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注音符號
粵語注音符號(粵音:Jyut6 jyu5 zyu3 jam1 fu4 hou6)係1930年代至1950年代喺中國東南爲當地嘅廣東話標音嘅拼音方案,運用當時由中華民國所制定嘅注音符號來直接拼寫廣東話嘅發音。喺人民政府時期又叫廣州音注音符號方案。
歷史
[編輯]民國政府時期
[編輯]官話注音符號製訂之後,喺全國各地進行拼寫本地漢語語言嘅工程。爲此,廣東省注音符符號推行委員會成立,佢嘅推行辦法草案第五項爲:「編輯方音注音符號傳習小冊及注音符號本地同音常用字彙,用本地話解釋,以利推行……」委員會成員包括趙雅庭,佢首先整咗「粵語注音橫推直看拼音一覽表」,呢份表喺省立注音符號傳習所同中華國音快字研究會實驗過,演講唔使一個鐘,全場參與者都識晒。然後,佢喺1931年出版《民眾識字粵語拼音字彙》,以注音符號標列廣州市粵音。爲咗標示粵音,佢新增粵語裏面獨有嘅「(gw)」同「(kw)」符號,用嚟取代原本「ㄍㄨ、ㄎㄨ」嘅拼法,不過𠼮書入面並唔統一,有時用新符號,有時仲係用「ㄍㄨ、ㄎㄨ」。元音「eo同oe」都用新增嘅「」號。「z、c、s」嘅寫法用「ㄐ、ㄑ、ㄒ」。至於粵語獨有嘅元音「a」,趙雅庭冇特別增設符號。佢借「ㄟ」代表「ai」而非「ei」(「ei」改作「ㄝㄧ」);借「ㄡ」代表「au」而非「ou」(「ou」改作「ㄛㄨ」);借「ㄣ」同「ㄥ」代表「an」同「ang」(佢哋本來表示官話嘅「en」同「eng」,而粵語無此音)。至於「am」,則以「ㄜㄇ」標示。換言之趙雅庭以「ㄜ」代表粵拼嘅「a」元音,但佢盡可能用其他方法嚟表示,減少使用「ㄜ」字。韻尾「-m、-n、-ng、-p、-t、-k」嘅寫法係「ㄇ、ㄋ、ㄫ、ㄆ、ㄊ、ㄎ」,同聲母、元音一樣大細,佢下面亦冇附點。鼻音獨立韻使用「ㄇ」和「ㄫ」。
但係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冇點採用或者吸收趙雅庭嘅方案。佢喺1932年4月初版、由趙元任主編嘅注音符號總表度,有用注音符號做基礎,修改而成嘅廣州閏號分表,採用嘅標示方法同趙雅庭版本差好遠。喺國語注音符號嘅基礎上,刪走咗「ㄐ、ㄑ、ㄒ、ㄓ、ㄗ、ㄘ、ㄙ、ㄔ、ㄕ、ㄖ、ㄜ、ㄦ」12個符號,加咗「(z)、(c)、(s)、(ng聲母)、(a)、(eo同oe)、(aam)、(on)、(ong)、(-m同m鼻音韻)、(ng鼻音韻)」11個符號。用「(-p)、(-t)、(-k)」附喺元音後面去記錄入聲韻。方案有15個聲母符號同埋24個韻母符號(包括用於韻腹同韻尾嘅符號),共39個符號(聲母嘅「ㄆ、ㄊ、ㄎ」同韻尾嘅「ㄆ、ㄊ、ㄎ」分開計)。本條目後列嘅民國政府方案,即係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方案,唔係趙雅庭方案。
人民政府時期
[編輯]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教廳喺大約1952年頒佈咗新嘅粵語注音方案。同民國政府方案相比,新增粵語入面獨有嘅「(gw)」同「(kw)」符號,嚟取代原本「ㄍㄨ、ㄎㄨ」嘅拼法。「z、c、s」嘅寫法由「、、」改爲「ㄐ、ㄑ、ㄒ」。「ㄟ」代表嘅音由「ei」改爲「ai」(而「ei」就改做「ㄝㄧ」)。「ㄡ」代表嘅音由「ou」改爲「au」(而「ou」就改做「ㄛㄨ」)。