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
| |||||
國家格言: 冇 | |||||
![]() | |||||
官方語言 | 德文 | ||||
首都 | 維也納 | ||||
總統 | Alexander Van der Bellen | ||||
總理 | Werner Faymann | ||||
面積 - 總計 |
第112位 8,3858 km² | ||||
人口 - 總計 |
第94位 | ||||
獨立 - 時間 |
1955年7月27號 | ||||
通貨 | 歐元¹,奧地利歐元硬幣 | ||||
時區 | UTC +1 | ||||
國歌 | 山之國,河之國(Land der Berge, Land am Strome) | ||||
互聯網域名 | .at | ||||
國際電話區號 | 43 | ||||
(1)1999年前:奧地利先令 |
奧地利(粵拼:ou3 dei6 lei6,德文:Österreich,英文:Austria),官名奧地利共和國(德文:Republik Österreich,英文:Republic of Austria),舊時叫奧國,係一個喺歐洲中部嘅內陸國。同奧地利接壤嘅,西面有列支敦士登同瑞士,南面有意大利同斯洛文尼亞,東面有匈牙利同斯洛伐克,同埋北面有德國同捷克。
歷史[編輯]
奧地利曾先後畀羅馬人、匈奴人、倫巴第人、東哥德人、巴伐利亞人同法蘭克人佔領。喺10至13世紀,奧地利由巴本堡王朝統治。從此之後,哈布斯堡王朝就一直統治奧地利到20世紀。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而喺事件發生前兩年,法蘭西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嘅法蘭西二世皇帝)宣佈自己係奧地利帝國嘅皇帝,統治範圍係以奧地利為中心,哈布斯堡王朝世襲領地。1867年,為咗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嘅衝擊,奧地利帝國又變為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敗後嘅奧匈帝國被分割,其中嘅一部分就形成咗而家嘅奧地利共和國。1938年,納粹德國強行吞併奧地利,並且將奧地利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完咗之後,盟軍繼續佔領奧地利直到1955年。喺宣佈永久中立之後,佔領軍撤軍,奧地利獲得獨立。1989年,東歐共產主義政權解體之後,奧地利逐漸參與更多嘅歐洲一體化進程。奧地利喺1995年加入歐盟,又喺1999年加入歐元體系。
政治[編輯]
總統係奧地利嘅一國元首,由每6年全民選舉選出。總統負責提名總理,總理人選通常都係議會入面最大黨派領袖。奧地利議會由兩院組成,分別係由64個州代表構成嘅聯邦院(Bundesrat)同埋由183名喺直接選舉選出嘅議員構成嘅國民院(Nationalrat)。國民院負責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嘅就職儀式,通過不信任表決罷免聯邦政府同埋佢嘅成員。聯邦院就代表各個州嘅利益,有權將國民院通過嘅法案駁回,但係如果國民院堅持原法案,聯邦院就冇權再次否決。
喺社會民主黨佔據議會多數30年之後,2000年2月,保守嘅人民黨同右翼嘅自由黨組成嘅右翼聯盟取得執政地位。呢件事喺奧地利國內國外都引起強烈嘅反應。奧地利入面爆發大規模嘅抗議浪潮;而歐盟就對新政府採取咗政治制裁措施,奧地利嘅外交陷入孤立。喺9月歐盟取消制裁,奧地利嘅政局同對外關係就逐步恢復正常。2002年9月,由於執政兩黨喺關於政策同領導權嘅爭執加劇,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人民黨)宣佈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喺當年11月嘅選舉中人民黨嘅地位獲得鞏固(42.3%選票),而自由黨只係得到10.1%嘅選票。
目前奧地利議會(國民院)嘅議席分配如下:
- 79 席 人民黨 (42.3%)
- 69 席 社會民主黨 (36.51%)
- 18 席 自由黨 (10.1%)
- 17 席 綠黨 (9.47%)
政區[編輯]
奧地利由9個聯邦州組成,分別係:
德文名 | 英文翻譯 | 粵文翻譯 | 中國大陸翻譯 | 台灣翻譯 | 首府 | 人口 | 面積(km²) | |
---|---|---|---|---|---|---|---|---|
1 | Burgenland | Burgenland | 布爾根蘭 | 布爾根蘭州 | 布根蘭邦 | 艾森斯塔特(Eisenstadt) | 278,600 | 3,965 |
2 | Kärnten | Carinthia | 克恩滕 | 凱恩藤州 | 肯特邦 | 克拉根福(Klagenfurt) | 561,114 | 9,532 |
3 | Niederösterreich | Lower Austria | 下奧地利 | 下奧地利州 | 下奧地利邦 | 聖帕爾滕(St. Pölten) | 1,549,640 | 19,172 |
4 | Oberösterreich | Upper Austria | 上奧地利 | 上奧地利州 | 上奧地利邦 | 連茨(Linz) | 1,382,017 | 11,978 |
5 | Salzburg | Salzburg | 薩爾斯堡 | 薩爾茨堡州 | 薩爾茲堡邦 | 薩爾斯堡(Salzburg) | 518,580 | 7,154 |
6 | Steiermark | Styria | 施泰爾馬克 | 施泰爾馬克州 | 史泰爾馬克邦 | 克拉根福(Klagenfurt) | 1,185,911 | 16,388 |
7 | Tirol | Tyrol | 蒂羅爾 | 蒂羅爾州 | 提洛邦 | 燕斯布陸(Innsbruck) | 675,063 | 12,650 |
8 | Vorarlberg | Vorarlberg | 福拉爾貝格 | 福拉爾貝格州 | 福拉爾貝格邦 | 布雷根茲(Bregenz) | 351,565 | 2,601 |
9 | Wien | Vienna | 維也納 | 維也納州 | 維也納邦 | 維也納(Wien) | 1,562,676 | 415 |
州下面設市、區同埋鎮(鄉)。
地理[編輯]
