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列寧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伏拉芝米勒·列寧跳轉過嚟)
  想搵第二個意思嘅話,請睇列寧 (搞清楚)
列寧

列寧英文Vladimir Lenin1870年4月22號1924年1月21號),係俄羅斯革命家、政治人、哲學家,共產主義嘅政客,十月革命嘅領袖,係俄國內戰後蘇聯第一個領袖,做過人民委員會主席(相當於總理)。佢創立嘅列寧主義,可以同馬克思主義併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列主義)。

由於列寧主張革命暴力可以有效而快速建立共產主義國家,導致世界日後出現更多本質相同嘅共產主權國家,制造出更多共產黨政客人物:史太林毛澤東、「太陽」金日成米洛塞維奇波布等。喺身體越來越差嘅情況之下,列寧對佢嘅繼任者史太林表示反對,最終喺高爾基嘅別墅病逝。

列寧出生於辛比爾斯克的一個中上階層家庭,因1887年他哥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被處決後,他開始投入革命社會主義政治活動。因參加反對沙皇政府的抗議活動而被喀山帝國大學開除,他之後專注於法律學位的學習。1893年,他搬到聖彼得堡,成為一名資深的馬克思主義者。1897年,因煽動罪被捕,並被流放到西伯利亞舒申斯科耶三年期間,他與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結婚。流放結束後,他移居西歐,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RSDLP)的一名著名理論家。1903年,他在RSDLP內部分裂中扮演重要角色,領導布爾什維克派對抗尤利烏斯·馬爾托夫孟什維克派。1905年革命失敗後,他開始呼籲將第一次世界大戰轉變為全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認為這將導致資本主義的推翻及社會主義的崛起。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並建立俄國臨時政府後,他返回俄國,領導了十月革命,其中布爾什維克推翻了新政府。

人民委員會(即列寧的布爾什維克政府)初期與左派社會革命黨人、當選的全俄蘇維埃大會及多黨制的俄國立憲會議共享權力,儘管到了1918年,政權已集中於新成立的共產黨。列寧政府將土地重新分配給農民,並將銀行及大規模工業國有化。他透過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將領土讓給同盟國,並透過共產國際推動世界革命。在紅色恐怖期間,政府鎮壓反對者,數萬人被殺或關進集中營。他的政府在1917年至1922年俄國內戰中打敗了左右兩翼的反布爾什維克軍隊,並主導了1919年至1921年波蘇戰爭。面對戰爭造成的破壞、1921年俄國大饑荒及民眾起義,列寧於1921年推行新經濟政策以促進經濟增長。幾個非俄羅斯民族於1917年後獲得獨立,但五個國家在1922年被強行蘇聯成立條約重新統一為新蘇聯,而其他國家則抵抗蘇聯入侵。他健康狀況惡化後,在高爾基別墅逝世,由約瑟夫·斯大林繼任蘇聯政府的主要領導人。

列寧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他逝世後,蘇聯境內形成了一個深入人心的個人崇拜,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他成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領袖,並深刻影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作為一個有爭議且兩極分化的歷史人物,列寧的支持者視他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反帝國主義工人階級的捍衛者,而批評者則指責他建立了一個極權主義的政權,實行蘇聯政治鎮壓,並監督了大規模殺戮和對異見者的鎮壓。

早年生活

[編輯]

細個嗰陣:1870–1887

[編輯]

列寧原名叫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喺1870年4月22日出世喺辛比爾斯克(而家改咗名做烏里揚諾夫斯克)嘅斯特列列茨卡亞街,6日之後受洗[1]佢細個嗰陣人哋叫佢「沃洛嘉」,即係弗拉基米爾呢個名嘅常見昵稱。[2] 佢係八個仔女入面第三個,有兩個大佢嘅兄姊,安娜(1864年出世)同埋亞歷山大(1866年出世)。之後重有三個細過佢嘅細路,奧爾加(1871年出世)、德米特里(1874年出世)同埋瑪利亞(1878年出世)。再之後仲有兩個弟妹,但係好快就夭折咗。[3] 佢阿爸伊里亞·尼古拉耶維奇·烏里揚諾夫係一個篤信俄羅斯東正教嘅教徒,將佢啲仔女都洗晒禮入教。不過佢阿媽瑪利亞·亞歷山德羅夫娜·烏里揚諾娃(娘家姓布蘭克)係一個路德宗家庭出身,對基督教冇乜興趣,呢個睇法影響咗佢啲仔女。[4]