「ㄣ」同「ㄥ」改爲代表「an」同「ang」——喺廣州閏號「ㄣ」和「ㄥ」淨係做韻尾「-n」同「-ng」,同韻腹元音結合,唔會單獨使用。「eo同oe」嘅寫法更改做「」。同時,刪減咗廣州閏號中嘅「aam、on、ong」三個符號。韻尾「-m、-n、-ng」嘅寫法由「ㆬ、ㄣ、ㄥ」改爲「ㄇ̣、ㄋ̣、ㄫ̣」。鼻音獨立韻改爲「ㄇ」同「ㄫ」,棄用「ㆬ」同「ㆭ」。「jung(/jʊŋ/)」亦改做「ㄧㄨㄫ」,視爲屬於「ung」韻,棄用民國政府方案嘅「ㄩㄥ」。方案包含17個聲母符號、16個韻母符號(冇計算用喺韻尾嘅「ㄇ̣、ㄋ̣、ㄫ̣、ㄆ̣、ㄊ̣、ㄎ̣」),共33個符號。
綜合嚟講,人民政府方案主要建基於趙雅庭方案,不過喺民國政府方案度吸收咗「」嚟代表「a」元音,唔使用「ㄜ」字。同時亦都統一用「」同「」嚟表示聲母「gw」、「kw」,唔再混雜「ㄍㄨ、ㄎㄨ」的寫法。爲咗令韻尾清晰,人民政府方案喺韻尾下加上附點(本條目因排版技術問題,無法加上附點,改以縮小字元顯示)。
近代
[編輯]中國政府之後推行漢語拼音,而且後來出現各種粵語拉丁化方案,直至21世紀,粵語注音已經幾乎冇人用。
同時,由於Unicode並未收錄部分粵語注音符號,所以冇得喺電腦度輸入。不過有民間愛好者借用Unicode已收錄嘅台語注音符號、日語片假名等嘅符號,嚟拼成完整嘅粵語注音。2020年3月推出嘅Unicode 13.0版本,終於補足咗人民政府方案嘅粵語注音符號,用戶唔使再搵其他符號借代。
粵語注音符號系統
[編輯]注音符號表
[編輯]由於Unicode收錄唔齊全,符號表以圖檔爲準。若果Unicode收咗,就加喺圖檔右旁;若果Unicode未收,就淨係顯示圖檔。
民國政府時期
[編輯]聲母 | 介音 | 韻母 | 輔音韻尾 | |||||||
---|---|---|---|---|---|---|---|---|---|---|
ㄅ | ㄉ | ㄍ | ㄧ | ㄚ | ㄞ | ㆬ | ㆬ | |||
ㄆ | ㄊ | ㄎ | ㄨ | ㄛ | ㄟ | ㄢ | ㆭ | ㄣ | ||
ㄇ | ㄋ | ㄫ | ㄩ | ㄝ | ㄠ | ㄤ | ㄥ | ㆶ | ||
ㄈ | ㄌ | ㄏ | ㆿ | ㄡ | ||||||
脣音 | 舌尖中音 | 舌根音 | 舌面音 | 半元音 | 單音韻母 | 複音韻母 | 鼻音 複音韻母 |
輔音 音節化 |
鼻音韻尾 | 入聲韻尾 |
人民政府時期
[編輯]聲母 | 半元音 | 韻母 | 輔音韻尾 | ||||||||
---|---|---|---|---|---|---|---|---|---|---|---|
ㄅ | ㄉ | ㄍ | ㄐ | ㆼ | ㄧ | ㄚ | ㄞ | ㄢ | ㄇ | ㄇ̣ | ㄆ̣ |
ㄆ | ㄊ | ㄎ | ㄑ | ㆽ | ㄨ | ㄛ | ㄟ | ㄣ | ㄫ | ㄋ̣ | ㄊ̣ |
ㄇ | ㄋ | ㄫ | ㄒ | ㄩ | ㄝ | ㄠ | ㄤ | ㄫ̣ | ㄎ̣ | ||
ㄈ | ㄌ | ㄏ | ㆿ | ㄡ | ㄥ | ||||||
ㆾ | |||||||||||
脣音 | 舌尖中音 | 舌根音 | 舌面音 | 圓脣音 | 半元音 | 單音韻母 | 複音韻母 | 鼻音 複音韻母 |
輔音 音節化 |
鼻音韻尾 | 入聲韻尾 |
聲母表
[編輯]漢字嘅粵語註音,由聲母、韻母、聲調三者組合而成。具體方案睇下面三個表。
國民政府 時期 |
人民政府 時期 |
國際音標 | 粵拼 | 例字 ( 粵拼,漢字 ) |
---|---|---|---|---|
