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法蘭茲·卡夫卡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法蘭茲·卡夫卡
姓名原文Franz Kafka
出生日1883年7月3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出生地布拉格 喺Wikidata改呢個
本名Franz Kafka
死亡日1924年6月3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40歲)
死亡地Kafka Sterbehaus (奧地利喺Wikidata改呢個
死因laryngeal tuberculosis、starvation 喺Wikidata改呢個
國籍Cisleithania、捷克斯洛伐克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語德文捷克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識嘅語言德文捷克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校German University in Prague、查理大學、College of Philosophy of the Prague German University、Faculty of Law, German University in Prague 喺Wikidata改呢個
職業小說家、fabulist、short story writer、aphorist、diarist、翻譯員律師編劇、poet lawyer、公正行、prose writer、作家 喺Wikidata改呢個
風格現代主義、belletristic literature、短篇小說、pritcha、微型小說 喺Wikidata改呢個
僱主Assicurazioni Generali、Allgemeine Unfallversicherungsanstalt 喺Wikidata改呢個
名作The Metamorphosis、The Trial、The Castle、Before the Law、Lost in America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爸Hermann Kafka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媽Julie Kafka 喺Wikidata改呢個
兄弟姊妹Elli Kafka、Valli Kafka、Ottla Kafka 喺Wikidata改呢個
網站www.franzkafka.de
法蘭茲·卡夫卡 (1906)

法蘭茲·卡夫卡德文Franz KafkaIPA:/ˈfʀanʦ ˈkafka/,1883年7月3號1924年6月3號)係20世紀一個德文作家,佢出生喺捷克首府布拉格一個中產猶太家庭,在生嗰陣寂寂無名,好多作品喺佢死咗之後先出版,雖然佢一生作品唔多,兼有好多重係未完成,但出版之後引起全世界卡夫卡熱,對西方文學有好大影響 [1]。佢同法國作家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並列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嘅先驅同大師 [2]

法蘭茲·卡夫卡作品之中,以 1915年嘅《脫變》(英文The Metamorphosis 亦有譯做《變形記》)、1925年嘅《審判》(英文The Trial)同 1926年嘅《城堡》(英文The Castle)最受觸目。

生平

[編輯]

早年生活

[編輯]
赫爾曼·卡夫卡
朱莉·卡夫卡
佢嘅父母赫爾曼同朱莉·卡夫卡

卡夫卡喺奧匈帝國時期嘅布拉格老城廣場附近出世。佢嘅家族係講德語嘅中產階級阿什肯納茲猶太人。佢老豆赫爾曼·卡夫卡(1854–1931)係雅各布·卡夫卡嘅第四個仔,[3][4]雅各布係波希米亞南部斯特拉科尼策附近一個叫奧塞克(斯特拉科尼采區)嘅捷克村莊嘅猶太屠夫shochet)。[5]赫爾曼將卡夫卡家族帶到布拉格。做咗一段時間嘅旅行銷售代表之後,佢最後成為一個時裝零售商,僱用多達15個人,仲用寒鴉(捷克語作kavka,發音同口語寫法都係「kafka」)嘅形象做佢嘅商標。[6]卡夫卡阿媽朱莉(1856–1934)係波傑布拉迪一個有錢嘅零售商人雅各布·勒維嘅女,[7]讀書多過佢老公。[3]

卡夫卡嘅父母嚟自傳統嘅猶太社會,講嘅德語夾雜住佢哋母語意第緒語嘅影響;佢哋嘅細路喺一個同化嘅環境長大,講標準德語[8]赫爾曼同朱莉有六個仔女,弗朗茨係大佬。[9]弗朗茨嘅兩個細佬,格奧爾格同海因里希,喺弗朗茨七歲之前就夭折咗;佢仲有三個家姐,分別係加布里埃萊(「艾莉」)(1889–1942)、瓦萊麗(「瓦莉」)(1890–1942)同奧蒂莉(「奧特拉」)(1892–1943)。三個都喺二戰期間嘅猶太人大屠殺中被謀殺。瓦莉喺1942年被驅逐到波蘭被佔領區嘅羅茲猶太人區,但呢個係關於佢嘅最後一份文件;大家都假設佢冇捱過戰爭。奧蒂莉係卡夫卡最鍾意嘅家姐。[10]

