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
走西口(粵拼:zau2 sai1 hau2)係清代到民國時河北、山西、陝西人移民內蒙古中部地區嘅移民潮,同落南洋、闖關東合稱爲清朝三大移民潮。呢場移民潮分兩波,民國初年時內蒙漢人達300萬。
所謂「西口」
[編輯]「口」係指明長城嘅關口,原先係軍防重地,喺大明同蒙古通關互市之後,變成漢蒙貿易通商口岸,其中有兩處最緊要,一個係河北張家口,稱爲「東口」;遞個係山西右玉縣嘅殺虎口,稱為「西口」。不過喺走西口嘅過程中,「西口」唔係殺虎口嘅專稱,而係張家口以西、晉北陝北同內蒙嘅長城沿綫各口,呢啲都可以叫做「西口」。
史
[編輯]前史
[編輯]明代前半期,畀朱元璋逼退漠北嘅北元一直同明朝敵對,長城地方一直戒備。1571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同明朝達成隆慶合議,漢蒙之間先通關互市,喺長城地方交易。呢陣時就有一啲內地唐人私自出長城去蒙古做生意。
清兵入關之後,將蒙古人睇成係同盟,於是想隔開蒙漢,所以封禁蒙古,唔准漢人自己出關入蒙,而且沿住長城北面劃咗南北闊五十里、東西長兩千里嘅禁區,禁區內唔準耕田、遊牧,年年燒荒,所以禁區內嘅泥好肥,變成咗黑土,畀啲人嗌做「黑界地」。[1]
不過唔同封禁滿洲咁嚴格,順治曾經畀小批嘅冀晉陝農民去蒙古墾荒,不過必須春去秋回,唔准喺長城北定居,亦唔准帶家眷,所以蒙古地方始終係蒙地。從明朝後期到清初,就有唐人去蒙古,不過未成為移民潮。
第一波浪潮
[編輯]喺康熙時,社會穩定,人口增加,尤其係康熙推行攤丁入畝,話「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人口就爆炸增長,人多地少越來越明顯,呢時朝廷放鬆蒙古封禁,畀部分蒙地開墾,於是內地唐人大規模移民出去。
第二波風潮
[編輯]從光緒到民國時,中國內憂外患。1901年,中國簽《辛丑條約》,其中規定中國要畀巨額賠款,清廷爲咗籌款,全面放禁蒙古,然後墾荒農民要交「押荒銀」,畀咗錢就可以有土地永久使用權,史稱「清丈土地」。[2]同時沙俄北方壓境,攞咗中國嘅外東北、外西北,中國嘅對策係「移民實邊」,號召內地百姓移民邊疆,於是有好多唐人過咗去。
地理原因
[編輯]走西口移民最多係山西嘅西部、北部同陝西北部,呢帶屬黃土高原,環境認真差:植被少,地赤,多災。光緒初年發生咗場丁戊奇荒,旱災多年,好多地方種唔到嘢,各地饑荒。有山西民歌唱「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而內蒙古嘅河套平原就喺隔籬,淨隔咗條長城,反而一馬平川,地力好,水草茂,至關鍵係地廣人稀,所以有大把晉陝災民湧入呢度。主要有歸化城(呼和浩特)、伊克昭盟(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包頭、巴彥淖爾。
影響
[編輯]晉商同內蒙城市化
[編輯]大多數移民係農民,去到耕田,亦有係商人,晉商係中國大商幫,有好多就係起家自旅蒙貿易。
康熙年間蒙古就有晉商,最初嘅晉商係跟住平定準噶爾叛亂嘅清軍做隨軍貿易,之後就同沿途嘅蒙古人交易。
政策放鬆之後,越來越多晉商去蒙古,比如乾隆年間有名嘅晉商喬貴發就係後生時移民包頭,先係做當舖夥記,十幾年後搵着啲錢同老友開間商號「復盛公」,之後成為包頭最大嘅商號。有好多內蒙城市係發展自晉商貿易地,比如包頭就有講「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而呼和浩特亦類似,佢係貨運重地,亦都係晉商嘅活動之下發展爲內蒙商業中心同大城市。
走西口亦都改變咗山西文化,令佢喺農耕文化當中多咗啲商業文化。
山西文化傳佈
[編輯]走西口嘅移民源地基本上都係晉語區,所以今日內蒙古中部地方雖然係蒙古自治區,不過當地查實係講晉語嘅,大約有晉語張呼片、五臺片、大包片,都同山西同聲同氣。
因為語言一致,所以佢哋同山西、陝北人屬同一族群,叫做晉綏民系,「晉」係指山西,「綏」係指內蒙古中部。
蒙地漢化
[編輯]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長城係漢地嘅北界,胡漢之間長期喺長城拉鋸,闖關東、走西口,令唐人嘅分佈過咗長城。今日滿洲變成東三省,係名副其實嘅漢地,而內蒙古雖然叫自治區,查實好多地方漢人嘅比重大過蒙古族[3],不過後來中共建制時有蒙古族武裝力量支持,同時蒙古武裝領袖烏蘭夫提出要恢復蒙古族嘅歷史地域範圍,於是就設立咗內蒙古自治區。[4]
喺設自治區之前,呢啲地方其實係設省,因為走西口形成嘅就有兩個:察哈爾省、綏遠省,內蒙古中部之所以嗌「綏」,就在於綏遠。而今日一啲內蒙城市,查實係有唐名,比如呼和浩特嗌「歸綏」。
攷
[編輯]- ↑ 〈清代伊克昭盟長城沿綫「禁留地」諸概念攷釋〉。原著喺2016年3月6號歸檔。喺2013年12月26號搵到。
- ↑ 〈如火如荼反清史〉。原著喺2007年7月2號歸檔。喺2013年12月26號搵到。
- ↑ 中國民族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5年5月19號,.「……內蒙古、廣西、寧夏三個自治區的漢族人口都超過了少數民族人口」
- ↑ 建國後察哈爾省、熱河省、綏遠省為何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