ㄅ | /p/ | b | ㄅㄛ ( bo,波 ) | |
ㄆ | /pʰ/ | p | ㄆㄛ ( po,婆 ) | |
ㄇ | /m/ | m | ㄇㄛ ( mo,摸 ) | |
ㄈ | /f/ | f | ㄈㄛ ( fo,科 ) | |
ㄉ | /t/ | d | ㄉㄛ ( do,多 ) | |
ㄊ | /tʰ/ | t | ㄊㄛ ( to,拖 ) | |
ㄋ | /n/ | n | ㄋㄛ ( no,挪 ) | |
ㄌ | /l/ | l | ㄌㄛ ( lo,羅 ) | |
ㄍ | /k/ | g | ㄍㄚ ( gaa,家 ) | |
ㄎ | /kʰ/ | k | ㄎㄚ ( kaa,卡 ) | |
ㄫ | /ŋ/ | ng | ㄫㄚ ( ngaa,牙 ) | |
ㄏ | /h/ | h | ㄏㄚ ( haa,哈 ) | |
ㄍㄨ | /kʷ/ | gw | ㄚ ( gwaa,瓜 ) | |
ㄎㄨ | /kʷʰ/ | kw | ㄚ ( kwaa,夸 ) | |
ㄨ | /w/ | w | ㄨㄚ ( waa,蛙 )、ㄨ ( wu,烏 ) | |
ㄐ | /t͡ʃ/、/t͡s/、/t͡ɕ/ | z | ㄐㄧ ( zi,支 )、ㄐㄚ ( zaa,渣 ) | |
ㄑ | /t͡ʃʰ/、/t͡sʰ/、/t͡ɕʰ/ | c | ㄑㄧ ( ci,雌 )、ㄑㄚ ( caa,叉 ) | |
ㄒ | /ʃ/、/s/、/ɕ/ | s | ㄒㄧ ( si,思 )、ㄒㄚ ( saa,沙 ) | |
ㄧ | /j/ | j | ㄧ ( ji,衣 )、ㄧㄚ ( jaa,也 ) |
- 例子以人民政府時期嘅寫法爲準。
- 零聲母嘅字,唔使補上聲母符號。韻母表中「ㄧ、ㄨ、ㄩ」行嘅韻母都一樣唔使補。
- 今日,粵語嘅三種噝音:「z」(/t͡ʃ/、/t͡s/或/t͡ɕ/)、「c」(/t͡ʃʰ/、/t͡sʰ/或/t͡ɕʰ/)、「s」(/ʃ/、/s/或/ɕ/),每種內部列出嘅三個國際音標發音,都係同一音位嘅自由變異。不過喺二百年前嘅粵語,每種噝音內部都分爲「精莊組」同「知章組」,換言之有六種噝音。
韻母表
[編輯]- 「eu、em、en、ep、et」係口頭語音,喺傳統讀書音入面並唔存在。原方案冇呢個音,而家按照佢嘅體系類推。
- 「jung」係「j」聲母同「ung」韻母嘅組合,但喺國民政府嗰陣,唔寫成「ㄧㄨㄥ」而寫做「ㄩㄥ」。
聲調
[編輯]注音符號總表指,聲調可以唔標註,如果必須標注時可以用下列方法,標喺末尾符號的嘅上角。
名稱 | 陰平聲 | 陰上聲 | 陰去聲 | 陽平聲 | 陽上聲 | 陽去聲 | 陰入聲 | 中入聲 | 陽入聲 |
---|---|---|---|---|---|---|---|---|---|
調值 | 55 / 53 | 35 | 33 | 11 / 21 | 23 | 22 | 5 | 3 | 2 |
國際 音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號 | ˉ 通常唔標 |
ˇ | ˋ | ˊ | ˘ | ˆ | ˙ | 唔標 | ʻ |
橫向 例子 |
通常唔標 |
||||||||
豎向 例子 |
通常唔標 |
範例
[編輯]1932年注音符號總表廣州閏號分表範例語句
[編輯]
(註:爲排版之便,「、、、」借用形似嘅「¥、ㄗ、ㄘ、ㄙ」表示。)
1950年代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教廳粵語注音方案
