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戴叔倫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戴叔倫
幼公/次公
出世732年
789年7月10號
墓地江蘇常州金壇金城鎮愚池社區
籍貫潤州金壇
職業詩人、官員
風格大曆詩風

戴叔倫粵拼daai3 suk1 leon4732年789年7月10號[註 1]),幼公jau3 gung1),一作次公ci3 gung1[註 2]潤州金壇人(而家江蘇金壇),係中國唐代詩人。

安史之亂時,爲咗避兵亂,戴叔倫全家搬去京口(而家江蘇鎮江)[註 3],爲咗習得學問,佢入咗蕭穎士嘅門下,後來成爲門人當中最叻嘅門生。戴叔倫喺唐代宗廣德初年做祕書省正字[註 4]。大曆元年(766年),佢入劉晏幕下,當時劉晏做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受劉晏表奏,戴叔倫做監察御史。唐德宗建中初年做婺州嘅東陽縣令(而家浙江東陽),對啲勤務做得好認真[註 5]。之後佢又入江西觀察使幕府,做大理寺司直。興元元年(784年)做撫州刺史(而家江西臨川)[註 6]。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寫《賀平賊赦表》[註 7],任職吏部郎中,貞元二年(786年)辭官歸鄉,四年(788年)復出做容州刺史兼容管經略使(而家廣西容縣[註 8]。佢歷任咁多地方官,都施行善政,所以獲得居民仰慕。貞元五年(789年)7月10號喺路途上過身[註 1][註 9]

而今,有兩卷《戴叔倫》留低。戴叔倫嘅詩以描寫農村生活爲主,例如《女耕田行》寫女人耕田嘅辛苦,《邊城曲》寫士兵遠戍嘅痛苦。佢寫詩講究韻味,曾經評詩話「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註 10],係後世神韻派嘅先導。《全唐詩》收有戴叔倫嘅詩304首,但當中有好多係偽作,據蔣寅嘅考證,可信嘅散落喺唐宋元文獻嘅有148首,60首判斷唔到真僞,56首偽作[註 11]

[編輯]
  1. 1.0 1.1 梁肅《戴叔倫神道碑》:「凡歷官十一任,享壽五十八。罷,歲在己巳六月(貞元五年)遭疾,歸全於南海清遠縣。」權德輿《戴叔倫墓志銘》:「維貞元五年夏四月、容州刺史經略使侍御史誰縣男戴公至部之三月,以疾受代,回車販駱,六月甲申次於清遠峽而莞,春秋五十八」(《權載之文集》卷二四)。查兩千年中西曆轉換,貞元五年六月甲申即係西元789年7月10號;「五十八」係虛歲,得出出世年係732年。
  2. 字幼公係據《新唐書》嘅傳記,字次公出自陸長源《唐東陽令戴公去思頌》。
  3. 《唐才子傳》寫話戴叔倫家族避亂去鄱陽(而家江西鄱陽縣),呢個係作者據戴叔倫啲詩發揮嘅,所以唔係。見《唐才子傳》李立朴嘅注釋。
  4. 《唐才子傳》寫話貞元十六年(800年),戴叔倫及第進士,但據墓誌銘,戴叔倫死於貞元五年,所以無可能喺十六年及第。據蔣寅攷據,戴叔倫進士及第嘅年歲不可攷,大約喺至德二年(757年)到廣德二年(764年)間。
  5. 墓誌銘記:「其阜人成化也,則東陽一同之人沐旬歲之治。」
  6. 梁肅《戴公神道碑》「會有詔擇二千石,試守撫州刺史,周月即真。」
  7. 《文苑英華》卷599。
  8. 《唐國史補》:「貞元五年,初置中和節。御製詩,朝臣奉和,詔寫本賜戴叔倫於容州,天下榮之」。
  9. 《唐才子傳》話佢辭職去做道士,無耐就死咗。但《新唐書》嘅傳記同墓誌銘都話佢死喺路上,無話佢去做道士。
  10. 司空圖《與極浦書》
  11. 據蔣寅《戴叔倫詩集校注》。

參攷資料

[編輯]
  • 歐陽脩、宋祁。傳第六十八:戴叔倫傳. 唐書
  • 辛文房(著);李立朴(注)。五:戴叔倫傳. 才子傳。臺灣古籍出版社。
  • 前野直彬註解。詩選 (日文)。岩波書店