列寧喺辛比爾斯克嘅兒時家居(2009年相

伊里亞·烏里揚諾夫嘅家人以前係農奴;至於佢老豆係乜嘢族裔就唔係好清楚,有人話係俄羅斯人,有人又話係楚瓦什人莫爾多瓦人或者卡爾梅克人[5] 縱使出身唔高,佢都爬到中產階級嘅地位,喺喀山大學修讀物理同數學,之後喺貴族學院教書。[6] 1863年中,伊里亞同瑪利亞結咗婚,[7]佢係一個有錢嘅瑞典路德宗媽咪同一個俄羅斯猶太老豆所生嘅女,佢老豆之前改咗教做醫生。[8] 根據歷史學家佩特羅夫斯基-什特恩嘅講法,列寧可能唔知道自己嘅阿媽有一半猶太人血統,呢件事係佢死咗之後Anna先至發現。[9] 結婚冇幾耐,伊里亞就喺下諾夫哥羅德搵到份工,六年之後升做辛比爾斯克區小學校長。再過咗五年,佢又升做全省公立學校校長,主持開咗超過450間學校,係政府現代化計劃嘅一部分。1882年1月,佢為教育界嘅貢獻獲頒聖弗拉基米爾勳章,成為世襲貴族。[10]

三歲嘅列寧()同佢妹妹奧爾加

列寧嘅爸媽都係君主制自由保守主義嘅擁護者,支持改革派嘅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嘅1861年俄國農奴解放令;佢哋唔會同政治激進分子交往,警察都冇證據話佢哋有反政府思想。[11] 每年夏天佢哋都會去科庫什基諾嘅鄉間莊園度假。[12] 列寧同佢細妹奧爾加最好,成日都話晒佢;佢好鍾意贏,有時又會搞破壞,但係通常都會認錯。[13] 佢好熱衷運動,放學成日去外面玩同埋下棋,喺嚴格又保守嘅辛比爾斯克古典文法學校成績都好出眾。[14]

1886年1月,列寧15歲嗰陣,佢阿爸因為腦出血去咗。[15] 之後佢嘅行為變得反覆無常同充滿對抗性,仲唔再相信上帝。[16] 嗰陣時,列寧嘅大佬亞歷山大(佢親切噉叫佢「薩沙」)喺聖彼得堡大學讀緊書。亞歷山大參與咗反對專制君主制保守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嘅政治鼓動,研究禁書左翼作家嘅著作,仲組織咗反政府示威。佢加入咗一個想刺殺沙皇嘅革命小組,更加被揀中去製造炸彈。不過未等到行動開始,啲陰謀者就畀人拉咗,審訊之後亞歷山大喺1887年5月俾人吊死咗。[17] 縱使老豆同大佬相繼死咗對佢嘅情緒有好大打擊,列寧仲係繼續讀書,以全級第一嘅成績同埋一個表揚優異表現嘅金牌畢業,仲決定去喀山大學讀法律。[18]

大學同政治激進化:1887–1893

[編輯]
列寧《c.1887年》

1887年8月,列寧入咗喀山大學,搬到附近嘅一個單位住。[19] 喺嗰度,佢加入咗一個「地方同學會」,即係代表某個地區男同學嘅大學社團。[20] 呢個組織揀咗佢做代表喺大學嘅地方同學會議會,佢仲參與咗12月反對政府禁止學生社團嘅示威。警察拘捕咗列寧,話佢係示威嘅組織者;佢畀人踢出咗大學,俄羅斯帝國內務部仲將佢流放到佢屋企喺科庫什基諾嘅莊園。[21] 喺嗰度,佢如醉如癡噉睇書,好鍾意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1863年寫嘅革命小說《點做?》。[22]