[編輯]
電腦支援
[編輯]目前Unicode支援下列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 Bopomofo[1][2] Unicode Consortium官方代碼表(PDF)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B | C | D | E | F | |
U+310x | ㄅ | ㄆ | ㄇ | ㄈ | ㄉ | ㄊ | ㄋ | ㄌ | ㄍ | ㄎ | ㄏ | |||||
U+311x | ㄐ | ㄑ | ㄒ | ㄓ | ㄔ | ㄕ | ㄖ | ㄗ | ㄘ | ㄙ | ㄚ | ㄛ | ㄜ | ㄝ | ㄞ | ㄟ |
U+312x | ㄠ | ㄡ | ㄢ | ㄣ | ㄤ | ㄥ | ㄦ | ㄧ | ㄨ | ㄩ | ㄪ | ㄫ | ㄬ | ㄭ | ㄮ | ㄯ |
註釋 |
注音符號擴充 Bopomofo Extended[1][2] Unicode Consortium官方代码表(PDF)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B | C | D | E | F | |
U+31Ax | ㆠ | ㆡ | ㆢ | ㆣ | ㆤ | ㆥ | ㆦ | ㆧ | ㆨ | ㆩ | ㆪ | ㆫ | ㆬ | ㆭ | ㆮ | ㆯ |
U+31Bx | ㆰ | ㆱ | ㆲ | ㆳ | ㆴ | ㆵ | ㆶ | ㆷ | ㆸ | ㆹ | ㆺ | ㆻ | ㆼ | ㆽ | ㆾ | ㆿ |
註釋 |
字型支援
[編輯]目前有開源字型一點明體、全字庫注音符號修訂支援所有Unicode已收錄嘅粵語注音符號字元。
早期字元替代
[編輯]起初Unicode並未收錄部份粵語注音符號,只有官話用嘅注音符號。1999年9月,3.0版增加咗台灣方音符號;2010年10月,加埋注音字母苗文都仲未加粵語注音符號,缺乏對粵語嘅支援。直至2019年4月,由陳永聰(Eiso Chan)同內木一郎等人倡議[1],而且得到恆今基金會PanLex計劃嘅Ben Yang和議[2]之後,Unicode喺2020年3月推出嘅13.0版終於補足番人民政府完整嘅粵語注音符號,呢個時候先至有上面個表排最尾嗰幾個字元「ㆻ、、、、」。而國民政府方案嘅「、、、」,目前仲未收錄。
所以,喺Unicode 13.0版之前,用戶一直無法喺電腦度輸入完整嘅粵語注音。不過有民間愛好者借用Unicode已收錄嘅台語注音符號、日語片假名甚至其他符號,嚟拼成完整嘅粵語注音。有啲甚至改動咗原方案嘅一部份。其中一啲做法如:
- 「」借用形似嘅日語片假名「ハ」表示。而家Unicode已經增收「ㆿ(U+31BF)」,可以直接標示,唔使用其他符號借代。
- 「」或「」借用形似嘅貨幣符號「¥」、數學符號「⩝」、日語片假名「サ」甚至漢字「廿」來表示,或假借粵語用唔着嘅「ㄜ」。有啲方案仲會區分「oe」和「eo」,例如以「サ」嚟表示前者,以「¥」或「廿」嚟表示後者。而家Unicode已經增收「ㆾ(U+31BE)」,後者可以直接標示,唔使用其他符號借代。
- 「、、」借用「ㄗ、ㄘ、ㄙ」表示。
- 「」借用同音嘅台語注音符號「ㆰ」表示。
- 「」借用漢字「干」嚟表示。
- 「」借用同音嘅台語注音符號「ㆲ」、垂直符號「⊥」,甚至漢字「丄」嚟表示。