奧地利係一個喺歐洲中部嘅內陸國。地勢西高東低,阿爾卑斯山貫穿奧地利嘅西部同南部,呢樣嘢令到奧地利成為著名嘅冬季運動勝地。山地佔全國面積嘅70%。山脤南北兩邊係石灰岩帶,而中間就係結晶岩帶。最高峰係大格洛克納山Grossglockner,海拔達3798米。東北部係維也納盆地,東南部同北部就係丘陵地型同高原。多瑙河流經東北部,喺境內長350公里。南部有穆爾河同德拉瓦河,而西部就有因河同薩爾察赫河等。奧地利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同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區入面,氣候溫和,夏天涼爽,冬天就凍。
首都係座落喺多瑙河邊嘅維也納。其它主要城市包括薩爾斯堡、因斯布魯克、格拉茨同林斯等等。
經濟[編輯]
奧地利嘅市場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水平較高。同時奧地利嘅工農業都比較發達。工業主要有冶金、機械、石油、化工、電器、紡織、木材加工同水力發電等;畜牧業就以養牛同養豬為主。農作物有薯仔、甜菜、小麥同粟米等等。奧地利嘅經濟同其它歐盟國家聯繫緊密,特別係同德國之間。加入歐盟令奧地利直接進入統一嘅歐盟市場,由此帶入更多嘅外資。近年嚟,德國經濟嘅減速同全球經濟嘅不景氣亦影響到奧地利。2001年奧地利嘅經濟增長率只係1.2%。
人口[編輯]
奧地利絕大多數人都係奧地利裔,屬歐羅巴人種,大部份係阿爾卑斯類型,其餘大約10%嘅奧地利人口就係非奧地利裔。呢啲人多數都嚟黎自周邊地區,特別係東歐國家。另外有大約1萬8千個斯洛文尼亞族人喺克恩頓州同施蒂利亞州定居。地處歐洲三大族(日耳曼、斯拉夫、拉丁)嘅交匯處,奧地利人主要係由屬於日耳曼部落群嘅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亞人同法蘭克人結合而成,並且有馬扎兒人、匈奴人、斯拉夫人以及羅馬化嘅土著居民嘅成分。佢哋雖然同德意志人喺族源同語言上有唔少近似嘅地方,但係就有自己獨特嘅民族形成過程。
奧地利嘅官方語言係德文,德意志話嘅多種方言(下阿勒曼尼方言、中巴伐利亞方言、下巴伐利亞方言),同書面語差別較大。奧地利德文同德式德文亦都有一啲區別。
超過四分之三嘅奧地利人信奉羅馬天主教,有6%係基督新教中嘅加爾文派。其他主要宗教包括伊斯蘭教同基督教新教。猶太人曾經大量喺奧地利居住,1930年嘅時候人口超過十萬人,但後來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嘅影響,數量劇減,現時人口有大約1-2萬,但係有上升嘅趨勢。
文化[編輯]
奧地利出產過好多著名嘅作曲家,例如莫札特、舒伯特、布魯克納、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馬勒、勛伯格、維博恩、博格等。其他著名嘅奧地利人包括物理學家玻耳茲曼、薛丁格,哲學家維根斯坦、哥德爾,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詩人彼特·魯塞格爾(Peter Rosegger)同埋畫家古斯塔夫·克裡姆特(Gustav Klimt)等等。
日期 | 中文名 | 節日名 | 注 |
---|---|---|---|
1月1日 | 新年 | Neujahr | |
1月6日 | 主顯節 | Heilige Drei Könige | |
冇定 | 復活節星期日 | Ostersonntag | 耶穌受難日(復活節之前2日)係法定新教節日 |
冇定 | 復活節星期一 | Ostermontag | |
5月1日 | Staatsfeiertag | 亦為勞動節 | |
冇定 | 耶穌升天日 | Christi Himmelfahrt | 復活節40日之後嘅星期四 |
冇定 | 聖靈降臨節星期日 | Pfingstsonntag | |
冇定 | 聖靈降臨節星期一 | Pfingstmontag | |
冇定 | 聖體節 | Fronleichnam | 聖靈降臨節11天後嘅星期四 |
8月15日 | 聖母升天節 | Mariae Himmelfahrt | |
10月26日 | 國慶節 | Nationalfeiertag | 1955年通過永久保持中立之法。 |
11月1日 | 萬聖節 | Allerheiligen | |
12月8日 | 聖母聖潔日 | Mariae Empfängnis | |
12月25日 | 聖誕節 | Christtag, Weihnachten | |
12月26日 | 聖誕節翌日 | Stephanitag | |
12月31日 | 新曆除夕 | Silvester |
相關主題[編輯]
出面網頁[編輯]
![]() |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Austria |
![]() |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Österreich |
![]() |
響維基新聞度有一單新聞係同呢篇文有關: de:Kategorie:Österreich |
![]() |
維基語錄收錄咗同呢篇文相關嘅摘錄: de:Österreich |
![]() |
維基遊埠有呢篇旅游嘅資源:奧地利(德文) |
- 奧地利嘅官方網站
- Österreich | Europäische Union,歐洲聯盟 (德文)
- "国家概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奧地利共和國 Republic of Austria - 歐洲地區 - 中華民國外交部 - 全球資訊網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中文). 中華民國外交部.
- "Austria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英文). 美國國務院.
- 奧地利喺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嘅資料 (英文)
- "オーストリア共和国 | 外務省" (日文). 日本外務省.
- "Austria -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英文). 澳洲外交貿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