列寧阿媽好擔心佢個仔變得激進,就出力說服內政部俾佢返喀山,不過唔可以返學。[23] 返到去,佢加入咗尼古拉·費多謝耶夫嘅革命圈子,喺嗰度發現咗卡爾·馬克思1867年嘅著作《資本論》。呢本書引發咗佢對馬克思主義嘅興趣,呢個社會政治理論認為社會係一步步發展嘅,呢個發展係由階級鬥爭引起嘅,而且資本主義社會最終會畀社會主義社會取代,再之後就係共產主義社會[24] 列寧阿媽好擔心佢嘅政治觀點,就喺薩馬拉州嘅阿拉卡耶夫卡村買咗個莊園,希望佢個仔可以將注意力放喺務農上面。但係佢對管理農場冇咩興趣,冇幾耐佢阿媽就賣咗塊地,淨係保留咗間屋做避暑別墅。[25]

列寧受到卡爾·馬克思嘅作品影響

1889年9月,烏里揚諾夫一家搬到薩馬拉市,列寧加入咗阿歷克謝·斯克利亞連科嘅社會主義討論圈。[26] 喺嗰度,列寧全心全意接受咗馬克思主義,仲將馬克思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48年嘅政治小冊子《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俄文。[27] 佢開始閱讀俄羅斯馬克思主義者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嘅作品,同意普列漢諾夫嘅論點:俄國正由封建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所以建立社會主義嘅重任就會落喺無產階級身上,而唔係農民[28] 呢個馬克思主義嘅觀點同農民社會主義民粹主義運動嘅觀點有衝突。民粹主義者認為農民可以通過組織農民公社嚟建立社會主義,唔使經過資本主義呢個階段。呢個民粹主義嘅觀點喺1860年代由人民自由黨發展出嚟,當時喺俄羅斯革命運動中佔主導地位。[29] 列寧拒絕咗農民社會主義嘅前提,但係都受到一啲農民社會主義者例如彼得·特卡喬夫謝爾蓋·涅恰耶夫嘅影響,仲同幾個民粹主義者做咗朋友。[30]

1890年5月,瑪利亞憑住自己作為貴族遺孀嘅社會地位說服當局俾列寧喺聖彼得堡大學校外考試,列寧拎到相當於一級榮譽學位嘅成績。不過畢業慶祝會卻因為佢妹妹奧爾加染上傷寒死咗而蒙上陰影。[31] 列寧喺薩馬拉住咗幾年,一開始做地區法院嘅法律助理,之後就做當地一個律師嘅助手。[32] 佢將好多時間用喺激進政治上面,繼續活躍喺斯克利亞連科嘅小組,諗住點樣將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俄國嘅情況。佢受到普列漢諾夫作品嘅啟發,收集咗好多關於俄國社會嘅資料,用嚟支持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發展嘅解釋,反駁民粹主義者嘅講法。[33] 佢寫咗一篇關於農民經濟嘅文章,不過俾自由派嘅期刊《俄羅斯思想》拒絕咗。[34]

早年

[編輯]