- 入聲韻尾無論係「ㄅ、ㄉ、ㄍ」定係「ㄆ、ㄊ、ㄎ」都借用「ㆴ、ㆵ、ㆶ」表示。呢三個Unicode碼位嘅原意係收錄前者,但因爲Unicode作業錯誤,令本來要畀「ㄍ」嘅碼位,變成咗「ㄎ」嘅形狀。而家Unicode已經增收「ㄍ(U+31BB)」,所以可以用「ㆴ、ㆵ、ㆻ」嚟表示。
- 「」倒退番去民國政府時期寫法「ㄍㄨ」,或者假借粵語唔用嘅「ㄓ」,甚至漢字「广」或者「巛」嚟表示。而家Unicode已經增收「ㆼ(U+31BC)」,可以直接標示,唔使用其他符號借代。
- 「」倒退番去民國政府時期寫法「ㄎㄨ」,或者假借粵語唔用嘅「ㄔ」,甚至漢字「亏」嚟表示。而家Unicode已經增收「ㆽ(U+31BD)」,可以直接標示,唔使用其他符號借代。
部份適應電腦方案對照
[編輯]呢個對照表裏列出一部份適應Unicode嘅方案[3],並附上國民同人民政府時期原方案、國際音標、粵拼做對照。
聲母
[編輯]韻母
[編輯]聲調
[編輯]國民 | 人民 | 馮氏 | 陳氏 | 圖略 | 方擴 | 一腦 | 國際音標 | 粵拼 | |
---|---|---|---|---|---|---|---|---|---|
丁 | ˉ | -- | -- | ˋ | ˉ 或 ¹ | 無 | ˉ | ˥ 或 ˥˧ | 1 |
頂 | ˇ | -- | -- | ˊ | ˇ 或 ² | ˋ | ˊ | ˧˥ | 2 |
椗 | ˋ | -- | -- | 無 | ˋ 或 ³ | ˪ | ˋ | ˧ | 3 |
停 | ˊ | -- | -- | ˚ | ˍ 或 ⁴ | ˊ | ˍ | ˩ 或 ˨˩ | 4 |
挺 | ˘ | -- | -- | ˇ | ˯ 或 ⁵ | ˇ | ˏ | ˩˧ 或 ˨˧ | 5 |
定 | ˆ | -- | -- | 〝 | ˎ 或 ⁶ | ˫ | ˎ | ˨ | 6 |
的 | ˙ | -- | -- | ˋ | ˙ 或 ⁷ | 無 | ˉ | ˥ | 1 |
踢 | 無 | -- | -- | 無 | ˚ 或 ⁸ | 無 | ˋ | ˧ | 3 |
敵 | ʻ | -- | -- | 〝 | . 或 ⁹ | ˙ | ˎ | ˨ | 6 |
參考
[編輯]- 趙雅庭:《民眾識字粵語拼音字彙》,廣州:廣州神州國光社,1931年。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農民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職工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秘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 馮田獵:《粵語同音字典》,香港:東聯學供社,1974年。
註
[編輯]- ↑ Eiso Chan: Preliminary proposal to encode four extended Bopomofo letters for Cantonesein BMP
- ↑ Ben Yang: Proposal to encode Cantonese Bopomofo Characters
- ↑ 〈中文字元資料頁:粵語注音方案〉 (PDF)。原著 (PDF)喺2021年2月12號歸檔。喺2019年4月19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