卡夫卡學者同翻譯斯坦利·康高爾德形容赫爾曼係「一個巨大、自私、霸道嘅商人」,[11]而弗朗茨·卡夫卡則形容佢係「一個真正嘅卡夫卡,有力量、健康、胃口、响亮嘅聲音、口才、自滿、統治世界嘅能力、耐力、機智、對人性嘅了解,一種大規模做事嘅方式,當然仲有所有呢啲優點帶嚟嘅缺點同弱點,你嘅性格同有時候你嘅暴躁脾氣都會令你陷入呢啲缺點同弱點。」[12]喺工作日,父母都唔喺屋企,朱莉·卡夫卡每日做多達12個鐘頭幫手打理家族生意。因此,卡夫卡嘅童年有啲孤單,[13]啲細路主要由一班女傭同僕人湊大。卡夫卡同佢老豆嘅關係好複雜,呢一點喺佢超過100頁嘅Brief an den Vater(《致父親的信》)中好明顯,佢喺信中投訴受到老豆專橫同要求嘅性格深深影響;[14]相比之下,佢阿媽就好安靜同羞怯。[15]卡夫卡老豆呢個支配一切嘅形象,對卡夫卡嘅寫作有好大影響。[16]

卡夫卡一家喺一間擠逼嘅公寓入面有一個女僕。[17]弗朗茨嘅房間成日都好凍。1913年11月,一家人搬入一間大啲嘅公寓,雖然艾莉同瓦莉都結咗婚搬出第一間公寓。1914年8月初,就喺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姊妹們唔知佢哋老公喺軍隊嘅邊度,就搬返嚟同家人一齊住喺呢間大啲嘅公寓。艾莉同瓦莉都有仔女。31歲嘅弗朗茨搬入瓦莉以前住嘅公寓,相比之下好安靜,第一次一個人住。[18]

教育

[編輯]
一座華麗嘅四層高宮殿式建築物
金斯基宮(布拉格),卡夫卡喺呢度讀文理中學,佢老豆喺度開鋪頭

由1889年到1893年,卡夫卡就讀喺Deutsche Knabenschule(德國男仔小學)嘅Masný trh/Fleischmarkt(肉市),而家叫做Masná街。佢嘅猶太教育喺13歲嘅時候隨住佢嘅成人禮慶祝而結束。卡夫卡從來都唔鍾意去猶太教堂,每年得同佢老豆一齊去四次重要嘅節日。[12][19][20]

1893年離開小學之後,卡夫卡入讀嚴格嘅古典導向國立文理中學,即Altstädter Deutsches Gymnasium,呢個學術性中學位於老城廣場嘅金斯基宮(布拉格)入面。教學用嘅語言係德文,但卡夫卡都識講同寫捷克文。[21][22]佢喺文理中學讀咗捷克文八年,成績幾好。[23]雖然卡夫卡嘅捷克文受到讚賞,但佢從來都唔覺得自己講得流利,不過佢講德文有捷克口音。[24][22]佢喺1901年完成高中畢業考試[25]

1901年入讀布拉格嘅Deutsche Karl-Ferdinands-Universität之後,卡夫卡一開始讀化學,但兩個禮拜之後轉咗去讀法律。[26]雖然呢個領域冇令佢興奮,但係提供咗好多職業選擇,令佢老豆好高興。此外,法律需要讀較長時間,俾卡夫卡時間去上德國研究同藝術史嘅課程。[27]佢仲加入咗一個學生會,叫Lese- und Redehalle der Deutschen Studenten(德國學生閱讀同演講廳),搞文學活動、朗讀同其他活動。[28]卡夫卡嘅朋友包括記者菲利克斯·韋爾奇(讀哲學)、演員伊扎克·洛維(嚟自華沙一個正統哈西德猶太教家庭),仲有作家路德維希·溫德奧斯卡·鮑姆弗朗茨·韋爾費爾[29]