列寧1870年4月22號響辛比爾斯克(即依家烏里揚諾夫斯克)出世。

疏仕

[編輯]
  1. Sebestyen 2017, p. 33.
  2. Fischer 1964, p. 6; Rice 1990, p. 12; Service 2000, p. 13.
  3. Fischer 1964, p. 6; Rice 1990, pp. 12, 14; Service 2000, p. 25; White 2001, pp. 19–20; Read 2005, p. 4; Lih 2011, pp. 21, 22.
  4. Fischer 1964, pp. 3, 8; Rice 1990, pp. 14–15; Service 2000, p. 29.
  5. Fischer 1964, pp. 1–2; Rice 1990, pp. 12–13; Volkogonov 1994, p. 7; Service 2000, pp. 21–23; White 2001, pp. 13–15; Read 2005, p. 6.
  6. Fischer 1964, pp. 1–2; Rice 1990, pp. 12–13; Service 2000, pp. 21–23; White 2001, pp. 13–15; Read 2005, p. 6.
  7. Fischer 1964, p. 5; Rice 1990, p. 13; Service 2000, p. 23.
  8. Fischer 1964, pp. 2–3; Rice 1990, p. 12; Service 2000, pp. 16–19, 23; White 2001, pp. 15–18; Read 2005, p. 5; Lih 2011, p. 20.
  9. Petrovsky-Shtern 2010, pp. 66–67.
  10. Fischer 1964, p. 6; Rice 1990, pp. 13–14, 18; Service 2000, pp. 25, 27; White 2001, pp. 18–19; Read 2005, pp. 4, 8; Lih 2011, p. 21; Yakovlev 1988, p. 112.
  11. Fischer 1964, p. 8; Service 2000, p. 27; White 2001, p. 19.
  12. Rice 1990, p. 18; Service 2000, p. 26; White 2001, p. 20; Read 2005, p. 7; Petrovsky-Shtern 2010, p. 64.
  13. Fischer 1964, p. 7; Rice 1990, p. 16; Service 2000, pp. 32–36.
  14. Fischer 1964, p. 7; Rice 1990, p. 17; Service 2000, pp. 36–46; White 2001, p. 20; Read 2005, p. 9.
  15. Fischer 1964, pp. 6, 9; Rice 1990, p. 19; Service 2000, pp. 48–49; Read 2005, p. 10.
  16. Fischer 1964, p. 9; Service 2000, pp. 50–51, 64; Read 2005, p. 16; Petrovsky-Shtern 2010, p. 69.
  17. Fischer 1964, pp. 10–17; Rice 1990, pp. 20, 22–24; Service 2000, pp. 52–58; White 2001, pp. 21–28; Read 2005, p. 10; Lih 2011, pp. 23–25.
  18. Fischer 1964, p. 18; Rice 1990, p. 25; Service 2000, p. 61; White 2001, p. 29; Read 2005, p. 16; Theen 2004, p. 33.
  19. Fischer 1964, p. 18; Rice 1990, p. 26; Service 2000, pp. 61–63.
  20. Rice 1990, pp. 26–27; Service 2000, pp. 64–68, 70; White 2001, p. 29.
  21. Fischer 1964, p. 18; Rice 1990, p. 27; Service 2000, pp. 68–69; White 2001, p. 29; Read 2005, p. 15; Lih 2011, p. 32.
  22. Fischer 1964, p. 18; Rice 1990, p. 28; White 2001, p. 30; Read 2005, p. 12; Lih 2011, pp. 32–33.
  23. Fischer 1964, p. 18; Rice 1990, p. 310; Service 2000, p. 71.
  24. Fischer 1964, p. 19; Rice 1990, pp. 32–33; Service 2000, p. 72; White 2001, pp. 30–31; Read 2005, p. 18; Lih 2011, p. 33.
  25. Rice 1990, p. 33; Service 2000, pp. 74–76; White 2001, p. 31; Read 2005, p. 17.
  26. Rice 1990, p. 34; Service 2000, p. 78; White 2001, p. 31.
  27. Rice 1990, p. 34; Service 2000, p. 77; Read 2005, p. 18.
  28. Rice 1990, pp. 34, 36–37; Service 2000, pp. 55–55, 80, 88–89; White 2001, p. 31; Read 2005, pp. 37–38; Lih 2011, pp. 34–35.
  29. Fischer 1964, pp. 23–25, 26; Service 2000, p. 55; Read 2005, pp. 11, 24.
  30. Service 2000, pp. 79, 98.
  31. Rice 1990, pp. 34–36; Service 2000, pp. 82–86; White 2001, p. 31; Read 2005, pp. 18, 19; Lih 2011, p. 40.
  32. Fischer 1964, p. 21; Rice 1990, p. 36; Service 2000, p. 86; White 2001, p. 31; Read 2005, p. 18; Lih 2011, p. 40.
  33. Fischer 1964, p. 21; Rice 1990, pp. 36, 37.
  34. Fischer 1964, p. 21; Rice 1990, p. 38; Service 2000, pp. 93–94.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