聖多明我善會

八十周年[編輯]

「奪魁」

「奪魁」(Vase of Champion)係屹立喺聖類斯中學門口一座九呎高、重四千磅嘅雕塑。由聖類斯中學1972年會考畢業生、美國馬利蘭大學藝術系雕塑家沈寬教授整,由好多同屆舊生出錢出力搞,作為慶祝天主教慈幼會接辦聖類斯八十周年嘅賀禮。雕塑品背襯一幅幕牆,上面刻有「學繼往聖,有教無類,不捨如斯。」三句,巧妙噉嵌入「聖類斯」三字,據講係出自沈教授嘅同學、骨科醫生林光前嘅構想。

沈教授乃國際知名雕塑藝術家,曾在美國、加拿大挪威澳洲及香港等地舉行過二十多次個人作品展,是次以雕塑「奪魁」贈送母校,除了作為慶祝母校八十周年校慶的禮物,亦為了回饋他學生時期成長的社區,特意選定把這件雕塑品放置在聖類斯校門向街的位置,讓區內坊眾都可以分享藝術欣賞的樂趣〔呢句嘢唔似粵語,唔該改咗佢〕

神長老師[編輯]

  • 曾希穎 老師(1903-1985[1]莫斯科大學炮兵科畢業,第二仔係曾昭科。曾老師文采出眾,著有《潮青閣詩詞》,同余心一李履庵熊潤桐佟紹弼,被稱南園今五子
  • 田惠民 神父(Fr. Patrick Deane,1926-2007[2]
  • 伊思高 神父(Fr. Bruno Gelosa,1914-2005)[3]
  • 曹文植 神父(Fr. William Joyce,1918-2005)[4]
  • 家思齊 神父(Fr. Julian Carpella,1923-2006[5]
  • 黃光照 神父
  • 吳多祿 神父(Rev. Fr. Peter Ng)
  • 蔡炳佳 老師
  • 羅延信 老師(羅夫子:生前係中文科主任及常識問答社同埋聖類斯中學團嘅創辦人。羅老師逝世後校方設立夫子文學盾作記念)
  • 湯應祥 老師(1940-2010)
  • 林仲偉 神父(現任慈幼會中華省省會長)
  • 白耀燦 老師
  • 鮑嘉天 神父(長期任教預科生物科,係香港兩棲類及爬行類動物專家,著作包括「香港兩棲類及爬蟲類動物」、「蛙蛙世界~ 香港兩棲動物圖鑑」)
  • 陸乃強 老師
  • 陳其隆 老師(長期任教音樂科,歌星陳麗斯阿爸)
  • 洪炳耀 老師(Bernard Hung,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名譽副會長
  • 陳天富 老師(Paul Chan)
  • 吳國翰 老師(翰叔)
  • 譚敬齡 老師(高音叔,龜仙人)
  • 何學敏 老師(何老大)
  • 鄭鴻坤 老師(大白兔,射箭總會認可教練

舊生[編輯]

其他[編輯]

  • 劉紹銘教授喺《吃馬鈴薯的日子》一書中,記載佢同胡菊人喺印刷部做嘢嘅日子。
  • 香港最早嘅大型補習社喺1972年出現,係喺西營盤第3街借用聖類斯中學校舍上堂嘅「聖類斯預科夜校」(現已停辦),被譽為現代補習社前身,多位名師,包括Dr. Simon Chiang, C. C. Lee, Dr. K Kwong, Dr. Paul Hill , Y K Tao 曾經喺道任教。

參考[編輯]

  1. 港西環聖類斯教導所,起係1863年. 原著喺2020年3月28號歸檔. 喺2007年10月15號搵到.
  2. . the-sun.on.cc. 2008-09-21.

出面網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