喺讀書第一年尾,卡夫卡識咗馬克斯·布羅德,同佢一齊讀法律嘅同學,之後成為終身嘅好朋友。[28]幾年之後,布羅德創造咗Der enge Prager Kreis(「緊密嘅布拉格圈子」)呢個詞,形容包括卡夫卡、菲利克斯·韋爾奇同布羅德本人喺內嘅作家群。[30][31]布羅德好快就發現,雖然卡夫卡好羞怯,好少講嘢,但佢講嘅嘢通常都好有深度。[32]卡夫卡一生都好鍾意睇書;[33]佢同布羅德一齊用原文古希臘語讀柏拉圖嘅《普羅泰戈拉篇》,係布羅德提議嘅,仲有福樓拜L'éducation sentimentaleLa Tentation de St. Antoine(《聖安東尼的誘惑》),呢啲就係佢自己提議嘅。[34]卡夫卡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樓拜、果戈里弗朗茨·格里爾帕策[35]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係佢「真正嘅血兄弟」。[36]除咗呢啲之外,佢仲對捷克文學好有興趣,[21][22]仲好鍾意歌德嘅作品。[37][38]卡夫卡喺1906年6月18日獲得法學博士學位[a],之後做咗一年義務嘅法律書記,喺民事同刑事法 院做嘢。[45]

工作

[編輯]
前工人意外保險局嘅大樓

1907年11月1日,卡夫卡喺Assicurazioni Generali保險公司做嘢,做咗差唔多一年。佢喺呢段時間嘅通信顯示,佢對工作時間——朝早8點至晚上6點——好唔滿意,[46][47]呢個安排令佢好難專注寫作,而寫作對佢嚟講越嚟越重要。1908年7月15日,佢辭咗職。兩個禮拜之後,佢搵到一份更適合寫作嘅工作,加入咗波希米亞王國工人意外保險局(Úrazová pojišťovna dělnická pro Čechy v Praze)。呢份工要調查同評估工業工人嘅人身傷害賠償;由於當時嘅工作安全政策好差,好多意外都會令工人斷手斷腳。[48]特別係裝咗車床鑽床刨床圓鋸嘅工廠,好少有安全保護裝置。[48]

佢老豆成日將佢個仔嘅保險員工作稱為Brotberuf,即係「搵食工」,淨係為咗搵錢做嘅工作;卡夫卡成日話佢好憎呢份工。卡夫卡好快就升職,佢嘅職責包括處理同調查賠償申請,寫報告,同處理商人覺得佢哋公司被歸類喺太高風險級別(會令保費貴啲)嘅上訴。[49]佢仲要編寫同撰寫保險局嘅年度報告,做咗幾年。呢啲報告都受到上司嘅讚賞。[50]卡夫卡通常喺下晝2點收工,咁佢就有時間做佢嘅文學工作,佢好投入呢樣嘢。[51]卡夫卡老豆仲要佢幫手打理同接手家族嘅高級商品店。[52]喺佢後期,卡夫卡嘅病經常阻止佢喺保險局做嘢同寫作。

1911年年尾,艾莉嘅老公卡爾·赫爾曼同卡夫卡用咗赫爾曼·卡夫卡嘅嫁妝錢,做咗布拉格第一間石棉工廠——赫爾曼公司布拉格石棉廠嘅合夥人。卡夫卡一開始態度好積極,將大部分空閒時間都用喺做生意度,但之後佢就開始討厭呢份工影響佢寫作嘅時間。[53]喺呢段時間,佢仲對意第緒語戲劇表演產生咗興趣同樂趣。1911年10月睇完一個意第緒語戲劇團嘅表演之後,卡夫卡喺接下嚟嘅六個月「沉浸喺意第緒語同意第緒文學之中」。[54]呢個興趣仲成為佢越嚟越多探索猶太教嘅起點。[55]大約喺呢個時候,卡夫卡成為咗素食者。[56]1915年左右,卡夫卡收到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軍事服役嘅徵召通知,但佢喺保險局嘅僱主安排咗延期,因為佢嘅工作被認為係必要嘅政府服務。佢之後試過加入軍隊,但因為同肺結核有關嘅健康問題而被阻止,[57]佢喺1917年被診斷出患有呢種病。[58]1918年,工人意外保險局因為佢嘅病而俾咗退休金佢,當時呢種病係冇得醫,佢大部分剩低嘅人生都係喺療養院度過。[45]

私生活

[編輯]
費莉絲·鮑爾同弗朗茨·卡夫卡

卡夫卡一生都冇結過婚。根據布羅德嘅講法,卡夫卡被性慾「折磨」,[59]而卡夫卡嘅傳記作者賴納·施塔赫話佢嘅生活充滿咗「不斷嘅追求女性」,而且佢好驚「性失敗」。[60]卡夫卡喺成年大部分時間都去妓院,[61][62][63]仲對色情感興趣。[59]除此之外,佢一生中同幾個女人都有過親密關係。1912年8月13日,卡夫卡識咗費莉絲·鮑爾,佢係布羅德嘅親戚,喺柏林做一間口述機公司嘅代表。喺布羅德屋企見面一個禮拜之後,卡夫卡喺佢日記寫道:

FB小姐。8月13號我去到布羅德屋企嘅時候,佢坐咗喺枱邊。我一啲都唔好奇佢係邊個,反而即刻就覺得佢理所當然咁喺度。骨感嘅、空洞嘅面孔,呢種空洞表露無遺。光禿禿嘅頸。隨便披咗件襯衫。雖然後來證明並非如此,但佢嘅衣著睇落好家居。(我仔細打量佢嘅時候令自己同佢有啲疏離......)差啲斷咗嘅鼻。金髮,有啲直,唔吸引嘅頭髮,下巴好強壯。當我坐低嘅時候,我第一次仔細睇佢,等我坐低咗嘅時候,我已經有咗一個堅定嘅看法。[64][65]

呢次見面之後唔耐,卡夫卡喺一個晚上就寫咗個故仔「Das Urteil」(《審判》),仲喺一個高產時期寫咗Der Verschollene(《失蹤者》)同《蛻變》Die Verwandlung)。卡夫卡同費莉絲·鮑爾喺之後五年主要係通過信件溝通,間中見面,仲訂過兩次婚。[66]卡夫卡仲存喺嘅寫俾鮑爾嘅信被出版成Briefe an Felice(《致費莉絲的信》);但係佢嘅信就冇保存落嚟。[64][67][68]寫信俾鮑爾老豆問可唔可以娶佢個女之後,卡夫卡喺佢日記寫道:

我嘅工作對我嚟講好難忍受,因為佢同我唯一嘅慾望同唯一嘅召喚——文學——有衝突......我淨係得文學,亦都只可以同想做文學......最差嗰種神經狀態不斷控制住我......結婚改變唔到我,就好似我嘅工作改變唔到我一樣。[69]

根據傳記作者施塔赫同詹姆斯·霍斯嘅講法,卡夫卡大約喺1920年第三次訂婚,對象係朱莉·沃里澤克,一個窮又冇受過教育嘅酒店房間服務員。[66][70]卡夫卡老豆因為朱莉嘅錫安主義信仰而反對佢。雖然卡夫卡同朱莉租咗間單位仲定咗婚期,但婚禮最後都冇舉行到。喺呢段時間,卡夫卡開始草擬《致父親的信》。喺預定嘅婚期之前,佢又同另一個女人有咗關係。[71]雖然佢喺生活中需要女人同性,但佢自信心好低,覺得性係污糟嘢,仲好羞怯——特別係對自己嘅身體。[45]

施塔赫同布羅德話,喺卡夫卡認識費莉絲·鮑爾嘅時候,佢同鮑爾嘅一個朋友瑪格麗特「格蕾特」·布洛赫有過一段感情,[72]格蕾特係一個來自柏林嘅猶太女人。布羅德話布洛赫生咗卡夫卡嘅仔,雖然卡夫卡從來都唔知道呢個細路嘅存在。呢個男仔,大家唔知佢叫咩名,喺1914年或者1915年出世,1921年喺慕尼黑過身。[73][74]不過,卡夫卡嘅另一個傳記作者彼得-安德烈·阿爾特話,雖然布洛赫有個仔,但卡夫卡唔係佢老豆,因為佢哋從來都冇親密關係。[75][76]施塔赫指出,關於卡夫卡係細路老豆呢個講法,有好多矛盾嘅證據。[77]

1917年8月,卡夫卡被診斷出患有肺結核,搬咗去波希米亞嘅佐勞村(捷克語叫Siřem)住咗幾個月,佢家姐奧特拉喺佢姐夫卡爾·赫爾曼嘅農場做嘢。佢喺嗰度覺得好舒服,之後形容呢段時間可能係佢人生中最好嘅時期,好大可能係因為佢冇乜責任。佢寫日記,喺練習簿(Oktavhefte)度做筆記。從呢啲筆記,卡夫卡摘錄咗109段編咗號嘅文字喺獨立嘅紙上面(Zettel);呢啲後來出版成Die Zürauer Aphorismen oder Betrachtungen über Sünde, Hoffnung, Leid und den wahren Weg(《佐勞箴言》或《關於罪惡、希望、痛苦同真理之路嘅思考》)。[78]

