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天九翅
魚翅湯

魚翅中國傳統嘅名貴食材之一,喺《宋會要》度記載,係山珍海味中嘅一種,「」中嘅「翅」所指嘅正係魚翅。魚翅用鯊魚嘅鰭製成,通常同雞湯等煮成魚翅羹

有講法話中國人食用魚翅嘅習慣源於鄭和,《明宮史》記載,明熹宗鍾意用魚翅、燕窩蛤蜊整嘅「一品窩」,《本草綱目》載「(鮫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香港係目前全球最大嘅魚翅轉口站同銷售點,港人食魚翅嘅風氣大概喺19世紀中開始。

魚翅本身無特別嘅味道,煮好後形成透明嘅絲狀。香港亦有人用粉絲豬肉絲、木耳絲扮魚翅羹嘅街頭平價小食「碗仔翅」。日本亦有生產人造魚翅(素翅)。

生態破壞[編輯]

反對食魚翅嘅人講,因為魚翅價錢貴,吸引各地漁民捉鯊魚。而鯊魚肉唔值錢,漁民喺捉到鯊魚之後,淨係割咗魚鰭,就將條魚抛返落海,留翻多尐空位放價高嘅魚翅。啲鯊魚唔會即刻死,但會因游唔到水而窒息,或者俾其他鯊魚食。部份關注動物同生態團體近年落力宣傳唔食魚翅,原因唔止係攞魚鰭嘅過程殘忍,更會搞到鯊魚數量大減;三十年嚟跌咗九成[1]。大量捕殺海洋生態系統金字塔頂部嘅鯊魚,重會搞到大量中小型魚類因為冇咗天敵而數量大增,搞亂成個海洋生態平衡[2]

家陣魚翅主要嚟自未瀕危嘅藍鯊青鯊,但現時捕鯊地區未有對瀕危品種立法禁捕,所以對瀕危品種嘅生存經已受到嚴重威脅。專家話中國經濟好,魚翅需求大增,所以對鯊魚整體生存構成更大嘅威脅[3]

文化異相[編輯]

曾幾何時,鯊魚喺西方社會受到大量捕殺,攞咗魚油嘅成分,魚翅就掉咗[未記出處或冇根據]。但係美國加州唔准食魚翅[4]

澳門有唔少餐廳用魚翅來做招徠,平到幾十文都有交易,連政府都有幫手宣傳當地嘅魚翅飲食文化。

俗話[編輯]

魚翅向來唔平,通常會配其他貴嘅材料來煮同食。字面意思唔多妥嘅「魚翅𠺘口」同「魚翅撈飯」,比喻「有米兼亂揈錢」。

參考[編輯]

  1. Laura Marquez (2006-10-30). "Rising Demand For Fins Contributes To Decline In Shark Population, Critics Charge". ABC News. 原著喺2007-11-02歸檔. 喺2008-06-21搵到.
  2. . 原著喺2007年12月29號歸檔. 喺2012年10月29號搵到.
  3. . The News Lens. 2018-07-09.
  4. 國加州禁魚翅法案爭論激烈 華人熱議. . 2011-05-08.

出面網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