參考

[編輯]
  1. Contijoch, Francesc Miralles (2000) "Franz Kafka". Oceano Grupo Editorial, S.A. Barcelona. ISBN 84-494-1811-9.(西班牙文)
  2. 夫卡傳原著喺2007年9月9號歸檔。喺2007年10月10號搵到
  3. 3.0 3.1 Gilman 2005, pp. 20–21.
  4. Northey 1997, pp. 8–10.
  5. Kohoutikriz 2011.
  6. Brod 1960, pp. 3–5.
  7. Northey 1997, p. 92.
  8. Gray 2005, pp. 147–148.
  9. Hamalian 1974, p. 3.
  10. Kafka, Franz (2009). The Metamorphosi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Paperbacks. p. ix. ISBN 978-1-4165-9968-5.
  11. Corngold 1972, pp. xii, 11.
  12. 12.0 12.1 Kafka-Franz, Father 2012.
  13. Brod 1960, p. 9.
  14. Brod 1960, pp. 15–16.
  15. Brod 1960, pp. 19–20.
  16. Brod 1960, pp. 15, 17, 22–23.
  17. Stach 2005, p. 22.
  18. Stach 2005, pp. 390–391, 462–463.
  19. Stach 2005, p. 13.
  20. Brod 1960, pp. 26–27.
  21. 21.0 21.1 Hawes 2008, p. 29.
  22. 22.0 22.1 22.2 Sayer 1996, pp. 164–210.
  23. Kempf 2005, pp. 159–160.
  24. Koelb 2010, p. 12.
  25. Corngold 2004, p. xii.
  26. Diamant 2003, pp. 36–38.
  27. Brod 1960, pp. 40–41.
  28. 28.0 28.1 Gray 2005, p. 179.
  29. Stach 2005, pp. 43–70.
  30. Spector 2000, p. 17.
  31. Keren 1993, p. 3.
  32. Brod 1960, p. 40.
  33. Brod 1960, p. 14.
  34. Brod 1966, pp. 53–54.
  35. Stach 2005, p. 362.
  36. Gray 2005, pp. 74, 273.
  37. Brod 1960, pp. 51, 122–124.
  38. Stach 2005, pp. 80–83.
  39. Murray 2004, p. 62.
  40. Brod 1960, p. 78.
  41. German University Prague – Doctor of Law 1906.
  42. German University Prague – Exam 1906.
  43. German University Prague – Exam 1905.
  44. German University Prague – Exam 1903.
  45. 45.0 45.1 45.2 Steinhauer 1983, pp. 390–408.
  46. Karl 1991, p. 210.
  47. Glen 2007, pp. 23–66.
  48. 48.0 48.1 Corngold et al. 2009, p. 28.
  49. Stach 2005, pp. 26–30.
  50. Brod 1960, pp. 81–84.
  51. Stach 2005, pp. 23–25.
  52. Stach 2005, pp. 25–27.
  53. Stach 2005, pp. 34–39.
  54. Koelb 2010, p. 32.
  55. Stach 2005, pp. 56–58.
  56. Brod 1960, pp. 29, 73–75, 109–110, 206.
  57. Brod 1960, p. 154.
  58. Corngold 2011, pp. 339–343.
  59. 59.0 59.1 Hawes 2008, p. 186.
  60. Stach 2005, pp. 44, 207.
  61. Hawes 2008, pp. 186, 191.
  62. European Graduate School 2012.
  63. Stach 2005, p. 43.
  64. 64.0 64.1 Banville 2011.
  65. Köhler 2012.
  66. 66.0 66.1 Stach 2005, p. 1.
  67. Seubert 2012.
  68. Brod 1960, pp. 196–197.
  69. Wagenbach 2019, pp. 119–120.
  70. Hawes 2008, pp. 129, 198–199.
  71. Murray 2004, pp. 276–279.
  72. Stach 2005, pp. 379–389.
  73. Brod 1960, pp. 240–242.
  74. S. Fischer 2012.
  75. Alt 2005, p. 303.
  76. Hawes 2008, pp. 180–181.
  77. Stach 2005, pp. 1, 379–389, 434–436.
  78. Apel 2012, p. 28.

出面網頁

[編輯]


引用錯誤 <ref> tags exist for a group named "lower-alpha", but n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tag wa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